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宋之際的儒家突然有了心性的需求(因而產生理學),是主動還是受佛教挑戰被動產生?漢儒無此需要嗎?

另外,有始有終。與此問題相關聯的是,這宋明理學(含陸王心學)最後又因為什麼在清朝衰微以至逐漸消失於無形了呢?清朝是怎麼解決這個安身立命的問題?


當時道佛興盛,儒家勢弱,儒家為了立身,一方面,不得不吸取道佛兩家的內容,而這兩家都是在心性上頗有論述的。

另一方面,孔孟本來就是心性之學,秦時一把火斷了傳承,漢時所謂儒家不過是各種混合了宇宙論形上學又結合法家以提供統治需要的東西。一直到唐時韓愈才想著歸附孔孟之旨,唐宋理學基本都是為了歸附孔孟原本而提出種種學說,從周敦頤,張載二程一直到陸王,基本都是一步步歸附孔孟之旨,而期間走的岔路主要是因為大學中庸等書皆屬後出而宋儒多重義理。

也就是說,從性質上講,理學前期是形上學與宇宙論的混合,中期則是純粹的形上學,一直到陸王,從孟子入手,才是比較正統的心性論。因此,說有心性需求是有點問題的,本來就是因儒學式微而發揚道統,心性論的回歸只是必然結果

至於說安身立命之本,儒家講成德,非成德而不能為儒家,發揚道統也必然意味著要往成德路上走,不能把這個單獨拉出來說

清代之後衰落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明末王學末流空談心性誤國,明滅後學者對此進行反思,有張履祥等人推崇朱學卻又不得其旨,只以恪守禮法為宗,使儒學變為統治者的工具。

第二,清初有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人,以經世致用為目標,一度顯現宏大氣象,但是後人卻由此轉入文字考據,不重義理。

第三,文字獄。

總之,種種原因,導致清後心性儒學沒落,儒家反為統治者壓迫人民的工具,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以上內容參考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


時代需要,提供一個可能不太靠譜的思路。

中國曆朝歷代,每個階段的世風民氣都有很大的差別,那麼對建構中央政府合法性的來源也不一樣。秦漢時期的人特別信奉天命,劉邦臨終不肯就醫,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他的老對手項羽在烏江自刎前總結自己的失敗時,給出的理由是「天之亡我」。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五德終始,天命神權,從陸賈到董仲舒,漢初不斷有大儒為其政權合法性背書,對劉邦這麼一位基層出身的天子,漢朝人並不會感到有什麼奇怪。

但凡事物壯則老,過猶不及。讖緯大盛,新莽十五年,劉秀復高祖之業,本為豪強勢力支持建國的東漢已經和西漢截然不同了,利用讖緯而為自己製造帝位合法性的劉秀推波助瀾,讖緯之學搖身一變,正式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儒家內學。東漢政權的合法性便是來自天命觀的畸形變種------圖讖。

漢末漸衰,佛教西來,神道設教漸成主流,淫祀遍地,急待重整,祖天師一馬當先,寇師北方清整,陸師南方判教,至此格局已定。北魏帝王受籙,到李唐自居老君後裔,帝之本系,起自柱下,三教並用,以道為尊,這是李唐政權的合法性。

中唐又衰,佛道以及各種夷教興盛中國,弊源起自李唐神道立國,再加之中間武曌興佛,民眾士子各取所需,秩序已然隱隱呈崩塌之勢。韓愈等人企圖匡救政俗,重塑中央權威,但並沒有得到輿論的普遍認同,甚至也無法用儒家道統來為李唐王朝的合法性增光添彩。

韓愈的道統誰來續,是宋儒。

五代十國亂紛紛,各路軍閥槍杆子里出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武力才是唯一合法性。趙宋王朝的政權怎麼來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欺負人家孤兒寡母,之後哪怕臆測多過真實的斧聲燭影,都讓民眾對這個王朝報以懷疑的目光。檀淵之盟,底下人說那是春秋恥之,面子上掛不住,合法性就成問題。真宗就效法李唐的舊法,追人皇遠祖,又搞天書降瑞,可時代不同了,別說知識階層,這種做法能糊弄多少底層的老百姓都成問題。不過幸好,科舉的成熟以及自太宗朝以來一系列對士人的優待政策,造就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吃皇糧的士人集團。一方面,宋朝政府致力於國家制度以及禮儀的修訂恢復,另一方面,鼓勵私學重建官學,宋朝士人參政議政之風遠甚前朝。

