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的是麗江,我去的是大研

中國的現代化浪潮把幾乎每一個古城都變成了花枝招展的酒吧街,麗江作為開發比較早的那一撥,首當其衝,現在甚至變得有些臭名昭著。

但這並不重要,旅行從來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對一部分人來說,醉生夢死溫柔鄉便是旅行,對我來說,那些我愛的事物因商業化而得到更加友善的對待,便是知足。

因此在麗江,你慕名而來尋找艷遇,我撥開浮華觸摸大研,各取所需,各有所樂,並沒有什麼值得爭論的。

麗江從來都是一座商業城市。

雲南本土作家于堅在《倖存之城》里說:「許多世界文化遺產,實際上只是一座座古代建築的空殼,曾經存在於其中的日常生活已經完全消亡。但大研鎮卻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她的建築,她的相濡以沫的日常生活,她的美麗、勤勞、保守的母親。」

這正是麗江的迷人之處,商賈雲集,包羅萬象,有人被其神秘的東巴文化吸引,有人也正是沖著那艷遇之都的名號而來,有人喜愛她的柔軟時光,有人偏要探尋她的驚險刺激。

自古以來,麗江一直是茶馬古道上的商貿重鎮,要不是那些南來北往的馬幫,麗江這個偏安一隅的小鎮又怎麼能夠興起,她本就是一座由商而起、因商而興、經商而盛的城市,現在我們把那些農耕時代的商業形式叫做遺迹,去緬懷,去探尋當時的文化,但我們也不能阻止當地居民擁抱現代化,畢竟人都是向前看的,如果讓你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擔水做飯,煤油燈照明,與別人穿同樣的衣服,通訊基本靠吼,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

麗江的問題不是商業化,而是過度的商業化侵蝕了納西族的傳統文化,令這座小城變得十分尷尬。1997年時,大研古鎮能夠申遺成功,靠的既是有形的建築群落,更是存在於街頭巷尾的納西市井生活。如今,古城裡不僅擠滿了做生意的外地人,許多酒吧為了擴大經營面積甚至隨意改建房屋結構,僅僅在外觀上看起來像納西民居,內里早已面目全非。這也難怪那些熱愛麗江的人們提出批評,聯合國亮出警告,愛之深,責之切,大家都希望麗江能夠早日在商業與傳統間找到平衡,而不是迷失在燈紅酒綠的浮華世界。

而聯合國和許多旅遊者津津樂道的納西傳統文化,又恰恰是因為旅遊而延續,並且發揚光大的。

有沒有想過,如果麗江沒有成為旅遊景區,在現代交通的衝擊下又失去了茶馬古道的商貿優勢,她現在會是什麼樣子?恐怕只是中國眾多小城鎮中的一個,那些引人入勝的納西文化傳統,難道又會保存得很好?

1996年地震前,除了一些外國背包客,中國沒幾個人知道這個西南邊陲的小鎮,那時的四方街確實有四方街的樣子,居民也有居民的樣子,但隨中國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麗江也搞起了拆遷,四方街旁的一些古民居被拆除,建起了兩層樓的磚混結構房屋,那時的想法很單純,新建的房屋更適合人居住,也有利於降低古城裡的人口密度,又哪裡考慮到了保護遺迹這檔子事。

是大地的顫抖,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在麗江,世人方知西南邊陲竟有這樣一顆隱世明珠,也讓納西民族覺醒,開始自覺地保護古城和文化。

地震後,古城裡的磚混建築被拆除,然後陸續蓋起一片傳統納西民居,原本被改造成水泥地的四方街,又重新鋪上了石板,一切都在圍繞著保護傳統文化而進行,古城裡的民居和古建築開始得到應有的保護。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麗江人認為1996年的那場7級大地震對麗江的意義不亞於申遺成功。而逐漸壯大的旅遊業,是麗江人保護並發揚傳統文化的持續動力,遊客給他們帶去了富足的生活,吃飽喝足後,才有心思保護傳統文化。

