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粵菜館 吃了有十年……試問十年前 你與誰共餐?
01-31
翡翠酒家,吃了有十年了吧……這家粵菜館子最早開在新天地南里,當年去ume看電影就順路飲茶,還記得當年憑電影票根可以免費停車2小時,但要在出口繳費處的記賬本上籤個車主姓名,我每次就簽:張藝謀、王家衛、斯皮爾伯格……
十年前,上海還沒有利苑、御寶軒和家全七福這麼齊整的粵菜陣容,大家還停留在周末去唐宮排隊吃乳鴿的水平,翡翠進駐上海,也算是刷新了滬上粵菜的標杆。(翡翠招牌的龍蝦泡飯)這些年,翡翠似乎沒怎麼上過熱門餐廳的榜單,但默默在梅龍鎮和高島屋開出分店,保持在200塊左右的人均,你未必會繞道前往,但隨意去吃,總是舒心。這是我喜歡的粵菜館子模樣:紮實、低調、不搞噱頭,忠於傳統。
粵式叉燒,翡翠做的是花叉(間於肥叉與瘦叉之間),六分瘦四分肥的梅肉,直斬,肉香不算突出,但嚼勁好。店裡人說:他們至今還在堅持手打叉燒,打半個小時左右讓肉上勁——我聽了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有些餐廳的叉燒肉雖嫩、但是散,有明顯的纖維化質感,原來是加了類似嫩肉粉的東西。燒鵝也漂亮,皮薄脆,油脂厚度剛剛好,煙熏味也很舒服。燒味三拼里最出色的是豉油雞,用的是湛江雞,雞有雞味,亦有玫瑰香,秘訣是店家每天自己調的玫瑰露酒,有老鹵風采。西施骨燉西洋菜,掀蓋的第一層風味是西洋菜的清香,再是肉香,最後以蜜棗的甜和北杏的苦收尾。
粵菜里的湯,講究「三煲四燉」,煲湯三小時,燉湯四個鍾,前者靠火力攻,出湯濃,後者的火則是收的,湯清透。西施骨其實就是豬的肩胛骨,肉精瘦而無肥脂,猶如古代美人,因為它形狀扁平如扇子,所以也叫扇骨,燉出來肉軟而不柴。牛小排,先煎到八成熟,再小火收汁,有點將西式煎牛排與本幫紅燒肉相結合的意思,肉被醬汁煮到酥爛,又透著高油溫逼出的香。豉油皇大蝦,草蝦用元寶蝦的刀法,中間剖開,過油炸兩次,低溫炸熟,高溫炸脆。魚香茄子煲,港式的魚香和川菜里的魚香是兩個味型:川菜的重在酸甜配比,港式的則突出咸香——這裡用的是馬友魚,我們平常所謂的「鹹魚翻身」、周星馳說的「做人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說的都是它。翡翠的蝦餃,是側包法,褶子精巧,餡芯里除了大蝦還有冬筍和肥膘,我喜歡裡面的胡椒味道。
甜品:杏仁茶可以試試加油條的吃法。若是坐大堂位,幾道點心就很好,若是落座包房,會有堂灼的菜式,大廚推著料理車用卡斯爐現場烹飪,更顯宴請體面——我之前去香港的新同樂用餐,連餐後的糖水都是經理親自在桌邊料理,以顯尊客之道。翡翠的堂灼應季而變,當下的一道是蟹肉炒飯:現拆廣東紅花蟹,當場炒香,油控制得剛剛好被吸收。炒蛋,跟揚州炒飯不一樣,蛋蛋講究六分嫩、四分熟。
這樣,蛋剛剛好能包住飯。等炒到飯粒在鍋里跳舞,投入蟹肉和蔥白。最後將飯轉到煲仔,加蓋燜出蟹香和鍋巴。這道堂灼的主食,考驗的是廚師臨場的用火與控油,炒出來滿室噴香,主人臉上也有光。我覺得自己的粵菜知識還不夠紮實,不久前剛剛去吃過香港,所以訂了十二月去澳門的機票……
試問十年前,你與誰共餐?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