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的幾個主要流派的修行方法分別有哪些長處和短處?以及初學者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一門深入?
比如帕奧止觀、葛印卡內觀、馬哈希內觀、雪烏敏的心念處、隆波田的動中禪。
末學也知道法門沒有高下之分,不過每個法門都必然有其優勢和不足於其他法門的地方。比如帕奧系對禪那心的嚴苛要求,葛印卡、馬哈希的受念處純觀行等等,還有獨闢蹊徑的動中禪。也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你的修行法門是如何入門及深入的?
謝謝邀請。
最近在參加課程,手機拿到手才不久。很高興看到關於實修四念處方面的問題邀請。
就師兄提到的這些傳承,我了解的不多,因為從一開始,我學習的就是葛印卡老師的傳承,之後也並未學習過其他的法門。如果讓我從各個角度去詳解這些法門,我做不到。相比用文字來了解,我更希望賢友親自去嘗試。
不管這些方法被冠以了何種名稱,本質是他們都是在修行四念處。
什麼是四念處呢?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人由身、心兩部分組成,就身體而言,有觀身和觀受兩部分。
觀身相對粗糙,而觀受相比很微細。
觀身是指:當下對自己的身體的行為保持清楚的了知,我知道我在走路,我在邁左腳、我在邁右腳,我在吃飯,我在拿起筷子,我在張嘴,等等,保持清楚的了知。
觀受是指:對身體上的感受保持清楚的了知,相比觀身,微細了很多,需要心非常的敏銳才能做到。需要經由禪坐,不斷的觀察出入息,然後培養心的敏銳度,以此來觀察身體的感受。
就心而言,有觀心和觀法兩部分,法是指心中升起的所有的念頭。
觀心粗糙,觀法微細。
觀心是指:對心中所升起的感受保持覺知。
觀法是指:對心中升起的所有的念頭保持覺知,比觀心更加微細。觀心,很粗糙的覺知能力就可以做到,但觀法就需要非常清晰的覺知與心的定力。
佛陀未出世時,世間就有四禪八定的修法,後來佛陀修到了最高的第七定和第八定,但並不能解脫。後來在菩提樹下發願,不至解脫,誓不起身。
後來達到涅槃,覺悟的關鍵在於,發現了觀智。並且踐行了觀智。
什麼是觀智?就是對身、受、心、法保持覺知。這裡的觀的意思也等同於覺知。
之後四十五年的教化,佛陀根據不同的根器教導了不同的傳承,有的從觀身入手,有的從觀受入手,有的從觀心入手,有的從觀法入手。這就是種種傳承的區別之所在。
就止觀而言,修行的根本在於先修止,再修觀,修到四禪再修觀智。
但要知道,修到四禪是很難的,但為什麼會有止觀這個傳承呢?因為四禪八定在當時盛行,除了佛陀外也有很多人修,這時要到佛陀處來求法,便需學習觀智。
觀智的基礎,從近行定就可以修,也就是佛陀發現的第九次第定。
心有定力了才能修觀。但對於那些在四禪八定上有了很高修行的人,再修定就沒有意義了,這時便需直接修觀,這時便有了止觀的傳承。
因為要修觀智,必須先有心的定。而心的定力的不同,所以入手的方法也就不同。
對於在四禪八定上修的很好的人,他們心的定力有了很好的基礎。便可以直接從觀法入手。
對於定力稍微差些的人便可以從觀心開始。
再差些的人可以從觀受開始。
再差些的人便可以從觀身開始。
這便是次第的過程。
而葛印卡老師的十日內觀課程是從觀受開始的,這個方法至今為止做為全世界受眾人群最多的傳承,也必定有它的原因。
師兄若沒有修習過,建議嘗試一期。
師兄若還想尋找更合適的方法,也不妨試一試其他的傳承。
最後祝師兄:快樂、安詳!
當今緬甸禪法概覽
(聲明:本文純屬瞎扯閑聊,請勿作為挑起教派爭端或互相攻訐的依據,否則因果自負!)
