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器人的社交(社交系列文章之三)
感謝大家的支持,我的這個專欄已經有兩萬多人關注了,可是我只有三千多關注,麻煩點下關注嘍@楊錚 。
未來,人與機器人的社交會以多種形式出現(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
- 客戶服務,淘寶、銀行、運營商,機器人已經承擔了很多重複、簡單的客戶諮詢,例如想要查詢話費餘額,只需要發送短息「餘額」兩個字到10086,這在移動互聯網之前的年代是非常便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成了很多服務機器人的入口,可以查詢信用卡額度等,省去了安裝大量使用頻率極低的APP的麻煩;對於企業來說,既保證了服務質量,又可以減少人力的投入,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人可以服務的場景會更加豐富,諮詢服務會越來越多由機器人完成;
- 虛擬偶像,流行文化中的偶像與粉絲關係一般是單向的,並沒有足夠多的互動,後來日本一個大叔發明了「可以面對面的偶像」,即AKB48,雖然互動依然很有限,但是已經產生了顛覆性的效果,中國也有大量的複製,如SNH48和TFBoys等,如果讓一個足夠相似的機器人為所有粉絲提供一對一的互動呢?更加親密的關係,更多的情感投入,更加全面的「偶像養成體驗」,一定又是一次巨大的顛覆;
- 真·虛擬偶像,初音這樣的真正虛擬的偶像也有大量的粉絲,如果初音能夠每天陪著自己聊天,記住自己的姓名、喜好,甚至在生日的時候送上祝福,大量宅男要幸福死;
- 機器人朋友,雖然我們都有很多朋友,但是還會感到寂寞,例如人們總是有些事情不方便向熟人說、不想向陌生人說,有情感的機器人會成為很好的朋友;
- 高自由度、沉浸式遊戲中的NPC,目前遊戲中的NPC只能提供極其有限的互動,依然能夠引起玩家的情感體驗,那麼如果遊戲中的NPC有了足夠複雜、擬人的互動能力,加上沉浸式的遊戲設計,一定會把遊戲體驗大幅提升;
- 文學、動漫、電影、電視劇中的主角機器人,帶來更多的參與感和情感體驗;
- 虛擬女友、男友,配上VR技術。。。。
「偶像」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可以每天陪著你聊天,想想都激動(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會與機器人建立怎樣的關係呢?這些關係又會如何影響我們?這方面的學術研究還比較缺乏,畢竟在真正出現足夠智能的機器人前,我們很難得到足夠客觀的數據,或設計實驗去研究。下面我們就結合有限的學術文獻和我自己的想法來聊一聊吧。
人與機器人的社交有哪些特點?
人與機器人會建立怎樣的關係,很多科幻作品中討論過,例如最近比較火的《西部世界》,很久之前的《我,機器人》、《黑客帝國》等,這些作品為了使劇情更加緊張,往往創造了比較極端的矛盾,而且大多把重點放在機器人在獲取自我意識、產生獨立訴求時帶來的威脅、從屬關係的變化上,這和我們今天討論的主旨關係不大,所以暫時不去想這麼遙遠的事情,只從人類的心理和社交關係的角度來探討。
- 人與機器人的社交關係分類和影響因素:
前面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擬人化理論(anthropomorphism)知乎專欄,人類很傾向於將物體、動物擬人化,我比較相信,隨著機器人越來越接近通過圖靈測試的水平——人類難以分辨對方是人還是機器人,即使在知道對方是機器人的情況下,人們也會不自覺地以對待真人的方式與機器人交流。
雖然缺乏人對真實機器人情感的例子,但是從人們對其他類別的虛擬角色的態度中,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 人們會對初音這樣的虛擬角色投入大量的情感,甚至產生愛慕;
- 很多遊戲玩家都被NPC的人格或命運觸動過,雖然我沒玩過仙劍,但是我聽說過不止一個人為趙靈兒哭過;
- 小說、影視、漫畫等藝術作品中的虛擬角色幾乎可以誘發觀眾產生幾乎所有對於真實人類的情感,從厭惡到崇拜,從憎恨到愛慕,從冷漠到憐憫,所需的只是通過細節、情節塑造有說服力的角色;
如果NPC可以讓人感動,機器人更加可以(圖片來自網路)
