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公共空間,「人性」標準是如何定義的?
但正因為如此,我們中的更多人才越發渴望公共生活,即使只是午餐時的片刻時光。
這也正是商業地產之所以能在我們這個時代繼續發揚光大的根本原因。因為它給了我們一片城市中的開放空間,當然,今日由企業構建的商業廣場,已經不再像中世紀一般由政府規劃或自然形成的廣場或水井那樣,曾是城市生活的軸心,但仍然是我們日漸機械、麻木的城市生活中,屈指可數的,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場所。
在一個分散型的城市裡,人們孤獨,依賴於汽車或手機,但也正因為如此,一個能夠讓人步行,讓陌生人相聚,讓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的地方,才會有著不可替代的商業價值。
這也正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築學名譽教授克萊爾·庫珀·馬庫斯(Claren Cooper Marcus)和其合伙人卡羅琳·弗朗西斯(Carolyn nFrancis),在2001年寫出《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一書的主要緣由。在他們看來,已有的研究中,以往城市形態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確認,但去很少關注城市的功能,或者形態與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在商業設計發展史上,這本書正在引發一場關於設計基本路徑的深刻變革,它扭轉了設計師們傳統的通過構建環境塑造使用者的設計模式,而是倡導從理解人的動機入手,來剖析我們真正需要的環境。
關於空間設計的行為心理學
作為商業地產設計時必備的參考書。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應該聽一聽馬庫斯和弗朗西斯的見解,人們從人類行為心理學入手來分析。各種不同類型場地的空間組合。其中還有不少調查的表格來幫助新手了解場地規劃的重要性。
按照他們的調查,設計師們現在常常糾結的圓形構圖、方形構圖,自然式或者規則式的問題,在實際使用當中往往會發現是最無關緊要的,人們行走其中,逗留其中,體會的是商業地產立體的空間感,只有讓使用者感到舒適和愉悅,才是好的設計。
這是一個很好的指導,能使設計更加貼近人本身。
卡羅琳·弗朗西斯曾為各種設計和策劃方案提供諮詢,非常注重公眾參與過程和兒童需求。書中提到了一個案例:某個兒童活動場里中,設計了在一棵濃密的大樹周圍,建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平台,但卻始終沒能打動孩子們。後來,教師們彎下腰照孩子們的視線看去,才發現根本無法看到平台及其入口。
能夠關注到這類問題,也正是這本書出色的地方,它關注了公共空間的各個層面,而不是一個層面,比如不是只有抽象的空間形態和比例的討論,它還關注引導控制,不是只有設計師的形式色彩材料的視野,它還關注人的行為和活動,有相對完整的視野框架。而且不是一種完全的抽象理論綱領和願景的書寫,通過具體的案例的講述分析,對具體的問題的批判和解決,梳理了各個層面,達成一種良好的理解的可能。結合實例講了70年代美國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的問題,其中很多都是當前國內正在遭遇的,很有啟發性。
公共生活的重組
如果只是提醒了設計上的一些細節,並不能體現兩位學者研究成果的真正價值,更重要的是,他們從公共生活重組的角度,重新解讀了公共空間的設計原則。
中世紀的公共開放空間,如城鎮廣場或方場,通常是一個城市的核心,它是城市的戶外生活和聚會場所;是集市、清點及執行死刑的場地;還是市民了解新聞、購買食物、打水、談論時政或觀察世態萬象的場所。在某些國家裡,公共開放空間至今仍是展示政治變革運動中眾多擁護者力量的重要場合。
進入近現代後,城市公共空間的作用也隨著時代和制度的變遷而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工業革命完成了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也拉開了城市化進程的序幕,之後的城市經歷了無序擴張到崩潰癱瘓後,再積極整治的漫長過程。那麼,在今天私有化加劇的城市聚合體中,營造豐富多彩公共生活的中世紀公共空間還被需要麼?作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人是集體性動物,天生就有著對公共生活的渴望,就算在如今被現代化割裂的城市中,也應該積極為人們營造交流空間、打造人性場所。作者認為,公共生活並沒有消失,只是發生了重組——向一種不同形式和環境轉變。換句話說,應該為更新換代的公共生活方式提供與時俱進的公共空間。
空間的塑造是一個歷史進程
為了進一步說清細節,馬庫斯和弗朗西斯針對城市廣場、鄰里公園、小型公園、學校戶外空間、老年住宅區、兒童保育空間、醫院等七種商業廣場進行了逐一分析。
他們的著作中,除了最後一章,每一章有著類似的結構,首先是某種開放空間類型的定義;接著是對這類空間形式的文獻綜述,涵蓋了形式與使用需求兩方面的研究成果;每一章的主體部分是設計導則,並有若干精鍊的案例分析,每一個案例分析附帶有場地規劃圖、場地用途的簡要陳述以及關於此場地規劃方案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的總結。
這些知識包羅萬象,從歐洲的高密度歷史格局中城市商業空間的轉移演化,到美國城市中的特殊性。以及與之相關的各個層面,如規劃和法規的控制和引導的可能,法學和產權上的界定,管理的模式,空間的形態和設計,行為學和目標群需求,社會交往,環境質量控制,色彩和材料以及設計,氣候,交往模式,街具和設施等等。
例如,他們給城市廣場的定義是:一個主要為硬質鋪裝的、汽車不得進入的戶外公共空間,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閑坐、用餐或觀察周圍世界。進而談到,現代廣場雖然不同於昔日的廣場,但在環境和功能上仍然存在一些相似之處。比如中世紀大教堂和現代辦公摩天樓都可以被看做為一個廣場的人流發生器,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空間形式和空間使用上的吸引力。但同中世紀的廣場相比,現代辦公區廣場的用途非常有限。他們根據對現代廣場用途的調查研究發現,那些缺少座椅或經常被行人干擾的地方往往人氣不足,因為坐、站、走動以及用餐、讀書、觀看和傾聽等活動的組合,佔到了所有利用方式的90%以上。與其它理論著作不同,他們不是生硬地各個層面的羅列,而是通過案例來展現,相對於抽象的理論,更容易理解。而且公共空間的塑造被講解為一個歷史的過程,針對問題不斷改良演化的過程。這些原則和方法以及視野被融入了這些案例當中。
相對於一種抽象話語式的,在光滑鏡面上的滑行式或者自我映射式的書寫,這種實踐,觀察,理論,實踐的書寫,顯得更加深入。
在兩位研究者看來,人的行為會創造和打磨物質環境,物質環境反過來又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行為。他們倡導利用人的行為或社會活動來啟發並塑造環境設計,關心人類自身,把使用者喜好、文脈目標、生態需要和美學目標互相融合達成內在平衡,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髮雕琢出宜人的場所。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Linda)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