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避開大多數的爭論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崇旭」,微信號 ichongxu。原文鏈接:為什麼要避開大多數的爭論
2017 年 1 月 18 號我會在知乎 Live 做一場分享《人人能學會的 App 時間管理術》,歡迎大家參與交流。
--以下正文--
你一定遇到過跟自己有很大分歧的人。用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說法來說,是「三觀不合」。
你也一定遇到過那些,一言不合就必須爭個輸贏的人。就好像,說服別人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一樣。
而我,在近些年學會的之一,就是「避開無意義的爭論」。
這篇文章向你分享我的看法。
選擇本來就沒有對錯
我之前引用過笑來老師的一個觀點:
價值觀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
從本質上說,分歧源於價值觀的不同,價值觀不同造成選擇不同。
人們爭的,其實是價值觀不同所造成的選擇不同。
但客觀來講,價值觀/選擇是沒有優劣、對錯之分的。我們只能從主觀上,認為某種價值觀/選擇更好、更對,這或許大多數人爭論的真正動機——
我要通過說服你來證明我的選擇更好/對。
可惜,這是一條無意義的死路。
大多數爭論是浪費時間
多數爭論的無意義,原因在於它是以爭輸贏、爭對錯為目標。
如果你看過《保護你的注意力》,會發現爭論其實就是「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贏了又怎樣呢?證明自己是對的又怎樣呢?
腦子長在別人頭上,他們愛怎麼想是他們的事,與自己何干?
爭論,其實是浪費自己的注意力在別人身上(如果是很重要的人,另當別論)。
相信「行勝於言」
爭論無意義的另一個關鍵是:
一個人說了什麼不重要,做了什麼才重要。
每一次網路上出現爭議性事件,用嘴巴站隊表態的人不在少數。然而,行動才是最有力的站隊。
有這幾點我是堅信不疑的:
沒有實踐做基礎的觀點沒有任何價值。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沒問題,但最好別說話。
看是一回事,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爭論只是贏在嘴上,那麼這樣的勝利沒有任何意義。
「結果」會證明一切
既然爭論無意義,我們應該如何判斷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我認為是:去做,然後等待結果的發生。
從某種意義上說:行動就是最好的「爭論」,結果就是最好的「論據」。
由此反推,能帶來結果的「爭論」才是有意義的。最有意義的結果是什麼?
我認為應該是:解決問題。
我的踐行:只為了解決問題而「討論」
當你真的珍惜時間且目標明確,你是不太可能花時間去爭論的。
道理很簡單啊:光做事情都不夠時間,哪還有時間耍嘴皮子?
我真的是這麼想的。我有段時間的微信簽名就是:
少說話,多做事。
一方面是個性使然,我的自我介紹里總有一句「為人低調,生性內斂」;另一方面,是我真的想做更多的事,創造更多價值,說話並沒有辦法讓我做到這一點……(等哪天發現有了,我會改變我的看法。)
於是,結果就變成了:我儘可能只在為了「解決問題」的時候「討論」(而不是爭論)。
具體怎麼討論,我在《我的 5 個職場避坑指南》里說過了:
我會按照這個順序去溝通解決問題:
了解對方的情況
讓對方了解我的情況
根據雙方情況協商解決方案
而在沒有具體問題要解決的時候(即「不必要的時候」),一旦意識到衝突的發生,我只會做這麼一個判斷:
這是否有利於我的成長?(或者,是否能讓我積累更多的能力?)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的選擇是立即結束討論,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
最後的話
今天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萬維剛說過的一段話(請特別留意加粗部分):
把一個具體的人給駁倒,既沒有多大價值,也沒有什麼樂趣。更何況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就算不是跟誰都想合作,也沒必要因為這些遙遠的話題樹敵。寫《黑天鵝》的特勒布說,有的人想贏得爭論,有的人想贏,他們不是同一撥人。八零後九零後的同學群里也許還有人因為政治/中醫/轉基因之類的議題爭吵,七零後的群里全是一片祥和的點贊之聲。
這周就聊這麼多,希望你有收穫。
--正文結束--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崇旭」,微信號 ichongxu。原文鏈接:為什麼要避開大多數的爭論
推薦閱讀:
※我不是我爸親生的,瞞了我二十四年,他告訴了我真相,他出於什麼心理決定不再繼續隱瞞下去?我該如何面對?
※閱讀真的可以使人變聰明嗎?如何看待有人說書越讀越蠢?
※中層階層二代如何往上層爬?
※做一個拎得清的女子
※什麼情形下你會懶得爭論或解釋?為什麼?如何避免無意義的爭論(抬杠、撕逼、爭臉面等)以進行更高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