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剛性與柔性——論個人與制度(六)

一夜,牛魔王氣呼呼地來到我的夢境。

「現在的人真是太不像話了,我苦口婆心的去傳道,還特意化了妝,但他們還是把我的話當耳邊風。」牛魔王口出白氣,面目猙獰地說。

「你確定你傳的是道?」我淡然的回復。

「不管是不是道,反正我認為是對的,他們就應該聽好的。我真恨不得命令他們必須聽我的。」

「命令就有用?」

「命令怎麼沒用?不是有句話叫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嗎?」

「既然這樣,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下制度的剛性和柔性吧。」

(一)什麼是制度的剛性和柔性

「那什麼是制度的剛性和柔性呢?」

「只要是制度,就必然會對人的行為產生約束。但從約束的程度來看,可分為制度的剛性和柔性,剛性就是指制度的人的行為約束力強,人在適應該制度時自由度少,幾乎沒有可迴旋的餘地;柔性是指制度給人選擇的自由度比較大,短期內看起來對人的約束力弱,但從長遠來看,其約束力並不弱。」

「你這不是廢話嗎,我怎麼知道制度給的自由度的大小?」

「既然你剛才說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那我就以軍紀為例來說。軍紀就很能表現制度的剛性,軍人必須遵守軍紀,軍人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這就是制度剛性的典型表現。」

「但也有敢違反軍紀的啊,你們中國還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皇上的命令都可以不聽。」

「不知道你看過《第二十二條軍規》沒?第二十二條軍規就是:『只有瘋子才能獲准免于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飛行員飛滿25架次就能回國,但你必須絕對服從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國。』一旦你提出申請,那就證明你不是瘋子,即便你飛滿25次,但你還是得服從命令,因此上級可以不斷給飛行員增加飛行次數,而你不得違抗。嚴格執行該條軍規,飛行員就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這就是制度的最剛性。」

「這是小說,是作為為了諷刺軍規而虛構的,況且我最討厭美國了,這是美國的軍規,說明不了問題。」

「那我就來說下中國軍紀的故事,孫子你知道嗎?」

「你才孫子呢?」

「我說的不是你這個孫子,說的是春秋時有名的軍事家孫武。」

「哦,這個孫子我知道,聽說他還寫了一篇很有名的《孫子兵法》,聽說美國軍人打戰的時候還人手發一本《孫子兵法》呢。」

「美軍手拿《孫子兵法》打戰絕對是謠傳,但如果美軍真能看懂《孫子兵法》,那麼拿著它去打戰也不算過分。」

「《孫子兵法》真這麼厲害嗎?」

「《孫子兵法》我們等會再說,先說孫武怎麼練兵的吧。孫武原是齊國人,因秦國內亂,投奔南方的吳國。在吳國,孫武結識了伍子胥。伍子胥就將孫武推薦給吳王闔閭。闔閭看了《孫子兵法》覺得不錯,但對孫武帶兵打戰的能力尚存懷疑,所以就提出讓孫武演練下宮女,孫武答應了。」

「宮女怎麼會打戰了,恐怕演練不出效果吧?」

「對,宮女柔弱、愛撒嬌,平時被寵慣了,不愛聽指令。這不孫武馬上就遇到難題了。孫武站在指揮台上,認真宣講操練要領,要求宮女一切行動以鼓聲音為準。安排就緒,孫武便擊鼓發令,然而儘管孫武三令五申,宮女們口中應答,內心卻感到新奇、好玩,她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

「那孫武又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斬兩位隊長,隊長都是吳王的寵姬。」

「這孫武也太狠了吧,動不動就要殺人。」

「是啊,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阻止。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迴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形十分齊整。」

「不受君命,恐怕吳王不會高興吧。」

「是啊,不管你練兵怎麼厲害,但你把我的枕邊人殺了,換誰都不會高興。所以儘管宮女訓練地很好,孫武請吳王來檢閱,吳王卻一再推辭。孫武親見吳王解釋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

「是啊,帶兵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善罰分明。」

「吳王聽了孫武的解釋,怒氣消散,拜孫武為將軍,而孫武也不負重託,為後來吳伐楚立下了汗馬功勞。」

「孫武真厲害!」

「但我對於他為了練兵出效果就亂殺人的行為並不感冒。可能,他的行為在當時的社會情境中是合理的,但現在來看,他太功利,為了達到目的,完全沒把人當人。如果亂殺人,制度是不會持久的。」

「你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評價孫武的行為。」

(二)制度過剛則不持久

「那我們接著來說制度過剛則不持久這個話題吧。」

「好啊,怎麼說?」

「還是說孫武練兵這個事。孫武殺了兩個宮女,然後其他宮女都聽話了。那麼我們現在來假設,僅僅是假設啊,如果其他宮女都視死如歸,不在乎死亡,或者覺得宮女的生活糟透了,恨不得去死,她們在宮女死後,仍然不聽號令,你說孫武還敢殺她們嗎?」

