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規矩,熊孩子也會聽
本文原載於「青禾旅讀」微信公眾號,請勿擅自轉載。
規矩沒有用?這些要注意...
前文說到,「規則」既包含了一日生活的常規、又包含行為規範,其實每個家庭都有,只是有的明晰、有的含糊。
有的家長說,孩子對規則已經很清楚了,但還是時常犯規、屢教不改,懲罰也不起作用。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規則本身是合理的嗎?規則是否太難?是否違背了孩子的天性?
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孩子就是吵吵鬧鬧的,所以我們可以要求他們在一些特殊場合,比如圖書館、商場、電影院小聲說話、安靜走路,但不能要求他們一直如此。
前段時間網上有不少關於「熊孩子」在公共場合行為不當、擾民的報道,有好奇的網友問,國外就沒有「熊孩子」嗎?有海外生活經驗的網友回答,好多國外的家長會刻意避免帶孩子去不適合他們年齡的場所,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比如會減少帶嬰兒去飯店、電影院的機會。
說到底,孩子就是孩子,沒有國外的就是紳士淑女、國內就是山貓野獸這一說。
然而區別還是有一點兒,就是在自由遊戲的場所,比如小區的兒童遊戲區,經常聽到中國家長叮囑孩子「小點聲兒,別把嗓子喊啞了」、「別跑了,出了一身汗」、「小心摔倒」、「別跪在地上,把衣服弄髒了」……而國外的家長很少這麼跟孩子說的。對不涉及安全和公共秩序的事情過度指導,就是過度保護和過度限制。
有家長問,為什麼我跟孩子說話,他總是沒有反應?或者,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愛洗臉、刷牙?有人監督時他就對付一下,沒人看著就逃避?這樣的問題,往往都出在我們的「強迫關懷」上,須知奔放和自由是孩子的天性,豈是我們用」說教「就能束縛住的?
我們的嘮叨傳達給孩子一個信號:家長不理解我的快樂,他們不想讓我快樂,這樣孩子就會選擇關上他們的耳朵,對我們聽而不聞。如果我們反覆提醒,孩子仍然在玩得高興時大喊,不如就放棄這個「規則」,讓孩子盡情地玩一會兒。
有家長說,我的孩子撒謊了怎麼辦?其實在心理學上,會撒謊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標誌著孩子已經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看問題,知道家長不知道什麼、怎樣說才能讓你信服,並不是完全是負面的。
當然撒謊在社會層面上與道德有關,家長容易焦慮,那就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撒謊,是需要沒得到滿足嗎?比如想吃、想玩什麼東西,還是逃避懲罰。如果是想要什麼東西,可以告訴孩子直接說出來,可以滿足的就滿足,或者約定滿足的時間,不能滿足的就給替代物,比如用水果替代糖,用自製點心替代市售的點心。如果是逃避懲罰,就把懲罰去掉,孩子說謊的行為自然就會消失了。總之,在這件事情上,單純訂立個「不許說謊」的規矩是沒有用的。
同理的還有早上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哭鬧的問題、有的孩子百般刁難家長、不想去幼兒園,那給孩子立個」出門之前不許哭鬧「的規矩也是不起作用的。一定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搞清楚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如果不是幼兒園和老師的教育方式問題,只是孩子暫時性的情緒,就要接納孩子用哭鬧錶示的依戀和傷心,同時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
有的家長要求孩子說話算話,誠實守信,我們理解家長想要培養具有完善道德的孩子的用心,但別忘了孩子的年齡,其實「言必行,行必果」即使對於成人來說,也是有難度的,我們只有理解孩子天性中那些與道德教化和社會規範相拉扯的部分,懂得既滿足他們的內在需要,又引導他們朝符合規範的方向去走,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單純的令行禁止,不是道德教育的好方法。
其實規則也不是萬用靈丹,如果只注重「規則」這個形式,不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中去,不在親子關係上下功夫,規則是不會真正生效的。
規則很難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孩子的年齡在增長,行為也會變化、甚至出現倒退,比如年幼的孩子已經吃飯吃的很好了,突然把飯碗倒扣在桌上,玩起米粒來,這不是不聽話,而是孩子好奇心和探索的一種表現;再比如孩子經過跟小朋友對比發現,別的小朋友在家都不做家務,於是跟父母說自己也不要再做家務了。
在遇到這類問題時,簡單地固守規則是不會有用的,需要家長從理解孩子的角度出發,和孩子一起協商規則,比如可以問問孩子,是否做家務讓你覺得有負擔?如果不做家務,你希望做什麼?我們可不可以把做的事情調整一下,換個時間或者換個方式,讓你既有時間玩、又可以跟我們一起把房間收拾完。
再比如,孩子委託給保姆或者老人帶了一段時間,家長發現孩子的行為模式變了,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懂得不同人對他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這是情境適應下性的體現,是智能的進步。如果想要孩子再遵從原來的規則,則要給孩子一段適應的時間,自然過渡,不宜操之過急。
以為只要給孩子立了規矩,就再不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是不切實際的期望。
第二,無法改變孩子的個性,也不能拔苗助長。
比如孩子害羞、靦腆,我們不能用「見到熟人要打招呼」來強行改變孩子、也不能要求他一定要大聲講話,只有大人才能有意識地強迫自己改變行為模式,比如創辦「瘋狂英語」的李陽,就是一個很內向和害羞的人,但他強迫自己把英語喊出來,戰勝自己的自卑和羞怯,變成了成功的演說家。
再比如卡耐基,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內向性格,還創辦了卡耐基學院,幫助許許多多的青年學會表達自己、推銷自己的事業。這樣的故事,並非神話,卻絕不適合幼兒,因為無論成人還是兒童,改變必須源自內心的需要,用強制性的規則去「扳」幼兒,只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
再比如不到三周歲的孩子,不宜訂立「到衛生間尿尿」的規則,因為許多孩子自主控制排便的神經生理機制尚未成熟,應該引導和提醒,或者給孩子帶紙尿褲。給孩子訂立超越他身心成熟程度的規則,只會讓親子雙方都充滿挫敗感。
理解規則的最好方法就是衝擊它。從3歲開始孩子不可避免地嘗試衝擊規則,試圖了解規則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果我們真的按規則辦事,他仍然固執地衝擊某個規則,那有可能是規則限制了他正常的發展需要。我們就需要對規則進行調整。
2. 規則是僅僅針對孩子的,還是全家一起遵守的?