2007年11月,筆者有幸來到仰慕已久的緬甸。在我的心目中,緬甸是一片的散發著濃郁的熱帶鄉土氣息、被人類社會學家們稱為「前現代社會」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成千上萬披著紅褐色袈裟的僧人仍然過著那兩千年不變、傳承和維護著佛陀恆古教法的簡單的修行生活。 筆者在緬甸短暫的逗留期間,很榮幸認識了年青學僧吳·賓雅諦理 (U Pinnyathiri,化名)法師。法師現年37歲,能說一口還算流利的英語。他11歲時出家成為沙彌,並於20歲受南傳比丘戒那年通過三級的基礎佛法考試,25歲時即通過了三級的法師(Dhammacariya,達摩阿闍梨)考試,現任教於緬甸前首都仰光的迦雷哇多亞佛學院(Kalayvadawya)。 以下是筆者就咱們中國大陸的南傳學人們關心與感興趣的一些問題,請教U Pinnyathiri法師。希望通過這篇訪談稿(文筆經過修飾整理),幫助大家了解當今在緬甸流行的幾個主要禪法的大致概況。問:弟子能否請教法師一些有關當今緬甸禪法的問題?答:可以,我會將我所知道的情況告訴你。問:現在緬甸流行的禪法有多少?答:很多,有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莫因西亞多(Mohyin Sayadaw)、韋布西亞多(Weibu Sayadaw)、母拉明貢沙達萬西亞多(Mula Mingunzadawan Sayadaw)、莫古西亞多(Mogut Sayadaw)、馬哈希西亞多(Mahasi Sayadaw)、孫倫西亞多(Sunlun Sayadaw)、德因古西亞多(Thêinngu Sayadaw)、帕奧西亞多(Pa-Auk Sayadaw)等的禪法。這些禪法多數是由某一位西亞多弘揚出來,隨著參學者日益增多,慢慢地形成了一種禪修體系。問:現在,在我們中國日漸流行的禪法,來自緬甸的有帕奧禪法、葛印卡老師的內觀十日禪和馬哈希禪法。下面弟子可否就這些禪法請教法師?答:當然。很高興作為信仰大乘佛教的中國也有人對上座部佛教的禪法感興趣。問:較早傳入中國的應該是葛印卡老師的內觀十日禪,據說大概在2001年時,就已在中國開設禪修班了。請問葛印卡老師的禪法在緬甸的情況如何?
答:在緬甸也有葛印卡老師(S.N.Soenka)的內觀禪法,但由於緬甸的僧團很強大,許多西亞多都在傳授很系統的禪法,所以,作為在家居士身份教禪的葛印卡老師,在緬甸是比較難得到廣泛的普及和流行的。不過,葛印卡老師也曾幾次來過緬甸,有許多在家眾也喜歡修行他的禪法。但無論如何,這種禪法在國外,特別是對西方國家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在我們緬甸本土的影響。問:據說葛印卡老師的內觀禪是源自雷迪西亞多的傳承。答:我想應該是吧。葛印卡老師原是印度的商人,他的老師是吳巴慶(U Bakhin),吳巴慶的老師是西亞疊(Saya Thet)。據說西亞疊曾跟隨雷迪西亞多學過禪法,但是大雷迪寺的現任主持西亞多卻說當時西亞疊跟雷迪西亞多只有一面之緣。問:那您的看法如何?答:我不太了解葛印卡老師的禪法,所以也無從說起。問:那麼,據說帕奧禪法在緬甸曾受到抵制。答:應該不會吧!這倒沒聽說過。我知道現在帕奧禪法在緬甸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曾經到過帕奧禪修中心參學的比丘們對那裡的印象都很好。就連官方的電視、報紙偶爾都可以看到報道有關帕奧的內容。問:但是,在中國的網路上流傳著一篇文章,說帕奧西亞多的著作被緬甸宗教部的大長老們禁止出版。不知這件事是否屬實?答:我也曾聽說過這件事,不過那是發生在1995年的事了。即使是事實,也不足為奇。問:為什麼?
