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航們的倉庫還得靠父母看,高管解決不了

剛畢業在華強北工作的時候,一位做採購的前輩告訴小爆:「想快速提升去做銷售,想過得舒坦點就學著做採購。」

舒坦是每個職場青年的理想生活,但靠鑽規則漏洞拿回扣獲得的「舒坦」,能否一直持續下去,能否過得心安理得?

億航184載人飛機

前腳有空空狐創始人CEO在生病期間被踢出局,事件風聲剛過,徐小平真格基金投資的億航又被曝大規模裁員。2015年8月,億航宣布其B輪融資獲由金浦投資領投,GGV紀源資本、真格基金、樂博資本、東方富海跟投的4200萬美元。今年1月的美國CES展上,億航面向全球發布了全電動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億航184」。億航推出的Ghost智能無人機、億航184等無人機被認為具有很強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極有可能在大疆一家獨大的情況下突出重圍,成為下一個無人機一線品牌。

剛剛成為無人機市場的紅人就爆出這樣的危機,不得不讓人嘆惋。

根據目前爆出的信息顯示,億航所出現的狀況與此前空空狐CEO因病被踢出局的事件相似。不過此次億航的投資方空降的高管數量更多。2015年8月,億航引進了原世紀互聯總裁兼CFO蕭尚文、財務副總裁劉劍、原聯想集團副總裁祁衛、原微軟中國銷售總監王繹鈞、原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嚴治慶等人以及總裁助理塗敏等人多位高管加入。

網上爆出的億航離職結算

隨後這些高管又引進了大量親信進入,「幫助」還未實現量產的億航無人機控制成本、加速量產、搶佔市場,逐步控制了公司的品管部門與採購部門。據億航離職員工透漏,高管空降後,來自原富士康的蔡文貴著手生產流程的優化,但局限於成本限制、高管間對採購權的控制,一直難以成行。

靠著這樣複雜的「內鬥」管理情況,還有這種想在一年的時間內走完大疆十年所打下的積累的想法,目前來看,是造成此次億航遭遇大規模裁員危機的核心原因。

對於初創實業公司來說,採購可以說是公司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採購負責整個面向產業鏈企業進行技術合作談判,拉取最具優勢的核心元器件,為產品帶來更大的競爭力。採購對公司的產品質量、良品率具有極大的影響,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採購的水平就是這家公司產品的水平。

由於公司沒有完善成熟的產品鏈,也沒有有說服力的銷售渠道,只能靠採購來向外刷臉索要優先合作。這使得採購在實業公司佔有極大的地位,壓力大、責任大,手上管理的相關賬目又非常好做,吃回扣情況頻頻發生。所以採購一般由公司合伙人擔任,並具有更多的朋友、親戚關係混雜其中,以保證穩定發展。

許多新創實業公司不放心自己的採購、庫管,會找自己的親戚親信實時盯班,小爆曾見過並聽說過許多深圳新創實業公司,其創始人為了保證公司正常運作發展,專門讓自己父母到工廠看大門,來盯班以保證業務運作不出現問題。

這些在實業公司中極為常見,有時候去一些實業產業鏈里做商務談判,你會發現在這個領域裡的人,互相之間全是親戚關係,父子店、兄弟幫、家族產業比比皆是。

這也是實業領域容易產生家族企業的核心原因。

此次億航的採購卻引入了投資方空降高管,出現現在的局面也不足為奇。

目前無人機行業能夠量產的企業只有大疆與零度,兩者都在無人機行業有著數十年的積累,後者零度一直以軍工、政府特種部門採購為主,兩者在長期內沒有成本壓縮的壓力,產品價格都是動輒上萬、上幾十萬,而現在億航們卻像把成本壓縮到5000人民幣以內。

整個產業鏈還未成熟,想要保證產品質量必須採用頂級元器件。新創公司在這個階段還做不到精益產品。這是硬體客觀的時間成本。

億航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一直未能解決量產品控問題。在高管們各種內鬥過程中,為了自保億航的創始員工不再具有創業激情,開始學著推諉責任——原本只是客觀技術條件不達標的問題,員工能也必須慎重又慎重。