「哪還敢殺她們啊,死兩個宮女吳王都不高興了,再死地話,吳王肯定翻臉。」

「我認為即使吳王不翻臉,孫武也不會再殺了。因為殺人的制度太剛,孫武殺人只是想立信,如果殺人沒有效果,孫武絕對不會再殺人的,因為再殺下去只會把所有的宮女都殺完,到時怎麼練兵呢。」

「原來是這樣啊。我發現現在練兵也一樣,剛入伍軍訓時教官很嚴,如果遲到或動作不對就會受到嚴懲。但如果軍訓結束後,就不會那麼嚴格了,只要不是關鍵時刻,遲到了認個錯就過去了。」

「對啊,因為軍隊訓練也知道剛不可久。其實即使對剛入伍的新兵,看起來很嚴格,但其實也有柔性在裡面。你看那些政委就是專門做思想工作的,這其實就是柔性的體現。然後你再看那些老兵油子,即使小錯不斷也不會受到重罰,但換成新兵可不行,那會讓你掉三層皮。老兵油子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日子過得照樣瀟洒,並且論及戰鬥力,往往是有點痞性的老兵戰鬥力更強。」

「是嗎,我覺得還是那些軍紀嚴明的軍隊戰鬥力更強些吧?」

「那你看巴頓將軍帶的兵,連友軍的補給都敢搶,但他們的軍功確是二戰中數一數二的。其實這都是巴頓將軍帶兵剛中帶柔,軍紀有張有弛的成果。」

「軍紀在所有制度中算是剛性較強的了,原來軍紀也要講究柔性的啊。」

「是啊,所有的制度想要持久,都必須有柔性,畢竟人不是機器。」

「你說的很有道理,你看秦朝多強大,滅六國後統一中國,但它推行的制度太剛,民眾的徭役太重,苦不堪言。這正是制度太剛,給民眾的自由太少的體現,最後民眾揭竿而起,秦二世而亡,所謂的強大不過空有其表。」

「想不到你現在這麼有悟性了。其實隋朝也類似,隋煬帝對外用兵,對內修建京杭大運河,民眾不堪其負。這裡我在提下元朝。蒙古軍當時何其強大,打遍歐亞大陸無敵手,統治了大半個歐亞大陸。蒙古軍千辛萬苦消滅南宋,征服中國,但也僅統治中國89年(1279年滅大宋,1368年明軍攻佔大都)。統治時間短的主要原因是元朝把漢人列為最低等的民族加以欺壓。」

「被列為低等民族被欺壓,你們中國人還能忍受89年,你們中國人真夠沒用的。」

「那是因為當時元軍太強,我們不得不忍受。你看後來蒙古軍還統治了印度,建立莫卧兒王朝,統治了300多年呢。當然這並不是說印度人軟弱,是因為蒙古軍採用了比較懷柔的統治,當時上層建築是比較激進的教派,而基礎則是印度教的,後來強行推行伊斯蘭教也導致莫卧兒王朝衰敗。」

「是啊,任何制度都要考慮人的接受能力,過剛過激烈都不能長久。」

「嗯,孔子的中庸之道最好了。你看歷史上那些酷吏都沒有好下場。君王利用酷吏的殘暴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後為了平息民憤就會殺掉酷吏,以維持自己的統治。漢武帝時期的張湯、王溫舒就是典型,漢武帝善用權術,殘暴的事情都是酷吏乾的,與我無關,我把酷吏殺了那我就還是英明神武的皇帝。」

「這麼說來,酷吏也是可憐。」

「酷吏做了過激的行為,也應該想到自己的後果,咎由自取,不值得可憐。我們剛才說了孫子練兵,現在接著來說《孫子兵法》吧。」

(三)關於「勢」的看法

「《孫子兵法》你也懂?」

「《孫子兵法》我不太懂,但我看了南懷瑾的一本書好像說《孫子兵法》其實最講究的是勢,恰好我對勢有一點想法。」

「怎麼說?」

「孫子說過,上兵伐謀,最上乘的用兵之法就是使用謀略勝敵,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怎麼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呢?別人也不傻,不是你恐嚇一下就立刻投降的。這時就需要用到勢,以勢壓人。就比如說你兵強馬壯,擁有百萬軍馬,而敵方只有一千人,就普通的人,沒有核武器等大殺器,那麼你就擁有了大勢,只要你一句話,對方肯定不敢反抗,因為反抗就是灰飛煙滅的下場。」

