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Jason Silva:我們現在就是神
「我們現在就是神」,多麼大的口氣啊。我做這次演講的起因是因為我讀過了恩斯特.貝克爾的1974年普利策獎獲獎作品《拒斥死亡》。伍迪.艾倫曾經在《安妮.霍爾》一片中將這本書贈送給女主角。根據《拒斥死亡》的說法,死亡意識決定了人類獨一無二的境遇。換句話說人類是唯一意識到自己必然要死的物種。死亡意識為人類帶來了極度的焦慮情緒,折磨得我們幾乎要發瘋,無論如何也要找到解決辦法。
貝克爾認為人類歷史上一共有過三種應對死亡的方法。首先是藉助宗教。宗教提供了一套敘事,聲稱靈魂可以進入神國。人們不必擔心死亡,因為神最終會把你照顧好。但是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使得宗教變得日益不可信,我們不得不尋找其他方法。第二種方法是藉助愛情。我們將愛人塑造成神,將愛情當做自己的救贖。但是任何愛人都無力承擔神的角色,你一手捧起來的神靈難免會露出粘土塑造的泥足,而死亡的恐懼也會捲土重來。貝克爾聲稱我們都是「長著肛門的神」。我們的思想可以窮盡無限,我們似乎無所不能,我們可以追溯時間的源起,推演萬物的結局,藉助天文學與天文望遠鏡的幫助,我們的視覺神經可以探尋整個宇宙。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的生命卻受困於一具心跳不止、呼吸不止且日漸朽壞的肉體。如此神性與物性的結合簡直殘忍之至。
最後的方法是藉助創造。我認為出於各種原因這是最有趣的一種方式。當然,從象徵主義的層面來看,我們可以通過偉大的藝術創作在身後留下流傳千古的遺產,從而使得我們在象徵層面上獲得不朽。但是通過創造來解決死亡在我看來更是一個工程學問題,我們要依靠創造來改造世界,依靠科學技術來突破自身局限。這一點特別令我興奮,因為歸根結底這正是我對於科技的看法。科技其實就是腳手架。認知哲學家安迪.克拉克認為技術就是我們的第二層皮膚。泰倫斯.麥肯納則認為技術是人類種族的真正皮膚。通過技術,我們超越了思想、肉體與視野的局限,突破了時間、空間與距離。按照道金斯的說法,技術就是我們的血型。摩天樓與噴氣引擎就是我們的性狀,好比不同種類白蟻巢穴里不同的溫度與濕度也是白蟻的性狀一樣。
我是個電影工作者。我曾經在電視圈工作過一段時間,曾經在阿爾.戈爾的電視網打工。這段工作經歷讓我愛上了拍攝短片。短片的內容可以在社交媒體的時代得到最廣泛的傳播與分享。所以我開始製作一系列短片與迷你紀錄片,主題則是人類與技術的共同進化。因為我十分熱愛通過科技突破自身局限的想法,所以我相信這種敘事角度應當在全世界得到普及。我們生活在一個愁眉苦臉的世界裡,我們的媒體以追逐苦痛為要務。這種現象自有其根源。我的朋友彼得.迪亞曼迪斯是奇點大學X獎金的設立者。他寫了一本書名叫《富足:為什麼未來會比我們的想像好得多》,在書中他認為人類從非洲原始人那裡繼承得來了過度活躍的杏仁體,這種構造對於原始人來說是生物學上的優勢,因為他們能夠時刻警惕各種危險,免得被老虎吃掉。但是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要比當年安全得多,也遠遠沒那麼暴力了。史蒂夫.平克認為一個人死在另一個人手裡的可能性如今已經創下了歷史最低記錄。馬特.雷德利展示了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可衡量進步以及世界為什麼從來沒有今天這樣美好。漢斯.羅斯林創辦了http://gapminder.org網站並且在幾年前風行一時,表明世界一切國家根據一切可衡量指標都在進步。但是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切,因為我們的杏仁體在一刻不停地尋找危險,而發達的傳媒世界也很樂意向我們展示各種危險,儘管現實世界其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安全。
