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理財公司收入是美國的16倍
在過去的這個周末,老南兩天只睡了8個多小時。一是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金融理財師年會,進行了高密度的業內交流。二是在上海,聯合全國十多家理財師協會、社群、俱樂部,組織了場業內的TED式理財師經驗交流。應該說收穫非常大,也和大家講講,理財師行業在發生什麼。
先說個好玩的事,昨天,一自媒體統計了美國的理財師平台鼻祖LPL的業績,這家年發行5000億美元的資產,有1.2萬理財師的平台,卻沒國內某知名的上市第三方理財公司賺錢。美國LPL產品傭金收入僅佔46%
美國LPL在2015年的凈利潤率僅3.95%,過去幾年沒超過5%。國內某上市的知名第三方理財公司,凈利率高達29.31%。要知道,LPL發行的金融產品是國內這家公司的32倍,可收入僅是國內公司的2倍。換句話說,國內這家理財公司在同等銷售下,利潤率是美國LPL的16倍。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國內暴利在美國卻是業績平平?
這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美國LPL幫客戶賺到了錢,國內則和客戶是博弈關係,必然收入巨大。而這就是「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和「以產品銷售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區別。
nnnnnnnnnnnn周五晚,一國內理財師在交流時說:好產品不用下任務,直接秒殺,客戶買不到;不好的產品天天下任務,賣不掉扣獎金,賣給客戶了於心不忍。所以,無法靠諮詢收入支撐,僅僅靠產品銷售收入的理財師,要做到客觀獨立,除非具備極強的責任心和意志力,否則是非常難持久的。
老南敬佩的某老理財師PPT
老南敬佩的某老理財師PPT
1、國內的的絕大多數客戶,還是不明白理財中「想要「和」需要「的區別,不了解資產配置的真正意義,還認為理財就是發財,很容易在熱鬧的市場氛圍中迷失方向,跌進大坑。
2、國內大部分理財師,夾在機構的考核和客戶的需求之間,前後博弈,很容易去能力化,變成單純的銷售機器,在未來的互聯網大潮中被淘汰。
3、所以,過去十年中國的理財教育,從某種程度上,媒體、監管、機構、理財師、老百姓,都是失敗的,所以E租寶之類的事件,還會頻繁發生。
4、但這次,老南在上海三天時間裡,見了很多人,談了很多事,感受到了行業前所未有的變化:部分理財師的覺醒,行業里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提升專業能力的氛圍前所未有,所以有了以上的廢話。
第一時間看老南最新文章,請關注微信訂閱號「石榴理財師訂閱號」(shiliulicaishi)
推薦閱讀:
TAG: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