「你說的倒簡單,哪有這麼百萬對一千的事?」

「那就說兩軍實力相當時,其中一方已經連戰連捷,這時候戰勝的一方就擁有了勢。一般懂得兵法的人,在軍隊戰力還能繼續支持的情況下,都會選擇乘勝追擊,而戰敗的一方一般都會選擇暫避兵鋒。再比如圍城,如果被圍城的一方孤立無緣,那麼勢就在圍城的一方,被圍城的一方大多會在談好條件後投降。而在太平洋戰爭中,麥克阿瑟發明的跳島戰術就是圍城的變種,該戰術大幅提高了收復島嶼的進度和成效。」

「那怎樣才能做到勢呢?」

「就比如敵對的兩國,交戰不可避免。但其中一國君王勵精圖治,民眾生活穩定,過得富足。這時民眾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自然願意為保衛家園出力。在配以合適的將領操練,最後保障軍備先進,就能達到富國強兵的效果。而反觀另一國,君王昏庸,貪圖享樂,對民眾壓迫。那麼打戰的時候就得不到民眾的支持,即使到處拉壯丁,兵員即使看起來不少,也無濟於事。這時兩國中的富國自然就佔有大勢,可能富國都不需要派兵攻打,而只是通過外交手段施壓,同時策動他國內亂,就可以達到打敗對手的效果。當然,現實中,兩國的關係要複雜地多。」

「那富國強兵需要很長的時間啊。」

「對啊,要培養勢需要很長的時間。秦始皇最後能一統天下,就在於秦國經商鞅變法,多位秦王不但積累優勢,才最終形成氣吞天下的大勢。」

「對,秦國能統一天下,有商鞅的功勞。」

「那我們就來說下商鞅變法。商鞅推行變法之初,用了立木為信的方法。他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貼布告說:『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百姓們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布告說:『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兩黃金。』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兩黃金。」

「商鞅的這個辦法真好,只用五十兩黃金就讓民眾相信了。」

「是啊,比孫武殺人辦法好多了,但可能是兵法比較威嚴的原因吧。商鞅取得民眾的信任後,馬上頒布了新法,新法規定的比較嚴苛,觸犯新法會受很重的處罰。商鞅變法在執行過程中雖然還是有些阻力,但總體而言,施行地還算順利。那你覺得商鞅變法能順利進行的原因是什麼呢?」

「當然是取信於民了,民眾信任法律自然能順利推行。」

「你說的有部分道理,但不全對。民眾信任只是表象而已,改革光靠民眾信任是無法取得成功的。商鞅變法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他利用了勢。」

「怎麼會和勢扯上關係呢?」

「商鞅變法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得到秦孝公的無條件支持。首先商鞅讓所有人,不管是平民還是貴族都相信改革的方案必然會執行,然後又制定嚴苛的法律對不推行新法的人進行制裁,這就相當於在所有人頭頂懸著一塊向山那麼大的石頭,大家不知道石頭會砸死誰(實行連坐,死的可不止一人)。懸而未發的石頭就是勢,所有的人必須得服從。」

「你這麼一說我算是明白了。我還記得商鞅提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樣勢就籠罩了所有人,所有人都無法倖免了。」

「但商鞅真的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了嗎?」

「應該有做到吧,不然商鞅不就打臉了。」

「只能說象徵性地做到了。商鞅變法損害了很多權貴的利益,只是大家敢怒不敢言而已。商鞅提出該說法後,立刻人唆使王子去犯罪,這下商鞅可難辦了。」

「商鞅最後怎麼辦,不會真治王子的罪吧?」

「這位王子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後來商鞅查明唆使的人是王子的老師,就對王子的老師公孫賈和公子虔處刑,雖然最終沒對王子處刑,但之後再沒人敢阻止變法了。當然這麼次事件遭致秦惠文王的怨恨。」

「商鞅為秦國作出這麼大貢獻,因被秦惠文王怨恨,最後死於非命真是太可惜了。」

「是啊,我還聽說秦孝公死前怕變法被終止,曾向商鞅提過讓商鞅繼承王位的事,但商鞅沒答應。」

「是嗎,商鞅為什麼不答應呢?」

「剛開始我也沒明白,話說當時商鞅權勢滔天,況且古聖賢也確實有過禪讓制度,他繼承王位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是啊,那商鞅為什麼最後沒接受王位呢?你最後想明白了沒有?」

「算是明白了吧,但也是我的猜想。古時確實有禪讓制,但禪讓制離商鞅已經很遠了,夏商周都實行繼承製,禪讓的可能性並不大。而秦國王室已經在秦國經營了數百年,跟秦國子民有盤根錯節的利害關係和穩固的統治基礎,商鞅權勢滔天也僅是依靠秦孝公的支持而已,自己並無根基。如果他強行登基,那麼即便他當上秦王,他的統治也極有可能很快被推翻,到時不但禍及全族,他的改革措施肯定也會被推翻。我還聽說,他在出逃之前與秦惠文王達成協議, 秦惠文王答應不廢除他的改革措施。所以我說,他選擇不即位,是權衡利弊,是為了新法能繼續執行,他是為了自己理想敢於獻身的人。」