因此我相信目前我們有具有開展新對話的餘地,對話的主題就是我們如何看待自身以及如何看待技術。我認為在線視頻已經足夠普及,可以產出短小精悍且感染力強的內容。於是我拍攝了一系列短片,稱為「哲學絮語」。這些短片的用意在於把你一把拽出日常環境,強迫你在無處不在的日常奇蹟面前瞠目結舌,因為我們的文化脾性似乎會使得我們視而不見。所以今天我想向大家展示幾部短片,說服你們相信我們正在成為神。第一部短片是對於思想的頌歌。
「我熱愛激進公開的理念,熱愛信息的自由交流,用馬特.雷德利的話來說,自由交流為思想提供了發生性關係並且衍生新思想的空間。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因為詹姆斯.格雷克告訴我們,思想就像其所棲身的神經元一樣真實。一個獨立於自然生物的新生物界正在崛起,思想就是其中的生物,因為思想具有許多有機體才有的特性。它們從一個頭腦擴展到另一個頭腦,爭奪有限的注意力資源。思想能傳染,能擴散,理查德.道金斯乾脆將它們稱作『新複製者』,誕生於文化的原始湯當中。思想藉助語言與電子通信而擴散。儘管思想並非由核酸組成,但是思想的進化與變異速度卻一日千里,令基因望塵莫及。雷.科茲威爾說過,人類在頭腦當中構建虛擬模型的能力,再加上其貌不揚的雙手拇指,兩者結合共同發動了推動進化的第二力量,也就是技術。而且這股力量的發展不會終止,直到整個宇宙都被置於我們的掌中為止。技術契合了進化變革的放大本質,過去一百年的技術變革要超過此前的十億年。泰倫斯.麥肯納曾經寫道,『自從人類發明語言之後,生物進化就基本停止了,人類進化成為了外成文化現象。』我們將低等組織放進思想的濾器,擠出來的則是太空飛船與蘋果手機。想像基金會告訴我們,想像力讓人們設想美好未來的各種可能,選出最神奇的那一個,然後生拉硬拽著當下去迎合未來。想像一下吧,假如在梵高生活的時代我們沒有發明油畫技術,或者在莫扎特與貝多芬生活的時代沒有發明相應的樂器,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失去怎樣的瑰寶啊。日新月異的生物技術與納米技術以及信息自由交換讓我們能夠設想極其新穎的新生事物。弗里曼.戴森認為,就像布萊克與拜倫能夠流暢地撰寫詩句一樣,新世代的藝術家們將會同樣流暢地撰寫染色體。尼采說人類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是橋樑而非終點。凱文.凱利說我們正位於天然與人造的拋射軌道上。所以激進開放實在非同小可,這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宇宙,是浸滿五彩的灰色,是不可見事物的揭示,是將平庸炸得粉碎的驚奇讚歎。我們應該將激進公開當做參與以及加速進化進程的方式並加以培養。哇!」
的確有必要哇一聲(笑聲,掌聲)。有人問我為什麼選擇製作視頻,為什麼選擇藝術.歸根結底我並不是技術員,也並不是科學家,儘管我一直在傳遞這樣的信息,即如今一小群懷抱激情的技術人才就能完成十年前只有大公司與政府才能做到的事情。這種事在如今這個科技呈指數增長的時代已經不稀奇了。待會兒我們還要細說這個話題,但是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馬歇爾.麥克盧漢的言論,因為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我的動機。「藝術家總能發現新媒介為人們帶來的新可能。他們意識到未來其實就是現在,並且用自己的作品為未來奠定基礎。」剛才那段視頻討論的是思想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像我在視頻里說得那樣,儘管模因並非由核酸組成,但卻取得了遠遠超越生物進化的成就。想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理解科技的指數增長。