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互聯網證券年度報告
在從事證券分析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高估某一事件或趨勢的短期影響,而低估其長期效果」。
當評估互聯網對於證券行業的影響時,我們也常犯這個錯誤。最開始,我們只討論傭金的變化;接著是跨界合作模式的不斷豐富;其後,新的基礎設施供應商逐步取得定價權。在決意將「互聯網券商」上升至戰略層面時,才轉頭髮現成本已經高企。
過去一年,互聯網金融繼續向傳統金融併線,金融子行業的邊界進一步消失。跨界業務、產融結合愈加頻繁,證券公司的目標客群、獲客策略也不再非此即彼。
站在2017的起點,我們需要再次平衡長周期與短周期的行業變化,做出新的決策。
2016互聯網金融發展回顧
翻開互聯網金融這一頁,首先看到的是制度建設已經初見成效。
錯綜複雜的金融互聯網生態系統下,如何應對分業監管的疏漏?答案是暫且通過補丁來解決。經過整治和規範,曾經野蠻生長的「P2P」,實際內涵和業務範圍已經全面收縮,股權眾籌也更顯小眾。
與銀行、證券、保險等成熟金融業務相較,互聯網金融客戶的需求是難以被簡單定義或歸類的。監管的思維是儘可能細化、可追溯,但網貸之家每月公布的P2P成交量事實上是一種「名義值」。作為一個籠統的指標,它反映了一個事實: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
擁有產業或創投背景的互聯網金融機構轉向綜合金融服務,在延續既有業務的同時,積極尋求轉化,將用戶遷移至產品銷售(網銷基金、保險經紀等)平台。大量不合規機構被清退出場的同時,一些質地相對較好的平台留存下來。
熱點話題從「互聯網金融」切換到「金融科技」,前者突出商業模式、業務流程的創新,後者更強調技術在金融業務中的運用。在網貸、眾籌之後,新業態、新模式開始變得稀有;政策收緊、VC退潮,行業准入門檻提升。
傳統金融機構有意識地介入技術層面的創新,將大數據、生物識別、量化模型等或新或舊的「白科技」與現有的業務相結合,試圖在給定的業務框架和流程中,實現效率的提升。
資產管理行業的主要參與者(銀行、資管機構、軟體及信息服務商、交易所)之間職能趨同,邊界越來越模糊,互聯網加速了這一趨勢。
券業重要事件及議題回顧
後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弱復甦,監管趨嚴,海外全能銀行戰略性收縮投行等機構業務,藉助金融信息化,向零售業務回歸,高盛上線零售銀行GSBank以及在線借貸平台Marcus;E*Trade、TD Ameritrade等面向自主交易客戶的折扣券商,延續以往的橫向併購策略,收購與自身業務互補的機構。
被動化投資趨勢確立,銀行系的富國、美銀、巴克萊,資管系的貝萊德、先鋒、富達、嘉信,以及經紀商業務為主的E*Trade、TD Ameritrade,均已推出智能投顧服務。
以業務延伸、產融結合、互聯網證券為導向的跨界合作,仍然是2016年中國證券行業的主線之一。假如監管放行,股權層面的合作會越來越頻繁。
智能投資在海外的實踐,可說是有源有本,產品本身更加側重資產配置的效率和成本,而非收益表現。儘管如此,大小機構扎堆的情況還是頗為超預期。
以基金組合為主要形態的本土化智能投資服務,之所以「蔚然成風」,一定意義上源於國內公募基金業產品設立與渠道管理的脫鉤,具體來說就是:嚴控產品,放開渠道。
到目前,基金組合的核心導向依然是產品銷售。組合(母基金)層面上不收取管理費用,這種導向顯然不利於體現策略構建與組合管理能力的價值,同時會進一步加強公募基金產品對於渠道的依賴。
我們曾經用OPPO、VIVO手機出貨量超過華為、小米的案例,來佐證線下渠道在今天的生命力。作為一個銷售渠道,線上曾經是窪地,如今它已經被填平。
九州證券推出「經紀寶」半年多以後,第一創業跟進了同質化競品「終極經紀人」。或許很少有人注意到,2012年至今證券行業註冊從業人員中,經紀人增速最快,在絕對數量上已經翻倍。「經紀人O2O」的案例提醒我們,需要再一次回到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的特點上,去探討國內券業服務的生態。
長期以來,技術部門在多數證券公司內部扮演著「成本中心」的角色,不少證券公司的技術部由原先的「電腦部」演化而來,通過運維或二次開發恒生、訊投、金證等第三方開發商提供的業務系統來支撐其日常業務,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
由於行業的核心組件和解決方案被上述軟體開發商掌握,證券公司通常靠採購系統來完成客戶端的布局和迭代,這種情況一方面導致各家證券公司在客戶服務方面的競爭實力趨同,另一方面,互聯網服務所要求的敏捷迭代、持續交付,難以通過「交鑰匙」工程來實現。
一言以蔽之,國內證券公司亟需補足自身在技術與人才方面的實力,來應對高並發、全天候的客戶需求,以及愈演愈烈的跨界競爭。
CEPA框架下的申港證券、華菁證券已經獲批設立並正式營業,它們的資本結構更為多元。這從另一個角度上響應了「逐步消失的邊界」。
2017行業發展展望
賺錢效應決定了非活躍投資者的去留,與降低交易成本相比,客戶更看重投資收益。
在震蕩市、熊市中,延長客戶的生命周期,遠比創造傭金來得重要。就現狀而言,值得樂觀的是,與上一輪牛市前相較,證券投資者數量顯著增加,保證金餘額也有所上升。換個角度思考,這為券商財富管理業務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監管政策是判斷短期趨勢的最核心因素之一。
國內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高度聯動,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諸多創新創業公司成長性被證偽之後,市場自發地將目光轉向擁有行業壁壘、或有確定性業績的成熟企業,併購市場空前活躍。清科數據顯示,涉及金融業的併購案例佔比最高。
行業對於金控模式的研究和實踐,也愈發高頻。結合今年幾家關注度較高的重點上升券商,不難發現「互聯網+零售」依然是主線。
同質化競爭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更多著眼於渠道,而非服務本身,在這一點上,證券經紀業務與國內的電商行業有諸多相似之處。美味七七(生鮮電商)、蜜淘網(跨境電商)等一批小眾電商的死亡,既能說明流量的精貴,也說明了同質化競爭中,強者恆強。
降低通道費用、推出爆款產品的戰術,因為易於複製,獲客效果很容易觸到天花板。轉而通過精耕產品、渠道的方式,競爭力相對持久,但同時成本也會顯著抬高。
長周期看,經紀業務集中度的提升,是必然的趨勢,主攻單項業務或具備一定特色的「精品券商」會誕生。
當前證券公司零售業務從經紀轉型財富管理的趨勢,將會一定程度上拉開各家證券公司之間的差距,促進行業競爭態勢的分化。這是因為,財富管理模式的培育要求證券公司擁有一定規模的客戶,並具備較強的後端服務能力。就國內大部分中小券商而言,目前所面臨的最大瓶頸在於客戶體量有限,金融產品體系不夠完善。
短周期來看,政策、機構行為、獲客成本的變化,或許會使券商在戰略上加強跨界業務布局,戰術上採取高成本的精細化運營手段。
如果按「產品—渠道—終端」的視角來看零售金融業務,在渠道端,流量已經被充分分割。此處僅以平安證券為例,輔助論述產品和終端的重要性。
以上。
完整版PDF版下載地址:百度網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