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文 | 破碎鏡頭中的流暢情感:剪輯的藝術

作者 | Auriel

編輯 | 周祚

電影剪輯在大眾眼裡似乎更像一個技術活,聽起來就是把拍好的鏡頭剪剪貼貼在一起而已。但是真的如此嗎?如果你留心過各大電影獎的獎項設置,就會發現「最佳剪輯獎」是個非常普遍存在的獎項。很顯然,只是簡單的技術工種是不會設置一個單獨的獎項的,況且這個獎項在很多時候,尤其是奧斯卡,份量還不輕。

從第七屆奧斯卡設置了最佳剪輯獎以來,在截止2015年的80年里,有31年最佳剪輯獎和最佳影片同屬一部作品,甚至在某些最佳影片爆冷的時候,最佳剪輯獎也穩穩地頒給了當年最受歡迎的電影,如1999年在最佳影片上惜敗《莎翁情史》的《拯救大兵瑞恩》。

那麼,剪輯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最後剪出來的片子,又是誰說了算?本文將帶你一探究竟。

為什麼電影需要剪輯:構造複雜的電影時空

1、剪輯發展史:藝術與技術的相互推進

電影剛出現的時候,是以記錄真實為目的的,整部電影一鏡到底,長度也很短,敘事也只是簡單地交代一件事情。為了突破這樣的局限,梅里埃開始了多場面拍攝的嘗試,通過轉場來實現幕與幕之間的變化。

為了實現複雜敘事的能力——儘管這是一種簡單的,塊狀的敘事,剪輯出現了。這個時候的「剪輯」,應該叫「剪貼」比較合適,只是將完整的片段粘貼在一起,保證故事的完整性。

隨著對敘事複雜性的追求,這種「剪貼」也發展得越來越複雜,到了1900年左右出現了平行剪輯,通過交叉敘述兩件有內在關聯的故事線來構造電影的戲劇性

在電影敘事的複雜性與藝術性不斷提高的過程中,非線性的敘事出現了,這個時候電影才真正的通過剪輯改變了它的敘事時空。在著名的《一個國家的誕生》里,格里菲斯運用了大量剪輯技巧,按照動作連續性原則,將大量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的鏡頭組合在了一起。到了這個時候,電影原本的時間空間線性敘事被徹底打破,鏡頭由一個完整的連續的場面變得破碎,這大大地提升了電影在藝術表現上的可能性。

《一個國家的誕生》通過剪輯推動了電影複雜敘事的發展

爾後,蒙太奇出現使得電影敘事更加藝術化。這是一種「以清楚陳述和情緒感染為目的的剪輯技巧」,用大量具有特徵的細節和物體的連接代替完整動作的連接,從而強調出動作的意義。這是一種以暗示性為主的剪輯思維,例如,畫面中出現了一個人在揮舞著鞭子,下一個鏡頭是一個前進的車輪,觀眾就會知道這是一個焦急的車夫在趕路,避免了整個鏡頭都是飛奔的馬車這樣的「大白話」。

從剪輯技術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看出,電影敘事與剪輯技術發展是一個相互推動的過程。基於對敘事複雜性和藝術性的追求,藝術家不斷改良剪輯手法,而剪輯手法的進步,也推動了電影朝著更高藝術效果的進化。

複雜的剪輯技巧與剪輯思維,把電影從一種簡單的記錄現實的工具,變成了一種具有高度美學敏感性的媒介。鏡頭畫麵塑造了電影的視效美學,而剪輯則是在一群破碎的鏡頭裡,成就了電影的敘事美學。

所以說,剪輯是一門不折不扣的藝術,構造了電影敘事和電影時空,重新定義了「電影」。

2、現代剪輯:一個成熟的工業化流程

一百年後的今天,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剪輯操作變得簡單起來,方法也變得繁多,剪輯不再是真的拿把剪刀去咔咔地剪膠片,通過計算機的輔助可以做到非常複雜的非線性剪輯效果。現在Autodesk Smoke、GVG EDIUS、Lighrtworks、Media 100、Sony Vegas 和 Qualtel都是比較常見的專業剪輯軟體。在流程上,不少大片片場都配有工作單位,支持拍攝團隊現拍現剪,通過現場粗剪來判斷素材拍攝是否足夠豐富,在拍攝完畢之後,再交由專業的剪輯團隊來製作。

那麼,在剪輯流程相當專業、剪輯操作相對容易掌握的今天,好的剪輯和壞的剪輯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怎樣才能算得上「好的剪輯」?