億航沒參加一次這種展會要花去上百萬資金

這樣的團隊已經失去了靈活度,不能快速解決問題了。

運動相機市場王者GoPro去年開始進軍無人機市場,推出了能放入背包小巧的Karma,一度驚艷市場。但至今為止GoPro都未能解決Karma的量產品控問題,此前小範圍發貨後,又不得不召回。比Karma晚推出市場半年的同類產品——大疆Mavic Pro,御,因為優秀的品控能力,穩定的飛控系統迅速佔領了GoPro設想的市場。

這些跟億航所遇到的情況幾乎如出一轍。

當初小米剛剛推出第一代手機的時候,聯想劉軍曾評價:「小米手機的經營模式有局限。」當時劉軍是根據智能手機的規模生產所帶來的品控管理問題所評斷的。隨著小米的迅速的崛起,劉軍發現由台灣發起的代工模式已經在大陸發揚光大,代工廠已經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品控體系,完全能夠適應大批量化生產。

但在無人機市場,還未出現像富士康這樣提供完善代工服務的廠商。電機系統、電源系統、集成線路板、無線射頻系統等等等需要企業自己去採購優化,需要有一個強悍可信的採購團隊,與供應鏈企業進行談判,拿來最好的貨源進行合作研發。

而小米的火爆也帶動了英業達的飛速發展,蘋果的崛起更是奠定了富士康製造業之王的地位。

蘋果手機當年能夠解決量產品控問題,也是靠著富士康這麼一家靠譜的手機代工廠,以及保守不激進的產品量產規劃,不過同時也帶來了「飢餓營銷」這樣的「創造發明」。而富士康早在2003年就整合芬蘭藝模及摩托羅拉奇瓦瓦廠團隊,2004年又吸收了奇美通訊團隊,提前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布局了手機代工業務。

另外,蘋果在推出iPhone之前還研發了多年的iPod產品,提供了大量的技術鋪墊。

等到2007年蘋果推出顛覆性的iPhone智能手機時,手機製造代工已經成熟,當年6月開賣時並沒有提供多少現貨,到12月份才得到規模化量產。

與手機相比,現在的無人機行業在產業鏈上顯然還遠遠不夠成熟。這也是現下整個智能硬體行業面臨買的困局。

硬體產業鏈有他固有的時間周期、技術積累成本,商業市場的資本規則博弈也一如既往殘酷,在互聯網追求「快公司」的衝擊下,那些以「互聯網硬體」「互聯網+」生存的硬體創業團隊還是要認清資本與商業的本質,尊重硬體量產、公司發展應有的市場規律。

「快」可能意味著大,但「快」不一定就是好。

好的是,此次億航已經將品管部門整個裁掉,原來空降的高管也早早去國際市場「調查」,然後沒有再回億航。億航創始團隊又重新拿到了公司控制權。

億航184測試

根據研究機構EVTank近期發布的《2015年度民用無人機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民用無人機銷量為37.8萬架,佔比高達96%,增長勢頭迅猛,其中專業級無人機銷量佔33%,消費級無人機銷量佔67%。預計2015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將同比保持50%的增長態勢。到2020年,全球無人機年銷量有望達到433萬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

Google、亞馬遜、Facebook正在努力研發太陽能無人機、送貨無人機等用於更多細分業務領域的無人機產品,這個市場還處於技術積累期,還未到不得不被資本市場催熟的階段。創業公司過於追求高估值,依靠資本資源加持想迅速獲得體積上的膨脹,就必須承受質量上的危機。

未來的無人機市場還很大,值得各家公司潛心慢慢發展。

12月25日,億航向媒體發出了一份《有成長煩惱的億航,會繼續我們的夢想》的公關稿,公布了億航184最新的研發進展,包括性能的提升,並成立了專門的飛行指揮調度中心。

拋出了紛亂的內鬥,回歸實際的產品研發量產,不再考慮不切實際的市場野心,現在或許是億航最好的狀態。整個行業什麼時候能找到最好的狀態?目前還不得而知。

文/水上焱

本文系百略網(百略網-專註泛互聯網商業革新和科技創新)原創,微信ID:wwwbailve。

推薦閱讀:

空降到一個小型團隊,然而前任主管成為我的助理,該如何融入?

TAG:无人机Drone | 高管空降 | 智能硬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