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在網上混總是要還的
我對互聯網免費最深的記憶是360宣布殺毒軟體免費使用,當年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360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殺毒領域的市場老大位置。但這只是開始,它並沒有因為免費而虧損,相反通過了周邊的外延產品和服務實現了很好的盈利,並最終在11年赴美上市。
當然360不是首創,早在20年前就已經有許多公司在實踐這種模式了,但360卻引領了這波爆點。
至此之後,互聯網的角落文字、媒體、分析家大多都看好免費的策略,出版的相關的書也受到追捧。關鍵功能免費,獲得大量用戶,然後利用產品周邊的增值服務來獲取盈利的方式已經深入人心,甚至是政府也開始採用這種方式來發展,比如杭州。
當然免費會讓很多人都很高興,以前需要花錢的東西都免費了,或者變的極其便宜了,在生活成本不上升的情況,也可以享受到許多很好的服務。但同時這也對公司的掙錢能力提出了挑戰,得想方設法圍繞著這些用戶,提供增值的可付費的服務來盈利。
我想許多人雖然用了免費的主體服務,卻多多少少在周邊的增值項上付過費。比如當你免費用微信的時候,表情包、提現等都是可以收費的項。
可能你會說雖然商家有意想從我身上薅羊毛,但卻沒有用成功過,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從我身上掙到錢,小心翼翼地避過了很多消費陷阱,至今只享受免費帶來的好處,而沒有為其它周邊增值服務付過費。
但別忘記了,這些公司還可以向平台的商家或者說服務的提供商來收費,有句俗話叫著買的沒有賣的精,商家的收費最終會以各種形式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只是沒有覺察而已。
假設你像神一樣的避過了這些顯性、隱性和轉嫁的付費方式。
江湖上還有句話叫,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大約輪到你還的時候到了。
亞馬遜之前實施過一項針對不同的用戶,商品價格分別顯示的情況。比如同樣的一個商品,它會分析你平時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然後顯示不同的購買價格。雖然後來因為用戶的激烈情緒反彈而中止,但是後來美國最高法院有了一個判例,商家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實行不同的價格策略。據說亞馬遜後來又小範圍地恢復了這項措施,推測可能只在歐美區,因為國內網上還沒見到這樣的反映。
同樣的商品或者服務針對不同顧客實施不同的價格策略,在航空公司已經被廣泛的使用。
其實要想達到這一點,對哪些人實施不同的價格,價格相差是多大等等這些都離不開大數據,背後是一整套的大數據分析的結果。而這些大數據的收集就是你在網上活動的每一個足跡。
你瀏覽過哪些網站,你的資產情況,你的身份物質,甚至你的朋友的人脈狀況,甚至你喜歡吃什麼口味的食物等等都是數據。而且有專門的數據公司從事這項業務,不僅收集而且有償提供給其它公司和機構。雖然你沒用過亞馬遜的服務,但一樣不妨礙它來準確分析你的形為和消費能力。
以前享受過的所有免費服務,現在都在為這些源源不斷地提供數據,而這些數據又反過來應用到你的身上,想辦法從你身上薅羊毛。
現在只是大數據的初級應用階段,還遠沒有達到應該有的高級智能水準,但先把你收集進來,隨著技術越來越發展,能應用和能分析的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精確。
當然你說不用免費的,用收費的就能避免嗎?也不能,收費應用一樣會收集你的數據提供給第三方。比如滴滴之前發布過擁堵數據、發布過公司加班數據,熱點區域調配車輛等,這些都是基於打車這些你付費了的數據來實現的。
免費和收費其實最後用戶都是要還的,你要問我怎麼辦?我只能說沒有辦法,有活動就會有足跡,有足跡就會有價值,有價值就會有人把它商業化,做為個體,在不犧牲生活便利體驗的基礎上,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
確實沒辦法,還是坦然面對,該還當還吧。
題圖:Pete Linforth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微信號:如若不信(ruruobuxin)
如若不信
在大數據面前,我們其實都是透明人,除非完全不用網路,不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性,但這要做到這點幾乎不可能。既然我們透明,就會有人看到商機,有商機就有羊毛可薅,還是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