好吧,這是中國歷史上長命的大一統王朝第一次,喪失了自己訂立解釋政權合法性的能力,不是自己放棄,而是無能為力。(直到徽宗都未放棄)

解釋與背書權給誰了,是那些士子們。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天下朝夕太平」,是「尊王攘夷」,是「尊師重道」,是「吾道一以貫之」。宋儒胸中自有天下,皇權被道統取代,韓愈重塑國家權威的理想逐漸轉化為文化正統的構建。這個時候社會秩序升格為天地宇宙之道,繼而內轉為窮理盡性。汲汲於功名的士大夫們又個個想成為帝師,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神宗變法以來,理學又成了士大夫們抗爭皇權的文化武器。說白了,面對中唐以來秩序的崩潰,宋儒認為這是文化的根基出現了動搖,重整秩序,不僅繼承韓愈,更要上追孔孟,存亡續絕,就要從人的心性思想信仰上入手。因為那是一片失地,那片失地被佛老等各種「異端」佔據,而儒家資源中最具備宗教性的終極與玄思就是易理。

這是宋儒在群狼環伺,四夷壯大的險惡環境下安身立命之本。是他們收復思想失地,建構華夏政權合法性的努力,不論偏頗對錯與否,值得尊敬。

至於我大清,理學衰微是表象,實則因為沒有發展。從入關起打著為明復仇的旗號到雍正的大義覺迷錄,我大清政權的合法性問題也沒有解決,至乾隆朝為止的一百多年以來那是殺得人頭滾滾,統治者很焦慮。康熙公開鄙視理學空談無益,雍正怒罵理學沽名釣譽,那什麼是理學之精義,康熙雲「果系道學之人,當以忠誠為本」。身體力行,踐行綱常大義,下面的士子們自然心領神會,遺老們以明人空談心性誤國,隨時感到脖子冰涼的清人順勢「反宋復古」,實則扎進故紙堆做鴕鳥狀。

安身立命?這個命,可是生命的命啊。


科舉的大規模取士、平民精英替代貴族世家、小農經濟替代莊園經濟、生產力的發展等各種原因必然促生出一種新的文化來。在此之前是皇帝與貴族治理天下,在此之後,皇帝(統治者)直接面臨著大量底層的原子化的鬆散的人民,貴族沒有了,寒門出身的官員跟之前世襲貴族的官員其思想是大不同的,主流社會必然發生文化上的改變,用日本人的話說就是宋朝為中國的近世。


問題有點讓人難以理解,有點莫名其妙。

怎能說唐宋才有了心性的需求呢?理學不是說繼道統嗎?過去沒有道,那繼個什麼呢?只能說那段時期並沒有對心性方面有較大的發揮,而不能說沒有。

這個問法我感覺不對勁。如果都不知道有這回事,那怎麼會有需求呢?

羅欽順《困知記》:

六經之中,言心自帝舜始,言性自成湯始。

舜之四言未嘗及性,性固在其中矣。

至湯始明言之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孔子言之加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又曰:性相近。子思述之,則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孟子祖之,則曰:性善。

凡古聖賢之言性,不過如此。自告子而下,初無灼然之見,類皆想像以為言,其言益多,其合於聖賢者殊寡,卒未有能定於一者。及宋,程張朱子出,始別白而言之,孰為天命之性,孰為氣質之性,參之孔孟,驗之人情,其說於是乎大備矣。然一性而兩名,雖曰「二之則不是」,而一之又未能也,學者之惑,終莫之觧,則紛紛之論,至今不絶於天下,亦奚怪哉!


儒釋道相爭,最後亡的卻是法家


大般若經【心非心性】區分六識心與【心性本空無自性清凈心】 【真心良知】為【清凈心】非【心本空】發展

爵士貓1 小時前

增壹阿含經的【心性】只是描述【心理狀態】,比如【心性柔軟】【心性極清淨,  斷魔邪惡念】【心性喜悅,不能自勝】【心性庠序,不行卒暴】,沒有一點漢地佛教的【心性本體論】

