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f Machine
http://blantonmuseum.org/2015/04/meerkat-vs-periscope-which-app-comes-out-on-top/
我從那個直播妹子身上學到了不少. 她直播的時候就看著屏幕上刷的評論, 一邊看著自己的臉. 那時候付費禮物還不怎麼成熟, 我就看著她扯淡, 默默地一言不發. 我知道在之前也有電腦的直播, 只是界面難看題材單一我假裝不屑去看而已. 但是看到幾乎同齡的學生妹子上來扯淡, 這感覺已經不一樣了. 而隨著時間我漸漸感到這個世界的不同, 在移動直播平台上, 距離的感覺變得越來越稀薄, 你就是對著她的視頻, 真的在和她說話. 那幾個月我看了很多的直播, 看著幾個 app 努力探索著各種不同形式的直播, 感覺世界的距離真是在變得越來越短.
所以他們一說到直播的時候, 我腦子裡想的其實是那種縱向的評論列表, 然後一個妹子一遍看著直播一遍講自己的話題, 經常還停下來對付一下觀眾的提問, 就是這樣. 其實在此之前我也腦補了一下, 也許我可以把我的個人網站的聊天提醒打開, 然後聽分享的同學可以隨時發評論, 我也能隨時停下來解釋. 我的技術實力未必足夠解釋, 但是那樣我應該能講更多的 ClojureScript 的細節, 至少弄清楚大家聽懂到什麼程度. 而且不一樣的是, 現場有上百人無所謂, 首先說話比打字快, 其次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評論的限制, 總之會有很多的玩法. 但是最關鍵的是, 你有辦法同時和大量的人交流了.
互聯網的技術進步大大改變了人們交流的習慣, 從前的電話, 視頻, 現在的文本聊天, 表情聊天, 都還在改變. 而想法的傳播, 創意的產生, 效率的改進, 離不開消息通訊這種基礎的問題. 我在實時協作的公司里呆過兩年, 雖然這個行業還未成熟, 但我已經見識過來 UI 技術能給工作當中的溝通帶來怎樣的改變. 現今各種微信群類似的小群組的功能極大地豐富了人們聊天場景的使用. 還記得 Google+ 當年推出的時候誇張地宣傳著圈子是多麼重要的功能, 最終微信完美地做了闡釋.
這是一個和現世不同的虛擬世界. 在物理世界當中, 上百個人集會可以說是個麻煩, 沒有話筒恐怕聲音很難傳播, 而且一次只能由一個人, 否則信道發生干擾, 誰也聽不清. 同時聲音的信息隨著音速就會消失, 如果聽漏了, 也就回不來了. 更不用說 Linux 內核開發團隊那樣大量的分布在全球的開發者之間, 基於同一個項目進行協作. 生活在物理世界對於這樣的情況無能為力. 你會想, 多麼無聊的一個世界. 同時你也會看到, 這一切在網路世界當中並不一樣.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正在面臨的正在不斷改變和被改變的互聯網的世界.
吳曉波最近一期節目開始談物聯網, 提到互聯網的爆發增長正在結束, 而萬物互聯的紅利即將開始. 我們看到 Twitter 這樣的社交媒體走到了一個點, 不再爆發, 轉而開始往視頻方向探索, 還有 VR 等等. 不經意當中, 世界所處的改變方式本身也發生著改變. 我們還有 AR 還有 VR 各種渲染世界的方式, 而一切等待想像.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地跟機器緊密結合在一起, 生活當中的每一件事, 常常因為網路世界的途徑而帶來變化, 支付, 存檔, 分享, 這些都不需要額外說. 我只是個技術宅, 我關心著更多關於技術世界的改變. 比如說軟體的一套生態, 這些東西涉及方方面面, 一個開發者的人力, 或者一個團隊往往難以覆蓋到每個細節, 這種時候就需要大量的用戶參與到軟體產品的試用和反思當中來, 比如一個聊天室會用來發各種什麼樣的內容, 表情, 鏈接, 文檔, 圖片的種種, 比如代碼運行在各種不同的平台上有怎樣的 bug, 會需要長長的 Issue 列表來追蹤. 而這些都意味著更多的人能夠更快地參與到交流當中來, 從溝通當中快速得到答案. 扯得更開的話還有緩存在網路上的回答, 逐漸被 AI 所識別, 最終將成為大多數人幾句話就可以獲取到的知識.