答:因為緬甸僧團大導師委員會(Nainngandaw Mahasamghanayaka Committee)經常會禁止一些西亞多的著作,所以也見慣不怪了。問:更不明白!答:在許多年前,他們也曾禁止過莫古西亞多(Mogut Sayadaw)的書籍。莫古西亞多圓寂後,人們普遍相信他是阿羅漢。現在,莫古西亞多的禪法在仰光擁有比其他禪法都要多的信徒,這是當年禁止莫古西亞多著作的那些大長老所意想不到和不願見到的。問:這麼說來他們的做法不一定正確?答:不全是,他們對保護我們緬甸上座部佛法的純潔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過,由於在大導師委員會主席團的五位西亞多中,有三位是修馬哈希禪法的大長老,他們會抵制和排斥跟他們意見不合者,特別是一些新的禪法。問:他們怎麼可以這樣?答:這不能完全怪他們。這些大西亞多們有很多事務,哪裡有空去審核那麼多的書籍?!這些審核的工作都是由他們的一些已經還俗了的弟子及其妻子們做的。那些弟子會把一些個人的喜惡加進去,國家宗教部只是發布執行而已。問:噢,原來如此!答:不過,大概在2004年,他們又批准帕奧西亞多的書出版了。
問:您是否知道他們當初為什麼要禁帕奧西亞多的書呢?答:我想主要還是觀點不同吧!大家對經典的解釋不同,對禪法的教導自然也就不同。問:可否舉些例子?答:例如:馬哈希西亞多教導禪修者一開始即觀照當下的身心現象,直接修觀;而帕奧西亞多卻要求先修禪定。在緣攝受智方面,馬哈希西亞多強調用「推理內觀」,即以當下的名色為基礎,推論出名色之因。但帕奧西亞多卻強調要如實知見,用智慧之光如實地觀照過去世名色之因。在觀智方面,馬哈希西亞多強調只需「觀照當下的五蘊」,但帕奧西亞多卻強調要觀照內在、外在、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問:您認為誰的比較符合經典呢?答:其實大家都有經典的依據,只不過彼此的側重點和對經典把握的完整度有所差異而已。問:既然大家都對,為何還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從邏輯上來講說不通吧!答:對於緣起方面,馬哈希西亞多認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是不確定的,人們不可能直接地、確切地去體驗它們。因此,只能基於現在的直接體驗去推理、比較、判斷過去和未來,從而知道身心有因就可以。但帕奧西亞多認為:緣起屬於四聖諦中的集聖諦,即苦之因的聖諦。佛陀強調要如實知見四聖諦,對於集聖諦當然也需要通過如實之智親自去照見。在《清凈道論》中也說到修緣起必須破除對三世的十六種疑,唯有這樣才能稱為「度疑清凈」,如果沒有通過觀智找到過去世之因,找出過去世跟現在世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不可能度脫對過去、現在之疑的。對於未來,也要照見現在和未來的因果關係。雖然未來是不確定的,但不等於說其間就沒有因果關係。就好像公司預算,不能因為未來有變數就不用制訂任何的計劃和為未來付出努力。在觀智方面,馬哈希西亞多以阿毗達磨註疏中對心路過程的解釋為依據,提出「只觀照當下的身心現象」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舉出《一夜賢者偈》來說明觀照當下的重要性,認為當下的身心現象才是最直接的、確切的、親證的,要如實地觀照他人的身心不僅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能。
帕奧西亞多則引《無我相經》、《大念處經》等經典來說明一定要觀照內在和外在的名色法。帕奧西亞多還引用《清凈道論》和《殊勝義注》,強調只是內觀而不外觀是不可能證得涅槃的。《一夜賢者偈》的確提到只需觀照當下發生之法,但該經文同時也說:這種方法是「初梵行」(ādibrahmacariyo),經文的注釋解釋為「道梵行的最初,即處於修行的前期階段」。如果把這種在梵行的初始階段所用的方法當成整個梵行就會有問題。當然,他們之間產生分歧的最大原因還是在於有無禪定的基礎。馬哈希西亞多的方法是在沒有禪定的基礎上直接修觀,而帕奧西亞多的方法則是以色界第四禪為前提才修觀。根據帕奧方面的解釋,有了禪定,一切諸行就能很清晰地呈現於意門。他們引用《清凈道論》說:智慧的直接原因是定。由於大家在起點上都已經有很大的落差,彼此之間在禪修體驗上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了。問:但是,馬哈希西亞多不是公認的阿羅漢嗎?答:哦,你在哪裡看到的?問:在中國的網路上是這麼說的。答:在緬甸,對於馬哈希西亞多的證量有多種猜測。有人說他還是凡夫,因為他希望未來見到彌勒佛;有人說他證得了阿那含果。當然,他的弟子們寧可相信他是阿羅漢。問:那他是不是會背誦整部三藏和註疏?答:我倒沒有聽說過。假如馬哈希西亞多會背誦一藏,通過考試後將會被授予「某藏持者」的榮銜,但是西亞多在學位上只是「法師」,和我是同級(微笑)。至於註疏,從來都不要求背誦,也沒有一個人會背!問:這麼看來,中國的網路有很多水分,喜歡人為造神!
