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將俞大猷(一):少年從師三人,在《易經》中修文習武
「俞龍戚虎,殺賊如土。」
至今在東南沿海傳誦的一首民謠,是400多年前廣大民眾對中華民族抗擊倭寇侵擾的精闢概括,對英雄的敬仰紀念。
「俞龍」——指的是明朝的一代名將、抗倭英雄俞大猷;
「戚虎」——則指同樣名震天下、歷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
」大猷如龍,繼光猶虎「……俞、戚二人戰功赫赫:戚繼光擅刀法和長槍,俞大猷擅棍棒及雙手長劍法。他們在抗倭時,經常在一起。兩個人戎馬一生,是一代儒將。
俞大猷和戚繼光兩人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兩位軍事家和武道宗師。他們的武道心法又是不謀而合。
俞大猷以儒將著稱,世襲百戶之職,文武雙全,是棍法高手。
他一生四為參將,七為總兵,二為都督,戎馬舟楫50年,從內蒙征俺答、江浙閩廣抗倭到海南平黎亂,身經數百戰,立下赫赫戰功。
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可見俞大猷及「俞家軍」的勇猛氣勢。
今天講英雄俞大猷,主要講他的生平;講他的生平,離不開他少年從名師三人,以《易》演兵」,通上下古今戰術的成長經歷。
在《抗倭儒將俞大猷》系列裡,重點講講他從小拜師研習《易經》、並從《易經》中修文練武,最終圓了他的「抗倭衛國夢」的傳奇人生……
「龍與虎」,一東一西,是神通廣大、威武勇猛的象徵。
「四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源於中國古代的星宿信仰。
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星,也稱四神、四靈。
四象在春秋易傳的天文陰陽學說中,是指四季天然氣象:春、夏、秋、冬!
在《周易》中,四象是指從兩儀(陽儀和陰儀)衍生出來的少陽、太陽、少陰、太陰。
四象又衍生出來了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是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
少年時的俞大猷家境貧困,經常斷炊,依靠母親楊氏和親友資助,維持生活和讀書。
他五歲時在家鄉河市入塾讀書,拜幾位當地名士習文。
十歲隨家遷居泉州城內北隅(其遺址即今泉州僑中),與鄧城、湯克寬等讀書於清源山清源洞。
俞大猷勤奮學文習武,勇敢機敏,在清源山下讀書時,常獨自一人在清源山虎乳岩攀援上下,鍛煉手腳。
明朝,泉州已是著名的理學之鄉,享有「今言《易》皆推晉江,尤清(蔡清)為精詣」的讚譽。
王宣、林福、趙本學三人都是晉江人,為蔡清的同鄉,受蔡清影響,均對《易經》刻苦鑽研,各有心得。
王宣善長以「易」論述古今興衰之變;林福善以「易」闡明心性忠孝禮義之理;趙本學閉門研「易」六十年,精於韜略。
俞大猷運氣不錯,生逢其時,當秀才時有幸遇到了上述幾位名師。
此時的俞大猷正值年少,為圓他的「夢想」,拜師於王、林、趙三人,成了蔡清的再傳弟子,得蔡清學術真傳。
在潛心學習《易經》與兵書的同時,俞大猷還向精通荊楚長劍的李良欽學習劍術。
父親死後,他棄文從武,承襲百戶官世職。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參加全國武舉會試,寫了一篇《安國全軍之道》的策論,深受兵部尚書毛伯溫的賞識,榮獲第五名武進士,授任為守衛金門、同安一帶,放糧救濟饑民,被稱為「俞佛」。
《明史·俞大猷傳》中這樣記載:「大猷負奇志」,「忠誠許國,老而彌篤」……
敬請關註:《抗倭儒將俞大猷(二):以」易「演兵,爐火純青,聞名天下的」俞家軍「》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台留言獲得授權。歡迎轉發朋友圈。)
推薦閱讀:
※特邀wuweilxl回答:17年以後的中國,經濟總體趨勢是接近90年後的日本?還是08年後的美國?
※「非玄學」2017 世界運勢,就看這 8 張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