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品牌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論
昨天去饅頭商學院聽了思創客品牌諮詢公司CEO李婷分享的品牌課,記錄如下:
什麼品牌會脫穎而出
要想做好品牌,需要給自己提三個問題:
- 我是誰
賣什麼產品或服務
- 為何選我
什麼理由讓我與眾不同
- 因何重要
如果世界失去了我,將會失去什麼意義
不少品牌,包括一些大品牌也常出現以下錯誤的做法。
- 不獨特
- 不連貫
- 不清晰
品牌是一半科學一半藝術的綜合體,品牌要融入企業的所有職能部門。想要做好品牌,需要從品牌審視、品牌戰略和品牌傳播三個方面下功夫。
品牌審視(立足)
- 你是誰
- 賣給誰
- 和誰比
品牌戰略(求異)
- 價值主張
- 關鍵詞
- 調性
品牌體驗/傳播(激活)
- 接觸點設計
- 視覺體系
- 內容體系
品牌畫布分析法
可以借用品牌畫布來做品牌分析和戰略制定。品牌畫布包含以下幾項內容:
- 行業環境
- 價值主張
- 競爭對手&對標
- 產品/服務
- 用戶群
- 組織資源
- 品牌目標
- 市場投入
品牌主張四分法
- 事實主張
- 認知主張
- 情感主張
- 價值主張
從一些品牌的宣傳語和slogan其實可見一斑:
OPPO: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體現的是事實主張。
王老吉(現加多寶):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體現的是認知主張。
LG:Life is Good。體現的是情感主張。
Nike:Just do it!體現的是價值主張。
品牌的定義
品牌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在拉丁語原文里是「烙印」的意思,李婷理解的品牌定義:
受眾心中形成獨特形象的一個承諾,腦海中形成認知聯繫,品牌將簡化決策過程,形成情感偏好。
品牌的作用
- 建立差異化認知
- 培養情感傾向
- 形成選擇偏好
- 充分溢價權
- 多一層保護殼
品牌的傳播手段
- 營銷推廣
- 公關宣傳
- 廣告創意
品牌的12種人格模型
從心理學角度,可以把人分成12種人格,品牌想要鮮活,讓人記憶深刻,也需要樹立人格特徵。
有哪12種人格呢?
- 關懷者
- 統治者
- 創造者
- 魔術師
- 顛覆者
- 英雄
- 純真者
- 探險家
- 智者
- 尋常人
- 娛樂者
- 情人
這個理論好像是舶來品,名字翻譯略有差異,比如看這個:品牌的12種人格和案例
對於品牌的每種人格,也都能找到相對貼近的案例,比如蘋果的品牌就像「顛覆者」,香奈兒5號就像「情人」。麥當勞對應「純真者」。
再根據心理學上的動機理論,人性四大動機:
歸屬 VS. 自我實現(獨立)
穩定 VS. 征服其實可以把12種人格劃分到四個區域。
- 穩定
- 關懷者
- 統治者
- 創造者
- 征服
- 魔術師
- 英雄
- 顛覆者
- 獨立
- 純真者
- 探險家
- 智者
- 歸屬
- 尋常人
- 娛樂者
- 情人
如何根據12種人格做品牌定位呢?
要從產品或服務帶給人的情感聯想、CEO與團隊的本身個性特徵、受眾的期望、品牌的調性等四個方面去考慮。
總體感覺課程有些啟發和收穫,但李婷美女講師的獨創理論貌似不多啊~
推薦閱讀:
※街頭品牌和潮流品牌的區別和聯繫?
※Apple 製作的 Mac 發布 30 周年紀念專題頁,有哪些亮點?
※英雄不問出處,你以為你是英雄嗎?
※中國有哪些良心品牌?
※景德鎮做為一個品牌,怎麼定位和推廣去,重新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