知乎書店只是賣書這麼簡單?不,它要打造一個知識生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知乎作為一個 UGC(用戶產生內容)以及 PGC(專家產生內容)的社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發展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內容社區。到了 2016 年,知乎更是動作頻頻,今天我們就從 9 月底上線的知乎書店這個功能來看下知乎是怎麼做社區的。
其實在知乎書店之前,知乎在電子書這方面一直在嘗試把知識傳播最大化同時推進付費知識的步伐。
2013 年 8 月 ,知乎推出第一本知乎周刊;2014 年 4 月開始,知乎又陸續推出了「知乎·鹽」系列、「一小時」系列,以及「知乎周刊 Plus」等付費電子書,這些電子書有的是將回答、文章進行深度編輯和擴展,有的是完全針對特定主題單獨約稿成書。迄今為止,知乎官方給出的數字是一共發布了超過 300 本電子書,被購買或下載超過 2600 萬冊。
到今天,知乎書店也就順理成章的上線了。
要講知乎書店是怎麼把社區做成閉環的,就必須要了解我們在知乎書店可以做什麼事。
在知乎看到好的書、好的作者,就可以馬上閱讀,不用再到其他閱讀平台尋找了;
讀完感興趣的書,想要閱讀更多相關內容,想和作者進一步交流,都可以在知乎直接實現,而不用來回跳轉;
關鍵詞:不用再到其他閱讀平台尋找了。看到這裡,閉環的動機已經很明顯了,下面我們詳細來說知乎書店的上線。
1. 內容的持續運營
現如今的知乎也面臨著用戶量大導致內容質量下降的問題,所以需要分類整理乾貨給到對應的用戶群。
知乎書店上線的圖書基本都是由知乎上不同行業的 KOL(意見領袖)用戶出版的,這裡不僅讓消費者可以快速找到優秀內容,同時也為優秀的內容生產者提供良好的輸出環境,這就應了官方所說的:讓知友們更快捷地發現和閱讀知乎電子書以及幫助作者擴大社區影響力。
2. 增加產品粘性
我們可以看到微信是怎麼打造用戶粘性的:聊天,聊完天刷會朋友圈,然後繼續閱讀公眾號等等。
知乎在學習微信打造一個入口,讓用戶停留在應用內。而且,我們都說現在競爭的是用戶的時間,相比起一個問題的討論,讀一本書讓用戶停留的時間更久。知乎書店的上線,讓用戶在知乎上形成了知識閱讀、討論、傳播的閉環。
3. 和現有產品形成互動
我們先來看看知乎的幾大核心功能:問題討論、作者專欄、作者 live、值乎。
這幾大核心功能是圍繞知識的討論、閱讀以及只是服務來展開的,知乎書店的上線讓用戶在購買閱讀之後,可以對其中的問題和其他用戶進行探討,也可以延伸閱讀書籍作者的作者專欄中其他文章,還可以通過作者 live、值乎與書籍作者深入溝通。
4. 為知識付費的持續嘗試
說到知識付費,不得不提起羅振宇的羅輯思維了。雖然丁叔在某些價值觀上並不是很認同羅胖,但是不得不佩服他把社區自媒體做到了極致,其中知識付費改變了國民的消費觀。
發展到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知識付費了,今年由於分答與值乎的出現更是讓知識付費成為國內新名詞。這次知乎書店上線,也是知乎在知識付費模式上再進一步的戰略戰術。
5. 打造一個知識生態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所有的公司都企圖打造一個生態。在生態這個概念的打造中,小米和樂視可以說較早的實踐者。
知乎書店將知乎電子書的傳播、購買、閱讀、討論和延伸閱讀等環節連接在一起;也將書和社區里的討論、社區里每一個對這個話題、對這個作者感興趣的人連接在一起。隨著知乎各大知識服務的完善,知乎也許真能打造知識領域的生態。
推薦閱讀:
※開開心心的刷知乎,突然看到「對方已將你屏蔽,你無法在這裡評論」是怎樣一種體驗?
※你能容忍你提出的一個問題被修改到什麼程度?
※2017 知乎「悟空」降妖除魔記
※趙四為什麼這麼火?
※李開復為什麼不在知乎上提問與回答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