植樹增臟與人類大腦理解世界的方式背道而馳。人類大腦是在一個線性區域化的世界裡進化出來的,而如今我們卻生活在一個指數性全球化的世界裡。簡而言之我們的大腦已經過時了,根本無法理解如此巨大的變化。所以我們必須相互教育。我的朋友雷.科茲威爾是一位世界聞名的未來學家,對於指數發展的預測準確程度令人側目。他舉過一個簡單但很有力的例子。假如你按照線性原則走三十步,就會遠離出發點三十步。這正是人類大腦推測距離與未來的方式。但是假如你按照指數原則走三十步,就會距離出發點十億多步。這就是為什麼四十年前的超級電腦佔地半座大樓,耗資六百萬美金,而今天的一款大路貨智能手機價錢要便宜一百萬倍,體積要縮小一百萬倍,運算能力卻提升了幾千倍。過去的半座大樓如今裝進了你的口袋。換句話說如今每個人手裡都拿著足以改變世界的工具,一人一台曾經的超級電腦。有個拿著手機的非洲小孩就享有比二十五年前的美國總統更高端的通信條件。好好想想這一切究竟意味著什麼吧,再過二十五年,手機就要像血細胞一樣大了。比起今天的超級電腦性能高超一萬億倍的電腦可以融入人體。人們總以為技術是與人隔絕的人工造物,但是其實人類與技術是共生的關係。技術是人類身份與本質的一部分。早晚有一天,技術將會進入人體內部。
如今正在發生的三場相互重疊的革命尤其令我感興趣。最顯著的就是信息技術革命,摩爾定律之類的說法大家都很熟悉了。然後是信息技術革命,也就是掌握生物層面的信息處理過程。我們要理解,生物學本市上是個軟體問題,而軟體是可以升級的。為什麼這一點這麼令人興奮呢?因為假如你掌握了生物層面的信息處理過程,就能讓軟體自己編寫硬體。計算機永遠做不到這一點,但是生物學可以。幾年前克雷格.溫特創造了全世界第一個人造有機體。人類創造了生命,人類成為了神。阿蘭.哈靈頓寫了一本名為《不死者》的書,其中說道:「死亡已經成為了強加在人類頭上的外物,再也無法得到容忍了。任何接受死亡的哲學都不能被人視為活的哲學,它們的命題毫無意義,它們的思考毫無價值。」或許這些技術只是我們的預言,或許通過對於生命的反向工程學解構,我們能夠像愛德華.奧威爾森所說的那樣廢止自然選擇。現在我們必須深切地反省自身,從而決定我們想要成為什麼。進化已經覺醒了,進化過程自身也正在進化。正如視頻當中凱文.凱利所說的那樣,我們正位於天然與人造的拋射軌道上。人類是橋樑而非終點。第三場革命是人工智慧革命,我們創造了非生物智能,不受生物學遺傳制約的意識,可以無限升級的數字化心智。人們對此很擔心,往往會想到《終結者》里的場面,認為機器人將要取代我們。但是上述的技術就是我們。用安迪.克拉克的話來說,我們一定要克服所謂的皮囊偏見,即只有身上的組織器官才算是自然的,我們自己的造物則是不自然的。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技術是人類心智的外延,技術是具象化的想像力,技術就像迷幻藥一樣,能夠將人類心智彰顯在外。泰倫斯.麥肯納認為我們生活在濃縮的自身想像力當中。有人想像飛行,如今我們滿世界飛來飛去。憑藉塑料與金屬製成的手機,我們只需按幾個按鈕就能讓自己的思想跨越時間與空間。我們已經是神了。
下一個視頻討論的是意志勝過物質的問題。在想像力如何改變世界的問題上我對於實例更感興趣。還有一位我很喜歡的作者叫大衛.多奇,他的作品《無限的開始》尤其令我興奮,因為他舉了很多很多例子。所以我決定做一個視頻,展示一下我們的思想可以怎樣潑灑出來,改變這顆行星乃至宇宙。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記得李奇.道爾在《達爾文藥店》里說過的話,『夢想並不缺乏現實性,因為夢想是切實的信息模式』。想像基金會告訴我們,想像力讓人們設想美好未來的各種可能,選出最神奇,最令人興奮,最令人狂喜難耐的那一個,然後生拉硬拽著當下去迎合未來。我們所做的就是將想像力變成現實。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具備了將心智機能外包給工具的能力。我們操縱物質世界的能力正在指數式地增長,想像力在物質世界化為現實的滯後時間正在縮短。大衛.多奇在《無限的開始》當中說道,看一看曼哈頓島的地形吧,這就是經濟文化與人類意圖壓倒地質運動的明證。今天的曼哈頓島根本不是地質運動的產物,而是經濟、文化與心智的造物。大衛.多奇認為,早晚有一天這將會是整個宇宙的命運。重力與反物質或許僅僅負責在宇宙初生的最乏味階段塑造宇宙,而整個宇宙早晚都將臣服於源自培養基但力量無遠弗屆的智能心智。想想這樣的未來吧,真令我心潮澎湃啊!」