如果規則本身沒問題,可是執行起來有問題,可以檢視一下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有沒有遵守,因為規則是雙向制約的,不能只針對孩子,比如如果要求孩子飯前不許吃零食,家長也不要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年幼的孩子也一樣。如果規則連成人都無法遵守,那對孩子來說真的合適嗎?
3. 在立規矩時你有認真執行、堅持重複嗎?
典型的孩子是這樣:我聽到你說了,但是我沒聽懂;我聽懂了,但是我忘記了;我記住了,但是我做不到。由於理解力、記憶力和自控力不夠成熟,孩子在接受每一條規則的時候都要經過大量的重複,孩子從行為中學習,成人長篇大論地說教往往會擾亂孩子的思維,不如用直觀的行動或者簡短的語言來指導孩子。
比如事先提醒孩子:現在我們看書,看完了去洗漱、然後睡覺。孩子刷牙刷了一半,就玩起水來了,我們就幫他把水龍頭關上(臨近控制)、把牙刷遞給他。孩子把牙刷、杯子胡亂一扔就走了,我們就拉著他,跟他一起把杯子牙刷洗乾淨、放好。
事前提醒孩子,跟孩子一起做、以便臨近控制,事後的監督和校正,這三個環節都需要,直到孩子把它變成一系列自動的行為。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比如有個媽媽說,她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拉著孩子一起把玩具歸位,但每次只要不提醒孩子就會忘記,就在她快要失去信心了,時,孩子突然會自動這樣做了,讓她感動不已。如今,兩年過去了,這個孩子還保持著把每樣東西放回原位的習慣,也許這個習慣還會繼續保持下去。
4. 執行規則有沒有變成懲罰?
另一個阻礙規則執行的因素是規則的表述方式,我們需要審視一下自己在執行規則時有不良情緒嗎?我們的身體姿態、眼神、語氣有沒有流露出憤怒和反感?孩子通過視覺、聽覺線索來感知我們的語言,當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怒氣時,規則就變成了懲罰,原本是雙方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演變成一方發泄、一方防禦。
有個常用的說法叫「溫和而堅定」,說的是只有在你冷靜時,才能準確地將信息傳達到位,比如「去衛生間玩水」(行為指導),而不是「是誰把水灑了一地?!」,「你看看你弄的,到處都是」或者「不是說了嗎?不能在客廳玩水!」(指責),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恐懼或者氣憤而忽略你的話。
有句話說:如果你一進入房間,孩子就因為緊張而全身僵硬,那你所有的教育都是零。
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家不聽話、但是很聽老師的話,是因為害怕老師,其實不盡然,有的幼兒園老師並不「凶」孩子,但孩子們還是很聽她的,說到底,這裡面有個「權威」的問題。
那麼權威從哪兒來呢?愛,只有感受到家長的愛,孩子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家長的指導,但是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卻有很多家長因為無法建立權威而苦惱。
如何既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又建立自己的權威?這需要一些教育技能。
有個故事說,一個哲學家租了一條小船過河,途中問船夫:你懂哲學嗎?船夫搖頭,哲學家說:你已經失去了半條生命。繼續前行,哲學家又問:你懂藝術嗎?船夫又搖頭,哲學家說:你又失去了半條生命。船在河中央漏水了,船夫問哲學家:你會游泳嗎?哲學家搖頭,船夫說:你失去了整個生命。
成為好的家長和老師需要的是具體而實用的技能,而非空泛的教育理論。任何教育理論要落地,都需要具體技能做支撐。歡迎大家來聽我的PET親子溝通課,我們一起學慣用辯證的態度和靈活的技巧建立更和諧的親子關係。
推薦閱讀:
※一個人獨自懷孕生子,並獨自帶孩子到孩子三歲,是否可行呢?
※很厭惡反感我的親媽,總是有報復打壓媽媽的念頭!同時很懼怕自己有一天被我的女兒討厭!我不要這樣的折磨!?
※家暴出逃家長抓回警察介入該如何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