答:(微笑)問:馬哈希西亞多是緬甸第六次結集的主持人?答:是的。馬哈希西亞多為我們緬甸乃至全世界的佛教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問:能不能請您談談這一段歷史?答:好的。1948年1 月4 日,我們國家擺脫了英國殖民主義者的統治,獲得獨立。新的緬甸政府為了復興被英國殖民主義者摧殘的佛教,於是提出了一系列復興佛教的計劃,包括振興緬甸的禪修風氣和舉行第六次聖典大結集。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吳奴(U Nu)總理跟隨馬哈希西亞多學習過禪法,覺得很有受用,於是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馬哈希西亞多的禪法,在首都仰光和全國各地設立馬哈希禪修中心,並把它弘傳到國外去。由於吳奴總理的極力推崇,許多政要也加入禪修。那個時候,全國的禪修氣氛都很濃,這跟馬哈希西亞多的努力和政府的推崇分不開。 1954年,緬甸政府開始在首都仰光召開第六次聖典大結集。在負責教理方面,通過了背誦三藏考試的明貢西亞多(Mingun Sayadaw)名正言順地成為回答者。至於發問者,作為主辦方的政府希望能有以代表禪修方面的西亞多來負責,如此則包括了佛教的教理與實踐兩個層面。於是,馬哈希西亞多因為在這方面的優勢而被推舉為發問者。問:這麼說來,馬哈希禪法與政治有關?答:也不能這麼說。緬甸的僧團往往獨立於政治之外。我們只能說馬哈希禪法是在佛教復興主義熱情高漲和全國上下崇佛的社會大背景下迅速發展起來的。這種發展熱潮一直到1962年軍政府奪權為至才有所減退。問:據說馬哈希禪法也曾遭到許多人的批評?答:是的。從馬哈希西亞多開始弘揚禪法一直到現在,他的方法就不斷地受到許多精通三藏者的質疑。特別是貫穿整個毗婆舍那過程的觀腹部起伏。問:但是,馬哈希西亞多以及他的弟子不也有許多是精通三藏的嗎?答:是的。雖然大家依據的都是巴利三藏,但是禪修經驗與三藏的結合程度不同,差異就會出現。有些禪法是先依三藏,後有經驗;但有些禪法是先有經驗,然後才去尋找三藏依據;還有一些禪法純粹是個人經驗,在三藏中找不到依據。在緬甸僧界,有一個人盡皆知的故事:在當年全國上下一片肚皮起伏的年代,作為第六次結集的發起人及編委之一、至上的大國師馬蘇因西亞多(Masoyein Sayadaw)在全緬甸最難通過的法師資格考試——達吒帝哈法師(Thakyathiha Dhammacariya,意為釋迦獅子法師)考試中,出了一道5分的問答題。題目為:「觀腹部起伏屬於修止還是修觀?」結果,回答「修觀」的得0分;回答「修止」的得1分;回答「既非修止又非修觀」的得5分。當時,馬哈希系統的西亞多責怪馬蘇因西亞多說:「為什麼要出這樣的題目?」馬蘇因西亞多回答說:「你們從事禪修的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但我們從事教理的卻必須依據經論!」問:現在馬哈希禪法在緬甸還很盛行嗎?答:是的。由於馬哈希禪法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其禪修中心遍布緬甸各地,在緬甸有很好的基礎。問:您是否去過這些道場呢?答:是的。每當我們學院放假或過雨安居時,我喜歡到一些禪修道場去實踐佛法。問:您會不會選定一個道場?或者選擇修哪一種禪法?答:我現在還處在參學期,我對各種禪法都希望能夠了解一下。