「商鞅真偉大,但我還是覺得他太可惜了,都沒試過怎麼就斷定自己即位會不成功呢?」

「那我再舉個例子吧,劉備託孤的故事,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如果你覺得劉禪不行,君可自取。」

「是啊,那劉禪後來明顯昏庸無能,諸葛亮為什麼不自取呢?」

「已經有史學家考證這件事了,史學家都說劉備太陰險了。劉備並不信任諸葛亮,劉備入川時帶的是龐統,而把諸葛亮安置在老家裡,就是為了限制諸葛亮。入蜀後,諸葛亮的地位甚至沒有糜竺,孫乾等人高。但後來劉備伐吳失敗後,蜀國上下,除了劉備就是對諸葛亮最敬重了,若劉禪真的是個昏庸無能的人,那麼,諸葛亮勢必會取代劉禪。」

「那劉備為什麼要鼓勵諸葛亮自取呢,這不是縱容諸葛亮嗎?」

「這不過是劉備欲擒故縱的權謀之術罷了。劉備讓諸葛亮自取,那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樣的態度,來明確地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一途了。如此一來,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輿論以及民心上都將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劉備表面上說讓諸葛亮自取,其實就是想讓諸葛亮失去可以自取的勢。況且,劉備託孤時並不是僅託付給諸葛亮,還有李嚴在旁,就是為了限制諸葛亮而已。」

「原來這麼複雜啊。」

「是啊,要當皇帝哪有這麼簡單,要當上皇帝並做個好皇帝,並不是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時命(勢)、根基缺一不可。歷史上王莽通過禪讓方式繼承漢室,也是因為其家族幾代經營有根基,並且漢室當時已喪盡人心了,王莽既有時運又有根基才禪讓成功的。當然他後來沒當成好皇帝,也有諸多原因,這個之後再做介紹。」

「勢這麼難琢磨啊。」

「是啊,世無常勢,人無常勢。」

「那我們常人應該怎麼應對勢呢?」

「我贊同大家乘勢,時勢造英雄嗎,豬站在風口都能飛起來,但我不同意大家造勢。」

「怎麼說?造勢?」

「造勢必然會導致過激,最後造成勢不長久。就說20世紀20-30年代,當時的年輕人都很反叛,思想都很激進,要否定古人的一切,儒家學說被貶地一文不值,他們的行為就是造勢,但他們的也就流行了10多年。在比如說八十年代的學生,雖然學生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僅僅是二十齣頭的學生,就敢於跟總理對質,沒有任何執政經驗,就敢於要求換領導。當時的大勢完全沒到這麼極端的境地,他們的行為也可以看做是造勢,其實也受文革餘毒的侵害,崇尚造反。我雖然同情他們的結局,但我不支持他們的行為,難道他們真的沒有一點政權奪勢的私慾,他們真有一套成熟的治國理念。他們完全沒有,他們只空有一片激情而已。我支持鄧公的決定,因為我不支持學生的造勢行為,因為大勢未至,何必強求,慢慢改良不是更好。所以我最提倡的做法是養勢。」

「那什麼是養勢呢?」

「我就舉孔子的例子來說明吧。孔子有一套治國理念,但在他提出該理念時並不被當時的大勢所接受。那麼孔子是怎麼做的呢?他沒有強行推行自己的理念,他只是盡自己所能,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主張,培養學生,繼承自己的理念。」

「他不能強行推行自己的理念是因為他能力不夠,從現在來看,孔子的一生就是失敗的一生。」

「他完全有能力強行推行自己的理念。他有那麼多傑出的學生追隨,當時又是亂世,他謀取一國的能力還是有的。(關於這點,你可能還是不信服,容我之後慢慢介紹,姑且暫聽之)但他沒有想過強行推行,他主張的是養勢,經過400年左右的養勢,終於等到漢武帝獨尊儒術,這才有了儒術歷經2000年在中國不衰的大勢。孔子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

「那到底應該如何養勢呢?」

「我就說下拙見吧,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既然你說儒學那麼厲害,為什麼儒學會在20世紀20-30年代被國人拋棄呢?」

「首先,儒學是一門很包容的學問,其主張的是擇其善而從之。當時世界局勢動蕩,儒學也沒能找到解決動亂的辦法。所以他並不排斥其他人提出的民主、科學等救世主張。其次,儒家講究的是中庸之道,當自己沒有解決方案之時,它無法斷定別人的主張是否是激進的,可能別人的主張剛好符合中庸之道,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呢,所以它沒有對他人的主張加以打壓。儒學當時是占統治地位的,你真以為它不能遏制別人激進的想法,非不能,是不想而已。當然,儒學當時被拋棄,也與儒學傳承出現錯誤,儒學做了一些惡事有關。」