[9]含經卷第六

[10]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利養品第十三

[0574b27]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無有結使,心性柔軟,逮於神通。復以漏盡通而自娛樂。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22]習,復觀苦盡,復觀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賢聖弟子心得解脫,雖復[23]食粳糧、善美種種餚饍,[24]摶若須彌,終無有罪。所以然者,以[25]無欲、盡愛故,以[26]無瞋、盡恚故,以無愚癡、盡愚癡故,是謂比丘中比丘!則內極沐浴已。」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三

[6]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地主品第二十三

[0610a01]

「時,王將四十億眾,男女圍繞,便詣燈光如來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及四十億眾,各共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如來與父王及四十億眾漸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污,漏不淨行,出家為要,獲清淨報。爾時,如來觀眾生意,心性柔和;諸佛如來常所說法,苦、[1]習、盡、道,盡與彼四十億眾廣說其義,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0610b04]

「爾時,燈光如來漸與彼王及四十億眾面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污,漏不淨行,出家為要,獲清淨報。爾時,如來觀眾生意,心性柔和,諸佛如來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盡與彼四十億眾廣說其義,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1]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須陀品第三十

[0663c21]

是時,般遮旬以偈歎佛:

「諸生結永盡,  意念不錯亂,

 以無塵垢礙,  入彼舊邦土。 心性極清淨,  斷魔邪惡念,

 功德如大海,  今入彼邦土。

 顏貌甚殊特,  諸使永不起,

 為彼不自處,  今入彼邦土。

 以[23]渡四流淵,  脫於生老死,

 以斷有根[24]原,  今入彼邦土。」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1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增上品第三十一

[0668c19]

「比丘當知,四園之內有此四浴池,令人身體香潔無有塵垢。何以故名[25]為難檀槃那園?若三十三天入難檀槃那園已,心性喜悅,不能自勝,於中而自娛樂,故名為難檀槃那園。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24]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善聚品第三十[25]二

[0677a21]

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無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無能及者,種種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之智、無與等智、疾智、[5]捷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樂靜之處,多諸方便,念不錯亂,總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6]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勇悍能忍,所說[7]無惡,不為[8]非法,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猶如轉輪聖王最大太子,當紹王位,轉於法輪。舍利弗亦如是,轉於無上法輪,諸天、世人及龍、鬼、魔、若魔天,本所不轉,汝今所說,常如法義,未曾違理。」

==========================================================================

部派佛教時期,阿毘達磨論師,開始涉及【【心性本體論】】思想。【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舍利弗阿毘曇論】【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阿毘曇心論經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部派佛教時期的【心性本體論】,主要還是延續六識身,談到了【心性清凈】。

識身足論補特伽羅蘊第二[4]中第三嗢[5]拕南頌

補特伽羅無有空,  諸法和合各所作,

 了知由幾俱生二,  心性無常明愛緣。

[0545b24]

有六識身,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眼色為緣生眼識,如是眼識唯能識諸色,非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非眼識所識,唯有諸色為眼識所識,是故此眼識非補特伽羅識。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五

謂或有執心性本淨。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為止彼執顯示心性非本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若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者。何不客塵煩惱本性染污與本性清淨心相應故其相清淨。若客塵煩惱本性染污雖與本性清淨心相應而相不清淨。亦應心本性清淨不由客塵煩惱相不清淨。義相似故。又此本性淨心為在客塵煩惱先生。為俱時生。若在先生。應心生已住待煩惱。若爾應經二剎那住。有違宗失。若俱時生。云何可說心性本淨。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五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揵度人品下

[0109c24] ◎[7]何等心解脫。有欲心耶無欲心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中說。欲心得解脫。恚癡心得解脫。不作是說。為有欲心得解脫無欲心得解脫。乃至廣說。彼經是此論根本。今當廣解此經。復次或有說。心性本淨。為客煩惱所覆。如毘婆闍婆提說。心性本淨。彼客煩惱生覆心故不淨。問曰。若當心性本淨客煩惱覆故不淨可爾者。何不以本性淨心令客煩惱亦淨耶。汝若不說以心淨故令客煩惱淨者。為有何因緣。復次為心先生後客煩惱生。為俱生耶。若心先生後客煩惱生者。則心住待客煩惱。客煩惱生。然後覆心。若作是說。是則一心住二剎那。若當俱者。為以何時言心性本淨。復無未來世。以住本性淨心。是故為止他義。自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

舍利弗阿毘曇[*]論[3]緒分假心品第七

[0697b18]

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今當集假心正門。

[0697b23]