因此可以推測,對於機器人,人們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共情、尊重、敬佩、認同等情感,這些情感的產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一方面是機器人自身的特徵,尤其是擬人的程度,現在最大的障礙還是技術不足以讓機器人「表現得」足夠智能,人對弱智的機器人是沒有什麼耐心的,而越是像人則會得到越多的尊重;
另一方面是環境,就算可以做到絕對擬人,在特定的環境下機器人仍然不會得到足夠的尊重,例如《西部世界》這樣一個設定為專供人類發泄的場景:
- 機器人的特徵(擬人程度):
- 外觀
- 行為
- 語言
- 情緒反應
- 性格
- 人格
- 所處環境和情景的設定:
- 機器人的背景故事
- 互動所處的環境設定
- 互動所處的情景設定
根據人們對機器人的接受程度、尊重程度從低到高,粗略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 非人:這時候機器人是玩偶,玩具,是由一堆零件和代碼組成的笨拙的擬人機械;
- 下等人:這時候機器人是奴僕,是從屬,作用就是接受命令,存在的價值就是滿足人類的所有需求;
- 平等的人:這時候人類開始考慮機器人的權利和意志,同時在社交中不再單方面的索取;
- (可能的)超越人類的存在:這時候機器人在關係中起到主導作用;
我們可以預測,人類與機器人的社交關係,可能會重新經歷人類歷史中不同種族、信仰、階層的群體之間的關係發展。(大家可以自己回顧一下歷史上歐洲人與非洲黑人、美洲印第安人的關係演變。)
而促進這一發展的,是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隨著機器人越來越擬人、越來越智能,達到人類的水平,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人類,那麼人類對於機器人的接受程度和尊重程度會逐漸從低到高發展,甚至真正出現對機器人的崇拜和敬畏——當然這種未來是大多數人不想見到的。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度,或者第二階段早期。隨著情節發展、情景的變化,西部世界中的機器人在第1、2、3階段之間快速切換,在這個host身上,甚至進化到了第四階段。
圖片來自網路。
人與機器人的交流,會帶來哪些影響?
與機器人的交流會更加容易、更多激勵
之前提到過網路社交的優勢,例如對後果顧慮的減少、較小的壓力和抑制等,而在與機器人的交流中,這些優勢甚至將超過網路社交。
至少在目前看來,機器人對人類會百依百順,而且比之前提到的網路社交更加無需考慮後果,所以在交流中,人類也不需要刻意顧及機器人的情感,不需要在意社交準則而抑制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生氣時可以立刻咒罵,饑渴時可以隨意調戲,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我們與機器人交流會非常「直接」,不加修飾地展示自己此刻最真實的反應和想法,這種交流顯然會更「爽」。
而機器人則會對人類百般討好,不斷給予各種社交激勵——產品設計的準則就是如此,無條件的關注,耐心的傾聽,貼心的關懷,熱烈的尊重和愛慕,絕對的順從等,這些無論在現實社交還是網路社交中都較難獲得的激勵,可以通過機器人隨意得到。
不僅是態度上,機器人甚至可以滿足我們對理想交流夥伴的各種幻想,它們可以非常博學(背下整個wikipedia)、非常幽默(會講世界上所有的笑話)、非常善解人意(根據大數據,快速猜出你的心思)、為你排憂解難(只要你遇到的問題是互聯網上出現過的)、隨叫隨到(24*7秒回你的信息)。。。。。
以上,根據我們對人類心理的認識,幾乎可以肯定,與機器人的交流是會快速「成癮」的。
那麼,出現了兩個我也不知道答案的問題,請大家一起思考:
- 人們會把與機器人交流的方式帶到與人交流中嗎?
- 人們與機器人交流頻繁之後,還會願意「忍受」現實社交中的壓力和挫敗感嗎?
推薦閱讀:
※異性之間可以只有純友誼嘛?
※懂得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如此扎心的原因在這裡
※宿舍室友玩遊戲看視頻外放不戴耳機……即使有人休息即使夜晚,這是什麼心理?
※在大學裡的你可以孤獨到什麼地步?
※老年人腦血栓之後抑鬱悲觀,應該進行哪些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