說的沒錯啊(掌聲)。這種未來的確令我心潮澎湃。這種可能性只要想一想就令我神往,我的大腦都要高潮了。我之所以製作這些視頻的原因之一在於我是個控制狂,生命的無常令我坐立不安,靈感的無常同樣令我不安。靈感是一種稍縱即逝極其孤寂的感受。無論藝術家的創作手段是繪畫、歌曲還是電影,他們的目的都是將受眾邀請到自己的頭腦當中,邀請我們砸爛彼此之間的疏離感,並且告訴我們,這就是我的意識對於世界的理解,我希望我能將這種理解方式傳達給你們,並且讓你們接受這種方式。我最喜歡的哲學家之一,英國的阿蘭.德波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句話說得是藝術與其他手段相比——比方說新聞(笑聲)——讓人真正感受事物的能力。「藝術家很樂意犧牲天真的現實主義,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現實主義。詩人對於事件的描述雖然趕不上記者那樣確鑿,但卻能揭示其他文體無法揭示的真理。」應當這樣理解技術指數增長時代所發生的一切。當我們對於生命進行反向工程學研究的時候,當生物學成為審美設計的全新畫布的時候,我們會釋放出來怎樣的新天才呢?就像凱文.凱利在我的第一個視頻裡面說的那樣,假如油畫技術沒有及時發明出來,不能讓梵高充分施展,我們的世界將會失色多少呢?眼下我們甚至無法想像的發明又會在未來釋放出怎樣的天才呢?人們擔心技術進步會導致失業,但是今天有多少工作在五十年或者一百年之前並不存在呢?二十年後的許多工作今天還沒出現呢。這些工具以及我們與工具的共同進化將會造就怎樣的全新藝術門類呢?將會造就怎樣全新的人類表達方式呢?將會造就怎樣全新的職業呢?至於我為什麼選擇電影作為傳達思想的方式,吉恩.楊布拉德總結得最好。他在《擴展的電影》一書中寫道,「電影就像生命一樣,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是人類試圖在外部世界彰顯思想並且讓他人看見的歷史性不斷努力的一部分。」
當然,在談論技術問題的時候還有更實際的角度,例如大數據與隱私泄露,大企業與政府將會越來越了解我們的行為,將我們的一切行為輸入演算法,趕在我們自己之前就知道我們究竟想要什麼。昨天的大會上有人引用過我的話。我確實認為靶向廣告是信息工程學的了不起成就。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我更傾向於支持激進公開的態度,我一聽到大數據就興奮,因為我們有了審視自身的新方式。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說是蜜罐蟻的覓食模式與TCP/IP協議管理網路信息的方式很相近。我在紐約現代美術館見過一場名為「對我說」的展覽,展覽當中有一張動畫圖表,看上去很像全球氣候模式,但是主辦方告訴我這其實是逃離衝突地區的難民人流。隨著我們的度量能力越來越強,隨著我們採取遠景全局的視角,我們將會看到相同的模式一再重複,從納米層面到星系層面,從有機層面到人造層面,一切都只是連續體的一部分,是自然界複雜性的展示,只不過具體的展示層級與領域有所不同。我們認為自己是具有主動性與能動性的個體,但其實我們就是自然界。我的朋友史蒂夫.