聖心非聖心。乃至六識界七識界心。

==========================================================================

大乘佛教初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乘佛學引入【心性本體論】。大般若經最初【心性論】還是繼承了部派佛教的【心性清凈論】,不過用【空性思想】加以轉化。後來有了【調伏心性。應圓滿寂靜心性】認為【心性是整體體的思想】。【諸有情類所有廣心無廣無狹、無增無減、無去無來,心性離故】,【無量心性無漏無依,如何可說有住不住、有去不去?】,這已經開始討論【心性本體論】的【本體心】與【現象心】的不同了。

大般若經主要還是論證【心性本體論,無自性。心性本空】思想。【如是諸心無心性

若一切心無心性故不應取著,則色、受、想、行、識亦無色、受、想、行、識性不應取著,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無十八佛不共法性不應取著

若一切智智心是真無漏不墮三界,則一切愚夫異生、聲聞、獨覺等心,亦應是真無漏不墮三界。何以故?如是諸心皆本性空故。】

【若心色等法無心色等性故不應取著,則一切法皆應平等都無差別】

【若諸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心色等法,皆是無漏不墮三界,則諸異生及諸聖者、菩薩、如來應無差別】

大般若經【若無變壞亦無分別,是則名為心非心性】的思想,已經把【現象心六識心】與【心性本體,清凈心,無分別心,無變壞心】完全區分開了。

以後的漢地佛教的【真心】與【妄心】區別,宋明理學,以及陽明心學的【良知】就是大般若經【清凈心】的發展。但是大般若經的【清凈心】是【心本空無自性】。宋明理學,以及陽明心學的【真心良知】為【清凈心】發展,漢族文化摒棄了【心性本空】的思想。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六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七之二十六

[0202a08]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學:菩提心應知不應著,菩提心名應知不應著;無等等心應知不應著,無等等心名應知不應著;廣大心應知不應著,廣大心名應知不應著。何以故?是心非心,本性淨故。」

[0202a13]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是心云何本性清淨?」

[0202a14]

善現答言:「是心本性非貪相應非不相應,非瞋相應非不相應,非癡相應非不相應,非諸纏結、隨眠相應非不相應,非諸見趣、漏、暴流、軛、取等相應非不相應,非諸聲聞、獨覺心等相應非不相應。舍利子!是心如是本性清淨。」

[0202a19]

舍利子言:「是心為有心非心性不?」

[0202a20]

善現[1]答言:「非心性中,有性、無性為可得不?」

[0202a21]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

[0202a21]

善現答言:「非心性中,有性無性既不可得,如何可[2]問:是心為有心非心性不?」

[0202a23]

舍利子言:「何等名為心非心性?」

[0202a24]

善現答言:「於一切法無變異、無分別,是名心非心性。」

[0202a25]

舍利子言:「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色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a26]

善現答言:「如是!」

[0202a26]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受、想、行、識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a28]

答言:「如是!」

[0202a28]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眼處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a29]

答言:「如是!」

[0202a29]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處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01]

答言:「如是!」

[0202b02]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色處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03]

答言:「如是!」

[0202b03]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聲、香、味、觸、法處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04]

答言:「如是!」

[0202b04]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眼界、色界、眼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06]

答言:「如是!」

[0202b06]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耳界、聲界、耳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07]

答言:「如是!」

[0202b08]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鼻界、香界、鼻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09]

答言:「如是!」

[0202b09]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舌界、味界、舌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11]

答言:「如是!」

[0202b11]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身界、觸界、身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12]

答言:「如是!」

[0202b12]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意界、法界、意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14]

答言:「如是!」

[0202b14]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地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15]

答言:「如是!」

[0202b15]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水、火、風、空、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17]

答言:「如是!」

[0202b17]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苦聖諦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18]

答言:「如是!」

[0202b18]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集、滅、道聖諦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19]

答言:「如是!」

[0202b20]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無明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21]

答言:「如是!」

[0202b21]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23]

答言:「如是!」

[0202b23]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四靜慮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24]

答言:「如是!」

[0202b25]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26]

答言:「如是!」

[0202b26]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五眼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27]

答言:「如是!」

[0202b28]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六神通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b29]

答言:「如是!」

[0202b29]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布施波羅蜜多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c01]

答言:「如是!」

[0202c01]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c03]

答言:「如是!」

[0202c03]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四念住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c05]

