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Axure/Sketch前,產品經理應該做些啥

前段時間在部門內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做產品設計的心得,因為部門內不少新同學喜歡在接到需求就打開axure畫原型,可能大部分新手pm也會有這種壞習慣,可能使用的原型工具不同,但對於新手pm,真的不建議在沒思考深入全面之時就開始畫原型。

那麼基於我的經驗,開始原型設計前產品經理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呢?

----------以下是當時的分享原文----------

作為產品經理的你,有木有遇到過以下場景:

原型畫好了,需求方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你沒理解我的需求。 ——沒有明確核心需求就開始做

原型畫好了,其他人看完說:這個功能為了解決啥? n——沒有通過產品方案反應出優化方向

原型畫好了,研發說:實現不了,方案和當前的架構衝突/有些數據我們取不到/實現代價太大… n——產品方案不具有執行性

原型大家都說好,然而上線後用戶不買賬:沒人用、不會用、用了白用。 ——功能設計不夠簡潔、無法切中用戶痛點

上面的情況發生,基本都和一件事有關——「沒想清楚就畫原型」

Mika的理解中,產品優化的過程應該是:由小到大(做加法)再到小(做減法)的過程。需求是誰提出的不重要,作為產品經理需要在還原出核心需求後,通過全面且深入的思考,得到覆蓋90%+目標用戶使用場景的最佳優化方案,並確保用戶想用且會用並認為好用

看到過好多pm在拿到需求稍加思考後,就打開Axure開始畫框架圖或者原型圖,甚至是高保真原型。這其中或許真有超牛逼的大神:瞬間領悟需求,快速得出優化方向、目標,超強邏輯性能在大腦中畫出清晰的框架&流程圖,然後開始畫原型。但是像mika這種腦子笨的產品經理,無法短時間把一些關鍵環節在大腦中處理掉,忽略了「畫原型」之前的關鍵步驟,就容易出現以上的後果,然後不得不返工。

作為一名普通產品經理,打開Axure畫原型前,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結合雪穎即將要做的小功能,說說我的一點思路。

一句話概括中心思想:理解需求-->明確目標-->圈定範圍-->理清流程-->確定信息結構-->頁面框架(線框圖)-->界面設計

l Step1:理解&提煉需求

周一早上,我叫住mike說:「你去在拉勾上做個豆瓣。」

如果我是mike,估計我也會懵逼。但是當面對用戶、合作夥伴、配合部門甚至老闆,或許我們經常接收到的需求就是這樣的:我想要XXX功能。

如果mike在接收到這樣的指令後,立刻打開豆瓣做研究,然後花2天時間做了個拉勾版豆瓣交給我,99%的概率我會給出這樣的回應: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問題來了:我想要的不就是這個「拉勾版豆瓣」嗎?如果不是,我到底想要什麼?

n還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老闆突然叫住mike:「現在的用戶活躍度太低了,根本無法達到今年的目標。你去出個產品方案優化下吧!」

mike又是一臉懵逼。老闆只關心效果&目標是否達到預期,從產品上如何優化才能提升數據?

以上兩個場景都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面對他人這樣的需求,mike如何深挖出埋藏在我心底的原始需求?如何明確怎樣才能做到老闆「提升活躍度」的要求?

1.1 明確需求方的需求

不管接收到的需求是否明確,都需要和需求方反覆溝通,明確自己100%get了需求方的意圖,盡量用自己的話描述給對方,並得到對方:「沒錯就是這個」的回應。

這時不需要給出你理解下的產品優化方案,只需要給對方一個回答:好的,我知道了,我去想想如何優化。

mike應該追問我:為什麼要做豆瓣?拉勾上做這個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認為豆瓣形態的產品功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有沒有更好的產品形態?……

1.2 還原並提煉需求

知道需求方真正想要的東西之後,需要通過多角度還原需求方的核心訴求,深挖出痛點

關於老闆「提升活躍度」的要求,需求已經很明確,不過mike還需要確定自己理解「提升活躍度」的意圖到底是什麼。

l Step2:獲悉現狀&目標

針對已經獲得的核心需求,是否有實現的價值?要根據現狀和目標綜合判斷。

2.1 了解現狀(背景)

方法很多,例如數據分析、用戶調研(適度)、日常用戶反饋收集…

mike理解了老闆「提升活躍度」的需求,但是關於「為什麼當下活躍度低?哪方面還有提升空間?」這樣的信息仍需要通過調研or數據分析的方式獲得。

2.2 明確目的&目標

在「理解需求」的環節,其實就需要和需求方對於目的和目標達成一致,這個環節再次明確的意圖是「不會被現實帶跑」,要能做到跳出當下,找到方向感和目標感,才能確保自己不會偏離跑道。

2.3 基於現狀,對目的&目標做合理拆解

有時候目標很遙遠,那麼要找到階段性的目標,或者是達到目標的必經里程碑,會更清晰自己的優化方向。

l Step3:圈定需求範圍&特性

3.1 圈定需求範圍

針對需求,確定優化的場景和邊界。確定不要讓需求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突破邊界限制,覆蓋的場景越來愈多。

根據現狀和目標,設置機制、策略和不同環節的信息量&功能點,能讓用戶一步步達到理想狀。

3.2 確定需求特性:快而有序

這是先做加法再做減法的過程:

1) 做加法

通過頭腦風暴、用戶調研(適度)、深度訪談、競品分析等,全面擴充可實現的思路,並在這個過程中更深入理解需求。

2) 做減法

面對已收集的大量信息,需要具有敏銳且辯證的眼光和對需求的深入理解,高效過濾噪音,確定服務於目標對當下槓桿最大且成本最低的特性。

3) 確認特性的合理性

確定特性後,一定要找需求方、老闆、用戶等多方確認,得到對方的認可後才可以繼續做執行,否則需要重新返回Step1。

l Step4:形成框架&流程

得到現狀、目標、明確的場景和核心特性後,確定主路徑&關鍵節點;

然後細化主路徑,增加「最」必要的節點,並擴充分支路徑,從而形成關鍵流程圖,基本框架搭好,基本可確定所需的頁面及關係。

l Step5:確定信息結構

5.1確定展現的信息並分層

明確每個階段需展現的信息量,並對信息劃分層次,確定展現的頁面;

5.2 明確信息來源&獲取

1)已有信息,可直接獲取

2)待獲取的信息,需確定信息來源

完成以上5步後,恭喜你終於可以打開悸動已久的axure/skech,愉快滴畫原型啦!

以上只是mika在多次實踐&調整的過程中形成的相對有效的方法,大量文字可能不便閱讀,方法也肯定不適用於所有人,但是希望對某一階段存在「迷茫」的童鞋有些指導,作用就達到啦~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好的產品經理?
開放平台的產品經理應該多注意哪方面的東西呢?
「互聯網學習圈」一周內容摘要(第一期)
我的產品方法論(產品的設計3)
6個抓用戶的小故事

TAG: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