約翰遜寫了《好主意從哪裡來》這本書,在書中他將珊瑚礁稱作大海里的城市,因為令珊瑚礁具備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分布模式以及其中的生物創新像極了人類城市的分布於創新,而城市正是模因的主要發源地,因為城市正是思想相互碰撞乃至發生性關係的地方。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進一步創新,就要為思想多多創造發生性關係的空間。我們應當促進信息流通與透明性,這樣我們就能越來越透徹地理解自身的運作方式。所以我做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旨在向大數據致敬。激勵我製作這個視頻的原因是以賽亞.柏林說過的話,即理解某事就是發現其中的模式。
「理解即發現模式。這話的意思是要關注模式,模式,模式,橫跨不同層級與界域不斷反覆出現的模式。互聯網的信息共享系統看上去就像暗物質模型,就像大腦神經元,都是相互糾結的細絲構成的網路。這是網路結構的興起,人造的系統看上去與自然系統一模一樣。我們能夠測量的東西越多,能夠看清的東西就越多。能夠看清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擴展我們的意識。模式在現實的不同尺度上一再重複的程度簡直令我抓狂。技術越發成為了人類意識的外延,擴展了我們的思想、能力與眼界。過去我是盲的,現在我能看見了。聖塔菲學院的傑佛里.韋斯特認為城市就像有機體,大街就像大血管,小巷就像毛細血管。人造系統的行為表現居然與自然生成的系統一樣,這怎麼可能呢?人造系統的效率越高,看上去就越像自然系統。但是這一點讓我成了樂觀主義者。還是用史蒂夫.約翰遜的話來說,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一切,那就真的沒有不可能了。可能性距離我們只有咫尺之遙,未來就在陰影中若隱若現,當下世界自我改造的路線圖已經畫好了。哇,真是太美了。」
的確是太美了(掌聲)。我特別佩服史蒂夫.約翰遜,他的新書《完美未來》講得是進步與同輩網路解決問題的力量。視頻當中最後一句話提到的「近在咫尺的可能性」很值得我們反覆琢磨。你能不愛這個想法嗎?我們不應當按照現在的樣子來看待這個世界,而是要看到它能夠變成什麼樣子。我們應當繪製路線圖,窮盡所有改造當下的方式。我開始製作這些視頻的時候,它們還是非商業性質的實驗作品。我只是為自己找了一個理由,從而可以用我喜歡的方式與別人交流思想。於是就有了這些嗨到翻天、試圖將片刻靈感化為永恆的嘗試。我喜歡這種「我們絕不會沉靜地步入黑夜,儘管光明逐漸黯淡,我們卻要怒火衝天」的心態。人類-機器文明的存在目的就是超越一切限制,最終成為神。就像斯圖爾特.布蘭德說的那樣,我們反正都要成為神的,那還不如幹得漂亮一點。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抓住這些稍縱即逝的靈感時刻,不讓它們白白逝去。這幾個短片的點擊都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在我看來這說明認為對於高層次對話的胃口還是很大的,但是對話本身必須短小精悍。我覺得自己不好意思大大咧咧地要求別人在我這裡花費時間,因為現在的媒體已經飽和了。現在已經出現了由於無法處理這麼多信息而導致的所謂認知綜合症。但是歸根結底,我想向大家傳遞的是驚嘆與驚奇的感受。我的偶像之一卡爾.薩根就特別擅長激發這兩種感受。提摩西.萊利與巴克明斯特.富勒曾經自稱表演哲學家。他們藉助即時媒體的力量來傳達足以跨越星系的思想,將其變成能夠自我複製的模母並且在全世界擴散。這種驚嘆感具有令人安心的特質,這是思考自身存在並且對自身感到驚奇的能力。索福克勒斯說過,在無數奇蹟當中,人是最偉大的奇蹟。重點在於創造積極的敘事角度,從慣例與熟悉的倦怠當中喚醒心智,將其引向存在的絢爛多彩,因為奇蹟的數目是無窮的。最近我看到一份斯坦福大學的報告,認為經常性地感到驚奇對於心理健康有益。每一次突破認知邊界都會使我們重生並煥然一新,為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我覺得這樣很酷,因為我這些哲學絮語視頻的用意就是引發人們的驚嘆。那麼為什麼不幹脆做一個關於驚嘆的視頻,告訴人們驚嘆究竟是什麼以及為什麼驚嘆這麼重要呢?所以今天最後一個視頻的主題就是驚嘆莫名在生物學上的優勢。我希望這個視頻能讓你們起一身寒戰。