「只有先保證儒學的統治地位,才能保證儒學『勢』的延續,怎麼可以放任其他學說攻擊儒學呢,我看儒學還是太迂腐了。儒學再好,現在還不是沒人學,又有什麼用呢?」

「儒學不迂腐,它知道世無常勢,在20世紀那種風雲變幻的年代,儒學是無法抵擋大勢的。所以我最敬佩的是那些守勢的人。」

「守勢是指什麼?」

「守勢就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自己的道,等待大勢再次到來。」

「守勢的人具體指誰?」

「我就舉例來說吧。王國維跳北京頤和園昆明湖而死,他留有遺書說『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雖然大家對他指的『辱』有很多說法,但我認為他是認為自己堅持的儒學無法抗拒當時的大勢,不願再受辱。王國維是以死抗勢之人,他不是守勢者。守勢者指的是陳寅恪、吳宓等人,還有新儒學代表人梁漱溟、胡適、牟宗三等人,他們始終堅持自己的儒學主張,並不斷宣傳儒學,以等待勢的回歸,他們這些人是我最敬佩的。」

「現在大家開始推崇陳寅恪、吳宓等人了,但好像梁漱溟、胡適、牟宗三沒什麼好敬佩的吧?」

「那是因為你沒看過他們的書,也不知道他們做過的事。就舉梁漱溟為例吧,他著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著作,傳承並發展了儒學。在著書的同時,他還親身實踐自己的主張,早年在河南、山東推行他的『鄉村自治』試驗,進行鄉村建設運動。從現在來看,他的觀點是正確的,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另外,他還推行自己的終生教育思想,他提出的民眾教育應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或成人教育形成互相結合的觀點不知比現在的教育先進多少倍。他的品格也是值得敬佩的,在批林批孔過程中,他是敢於公然抵制批孔的三人之一。當然,他自己是不認為他是儒學派的,大概是他認為自己沒有殺身成仁,活到95歲吧。但我要說,你是真正的儒學大師,孔子並不提倡殺身成仁。」

(四)孔子主張的仁政表現

「既然你說儒學這麼好,那為什麼中國古代還那麼落後呢?」

「首先,中國古代並不落後,中國古代長期走在世界的前列,落後是因為近現代中國科技未能發展導致的。其次,中國古代並未完全按照儒學的主張來進行統治,統治者也部分扭曲了儒學主張,舉個例子來說,後世發展成的《二十四孝》,其中部分故事就完全歪曲了儒學主張。孔子只主張孝的同時要敬重父母,不要給父母色難,與父母意見不合也不需要完全聽從父母的,只要不當面頂撞就行。而《二十四孝》里中郭巨埋兒、卧冰求鯉等故事就完全違背了人性,孔子肯定是不會支持的。但《二十四孝》為什麼會流傳這麼廣泛,影響這麼深遠,不過是統治者刻意宣傳引導的結果。第三,即便是被扭曲的儒學,只要基本遵循孔子的主張,就能達到很好的社會治理效果。」

「是嗎,我看中國古代很亂,哪來的社會統治效果。」

「亂是因為他們沒完全遵循儒學的結果。儒家最核心的主張就是仁政。從漢到清,經歷了不少朝代,出現過很多英明的君王,如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明太祖等。中國皇帝的評價很多可以從謚號、廟號中看出,如漢武帝謚號為孝武皇帝、唐太宗的謚號為文皇帝,唐玄宗的謚號明皇帝,明太祖年號為洪武,謚號較長,後世也有把他叫做洪武皇帝的。這些鼎鼎有名的皇帝,謚號中都大多是武字,而孔子是不提倡武的,可見他們不能算按照儒家主張推行仁政。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仁』為謚號或冠以『仁』的皇帝就是宋仁宗趙禎。可嘆的是,人們總願意記住那些會打仗的皇帝,而忘卻仁宗這樣以『仁』治國的仁主。」

「宋仁宗又做了哪些事情值得人們記住呢?」

「先不要問他做了什麼大事,先從他做的小事來看他的品性。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仁宗問從哪裡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28枚,每枚錢主幹。仁宗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28000錢,我吃不下!』還有一次,趙禎早晨醒來對近侍說:「昨天晚上我肚子餓得很,睡不著想吃燒羊。」近侍問道:『陛下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採辦?』仁宗說:『我如果一開口,下面就因為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擾民,所以還是不開口的好。』

一天,仁宗處理事務到深夜,很想吃碗羊肉熱湯,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隨時吩咐御廚就好了,怎能忍飢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對皇后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邊看成慣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要數百隻,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不堪計算,為我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不忍,因此我寧願忍一時之餓。』」