答言:「如是!」

[0202c05]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c07]

答言:「如是!」

[0202c07]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佛十力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c08]

答言:「如是!」

[0202c08]

「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乃至無上正等菩提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202c11]

答言:「如是!」

[0202c11]

時,舍利子讚善現言:「善哉!善哉!誠如所說。汝真佛子!從佛心生,從佛口生,從佛法生,從法化生,受佛法分,不受財分,於諸法中身自作證,慧眼現見而能起說。世尊說汝聲聞眾中住無諍定最為第一,如佛所說真實不虛。

[0202c16]

「善現!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學。若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學,應知已住不退轉地,不離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七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摩訶薩品第十三之一

何以故?如是諸心皆無心性故。」

[0265c25]

善現答曰:「如是!如是!誠如所言。」

[0265c26]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若一切心無心性故不應取著者,則色無色性故不應取著,受、想、行、識無受、想、行、識性故亦不應取著;眼處無眼處性故不應取著,耳、鼻、舌、身、意處無耳、鼻、舌、身、意處性故亦不應取著;色處無色處性故不應取著,聲、香、味、觸、法處無聲、香、味、觸、法處性故亦不應取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辯大乘品第十五之四

十六者、應圓滿調伏心性。十七者、應圓滿寂靜心性。十八者、應圓滿無礙智性。十九者、應圓滿無所愛染。二十者、應圓滿隨心所欲往諸佛土,於佛眾會自現其身。

[0304b03]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七遠行地時,應遠離如是二十法,及應圓滿如是二十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五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佛母品第四十[2]一之一

[0556c07]

「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如實知彼諸有情類所有廣心無廣無狹、無增無減、無去無來,心性離故,非廣非狹、非增非減、非去非來。何以故?心之自性無所有故,誰廣、誰狹?誰增、誰減?誰去、誰來?善現!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彼諸有情類所有廣心。

[0556c25]

「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如實知彼諸有情類所有無量心非住非不住、非去非不去。何以故?無量心性無漏無依,如何可說有住不住、有去不去?善現!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彼諸有情類所有無量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善現品第六之三

0044c23]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云何是心本性清淨?」

[0044c24]

善現對曰:「是心本性,非貪相應非不相應,非瞋相應非不相應,非癡相應非不相應,非諸纏結、隨眠相應非不相應,非諸見趣、漏等相應非不相應,與諸聲聞、獨覺心等亦非相應非不相應。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知心如是本性清淨。」

[0045a01]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是心為有非心性不?」

[0045a01]

善現詰言:「非心性中有性無性為可得不?」

[0045a02]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

[0045a03]

善現對曰:「非心性中有性無性若不可得,云何可問是心為有非心性不?」

[0045a05]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何等名為非心性耶?」

[0045a06]

善現對曰:「於一切法無變異、無分別,是名非心性。」

[0045a07]

舍利子言:「為但心無變異、無分別,為色、受、想、行、識等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045a08]

善現對曰:「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色、受、想、行、識亦無變異、無分別,如是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變異、無分別。」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一十一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譬喻品第十一

[0061b26]

善現答言:「諸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不見少法有生有滅、有減有增、有染有淨。舍利子!若不見少法有生有滅、有減有增、有染有淨,亦不見有聲聞心、獨覺心、菩薩心、如來心。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等等心、不共聲聞獨覺等心,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心亦不取著。」

[0061c03]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若菩薩摩訶薩於如是心不應取著,則於一切聲聞、獨覺、異生等心亦不應取著,及於色、受、想、行、識心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心亦不應取著。何以故?如是諸心無心性故。」

[0061c08]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

[0061c08]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若一切心無心性故不應取著,則色、受、想、行、識亦無色、受、想、行、識性不應取著,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無十八佛不共法性不應取著。」

[0061c12]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

[0061c13]

舍利子言:「若一切智智心是真無漏不墮三界,則一切愚夫異生、聲聞、獨覺等心,亦應是真無漏不墮三界。何以故?如是諸心皆本性空故。」

[0061c16]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

[0061c16]

舍利子言:「若如是心本性空故,是真無漏不墮三界,則色、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應是真無漏不墮三界。何以故?如是諸法皆本性空故。」

[0061c20]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

[0061c20]

舍利子言:「若心色等法無心色等性故不應取著,則一切法皆應平等都無差別。」

[0061c22]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

[0061c23]