然而文化這事從來都是少數人在為之奔走,所以你們去麗江,不要抱怨廣大納西民眾向你推銷旅遊商品,你只要看到總有一些人,他們一輩子都致力於保護納西文化,也是他們的努力,才有今日之麗江。

這裡我必須提到宣科,如果你去麗江,一定不能錯過他的大研納西古樂會。

宣科,麗江的傳奇式人物,一生致力於發掘和研究納西古樂,並將這種頻臨死亡的音樂呈獻給全世界,對納西族的文化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

宣科之前,納西古樂已經被遺忘得差不多了,除了一些老人尚且保留著手藝,年輕人對納西古樂知之甚少,他們更喜歡在台上唱唱跳跳的流行偶像,況且納西古樂這項手藝也無法給他們帶來優渥的生活。因此,當宣科1978年從監獄出來後,他只能組織起一支由農民、教師、裁縫、和尚、馬鍋頭、建築工、鞋匠等非專業人士構成的「三老」樂隊,不僅人老,樂器也老,樂曲更老。

如果不是宣科們的努力,納西古樂也只能面臨失傳的命運。文革時期,納西文化幾乎遭遇滅頂之災,眾多寺廟被拆除,和尚被勒令還俗結婚,東巴們被迫停止了一切宗教活動,用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典被大批焚毀。而那些喜愛古樂的老人們再也不能湊到一塊兒演奏,他們不得不燒掉樂譜,心癢時偷偷找個無人的地方擺弄樂器,不敢讓紅衛兵聽到。沒有了書籍,那些老樂曲又能流傳多久,幸兒一些固執的老人在心裡牢牢記著曲子,最終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把一些曲目堅守下來。

納西古樂雖然一直在納西地區流傳,但它奇蹟地保留了中原地區早已失傳的唐、宋、元時期的詞牌、曲牌音樂,就是把咱們曾經熟悉的唐詩宋詞元曲唱出來,以真正的古人的方式。《浪淘沙》是納西古樂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它時而端莊肅穆,時而奔騰萬里,細細聆聽,能感受到大唐時代的雄渾氣度,彷彿穿越時空,觸摸到曾經的盛世王朝。

隨著麗江旅遊業的發展壯大,納西古樂在宣科的帶領下也逐漸走出國門,去大不列顛、法蘭西、西班牙、日本等國度演奏,把中國的「音樂化石」呈獻給全世界。以前只是納西族在田野間農舍前的自娛自樂,現在每晚上一個多小時就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旅遊給納西古樂的老藝人們帶來應有的回報,也吸引了一些年輕人加入古樂會,從這個方面來講,商業化真不是什麼壞事。

另一個不能錯過的,是東巴文化。

許多外國遊客最早是通過洛克博士知道麗江的。1923年,洛克剛到麗江不久,無意中發現三個納西族男巫正在跳舞,他們身上的宗教服飾,插滿櫟木和松柏的「花園」,被染成黃色並畫上各種鬼神的松木牌,以及擺滿麥種、陳蛋、和干豆的桌子,都深深吸引著洛克。

男巫們還用麵粉揉成各式各樣的動物佣,比如正在喝酒的蛇、山羊、綿陽,他們繞著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跳舞,一個用黃銅鈸,一個用劍周而復始地敲鑼,還有一個擊鼓,一位病婦躺在床上,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切。洛克這才發現,納西人正在用巫術祛病,他自信地走上去,替那婦人診了脈,給她擦了點蓖麻油後,就和那幾個納西男巫聊了起來。

原來那幾個男巫就是納西人口中的東巴,他們的文化激起洛克極大的好奇心,從此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原本的植物學家洛克,就此變成納西文化之父,此後的十幾年,洛克為《美國國家地理》撰寫了大量稿件,雖然這些稿件沒有任何文采,甚至有許多怪異的文字,但美國民眾仍被這個東方的神秘小城深深吸引,以至於在麗江出名之前,總有西方背包客慕名而來。