「這不過只是他勤儉而已。」

「古代皇帝,貴為九五至尊,能做到勤儉已經很不容易。況且他不只是勤儉。史書中記錄了他大量嚴於律己的故事。有一次,仁宗在散步,時不時的就回頭看,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是為了什麼。仁宗回宮後,著急的對嬪妃說到:『朕渴壞了,快倒水來。』嬪妃覺得奇怪,問仁宗『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而要忍著口渴呢。』仁宗說『朕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如果我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

「作為一個皇帝能嚴於律己,並且體貼下人,確實難能可貴。」

「作為一個皇帝,他還具有廣納諫言的品質。諫官建議仁宗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仁宗的心腹梳頭太監就說:「大臣家裡尚且都有歌伎舞女。陛下侍從並不多,他們還建議要削減,太過分了!」仁宗沒有介面。太監自恃為皇上所寵信,賭氣說:「如果採納諫言,請以奴才為削減的第一人。」仁宗聽了,頓然站起呼喚主管太監入內,按名冊檢查,將宮人29人及梳頭太監削減出宮。事後,皇后問道:『梳頭太監是陛下多年的親信,又不是多餘的人,為何將他也削減?』仁宗說:『他勸我拒絕諫官的忠言,我怎能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仁宗做的太好了,我看歷代皇帝中即使採納諫言,也很少拿自己親信開刀的。」

「他善於納諫的事迹還有呢。諫官王素曾勸諫仁宗不要親近女色,仁宗回答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獻給我,我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王素說:『我怕陛下為女色所惑。』仁宗聽了,雖面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說:『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馬上送她們離宮』。講完,他還淚水漣漣。王素說:『女子既然已經進了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她們走為妥,也不必如此匆忙辦理。』仁宗說:『朕雖為帝王,但也和平民一樣重感情。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

「好色是男人的本色,仁宗貴為帝王,連喜歡幾個女人都不行,真是太可憐了。」

「他不是不能喜歡,而是懂得捨棄,他主張以身作則,以自己為標杆來教化百姓,這正是仁政的核心要點。仁宗做到了,他真是太偉大了。還有你看,他處處為他人考慮,未免不忍將女子送走,就急匆匆將女子送出宮了,也不忘厚賞女子,真是宅心仁厚之人啊。」

「那他還有其他優點嗎?」

「他的優點多了。他最大的優點是寬容。有一次用餐,他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對待下人的過失,仁宗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確很仁慈。」

「聽了你前面說的他對宮女好,我倒見怪不怪了。」

「那就說鼎鼎有名的蘇軾的弟弟蘇澈的故事吧。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里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仁宗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

「仁宗對於讀書人確實挺寬容,在所有皇帝中確實算很不錯的。但像他這樣愛才的皇帝也不少。」

「那我就再舉個例子。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胆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即使不按『謀大逆』嚴懲,起碼也得按『危害國家安全』治罪,仁宗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泄泄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只有仁宗能做到,因為帝王最忌諱的就是謀反。」

「這麼看來,仁宗真夠大肚的。」

「仁宗之所以能這麼大肚,是因為他對自己的統治自信,不相信有人會謀反。首先,他以身作則,勤儉,仁厚待人,其次,他非常注意限制自己的權力。剛才說道他削減侍從,就是他限制自己權力的表現之一。夏竦死後,仁宗打算給他一個謚號『文正』。不料,負責官員考核的劉敞說:「給謚號是我們主管部門的事,你怎能侵犯我們的權力?再說,夏竦也不夠格。」司馬光也上書,說:『文正』的稱號太高。於是,趙禎收回成命,同意將謚號改為『文獻』。」

「這皇帝也當得太憋屈了吧,什麼都不讓干。」

「仁宗憋屈的事情還多著呢。包青天包拯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包青天為什麼能成名,全賴仁宗照拂也。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被包拯以平庸為由拿去官職後,仁宗答應張貴妃讓其伯父當宣徽使。結果,包拯帶著7名言官加以勸阻。仁宗最終未能理論過言官,只得收回成命。張貴妃就埋怨仁宗,仁宗只能委屈加氣憤地對張貴妃說:『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

「仁宗處處受大臣限制,連封個官的權力都沒有,這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仁宗並非沒有權力,只是他自覺限制自己權力而已,這其實就是《論語》所講『擇其善而從之』,『先之勞之』,以身作則而不倦。你有沒有想過,仁宗完全遵從《論語》實行仁政,當時的政體與君主立憲制已經很類似,皇帝不插手具體事務,同時做好楷模,保障政府機關正常運行。」

「這麼說來,和君主立憲制還真挺相似。皇帝只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者。」

「你再想想,如果完全按照《論語》施行仁政,一直發展到現在,那麼也很可能發展成總統制、中央集體領導制、總理制等現代民主體制吧。古人對大自然敬畏,需要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來保證政權的穩定。而現在科技發達了,人們也開始崇尚自由平等,人們不再需要一個象徵性的最高統治者了,一直推行仁政絕對可以讓政治體制進化成現代民主體制。」