舍利子言:「若一切法等無差別,云何如來說心色等有種種異?」

[0061c24]

善現答言:「此是如來隨世俗說,非隨勝義。」

[0061c25]

舍利子言:「若諸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心色等法,皆是無漏不墮三界,則諸異生及諸聖者、菩薩、如來應無差別。」

[0061c28]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

[0061c29]

舍利子言:「若諸凡聖、菩薩、如來無差別者,云何佛說凡聖大小有種種異?」

[0062a01]

善現答言:「此亦如來依世俗說不依勝義。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為方便故,於所發起大菩提心、無等等心、不共聲聞獨覺等心不恃不執,於色非色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無取無著,由此義故名摩訶薩。」[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一十六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修治地品第十八之二

[0087b20]

「云何菩薩摩訶薩應圓滿調伏心性?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不著三界,是為菩薩摩訶薩應圓滿調伏心性。

[0087b23]

「云何菩薩摩訶薩應圓滿寂靜心性?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善攝六根,是為菩薩摩訶薩應圓滿寂靜心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八十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三分善現品第三之三

[0456b28]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云何是心本性清淨?」

[0456b28]

善現答言:「是心本性,非貪相應非不相應,非瞋相應非不相應,非癡相應非不相應,非諸纏結、隨眠、見趣及障相應非不相應,與諸聲聞、獨覺心等亦非相應非不相應。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知心如是本性清淨。」

[0456c04]

爾時,舍利子復問善現言:「是心為有非心性不?」

[0456c05]

善現詰言:「非心性中有性無性為可得不?」

[0456c06]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

[0456c07]

善現答言:「非心性中有性無性既不可得,云何可問是心為有非心性不?」

[0456c08]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何等名為非心性耶?」

[0456c09]

善現答言:「於一切法無變異、無分別,是名非心性。」

[0456c10]

舍利子言:「為但心無變異、無分別,為所餘法亦無變異、無分別耶?」

[0456c12]

善現答言:「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色、受、想、行、識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眼處乃至意處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色處乃至法處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眼界乃至意界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色界乃至法界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地界乃至識界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無明乃至老死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五眼、六神通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無變異、無分別;如心無變異、無分別,乃至無上正等菩提亦無變異、無分別。」

[0456c29]

時,舍利子讚善現言:「善哉!善哉!誠如所說。汝真佛子,從佛心生,從佛口生,從佛法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不受財分,於諸法中身自作證,慧眼現見而能起說,佛常說汝聲聞眾中住無諍定最為第一,如佛所說真實不虛。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學。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於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學,應知已住不退轉地,不離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觀諸法實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三十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2]第四分妙行品第一之一

0763c16] 「復次,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學,謂不執著大菩提心。所以者何?心非心性本性淨故。」

[0763c18]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為有非心心之性不?」

[0763c19]

善現反問舍利子言:「非心心性若有若無為可得不?」

[0763c20]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

[0763c21]

善現便謂舍利子言:「非心心性若有若無既不可得,如何可問為有非心心之性不?」

[0763c23]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何等名為心非心性?」

[0763c24]

善現答言:「若無變壞亦無分別,是則名為心非心性。」

[0763c25]

時,舍利子讚善現言:「善哉!善哉!誠如所說。佛說仁者住無諍定最為第一,實如聖言。若菩薩摩訶薩聞如是語,心不沈沒亦無退屈、不驚、不怖,當知已於所求無上正等菩[3]提得不退轉。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心非心性,當知不離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勤修學諸聲聞地、若獨覺地、若菩薩地,皆應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方便善巧令所修行速得究竟。所以者何?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廣說一切所應學法。若菩薩摩訶薩勤求無上正等菩提,欲正修行諸菩薩行,欲具成就方便善巧及諸佛法,皆應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令善通利、如說修行。所以者何?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廣說一切諸菩薩摩訶薩所應學法。若菩薩摩訶薩能於此中精勤修學,必得無上正等菩提,一切所求無不滿足。」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四十七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四分魔事品第十一之二