「著名心理學家尼古拉.漢弗萊對於驚嘆情緒的生物學優勢這樣寫道:一個物種對於自身存在感到驚奇讚歎的能力居然具有進化上的優勢,這難道只是巧合嗎?換句話說,驚嘆情緒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因為這種情緒使得生命感到自己在宇宙當中具有意義,並且更加努力地生存與發展。再換句話說,驚嘆情緒有助於我們的生存。最近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這一點。研究發現,經常感到讚歎的人能夠得到切實的好處,他們更容易對他人抱有同理心與激情,更傾向於利他主義,心理也更健康。這項研究將驚嘆定義為感知的擴展。感知擴展得如此廣大,以至於你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心智結構,唯此才能適應並且接受這樣的體驗。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例如第一次俯瞰大峽谷或者第一次被IMAX影院的效果所壓倒的時候。對於驚嘆感受的最精妙描述或許來自羅斯.安德森。他在談論哈勃望遠鏡的時候這樣說道:哈勃望遠鏡為我們帶來了主體論層面上的覺醒,有力地叫醒了我們,迫使我們在幾乎逼近無限的尺度上思考時間與空間。凝視著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深空照片,我們完全可以用我們的視神經來感知宇宙之初直到今天的整條時間線,將大到不可思議的事物容納進小到不可思議的事物當中。他說通過這些探索成果的美學力量,哈勃望遠鏡將極其複雜而抽象的天文學概念凝練成了一目了然的光線與顏色。這也再次證明了我們所熟知的名言,真既是美,美既是真。」
即便是現在,一想到懸浮在太空中的人造機械與視神經的結合可以用光與色來揭示天體物理學的奧秘,我還是忍不住激動不已。這裡我與大家分享一句名言。我們不妨將天文望遠鏡視為一個比喻,喻體則是技術對於人類心智擴展所起到的作用。羅斯.安德森說:「望遠鏡改造了夜空。夜空不再是裝飾性的穹頂,不再是貼滿亮閃閃的神像貼紙的死板半球,而是成為了孕育著這個地球以及許多新地球的整個宇宙。」我還想最後分享一句令我驚嘆的話,來自一個名叫「臨近自然」的網站。在座的藝術家們尤其應該注意聽。「設計就是範式的變換。今天的涉及從原子層面開始,我們滑向了不可見的世界,虛擬現實,納米技術與生物技術正在越發強大地影響我們的常態,為我們構建現實提供越發強大的工具。」了不起的阿蘭.海靈頓也說過應和這個主題的話。他的著作《不死者》已經絕版了,我推薦所有人都讀一讀。他說:「我們決不能忘記我們是宇宙當中的革命者,決不能心甘情願地為殺死一切生命的自然秩序充當走狗。」謝謝大家。
Jason Silva(1982.02.06-):美國影視製作人,行為哲學家。本次演講舉行於2012年悉尼歌劇院危險思想大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2VrefjIjk
推薦閱讀:
※戴著hd800出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CPU 是將電能轉化為什麼能進行計算的?
※美拍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美拍的行為是不是有矯枉過正之嫌?
※如何看待「美工程師臨終前曝外星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