「那為什麼古代中國沒能完成政治體制的進化呢?」

「就是因為很少有皇帝願意身體力行施行仁政啊。」

「你把仁宗說的這麼好,我還是不能完全接受。就說一點吧,他在位的時候沒能統一中國,北宋還處處受西夏和遼欺負,所以我覺得仁宗比起漢武帝、唐太宗等人還差一大截。」

「仁宗沒能統一中國是因為時代所限,我覺得仁宗為了百姓的幸福而不輕易選擇戰爭,比漢武帝、唐太宗等人窮兵黷武追求名聲好太多。」

「我不允許你侮辱漢武帝、唐太宗,他們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安全考慮而選擇戰爭的。」

「他們為了維護民族安全而進行戰爭,我是非常支持的,也認可他們的貢獻。但他們發動某些戰爭的目的,卻有隻為自己的名聲而不顧及民生的嫌疑。」

「那仁宗選擇不戰就是好的了,在我看來,他這是窩囊。」

「宋朝從來沒有選擇不戰,仁宗也從來沒有說不戰,他只是不輕易選擇戰爭罷了。你應該看過楊門忠烈和穆桂英挂帥的故事,楊門虎將戰遼國的故事就是發生在仁宗初期及父親真宗時期。當時楊門忠烈作戰不能不說英勇,戰鬥力也很強,朝中也有八賢王等人支持,但楊門死了多少忠烈,最後用穆桂英挂帥,也未能戰勝遼國。可見,非宋不敢戰,實無戰勝的把握而已。」

「打不過也得打啊,想仁宗那樣,以增加歲幣為條件,維持澶淵之盟的和平協議(史稱重熙增歲),還向遼國稱臣,實在是太無能了。」

「增歲是仁宗及北宋權衡利弊的結果。比起選擇戰爭的軍費,歲幣開支無足輕重。寶元元年,陝西出支為1551萬;寶元二年展開宋夏戰爭後,慶曆二年陝西出支為3363萬。仁宗時期還跟西夏交戰,可見仁宗並非不敢戰,而是形勢所逼不能戰,如果同時和遼、西夏開戰,宋只有戰敗的結果。仁宗時期還打到西夏稱臣和談,雖然最終還是宋向西夏賜錢財(慶曆和議)。」

「西夏稱臣還要賜錢財給西夏,北宋真夠無能的。」

「北宋不無能,只能說北宋的太文明,文化太先進。為什麼北宋願意向遼稱臣並付歲錢,向西夏賜錢財,為什麼北宋要委曲求全呢?仁宗並不是不重視軍事,他養兵百萬,不怒自威,導致邊將無戰可打。綜合分析,我覺得北宋是在『養勢』,先富國強兵而後圖之,這才是最正確的策略,最上乘的兵法。」

「那為什麼北宋還是被金消滅了呢?」

「那是因為金起的勢太快,就像後來的蒙古軍一樣,這種勢是無法與常理論的。但你看宋朝至少滅亡在遼、西夏、金之後,這其實就是宋朝養勢的功勞。不說軍事了,軍功和疆土其實在評價帝王時不能作為太重要的依據,只是之前我們被誤導了。我們還是來看下仁宗統治下我國在社會經濟文化中取得的驕人成就吧。」

「是嗎,你倒是說說。」

「在社會經濟中,民眾安居樂業,商業得到極大的發展,仁宗時期推出官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可見當時經濟的繁榮及理念的先進。」

「怪不得著名的史學家陳寅恪曾評論『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還有呢,中國的四大發明中,有三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都出現於仁宗時代。」

「原來你們中國人不止會山寨,還是有創造力的啊。」

「我可以自豪地告訴你,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絕對沒有自誇。只要給中國人仁政,中國人的創造力絕對驚人。接著來說文化吧。唐宋八大家你知道吧?」

「知道啊,就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還有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等八大文豪。」

「唐宋八大家,宋代獨佔六,並且這六大家又都活躍在仁宗時代。還有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司馬光等人也是生活在仁宗時代,仁宗時期可以說是群星璀璨,令任一個朝代、任一個帝王時期都黯然失色。」

「這麼說來,仁宗真的好偉大。」

「仁宗可以算得上千古一帝,但仁宗的偉大來源於何處?來源就在於他遵從儒學推行仁政。所以說真正偉大的是孔子學說。」

「千古一帝有點誇張了吧?他只能算是一個比較出色的守成之君,在他任內沒有重大成功的改革。」

「你的觀點和王夫之的觀點差不多,王夫之說在仁宗親政的三十年中,兩府大臣換了四十餘人,改革屢進屢退,沒能成功改革。但我認為王夫之的觀點是錯誤的,改革切忌激進,以緩和的方式進行改革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歷史從來都是螺旋式發展的,屢進屢退正是仁宗不冒進、溫和改革的體現。況且仁宗時期確實做了很多改革,首先支持范仲淹進行慶曆新政,後應太激進而未能繼續進行,但慶曆新政基本上是成功的,相當於為王安石變法投石問路。後來王安石變法相對於當時的歷史環境太超前,而未能成功(王安石變法我稍後論述)。可以說仁宗是最好的改革者,相對而言,王夫之太激進了。」

