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領域女子不如男?是性別歧視還是另有原因?

學理科女生不如男生,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哈佛大學的校長也這麼說過,而且說完以後他下課了……

作者:政見觀察員 楊鳴宇

在 2005 年哈佛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次會議上,經濟學家拉里?薩默斯表達了一個帶有歧視性的觀點:女性在數理領域鮮有見樹的原因是兩性存在先天差異。沒過多久,薩默斯就為自己的 「口不擇言」 付出代價。次年,他因為教員的不信任投票而成為哈佛近 150 年來任期最短的校長。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科學界確實存在性別不平等現象。在科研人員的數量、職級、薪酬、聲望等方面,大都顯示出女性弱於男性的情況。理論上說,科學研究更多取決於個人能力而非個體社會屬性,因而應該相對公平。那為什麼科研領域仍存在較為明顯的性別不平等現象呢?

最近一篇發表在《社會》的研究文章,試圖以學術網路為切入點,考察中國科研產出體現的性別差異。研究者主要關注 3 個問題:1)高校科研人員的學術網路在規模和結構上是否存在性別差異?2)學術網路規模及其結構的性別差異是否是學術產出性別差異的重要因素?3)學術網路及其結構的性別差異是通過怎樣的作用機制影響學術產出的性別差異?

分析數據來自 2013 年的 「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該項調查通過中國科協和北京市科協設在北京的 51 個調查站點單位,隨機抽取 8900 名自然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考慮到中國科研體系以高校為主,因此分析集中在過去 3 年裡在高校有科研成果發表的 1372 個樣本。

分析結果顯示,女性科研產出確實低於男性,3 年裡,女性的 SCI/EI 論文為人均 4.1 篇,而男性的為人均 5.7 篇。而男性的學術網路明顯優於女性,如男性的網路規模為 11 人,女性的只有 9 人。如果細分網路構成,男女性在 「國際學術」 「企業」 和 「政府」 等維度的社會關係聯繫上均存在統計意義上的差異。這直接影響女性從學術網路獲取的 「信息」(如研究靈感)和 「資源」(如科研資金)可能比男性更少。

進一步回歸分析顯示,在控制了年齡、教育程度、婚育、職稱和單位級別等變數後,男性這個變數依然與 SCI / EI 論文數量呈顯著正相關。雖然在加入上述學術網路作為解釋變數後,性別的影響力大幅下降,但仍然沒能消除兩性之間的差異。

最後,研究者還檢驗了性別原因造成科研產出不同的另一種可能─即相同的學術網路對男性和女性的回報存在不同。研究者於是對男性和女性子樣本在控制相同的解釋變數的情況下分別進行回歸,然後檢驗 「女-男 APE 係數差」 是否在學術網路上存在統計上的差異。結果顯示,只有在 「企業紐帶」 一項上兩性存在差異。研究者的解釋是 「女性動用企業社會網路的動機和積極性相對較低,也可能在於企業合作者對女性動員的響應和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但總括而言,沒有證據支持學術網路對於兩性的回報存在系統差異。

科學研究尤其是理工科領域研究,對團隊合作要求相當高,這使科研人員的學術網路成為影響其科研產出的重要因素。因此這項研究的一個重要政策意義是,雖然無法完全消除,但如果能在政策上給予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支持,將能有效改善科研領域存在的性別不平等現象。

參考文獻

朱依娜、何光喜(2016)。學術產出的性別差異:一個社會網路分析的視角。社會,4。

推薦閱讀:

中國所存在的性別歧視到底有多嚴重?
那些老了的偽娘與mtf,生活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女人要做到矜持,不能大膽表達出最真實的情感?
男性穿女裝上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女生是否會有不用努力以後嫁個有錢的就好的想法?

TAG:性别 | 平等 | 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