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爸媽突然出現在你面前

上午九點鐘,我還沉迷於香甜的睡夢之中,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時,我還以為自己在做噩夢。那個聲音說:「流,你怎麼還在睡覺呀!」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看是誰,竟是我的爸爸,他背著一個包出現在宿舍里,盯著我。

「爸……爸……」我坐起來發現自己還光著身子,自然語無倫次,「你怎麼……突然來了!我……我是最近感冒了,就沒去上課……。」大概是我的聲響吵醒了另外三個舍友,一位小同志輕咳以示抗議,然後轉身繼續睡去,這也無意間將我的謊言戳破,所幸爸爸沒有深究,而是放下包拿起了掃帚。我座位旁邊堆滿了發酸的衣服,泡麵盒子也已經泛起了銹斑,電腦背後是一個大大的裸女海報……

我向家庭編造的一個積極上進的五好青年形象,在一瞬間土崩瓦解。

上面的話自然是扯謊,但想來也並不是完全脫離實際。小時候寫作文有這樣的橋段:我因為學校突然放假等等,在不該回家的時候回到家裡,看到爸爸媽媽平時過日子都是吃糠咽菜。效果總是感人,屢試不爽。

有機會看到別人沒有偽裝的樣子,總會有意外的重大發現,鑒別感情的真偽等等莫不如是。

假設在一個普通工作日的早晨八點半,你的父母在不擾亂正常工作秩序的情況下,動用各種方式悄無聲息地進入了你的宿舍、教室、工作單位、你駐足的地方,出現在你面前時,你首先感到的是驚喜還是驚嚇?你那時的樣子是否能理直氣壯地展現給自己的父母呢?或者說,你在多大的程度上向父母隱瞞著自己的生活?

從步入寄宿學校起,我們就脫離了父母的掌控,甚至是開始編造了另一個身份展示給他們聽。我們應該給自己編造了一個最平凡、安穩的、上進的,夾雜著成功的單調人生給他們聽,她們應該會喜歡這樣,會喜歡這死一般的平靜。這是個非常穩妥的說法,因為單調,可以不用父母動用太多腦力想像他們看不到的每時每刻。

你甚至可以選擇離開她們還會繼續想像、會收看它的天氣預報的城市,但仍向她編造舊城的生活,對她說:我又高升了,最近又漲工資了;這周有同事結婚,會去吃喜宴;如果她抱怨打電話太少,便說加班實在有點多……真實的你卻跑到了伊拉克搬磚頭。

可能很久以來都是——憑著血緣的紐帶,我們和電話那頭一個極少見面的男人和女人,聊天的所有內容都依託在彼此的想像之上,我也想像他們那平靜、選擇隱瞞的生活。

就好像我想起最後一次看到家裡的柳條抽芽幾乎可以直接追溯到童年時期,想起在家鄉時,路過的人一半都不敢再相認,他們也同樣不會喚起我的名字。於是只好憑著記憶里的季節變換,在電話里問他們:

槐樹開花了吧?

麥子抽穗了吧?

天氣冷了吧??

多數時候,都猜錯。

這似乎是不正常的一個狀態,但雙方都不覺得應該去修復、可以修復,靜默著等事情發生質變,疾病、意外和蒼老恍然而至,這樣就可以繼續活在心靈的懲戒之中。可能是感受更強烈的總是父母的一方,選擇打破平衡的也多是他們。

電影《天倫之旅》便講了一個老父親探訪四個兒女的故事,它想表達的或許是孤苦的老年生活:活著活著就成了一個人了;寡淡的親情:孩子並不想和父親呆在一起;但也像在說一個個承受著巨大壓力,甚至無法將這些苦惱向家人訴說的年輕人,他們和父母再次親密交往的一種可能。

不再和他們深入地交談、不想再回去、不惜去編造另一個自己,原因也多是我們的確都想好好地活出個人樣,但可惜現實只能讓老人家失望。向父母編造謊言的過程更直接地讓自己蒙羞:電話里說我是一個大音樂指揮家!掛了電話掏出五塊錢去買瓶老乾媽。

這個爸爸去探訪自稱是一個出色音樂指揮家的兒子時,發現站在指揮台上並不是自己的兒子,他只在一個角落打著鼓。

爸爸問他,我想著能不能在這住一兩天?兒子急忙否決:我今天下午還要飛歐洲。在車站看著爸爸離去,兒子在電話里給姐姐坦白:「我不知道該和他說什麼。」

電影里寂寥的爸爸拜訪他們並沒有問那些特別現實性的問題,他們都忙著各自的生計無暇陪伴父親時,這位父親問他們的卻是:「你快樂嗎?你幸福嗎?」這卻實實在在是一個我們在城市裡太久不會被問起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擁有多少財富、坐擁多少頭銜於他們又有何意義呢,他們所在乎僅僅是我們是否快樂。

怎樣才會幸福呢?我們會想父母一定會以為有了一定的金錢、妻子孩子,就會幸福了吧,那就說給他們聽吧。

我們到底有沒有義務、必要把真實的自己袒露給親人?即便那可能讓他們失望、錯愕、心疼?在可以選擇的時候,把自己糟糕的一面展現給你看的人,一定不想只換來你一個「那好吧」,因為避免深入交往的最好方式就是:

-"How are you?"

-"I am fine,thank you!"

電影里出現這種對白的時候,緊接著的鏡頭一定是擦肩而過,最後定格在後者的愁眉苦臉上。

袒露過得不好可能並不是罪大惡極的事,只要有個適當的分寸。把必要的憂愁分擔給父母,對他們來說是不是平靜生活里的一絲甜蜜的憂愁呢?人和人的羈絆,是為了感到自己真實存在吧。

我過的不好,現實中湊合地活著,電話里也沒有意氣風發,你突然來了,我請不起五星飯店,那就街邊找個館子吧。一起發發牢騷,不用裝的和你已經無話可說。

當然過的不好不好好過,並不是一碼事。

《天倫之樂》里的四個孩子,長大了,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裡,都沒活成他們編造的樣子:不是指揮家是鼓手、聽著有個高大上的公司卻忙到不知所以、沒有男朋友卻瞞著父親養著一個孩子、成為了一個出色的畫家卻不幸去世。儘管如此,他們是都在認真地活著。只是,生活這東西,不是總百依百順。

如果哪天,你的父母突然出現在你面前,我寧願希望那時候你在人生的低潮,過得不好,而不是不好好過。

他會問你:「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你翹起小嘴把臉轉向一邊:「Not really。」

——————

我腫么寫起了雞湯……公眾號一晌貪歡(pereader),歡迎來喝湯。


推薦閱讀:

女兒出嫁前後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
有一個特別嘮叨的媽媽或者爸爸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哪些值得送給父母的易用的科技產品?
為什麼好多父母逼自己的孩子早點結婚?
作為一個獨生女兒,如何能更堅強更勇敢,為父母撐起一片天?

TAG:心灵鸡汤 | 父母 | 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