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同行們,請不要這麼酸!
文人相輕算什麼?從媒體轉到營銷後,我發現,營銷人豈止是相輕,簡直是相酸!
每一個火的項目出來後,總有一大票同行在說,這個只是在自嗨,這個沒有打到核心用戶,這個沒有有效傳遞品牌信息。
就像這次騰訊動漫做的薛之謙H5,在刷爆朋友圈後,果然遭批。
《段子手薛之謙刷爆了朋友圈?那不過是一場市場公關們的自嗨》,這是PingWest今天推的頭條,引來一推營銷和媒體同行的轉發。評論區是這樣的:
文章一開頭,這位名叫盛威的作者就說:
從歌手轉型段子手的薛之謙,最近給騰訊動漫做了個H5廣告,據說引發了「刷爆朋友圈」的效果。如果沒有看錯的話,我的600多位好友中只有不到10個人轉了。這讓我不禁懷疑,被刷爆的到底是誰的朋友圈。
是不是很有道理?這其實是常見的質疑套路。
因為朋友圈的封閉性,很難去測量什麼才叫「刷爆」。尤其是營銷和媒體行業人士,比較積極轉發和討論,很快製造了刷爆的效果。但反思起來,這種刷爆很有可能局限在小圈子裡,所謂的「自嗨」。
新世相做的逃離北上廣活動時,就有不少批評說是媒體人和營銷圈自嗨。
那究竟怎麼評判是不是自嗨?
要看傳播數據!而不是憑自己600人的朋友圈在那兒瞎想。
廣告門:H5目前的打開數據現在已經達到多少?
LAVA:從昨天9點半左右發出,發出三個小時就已經破120W的PV。而在今天早上的PV大概是270W。
廣告門,之前吳亦凡、故宮、韓寒當時的PV是多少?
LAVA:吳亦凡的那支一天有650W,故宮中間被微信封了一段時間300多W,韓寒我要再問問。
這是騰訊幕後製作團隊TGideas的負責人李若凡LAVA,第二天了接受廣告門採訪。
以同行的經驗來說,我認為這個數據是基本可信的,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傳播。百度指數也可以佐證,「騰訊動漫」在11月25日有個巨大的拉升。
其實到了今年,H5的勢能已經快用盡了,傳播率每況愈下,一般都是公司員工才轉發。有些代理公司能雖然刷出些好看的數據給甲方交差,但實際在朋友圈幾乎沒有響聲。
TGideas確實牛逼,他們當年做的吳亦凡H5可是結結實實刷了一次屏,開這類H5的先河。從前面兩篇採訪稿可以看出,這次薛之謙H5爆紅不是偶然,是精心策劃的結果,不僅是創意,還有渠道。有興趣的同行可以再看一遍廣告門的專訪。
其實在發布薛之謙H5的當晚,這位負責人接受公號「廣告文案」採訪,就說了這麼一段話:
二毛:從你們過往的作品傳播經驗來判斷,你預估這個H5大概會有多少的訪問量?
LAVA:這個其實不好說,不過短時間pv破百萬還是有把握的。因為h5有幾種,一種是部門同事轉發的,一種是公司同事轉發的,一種是業內同行轉發的,一種是各種好友用戶轉發的。
一般出現最後一種情況,那就說明效果不錯。
不是跪舔。作為同行,我非常認同LAVA的判斷。我畫了張示意圖:
微博製造了廣場效應,讓大V們成為高音喇叭。但微信朋友圈的保守克制,又回歸了傳統的人際關係結構,更加逼近真實情況。朋友圈信息的傳播,很像漣漪,首先靠一個核心圈層鼓動,再一級級往外擴散。一個H5或者公號文的成功傳播,基本是這種套路:首先要打動你身邊的人。
這其實是費孝通在名著《鄉土中國》中提出的「差序格局」,這一經典概念到現在依然適用:
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所以,媒體圈和營銷圈的自嗨是必須的,如果這些人都不嗨,你怎麼指望傳播出去?
他們是感受最敏銳的核心圈層,靠著這些人推波助瀾,才有可能製造大眾傳播,覆蓋百萬以上的人群。
關於第二點質疑,有沒有擊中目標用戶?
沒錯,所有做營銷的都喜歡拿目標用戶說事,但沒幾個人能說清楚。
PingWest一文引用了騰訊動漫一位編輯的觀點:
(廣告)跟我們內容部沒什麼關係,是市場和產品做的,整個市場部就沒有一個真懂二次元的,完全是學了倆新詞瞎搞的。
還有一些評論者認為,這次H5打動的是薛之謙的粉絲,在二次元群體中沒有激起反應。
真的是這樣嗎?這些個人觀點成立嗎?
還是看數據:
LAVA還透露,薛之謙這支H5的轉化率是2%。
大意是說,270w的pv(應該最終不止此數),已帶來了騰訊動漫app近5萬的新增下載。
應該不是吹牛,根據AppAnnie的統計,11月24日騰訊動漫的App Store的排名是10(圖書分類),370(總榜),第二天分類排名上升到5,總榜爬升194,提升非常明顯。
(騰訊動漫本周排名)所以,即便從效果還看,薛之謙H5這波還是有明顯作用的。既能賺音量,還有實效,你還要說啥?性價比嗎?騰訊動漫又不缺錢。。。
逃離北上廣、時光相冊濾鏡則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廣告效果很難測量,所以即便非常火爆,仍然有不少營銷同行認為活動對廣告主沒有什麼意義。
這還是酸水!
人人都想精準營銷,但鬼知道怎麼才真的精準?很早就大力投入精準營銷的寶潔,今年就開始反思,準備逆勢而行,主動增加電視廣告等傳統營銷。
所以,社交傳播別扯那麼多虛頭巴腦,請用數據說話。沒有傳播量,你做的再漂亮,再符合廣告定義,都是shit。
批評同行之前,先拿個你做的case出來。
You can you up。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