[0814c20]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心行差別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4c23]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自性非有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4c26]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心無所住,猶如虛空無所依止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4c29]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略心,盡故、離故,無略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04]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散心,由法性故,無散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07]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染污心,不可示故,無染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11]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不染污心,本性淨故,無雜染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14]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下心,不可隱故,無下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18]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舉心,不可[1]測故,無舉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21]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漏心,無自性故,無分別故,無有漏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25]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無漏心,無自性故,無警覺故,非無漏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a29]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貪心,如實之性非有貪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04]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離貪心,如實之性非離貪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07]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瞋心,如實之性非有瞋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11]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離瞋心,如實之性非離瞋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14]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癡心,如實之性非有癡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18]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離癡心,如實之性非離癡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21]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小心,無來無去亦無繫屬,無小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25]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大心,自性平等、稱平等性,無大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b29]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狹心,無起方便、無所繫屬,無狹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c03]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廣心,無增無減亦非遠離,已遠離故,無廣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c07]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量心,自性空故,非有量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c11]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無量心,無生、無滅、無住、無異,無所依止如太虛空,非無量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c15]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見心,自性平等故,五眼不行故,非有見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c19]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無見心,無相可得故,離種種境故,非無見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c23]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對心,虛妄分別,於所緣境不自在故,非有對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5c27]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無對心,如實無盡亦無生起,非無對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a03]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有上心,如實之性無所思慮,非有上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a06]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無上心,離諸戲論,少分心性亦不可得,非無上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a10]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不定心,如實之性無等等故,非不定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a14]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定心,如實之性平等平等猶若虛空,無定心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a18]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不解脫心,自性遠離故,無性為性故,非不解脫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a22]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諸解脫心,如實之性非心性故,三世推徵皆不可得,非解脫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a26]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不可見心,無自性故,不可見故,非真實故,越根境故,不可了故,非圓成故,尚非慧眼、天眼所取,況肉眼取!以一切眼皆不能見名不可見,此不可見亦不可得故,不可說不可見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16b04]

「如是,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示如來、應、正等覺世間實相。

[0816b06]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若出若沒。

[0816b08] 「善現!云何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若出若沒?謂諸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心、心所法,皆依色、受、想、行、識生;如是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若出若沒。

[0816b14]

「善現!云何諸有情類心、心所法若出若沒,皆依色、受、想、行、識生?謂諸有情心、心所法,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如來死後或有、或非有、或亦有亦非有、或非有非非有,此是諦實餘皆愚妄;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我及世間或常、或無常、或亦常亦無常、或非常非無常,此是諦實餘皆愚妄;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我及世間或有邊、或無邊、或亦有邊亦無邊、或非有邊非無邊,此是諦實餘皆愚妄;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命者即身或復異身,此是諦實餘皆愚妄。

[0816b24]

「如是,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心、心所法若出若沒,皆依色、受、想、行、識生差別之想。

[0816b27]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若出若沒。

[0816b29]

「善現!云何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若出若沒?謂諸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色、受、想、行、識皆如真如無二無別。

[0816c04]

「善現當知!如來真如即五蘊真如,五蘊真如即世間真如。所以者何?如世尊說,依止五蘊立世間名。是故,善現!五蘊真如即世間真如,世間真如即預流果真如,預流果真如即一來果真如,展轉乃至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真如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真如,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真如即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真如,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真如即一切有情真如。善現當知!若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真如,若一切有情真如,若一切法真如,如是真如皆不相離,非一、非異、非一異故,無盡、無二亦無二分,不可分別。

[0816c15]

「善現當知!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證一切法真如究竟乃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斯故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能示諸佛世間實相。善現當知!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覺諸法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由如實覺真如相故,說名如來、應、正等覺。」

[0816c22]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證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極為甚深,難見難覺。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用真如顯示分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真如甚深甚妙,誰能信解?唯有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及諸願滿大阿羅漢,並具正見善男子等,聞佛說此甚深真如能生信解。如來為彼,依自所證真如之相顯示分別。」

[0817a01]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真如無盡是故甚深,唯有如來現等正覺無盡真如甚深之相,為諸菩薩摩訶薩眾宣說開示令生信解。」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五分不思議品第十之二

[0893b11]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普能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施設心行種種差別,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93b15]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所有散心,由法性故,無散心性;所有略心,盡故、離故,無略心性;諸有貪心,由如實性,非有貪心;諸有瞋心,由如實性,非有瞋心;諸有癡心,由如實性,非有癡心;諸離貪心,離中非有;諸離瞋心,離中非有;諸離癡心,離中非有;所有廣心,無增無減,亦非遠離,已遠離故,無廣心性;所有大心,無來無去,亦無所住,無大心性;諸無量心,無生、無滅、無住、無異,無所依止,如太虛空,非無量心;諸無見心,無相可得故,離種種境故,非無見心;不可見心,非三眼境故,無心性故,非不可見心。由此等義,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

