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你,一定想辦法住在公司附近

文/沐丞

01

我在上一家公司有兩個同事,他們都是應屆碩士畢業生,同一個學校和專業,畢業後同時入職我所在的部門。從入職的起點和兩個人資質上看應該是差不多的水平,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導師,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兩個人剛開始都是做相對比較基礎的工作。

在深圳不僅買房的房價貴,就是租一個像樣一點的房子也會花去不少錢。應屆生的薪酬本身沒有很高,所以一般都捨不得花費比較多的比例在租房上。當時公司地點在關內,屬於相對比較繁華的地段,所以周邊配套好一點的小區、地鐵口的物業房租都非常高。作為剛參加工作的應屆畢業生租起來是有點吃力。

這兩名應屆畢業生也分別採取了不同的租房策略。A選擇了離公司非常偏遠的關外,跟別人合租一個小區房,周邊配套還算可以,住得也比較寬敞,只是到市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他是每天坐班車上下班,如果遇到高峰期堵車單程就需要一個半小時,所以他經常是要花費三個小時的時間在路上。

B則選擇離公司很近的一個城中村裡,也是跟別人合住,住宿條件差了一些,房屋比較小,周邊環境比較嘈雜,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交通比較便利,到公司坐公交車只要半小時。

02

那麼這兩個起點、資質都差不多的應屆生是如何漸漸拉開了差距呢?

住在關外的A每天準時上下班,從來不加班,因為他要趕班車,一旦晚上沒有趕上班車就得坐加班班車,到家就得要夜裡10點多了。如果是自己選擇公交、地鐵,那要換乘很多次,沒有兩個小時也到不了家。因為住的地方離公司遠,導師和上司也能理解。

住在公司附近的B則不同,每天很晚才回去,就算沒有工作做也會學習或是看以往的產品案例,因為家裡的住宿條件也不怎麼樣,還不如公司有空調和網路,而且有免費的晚餐。

部門有時候會組織團隊活動,比如晚上聚個餐、看個電影,由於A住得非常遠基本不參加,而B則是活動的積極分子,不僅每次參加還會主動張羅。

後來B因為試用期間優秀的表現,轉正成績得到了A,馬上有了一次加薪。A的轉正成績平平,評審認為他只是很普通的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工作,提升不明顯,因此只得到了C。

03

應該說試用期間的差別並沒有特別的明顯,畢竟只是應屆生的轉正答辯,但是能看得出來部門對他們兩個人的看法。對於A,每天朝九晚五的輕鬆白領生活,對團隊活動不感興趣,更多是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整個部門的氛圍不太融洽。而B則讓人感覺有上進心,珍視自己的工作,積極融入團隊。如果你是部門領導,你會怎麼看呢?

這還僅僅是開始,因為B離公司比較近,他的上司和領導有時候會讓他在周末的時候去辦公室處理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甚至有次夜裡,部門領導第二天要出差,但是有份重要的PPT忘記拷貝,他就讓B去幫忙發給他。B二話不說馬上打車到公司,不僅及時發給了領導,還在發之前仔細檢查了一遍PPT,優化了一些文案和排版。

再後來B越來越得到領導的重視,負責的產品越來越重要,承擔的工作也越來越多。當然職級上升得也越來越快,工資也相應的增長。反觀A,基本上還是差不多的樣子,原地踏步,一直負責一些很邊緣的產品,也沒有什麼績效。

漸漸的,B已經成為了部門的骨幹員工,接著成為了新員工導師、小組長,最後竟成為了A的上司。

現在的B早就買了自己的房子,還是在公司附近,而A還是在關外租房子住。

04

一個人職業上的成長會有多個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在剛踏入職場的時候,上面的例子並不能直接就下結論說因為B比A住得離公司近所以最終造成兩個人之間的差距。我相信還有個人的一些主動性和對工作的投入度的關係,如果B是一個心思不在工作上、不求上進的人,即便住的近也不見得比A有多大優勢。

但是B因為住的離公司近不得不說是「近水樓台先得月」,至少是獲得了很多A無法獲得的機會。有些機會看似不起眼,或許只是幫上司、部門經理一個小忙,但是都可能為以後獲得更大的機會做了鋪墊,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領導在一些關鍵事件上的決定。

地理位置是個優勢,可以幫助你節省很多非工作時間,不要小瞧這些時間,如果將這些時間都投入到工作或是個人提升上,日積月累也會量變引發質變。或許在你公司附近沒有合適的房源,你也應該盡量選擇交通便利的地方,哪怕是剛開始房租稍高一點,生活艱苦一點,也不建議住到很偏遠的地方去。住在偏遠的地方看似省了點房租,但是卻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尤其是剛開始工作打基礎的那幾年,更不要提可能因此失去的機會了。職場上的機會本身就不多,你抓住了就是你的,別人抓住了就是別人的,然後就會彼此漸行漸遠。

今日頭條簽約作家,簡書籤約作家,Linkedin專欄作家。

微信公眾號: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


推薦閱讀:

TAG:职场 | 工作 | 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