作為一個程序員我感到編程大大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 籠統地說, 世界上就是兩樣東西, 數據和操作. 你要蓋一個樓, 數據就是磚瓦和樓房, 操作就建房子; 你要寫一本書, 數據就是採訪的素材, 學習的經驗和手法, 操作就是拼接這些資料和信息, 把文字一個個打出來; 你要販貨物, 資料就是貨物和交通工具, 操作就是運輸和討價還價. 這麼說著也許並不靠譜, 但是人們每天在用的大量的軟體, 很多就是這樣構造出來的, 當然也加上大量的測試和優化. 就算是學習新東西吧, 資料就是已有的信息, 操作就是查找和建立信息之間的關係, 給出可以用在未來的預測模型.
我更願意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規律的, 甚至是簡單的規律, 那麼我就可以寫不那麼複雜的代碼就把世界上的某個事情給模擬出來. 某種程度上因此我個人更喜歡去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律, 就像寫代碼一樣, 一點點分析每個細節, 對於世界就像對於代碼一樣形成自己的可靠的理解. 我希望世界變得清晰簡單, 就像代碼寫得很聰明, 但是大家都知道越是聰明的代碼, 出錯的時候越需要加倍的聰明才能調試, 而更明智的選擇, 總是清醒地避免事情變得特別複雜. 不確定性是難纏的東西, 未知更是難纏的東西. 寫過代碼就知道, 一旦偷懶考慮不周, 往往會出 bug, 所以偷懶之前就要掂量掂量.
相對於虛擬世界來說, 人是非常不可靠的. 一旦有事情涉及到人的因素, 就很容易變得複雜, 出現很多意外的因素. 比如你上街去買一本書, 你不知道哪個書店會有, 你可能被路人攔著塞廣告, 你可能被朋友撞見然後拉著聊一會天, 各種因素, 而在如果只是在軟體上搜一個書名網購一下, 那麼承擔的複雜度就是快遞小哥什麼時候來電話而已. 電子的信息和人的複雜度有著巨大的差別. 做技術的人會非常看重文檔的重要性, 特別是大項目, 要向所有用戶解釋所有細節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需要大量的文檔. 甚至對於受眾來說, 從固定的網站獲取信息的成本比起向人詢問要高效得多, 那個人可能被別人佔用, 可能在別的時區睡覺, 可能生病, 而文檔就是文檔.
在編程當中我們會考慮代碼寫成純函數, 就是有著明確的功能, 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功能, 這樣的函數, 一段代碼. 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是如此, 我們其實會害怕事情在一起糾纏不清, 如果一件事是一件事, 那麼處理起來就輕鬆得多了. 沒有複雜的耦合的時候, 你可以把任務分成兩件事, 兩個人去做, 節省一半的時間, 甚至可以用更多人來省掉更多的時間; 而且獨立的事情你不害怕被打斷, 即便打斷, 看下信息馬上就回想起來然後繼續做, 而不用花費很長時間來完成上下文的切換. 各種代碼當中提升效率的細小的點, 在工作當中同樣存在於效率的影響因素當中.