問:那您比較傾向哪一種禪法?答:我們學校是尊崇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 U Kumala)的學校。問:可否請您跟我談談雷迪西亞多的禪法次第?答:雷迪西亞多的禪法次第性很強,在修觀上,強調先修色業處,再修名業處,然後是緣起,在此基礎上才修毗婆舍那。問:這不是很像帕奧禪法?答:是的,在修觀的次第上是很像,但沒有帕奧禪法那麼強調禪定。問:雷迪西亞多是否也會教導禪定?答:是的,他也教過禪定。雷迪西亞多有位弟子叫疊差島西亞多(Thekhyadaw Sayadaw U Tiloka),他的禪定和神通在緬甸很有名。他寫過一本關於修禪的專著,談到如何修行四禪八定。問:有沒有專門修行雷迪西亞多禪法的道場?答:現在雷迪西亞多的道場很多都成為經教寺院,連在上緬甸蒙如阿(Monywa)的總部大雷迪寺經院(Maha Ledi Kyauk sardaik)也不例外。問:那您去過修馬哈希的道場?答:是的,我去過參密禪修中心(Chanmyay Meditation Centre)、班迪達禪修中心(Panditarama Meditation Centre)等。問:您對那裡的印象如何?答:很好!給我的感覺是禪修氣氛很好。去到那裡,就要放下一切,連說話、看書都屬禁止之列,只應持續不斷地觀照,觀照當下發生的每一個明顯的身心現象。而且見效特別快。像我這樣喜歡說話、愛看書、生活散漫的人,很需要有類似這樣的密集禪修訓練。只要去那裡一個星期,回到學校會明顯感到覺照力增強了許多。問:那您去過帕奧禪修中心嗎?答:是的,我去過兩次位於毛淡棉市的帕奧禪修中心總部,它給我的感覺是僧團的氣氛很好。在那裡每天晚上都有緬語開示,每個齋日上午還有戒律講座。看書不但沒有被禁止,反而很強調經論在禪修中的運用。雖然帕奧禪修中心不鼓勵專門學習經教,但我發現在帕奧的住眾教理基礎會比較強些。問:何以見得呢?答:在我們的心目中,外國人的教理基礎一般都是很差的。然而有一次,我在帕奧的圖書館碰到一個外國禪修者,有人告訴我說他已修到觀禪。我們在談話間提及了如何觀照心路過程的問題,我驚嘆他竟然能夠如此精確地描述心路過程的運作細節,而且這些經驗絕非在書本上可以找到的。那時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書獃子。問:但是有人說帕奧西亞多的教法與三藏原義有所差異。答:也未必如此。我閱讀過帕奧西亞多的好幾本著作,並沒發現有什麼原則性的問題。然而,我想,只要你對一個人有成見,你會看他的任何方面都不順眼。例如,我和一個朋友曾經在班迪達禪修中心修禪,有一次在面談時他無意間提到帕奧,教禪的西亞多聽了隨即冷冷地拋出一句話:「帕奧僧團很混亂!」然而,根據我個人的親身體驗,帕奧僧團是個很成功的僧團,那裡對戒律的嚴明程度,是我在緬甸其他的寺院和道場都還沒有見過的。如果只是相信道聽途說,我們也會戴著有色眼鏡去觀察人的。問:很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答:這也許跟帕奧禪法近十年來在緬甸和世界範圍內的異軍突起有關。2001年我第一次去帕奧禪修中心時,那裡只有300來人,比丘只有100多位。但2006年第二次再去時,住眾已有800多人,比丘近400人,外國人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130多人。