顧彼得,另一個漂泊一生的外國人,十幾歲從俄國流落到上海,1941年來到麗江,一住就是9年,在這裡他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這段經歷促使他寫下《被遺忘的王國》,成為現在人們了解麗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書中,顧彼得竭盡所能讚美古城,讚美納西古樂、東巴文化,他認為納西古樂是「眾神之樂,是一個安詳、永久和平與和諧的國度的音樂」,有人不能領會覺得古樂單調,那是因為「他們的心情還沒有達到應有的平靜和安寧」。東巴文化則是納西族重要的宗教文化,已有1000多年歷史,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等。

圖:洛克(左一)與國家地理學會探險隊同伴,以及身邊最忠實的納西衛士 / 來自 網路

顧彼得與洛克同一時期在麗江,他們是好朋友,工作上的好搭檔,他常常幫洛克翻譯文稿,用自己的打字機記錄那些珍貴的資料,共同將東巴文化發揚至西方世界。

今天,顧彼得書中沒有旅遊、廣播、電影、俱樂部的麗江正在遠去,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探尋東巴文化。坐落在黑龍潭公園內的東巴文化博物館,是普通旅遊者最容易觸摸純正東巴的地方,這裡收藏了上萬件文物,對東巴文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你大可在古城附近租一輛自行車,悠閑地騎過去,順帶感受一下麗江新城人民的生活方式,畢竟他們才是真正的納西人。

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東巴文化,可到距離古城12公里外的貴峰三元村,這裡的納西族居民世代以農耕為業,還保留著傳統的古風古俗,村中不僅有古樸的納西族建築,還有祭天場、祭暑場等祭祀場地,東巴大師、東巴經師一樣不少,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碰到當年讓洛克驚奇不已的祭祀場景,而這裡村民的生產生活,仍然遵循著古老的納西傳統。

白沙鎮也是個好去處,雖然它的名氣也挺大,但這裡是麗江土司「木氏家族」的發源地,明代遺存的那幅白沙壁畫,會讓你覺得人擠人也是值得的。

而在100多公里開外的香格里拉白地村,你會驚訝於此地的神聖。相傳,東巴教的第一聖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歸來,途經白地峽谷西端的白水台,被此地美景吸引,留下來設壇傳教。由此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東巴文化、東巴文字,白地村成為東巴教的發祥地,以及朝聖之地。

「不到白地朝聖,不算真東巴」,不到白地朝聖,不算真遊客,每年二月初八,納西族會舉行古老的血祭: 「朝白水」,如果你能有幸目睹這場盛大而莊嚴的儀式,此趟旅行已然無憾。

白水台西北角半坡上的灌木叢中,傳說為丁巴什羅的修行地;白地峽谷北側的「許韋」山腰,有一喀斯特溶洞,相傳為另一聖祖阿明什羅修行著書之地,如今都被奉為聖祖遺迹,為後人所敬仰。今天,白地村仍有碩果僅存的東巴家族,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大東巴,世世代代傳承著東巴紙、東巴文、東巴祭祀之術,上千年來執拗地守護著民族的財富,不像那些沒有靈魂的城裡人,總是經不住外來的誘惑。

不過在對於誘惑這一點上,麗江人同樣認為自己非常堅定。大研鎮一位女幹部曾公開表示納西文化具有強大的包容性,歷史上將進入麗江的其他民族都融入其中,所以她有信心在將來「不是別人同化我們,而是我們同化別人」。

我倒希望她這一番話能夠成為現實,民族的趨同,全球的一體化,在文化層面來說是很可悲的,曾經各民族創造的獨特文化驅使人們遠行,那時有發現新大陸的喜悅,有探索隱秘文化的強烈好奇心,如果這一切都趨於相同,那麼世界將變得非常無趣,旅行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麗江,請你hold住;大研,期盼有朝一日能從這浮華中抽身而出,重歸寧靜。

小提示:

文中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無他意。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萬分感謝!

原創不易,允許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想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騎驢漫遊


推薦閱讀:

不霸之王:郭鶴年全傳,益海嘉里和香格里拉背後的大佬
在未開發的香格里拉天保山區徒步七天
香格里拉大火的損失應該由誰賠償?

TAG:丽江 | 香格里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