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也很重要|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8
02-01
原文: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釋義:子夏問孝道,先生說:「神色難看。有事,弟子為其操勞。有酒食,讓長輩吃。這就是孝嗎?」
前三篇都是問孝,接下來孔子的學生子夏又來問孝了,看來孔子的孝道教育真是成效顯著啊。於是孔子接著上回書繼續講他的需求層次理論(參看《為政篇第二 7 老年人的需求層次》)。
這回他講的道理是這樣的:就算能幫長輩幹事情,好酒好肉能給長輩吃,但是沒有好臉色,也不能算是孝。這與上一篇的「不敬,何以別乎?」是一個道理,都是強調「孝」不只是要滿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還要滿足其尊重需求。滿足尊重需求是更高級的孝,不僅體現在內心的尊敬上,還要表現在神色和態度上,這才叫表裡如一。如果能做到這些的話,那對於長輩來說則比吃了美味佳肴還開心呢。
有一點提醒大家,這裡的「色難」應該是神色難看的意思,可惜所有人都理解成「和顏悅色最困難」,這根本講不通嘛,簡直了,哎。
讀其文,知其人。孔子真是一個很有尊嚴的人,不僅自尊,尊人,而且希望所有人都互敬互愛,有尊嚴的活著。因為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尊嚴,可以說比牲畜也強不了多少,就成了喪家之犬。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儒家講的是真心,其他派講的都是假心、晶元心
※為何我讀《論語》,總能品到悲苦之情?
※儒家有什麼自相矛盾的觀點嗎?
※如何理解儒家「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用於現代早期教育是可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