什麼樣的剪輯才是好的剪輯?精巧流暢不齣戲

我採訪了一位初出茅廬的剪輯師,他局促地表示除了「手藝」方面,在「感覺」上還算不上合格。在追問「感覺」是什麼的時候,他思考了很久,說,就是靠經驗積累的直覺判斷和自己本身的藝術素養吧。電影是一門自然的藝術,不僅僅是因為它在前期拍攝時的「自然而然」的表現,也指的是後期剪輯時對剪輯點的判斷直覺。就和寫作時的遣詞造句一樣,是一種憑藉個人經驗和直覺的創作,好的電影剪輯必然是剪輯師藝術素養與精湛技術的集合。

那麼除了這種摸不著邊的」直覺「,好的剪輯還會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學者Roy Thompson和Christopher Bowen在他們的著作《剪輯的語法》中提到了以下5點:

? 信息

新的鏡頭應當給予觀眾新的信息,包括視覺信息聽覺信息兩者。剪輯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調動觀眾情緒和思維,將同樣的故事情節以一種巧妙的、較為隱晦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懸疑片常常故意提供一些信息來誤導觀眾,而愛情片可能會提供給觀眾一些劇中人不知道的信息,讓觀眾以「上帝視角」來為角色著急,使觀眾興趣盎然。

新的信息是所有剪輯選擇的基礎。無論鏡頭多麼華美,多麼吸引人,多麼造價不菲,若不能為故事情節的發展提供新的信息,這個鏡頭就不應當被剪到電影里。

? 動機

新的鏡頭提供了新的信息,那麼怎樣決定切出鏡頭來切入下一個新信息呢?鏡頭的切換需要一個動機,可以是視覺動機,也可以是聽覺動機

視覺動機因素常常是當前鏡頭裡某個物體發出的一個動作,大到汽車跨越河流,小到眼球轉動視線變換,都可以將畫面引入下一個鏡頭;聽覺動機也很好理解,聲音通常也是由屏幕里的某個物體發出,比如全景鏡頭裡,你聽到了茶壺的聲音,就可以切出鏡頭,切入茶壺的特寫。

總的來說,一個鏡頭裡畫面內的變化引起了下一個鏡頭的切入,這就是一個流暢敘事的發展過程。

? 攝影機角度

對於兩個要被剪在一起的鏡頭,拍攝時攝影機的角度也必須遵從著合理的差異。通常,在一組連續鏡頭裡,剪輯師需要盡量在剪輯時將拍攝角度相差不超過30°的不同鏡頭排列起來。

因為,如果相似的畫面用兩個角度很近的機位拍攝出來,兩個鏡頭再剪在一起,剪出來的畫面會有種」好像很相似但又有些微妙的不同「的感覺,觀眾會誤以為剪輯點處的影像出現了干擾或跳切現象。

跳切是最打擾觀眾觀影的情況,會讓觀眾感到跳動和干擾,或是極短時間的中斷或變化,突然齣戲,這就是非常糟糕的剪輯失誤了。

? 連貫

使轉場變得流暢、天衣無縫、邏輯嚴密——簡單地說,就是不要有bug,並且避免觀眾注意到剪輯,這是剪輯師的主要工作。連貫包括4個方面:內容、動作、位置、聲音的連貫。

內容與動作上,鏡頭切換時演員的動作必須匹配連貫,否則會出現觀眾無法理解的bug——這是在素材完整的情況下可以做的選擇。如果素材本身缺乏一些連貫鏡頭,則需要剪輯師運用一些小技巧來隱藏、掩蓋或者「解釋」,不能讓觀眾看到破綻,省得又齣戲了。位置的連貫也遵循同樣的邏輯。

聲音的連貫則是另一種情況,如果場景動作發生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環境音應當是連續的,即使很多時候你看不到發聲體。但當發聲體和攝影機的位置發生變化時,音量會有相應的變化。聲音在剪輯中是一個容易被忽視但又極其重要的部分,下面我們專門來說。

? 聲音

聲音在影像中的出現給了電影更多一層的信息量。如之前所說,它給了畫面切換的一個動機,為畫面連貫提供了隱形的延續感,同時,後期剪輯中對一些其他聲音的引入也是塑造故事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舉一個非常常見的例子,一個女人坐在辦公室埋頭工作,背景音可能是是嘈雜的辦公室噪音,這裡提供的信息就是,這是一個工作的女性職員。如果這個時候,在背景中加入輕柔舒緩的音樂,觀眾本能的感知為,這個在嘈雜環境中工作的女人,心態是平靜而放鬆的,這裡從側面刻畫了人物形象。

剪輯的決定權在誰的手裡?藝術與商業的博弈

前面強調了剪輯的重要性,那麼剪輯對一部影片的好壞有決定性影響嗎?好的剪輯,會讓片子的評分從1變到5嗎?那麼又是誰有話語權來決定要怎麼剪?

1、剪輯會左右電影的生死嗎?