當你處於整個網路當中, 學習, 聊天, 思考的時候, 你也並不是一個人在思考. 我覺得更像是一個技術社區一整個派別在一起思考, 大家儘力補充會被別人遺漏的信息, 然後得出結論. 就像人們說過的, 每個人都是網路當中的一個節點, 相互之間收發數據. 有新聞是需要廣播的, 有技術突破是需要小範圍全量同步和校驗的. 特別是新技術, 從發布到被社區消耗吸收, 需要經過大量的在加工和發酵, 甚至某種程度上形成類似產業鏈的結構, 形成生產線, 來完成來信息的層層加工. 很難說一個人單獨思考, 因為當你公開了自己的思考到社交媒體上, 很快別人會補充新的信息, 得出新的結論, 而他人又可以再次基礎上形成新的結結論, 這就是在共同思考.
類比到函數式編程來說, 你們拿到一樣的信息, 那麼思考之後理應得到一樣的結論. 如果結論不同, 考慮到計算能力其實沒有人掉隊的情況下, 那麼很可能就是得到信息並不相同. 我們常常看到人們之間存在分歧, 我想智商的掉隊永遠是少數的情況, 而信息的儲備往往存在這巨大的差異. 這表現在技術社區也是我認為值得在意的一點, 就是隨著要越來越多人掌握到足夠豐富的信息, 他們在決策時, 甚至整個群體在決策時, 相互補充相互激發, 更能夠得得到相近的結論. 就像是龐大的中產階級對經濟水平有益一樣, 擁有大量知識儲備的程序員群體也將改善技術社區的風氣.
從前人們只需要和身邊的人打交道, 隨著遷徙會跟更多的人, 隨著城市化, 每天和大量的人擦肩而過, 隨著互聯網發展, 在網上一個人一天恐怕要和幾十個人打交道. 至於文章開頭說到的直播, 一個主播要記住送禮物的人名字, 要記住排行榜上前排的粉絲的性格和瑣事, 她的一天更是要跟幾十個人說話和溝通, 甚至幾分鐘變換好幾種心情. 就像是 CPU 的那種感覺, 一個人的時間也被切分成一片一片, 一小片一小片, 分給那麼多的人, 越來越多的人. 隨著網紅作為顯學這一門生意的擴大, 想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掌握技能同時和大量的人切換著進行交流, 或者說產業細分, 無論怎麼說, 他就得像是一個伺服器一樣響應者來自四面八方的請求, 對於所有訪客來說, 他就是他的樣子.
隨著關係網路的不斷深化, 每個人將會充當著越來越多的角色. 不僅僅機器會變得越來越像是人, 隱藏起來那種簡陋的冷冰冰的處理事務的方式, 同時人們也將變得越來越機械, 以便適應那種需要跟越來越多的陌生人進行交流的生活. 我覺得這並不是變得冷漠, 而是技術在發展, 人類會跟機器開始發生競賽, 在許許多多場合人們終將落敗, 終將反省, 終將改變自己, 讓自己變得更有效率. 每個人都只有有限的時間, 而機器並不受時間的控制, 從這一點說上, 也是要敗了. 認清自己, 也許還能找到一塊可以堅守的陣地. 想到這裡我就開始腦補機器人搶走了人們的工作又不讓人們失業的那種尷尬的處境了.
我們在科幻影視里想像了各種關於未來世界的機器人的場景, 而科技正在講一切逐漸變成現實, 而其背後的動機並非是機器人想要統治世界, 而最大的動力僅僅是人們希望做事變得更加高效, 從而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機器並並不是來自陌生世界的客人, 它們一直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角落, 隨著我們的文明一步步更多地取代了自然環境, 甚至取代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大腦. 我們的肢體已經由機器做了延伸, 那麼記憶呢, 思考呢, 創意呢, 那些散落在任何人之間的信息想法, 在人們的腦海里碰撞, 將來也會在機器當中碰撞, 成為取代現在我們引以為傲的那些事物的事物.
推薦閱讀:
※邏輯與神經之間的橋 (2.0版)
※如何打造支持千億維特徵的機器學習基礎架構平台?
※未來的教育行業內有什麼方面可以應用到人工智慧或者說是互聯網+?
※輪式移動機器人運動學基礎(1) 6自由度18變數
TAG: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