才時隔五年,那裡的各項設施、住宿、飲食條件都有明顯的改善。特別是帕奧西亞多和帕奧禪修中心,這幾年來聲譽與日俱增。對比起個別過去曾盛極一時的老牌禪修中心,現在卻是門庭冷落、人影稀疏,這也就難怪會頗有微詞了。問:那是否就可以說帕奧禪法就沒有瑕疵了?答:也不是。帕奧禪法設定的門檻太高,見效較慢。我認識一位比丘朋友,他修馬哈希禪法只需三個星期時間,西亞多就印證他說到達了第四階智(生滅隨觀智)。後來他去了帕奧,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連初禪都還沒有證得。問:怎麼會這樣?答:因為大家的起點不同嘛!修馬哈希禪法,那裡的西亞多會根據你所報告的禪修覺受來判斷你的進度,例如你禪坐時體驗到什麼,行禪時體驗到什麼,吃飯咀嚼時體驗到什麼等等。但是在帕奧禪修中心,如果你禪坐達不到持續專註禪相兩三個小時,那裡的西亞多是不會輕易放你過關的。問:在這兩種禪法中,您更喜歡哪一種呢?答:我現在還要學習經論,還要教書,還有許多的事情放不下,我現階段比較喜歡馬哈希禪法,可以很快地體驗禪修的那一份清涼。不過,假如有足夠時間的話,我會選擇去帕奧禪修中心。問:不太明白?答:如果你還有工作要做的話,你會選擇參加培訓班。但是如果你有充裕的時間,我建議你去讀專業院校!實修的話當然首推帕奧止觀。喜歡上知乎的,個人推斷大多應該都是邏輯嚴密,客觀理性的人。帕奧禪法有理有據、有修有證、次第清晰,經得起推敲與質疑。教理解讀、禪法推廣也保守到近乎死板的地步(帕奧系統中宣稱用神通之類教學的人一旦發現會被嚴重警告,有書信通知,影響大的甚至剝奪教禪權利)。不是那種信口開河隨便胡謅,整天打啞謎的禪法。而且帕奧系統的僧眾屬於緬甸小眾僧派水金派,以持戒精嚴著稱,所以僧風比其他派別要好很多。帕奧的難點在於禪那。禪那是打開寶庫之門的鑰匙,沒有這把鑰匙,你只能聽別人描述寶庫有多大,裡面的寶物有多麼不可思議。修止這條路是很奇怪的,有的人終其一生可能都不得要領,連似相都沒見過。有的人卻可能一座功夫就能擁有穩定的禪相。解釋起來當然理由有很多,三因人二因人、巴拉密、是否有各種這樣那樣的障難,還有心態、坐姿、飲食、作息等等等等都能影響你的禪修。你不知道如何判定自己離禪那還有多遠、今生能不能證悟禪那,只能不斷去磨去修,哪怕看不到任何成就。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投入與產出完全不成正比。這也是很多嘗試過帕奧禪法最終又攻訐帕奧禪法的人非議較多的一點。有了禪那,似乎之後的觀智與道果觸手可及。而沒有禪那,則一輩子連入門都算不上。我和別人就差了一個禪那心而已,難道真的差距就那麼大嗎?別人有了禪那能夠觀白骨、入慈心見天人、能夠修緣起知前世、能夠保證下世不墮惡趣、能夠十四調心修神通、能夠斷除煩惱證涅槃,我卻因為差了這個禪那而什麼都沒有,整天苦苦打坐,這公平嗎?所以不少人會放棄。或者認為這個禪法有問題。但是自己做不到不等於佛法不存在,對不對?一旦突破止觀,你會發現,佛陀一點都沒瞎說,法真的是如此殊勝如此玄妙。帕奧的修行次第我不發表任何個人意見,《上座部修學入門》《止觀法要》《智慧之光》等等尊者禪師們的著作中寫得很詳細,網上搜索也很方便,可以根據其中所述進行嘗試。建議平時多調心養性,控制自己的慾望、培養規律的生活習慣,打打太極做做瑜伽,讓身心做好修行的前行就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