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波動與農業傳播

這篇文章是熊金武老師為「量化歷史研究」公眾號寫的推送,轉載已經公眾號同意,拉到底部可以看公眾號簡介。

從狩獵採集向農耕社會的史前轉變,被稱作新石器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足以與工業革命相媲美的變革。兩者都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長期經濟增長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於理解和探索新石器革命的起源和擴散同樣引起了經濟學家廣泛興趣。由Quamrul Ashraf和Stelios Michalopoulos合作的最新論文「Climatic Fluctuations and the Diffusion of Agriculture」,探討了新石器時代農業傳播的氣候變化起源。

考古學上對近東地區農業起源存在兩種不同的假說。廣譜革命(the Broad Spectrum Revolution)認為,外生的人口增長激發了新的食物品種的開發,為動植物的馴化打下了基礎。與之相反,氣候波動假設(climate-changehypotheses)強調,全新紀(Holocene)早期氣候反常導致了農業的產生。受上述兩種假說的啟發,本文將兩類假說結合,從理論和經驗上探討氣候波動、更廣泛食譜的探索和農業傳播的關係。

作者認為適當的氣候波動激發人類不斷探索新的食物品種,並更加有效利用本地物種特性,從而不斷累積農業運作的默示知識;而一成不變的氣候環境不能形成足夠的壓力,無法激勵人類探索新技術來規避風險,極端的氣候環境則不利於知識的累積。結果具有適度氣候波動的地區,更容易把新石器時代的技術推到前沿,達到技術變革的臨界值;在藉助到農業技術時,也更容易接納和採用農業。因此,作者的假說推斷氣候的波動與農業擴散存在著駝峰關係,即具有適度氣候波動的地區會更早採納農業,較小和極端的氣候波動地區出現農業時間較晚。

作者用一個地區發生新石器革命距2000年的是從作為被解釋變數,溫度波動的標準差作為解釋變數來驗證他們的理論推斷。由於世界範圍內史前氣溫數據不可獲得,鑒於氣候的空間差異很大程度由微地理特徵的空間差異決定,後者在一個地質期內是不變的,因此,文中運用1991年至2000年高度空間分割的分類月度時間序列數據(highly spatially disaggregated monthly time series data),構建20世紀國家層面的氣溫均值和標準差。作者同時也使用1500年至1900年氣候波動與20世紀的氣候波動作比較,無論是月度波動還是季度波動都發現了二者的高度一致性。因而,史前國家層面的氣溫均值和標準差數據可以用20世紀數據和1500-1900年數據替代。

首先,作者用20世紀氣候數據與農業轉型時間比較,發現計量結果與假說一致。溫度的跨期標準差與新時期革命的時間具有高度顯著和穩健的的駝峰狀關係。這說明,溫差太大或太少的地區發生新石器革命的時間越晚,而氣溫差異存在且不極端的區域更有利於發生新石器革命,也更有利於接受新石器時代農業傳播。其次,用20世紀氣候的季節數據,發現這種駝峰狀關係在季節層面依然顯著。再次,用1500年至1900年歷史氣候數據,也驗證了駝峰狀關係。

論文來源:Ashraf Quamrul, Michalopolous Stelios."Climatic Fluctuations and theDiffusion of Agricultu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5. 97(3), pages 589-609.

「量化歷史研究」公眾號是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陳志武教授及其團隊負責,以嚴肅而又不失活潑的方式,向廣大學界和業界朋友,定期推送有關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歷史研究經典文獻和前沿文獻。本賬戶同時作為「量化歷史講習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時推送講習班的最新信息和進展。喜歡我們的請搜尋公眾號:QuantitativeHistory

推薦閱讀:

何以變故易常?──以環境變化解釋文化變遷

TAG:经济学 | 经济史 | 计量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