[0893b28]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若出若沒,謂如實知彼有情類心、心所法若出若沒,皆依色、受、想、行、識生。謂諸有情心、心所法;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如來死後或有、或非有、或亦有亦非有、或非有非非有,此是諦實餘皆愚妄;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我及世間或常、或無常、或亦常亦無常、或非常非無常,此是諦實餘皆愚妄;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我及世間或有邊、或無邊、或亦有邊亦無邊、或非有邊非無邊,此是諦實餘皆愚妄;或有依色、受、想、行、識,執命者即身或復異身,此是諦實餘皆愚妄。如是,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證知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若出若沒。


心性論一直以來都是儒家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先秦、漢唐、以至宋明,所以說並不存在「唐宋之際儒家突然有了心性需求」。當然,心性問題在不同時代不同學者那裡有不同的關注點,宋明儒的心性論與先秦、漢唐有很大不同。從唐末開始,一些學者意識到佛老興盛、儒學式微的現狀後試圖復興儒學,發展到宋明理學,理學家將宇宙論與心性論結合,為性命找到形而上的根據,天道性命相貫通,理論系統更完整以對抗佛老復興儒學,這也是宋明理學被稱為儒學發展第二高峰的原因。至於先秦、漢唐、宋明心性論具體有什麼不同,我之前在一篇論文中剛好寫到這部分,直接貼在這裡。

心性論是儒家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性問題得到了儒家學者的普遍關注。孔子曾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開啟了儒家對心性問題的研究。孟子以人之異於禽獸者為性,故而人性善;荀子以生而完具為性,故而人性惡。漢唐時期,為解釋現實人生中人性之複雜狀況,性三品說佔主流。東漢王充曾言:「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謂性無善惡,是謂人才無高下也。……余固以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王充主張人性有善有惡,可分為善、惡、中三種,而且高下不可轉化。韓愈發展了性三品說,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萬民之性屬中人之性,須待教化而可上可下,但難以成就聖賢境界。宋明理學家在前人基礎上,從天道性命貫通的角度發展了儒家的心性論。《通書·聖學第二十》:「『聖可學乎?』曰:『可。』」周敦頤這一「聖可學」的結論大大激勵了普通人成就聖賢的信心。 周敦頤消解了聖賢與普通人之間不可逾越的差距,找到了人成聖成賢的根基根據。他以誠貫通天道性命,人以本然性命內涵的誠這一宇宙終極至善為成聖成賢的價值根基,生而非聖賢的普通人憑藉後天修養工夫圓滿展現出誠即可接通天人達聖體誠。本然之誠使每一個人生來即是價值自足的主體,只不過誠體被現實社會中的物慾私慾蒙蔽,需要人做工夫祛除私慾復見誠體。所以,人應該樹立充分的自信,人是價值自足的生命存在。


思想史有個特點,人們的思維傾向於向兩個極端流動。

歷史的主脈一個是生產力,一個是自然環境氣候。

漢朝實際上還保留有巫術的痕迹,地震之後皇帝還要罪己。儒家思想主要講禮,但沒有解決人的內心問題。

唐代佛學入侵,心性之學得到重視,苦學為何?在外平天下,在內修身成聖人。此時生產力足夠高,人們不再需要親自參與實際勞動便可養活自己。

明朝時,也有人提出不同的修身想法,覺得穿衣吃飯也是修身,個人覺得有文藝復興的味道,因為這個實際上強調了發揚自身本性的正當性。但這樣的話,皇帝制度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因為皇帝作為道德模範,哲學王,這樣才能領導國家,如果修身不具有最高性,那最高領袖如何能服眾?

到清朝,不講修身,主要通過恐怖統治治理國家,這個被外國的槍炮一擊即破。於是修身再次被提起。人們認為,中國挨打很大程度因為每個人思想不純潔,有貪念,於是我當提出要全心全意,無條件的獻身革命。這個趨勢在文歌達到頂峰。


兩漢時期的讖緯之學也夠神秘的。


推薦閱讀:

TAG:儒家 | | 宋明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