有一些這樣的例子,比如著名的《美國往事》,在院線上映時就因為大刀闊斧的直白瞎剪遭到了影評人一邊倒的抨擊,揮霍了這部電影本身的魅力與價值。

《美國往事》可以說是通過剪輯起死回生的著名案例

最初,導演萊昂內將影片剪輯為6個小時,計劃分上下兩部放映。但製片方拒絕了這個做法,並強制他縮短片長,於是就有了269分鐘的導演剪輯版。可是,在隨後的1984年戛納電影節展映單元上,影片又被進一步縮短成229分鐘版。

這還沒有結束。為了方便院線上映,片方再次大幅度刪減至139分鐘後在北美上映。不但片長縮短,連原版中最為人稱道的夢一般的回憶模式也被篡改為時間線性敘事。此版本在北美上映之後,遭遇媒體和影評人的強烈抨擊,也成為導演萊昂內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2011年3月,萊昂內的孩子在《美國往事》原版音效剪輯師的幫助下,讓269分鐘版的《美國往事》重新與觀眾見面。不過由於膠片版權問題,最終在戛納放映的版本仍然比原版少了10多分鐘。不過新增的20餘分鐘內容仍然讓觀眾無比興奮,並把他們重新帶回到那個如夢的美國往事當中。

但是,這種情況一定是在前期已經非常優秀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總的來說,優秀的剪輯可能使一部有潛力的電影變成很棒,但這是非常稀少的情況。一部好的電影不僅需要優秀的剪輯,也需要優秀的前期製作,不是哪一個單獨環節就能決定的,就像通常你看到的爛片都是從頭爛到尾,很少只有剪輯爛。

2、剪輯話語權:各方博弈

從《美國往事》中導演與片方的博弈中就可以看出,爭奪剪輯話語權是決定一部電影最終面目的重要環節。

影片的最終剪輯權一直以來都是代表著藝術的導演、編劇與代表著資本的投資方的博弈,換句話說,最終剪輯權的博弈也是藝術與商業的博弈。資方為了影片好賣,通常希望加入更多觀眾愛看的內容,並且傾向於將電影故事表達得盡量簡單些,讓觀眾看得輕鬆,而導演、編劇則更多的希望最終成片更有藝術性。

那麼,全權交給導演來剪就能保證成片逼格高效果好嗎?考慮到剪輯是對素材的二次創作,每個人心裡對成片的想法都不一樣,交給導演確實能貫徹從拍攝到成片想要表達的故事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導演剪輯時常會出現剪出來的作品過於晦澀,大眾難以理解的情況,還有些鏡頭……尤其是花了巨大代價拍出來的華美鏡頭,導演面對自己的心血,有時會很難捨棄這些雖然好看但對成片沒有價值的冗餘鏡頭。這個時候,剪輯師作為沒有參加前期製作的後期人員,作為拍攝的「局外人」,會更客觀、更專註於電影故事表現本身

總的來說,不同人來剪輯影片有著不同的好處,而最終的成片則是在這樣的博弈中不斷磨合不斷妥協的產物。

結語

毋庸置疑,剪輯是一門藝術,通過剪輯,對前期拍攝素材進行二次創作,將零散的鏡頭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才會做出一部好電影。技術只是這項工作的基礎藝術靈感才是能夠以最好的方式展現電影敘事的秘訣所在。道理我都懂,然而從事著這項藝術創作的剪輯師們,未必有一個好的環境來施展拳腳。

兩位從事剪輯相關工作的朋友,從自己的角度談了當下中國電影產業中的剪輯師們。他們也認同除了技術之外,藝術素養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資本限制和相對不成熟的大環境下,一些有抱負的年輕人為了吃上飯,也只能唯甲方是從,成了剪輯「技師」——從一開始的願意認真去想著怎樣可以把素材表現的更好,被磨成按部就班按照甲方的劇本一幕一幕老老實實的剪。雖然年輕人在經驗與素養上可能比不上從業多年的藝術家們,但是,一旦放棄了獨立思考創作的激情,藝術也只能淪為工匠,無論剪多少年都只是手藝活而已。

作為電影製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剪輯的意義遠大於它在大眾視野中的分量,在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給藝術家們一個寬鬆的,積極的工作環境,才是能夠讓他們發揮最大藝術價值。

參考資料:

[1].Roy Thompson、Christopher Bowen Grammar ofthe Edit

[2].梁國偉 《電影剪輯技術與電影時空塑造》

[3].祁健 《電影藝術與電影商業的博弈》

(出自:凡影周刊 微信公眾號:fweekly)

推薦閱讀:

無間道1里傻強為什麼叫陳永仁叫仁哥?
近幾年為何主打懷舊主題的校園電影容易走入大眾?
《速8》里開頭的時候,唐拔掉了渦輪增壓器的什麼東西,導致車子動力飆升,隨後起火?
《行路難》第七十一章 反目
剛剛看完《風聲》又看了豆瓣的些影評,其實想問一點,黃曉明扒光李寧玉 的衣服是在幹嘛?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