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兩世之間無間隙

當我們提到「佛陀」時,我們是在指於公元前五四三年壽盡入滅的喬達摩佛。佛陀在尚未證悟四聖諦而成為佛陀之前,是生於王宮的太子。在上座部佛教的傳承中,佛陀是最終極的導師。佛陀在四十五年內的教學內容,也被記載在巴利語三藏聖典之中。

依據佛陀的講述,在他這位佛陀之前,還有無數位過去的佛陀出現在世間。每一尊佛陀的最後一世都會投生在帝王家,會結婚,會有一個兒子,然後在合適的時候離開王宮,選擇出家人的生活,探尋生死輪迴的解脫之道,最終於一棵樹下自行徹知四聖諦,由此成為一位覺悟者,也就是成為一尊佛陀。

後世有時因為文化背景的原因,將「佛陀」的含義由單純的「覺悟者」神化為超自然的存在,那都並非是事實。佛陀於八十歲時壽盡般涅槃。為何不稱佛陀於八十歲「死去」,而稱其為「般涅槃」呢?因為「生老病死」之後又是下一輪的「生老病死」,無數個「生老病死」的循環連接在一起稱為「輪迴」。而佛陀因為證悟了四聖諦,斷盡了「欲愛、有愛、無有愛」,從而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生命狀態都不再有絲毫的貪愛,所以不會再於三界的任何一界投生下一世。不會有下一世的投生,而只會進入涅槃,由此稱為般涅槃。佛陀也稱其教導為「不死之門」。所謂「不死之門」,並非指這一世永遠走不到壽盡之時,而是指,當壽盡之時,不會再有下一個「生」,也自然沒有「生」之後的「老病死」,由此稱之為「不死」。

人們對於生命的存在是非常貪愛與執著的。不僅對於自己的生命很貪愛,對自己親近的人也有著強烈的貪愛。我的嫂子生了兩個孩子,她告訴我說:「我每次出門逛街都只帶其中一個,另一個就放家裡,我總覺得帶出去的這個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至少家裡還有一個保住了。」我把這段話翻譯給兩位印尼的比庫前輩聽,他們立刻就回答,「Thats very strong attachment」(那是非常強的貪愛呢)。

絕大多數的人們在出生後,難以自然地回憶起上一世的事情,但是也有極少數的人,在幼年時能夠約莫回憶起一些過去世的片段。人們一直疑惑的一個問題是,兩世之間到底以什麼聯繫在一起。

假設這裡有一段輪迴進程:緬甸女士 B > 中國先生 A。其中,先生 A 是這一世的狀態,而其上一世則是人類女子 B。當人類女子 B 臨終的時候,其臨死時的名色法中:(一)無明:是錯知人類男子為實體;(二)愛:渴望成為人類男子;(三)取:執著人類男子的生命狀態;(四)行:供養僧團的善良動機;(五)業:那個行的業力。因為這五要素的具足,女士 B 在生命終止後,立刻投生到下一世的母親的腹中,出生長大後,自然就是先生 A 了。

兩世之間不存在「中陰身」,這一點是需要明確的。雖然某些佛教傳統提出了「中陰身」的概念,但是該概念並不存在客觀上的對應,而只是一些人錯誤地猜想與解釋。真正的事實情況是,一期生命終止之後,會即可開始下一期生命,其中間不會有任何間隔和過渡狀態。希望更多人能夠以直接親證的觀智去了解這件事,而非因猜想和盲從而產生情緒。後世很多外道的思想或多或少地摻雜進了一些佛教傳承中,人們應當理智地甄別。
推薦閱讀:

根本佛法:苦集滅道----佛教《大本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一
佛法與信念的關係
佛陀是誰?
花大量時間學習與佛法不大相關的自然科學,佛陀會怎麼看待?
依照佛教原理,如何看待佛教版塊拉黑人的現象?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