「但最終仁宗改革還不是未能成功?」

「仁宗改革未能成功是時代所限,他已經做到了最好。要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看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因為後人所處的時代不同。我們就來看當時人們怎麼評價他的吧。柳永你知道不?」

「當然知道了,他的『多情自古傷離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等經典詞句,是我泡妞的不二法寶。」

「柳永早年放蕩不羈,作詞比較艷俗,惹得仁宗不喜。後來柳永好不容易通過了考試。但在仁宗看來,他不適合做官,還是填詞的好,就給畫掉了。因為柳永曾作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就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那仁宗也挺小氣嗎?」

「仁宗小氣嗎?他只是在意為官的品質罷了。後來柳永稱奉旨填詞,並且填詞越來越放肆,仁宗也沒怪罪他。後來柳永也想通了,非但不生仁宗的氣,還『願歲歲,天仗里常瞻鳳輦』,希望仁宗長命百歲。」

「還有這回事啊。即便沒能讓柳永做官,柳永也不怨恨仁宗,看來仁宗人品真不錯。」

「再來看下他死後當時的人怎麼評價他吧。他死後,『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當他的死訊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

「皇帝死了本國臣民哀悼很正常,現在也是。」

「但仁宗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 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仁宗死了能讓遼國的民眾為他哭泣,遼主也哀痛,這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了。」

「遼道宗不過是假惺惺而已。」

「但此後遼國歷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在古代祖宗可是天大的事,這做不得假吧。」

「這麼看來,仁宗真的以其品格征服了遼國。」

「仁宗的高尚品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推行的仁政。」

「但推行仁政很難,後世很少有皇帝能做到像仁宗這樣的。」

「正是因為難才值得我們去做,你都看到仁政取得的成果了,相對於仁宗的貢獻,難處又算什麼呢?」

「但我還是覺得仁宗不夠厲害,我還是崇拜漢武帝、唐太宗等人。」

(五)絢麗多彩的春秋戰國

「那我問你,在中國曆朝歷代中,你最喜歡哪個朝代?」

「我最喜歡唐朝,當時唐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疆域大,民風好;我也喜歡漢朝,打退匈奴,揚我國威。想想都覺得厲害。」

「臟唐臭漢,有什麼好的。」

「你是指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的,漢唐兩朝皇室亂倫,而責罵臟唐臭漢的嗎?皇室亂倫是私德,不影響漢唐的光輝形象。」

「我說的不是漢唐皇室亂倫,而是指漢唐時皇室骨肉想殺,何其殘忍;宦官外戚專政,何其混亂,內部鬥爭不斷,百姓一直受苦,真可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漢唐根本沒什麼值得誇耀的。」

「那麼你如果能重生,你願意生活在哪個朝代呢?」

「我最喜歡的朝代是春秋戰國時代和宋代,相對春秋戰國的動亂,我更傾向於宋代,所以我如果能重生的話,我會選擇宋代。」(聽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個人解放的時代,有時間再去研究)

「春秋戰國和宋代有什麼好的呢?」

「好的可多了,我們先來說下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不就是諸侯爭霸,諸子百家的時代嗎,兩句話就說完了,有什麼好的。」

「首先,我在《國民性》中就說過,這個時代是國民性轉變的時代,你如果重生在這個時代,可能會對國民性轉變造成影響。其次,這個時代是人才的時代,只要你有才能,就可能會封王拜相;這個時代雖然是動蕩的時代,但也是最容易出人頭地的時代,曹劌和毛遂就是典型。第三,這個時代是思想最自由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對制度的發展、建設提出自己的主張,百家爭鳴,何其壯麗。」

「春秋戰國時期離現在已經這麼久遠了,你怎麼知道當時的情況?你把春秋戰國說得這麼好,可有證據。」

「關於國民性,我已經在《國民性》中提到過,孔子看到了國民性由直轉變詐的轉變趨勢,試圖阻止但未能成功。至於人才的時代當然由人才來證明。」

1、春秋時期的部分傑出人才

「那你倒是說說當時的人才。」

「當時的人才太多,有管仲、叔向、子產、晏嬰,諸子百家中有孔子、荀子、孫武、孫臏、楊朱、墨子、商鞅、蘇秦、張儀、韓非、呂不韋等眾多人物,你說我從哪裡說起呢?」

「既然你推崇儒家,就先從孔子說起吧。」

「孔子是我會著重講述的人物,我還是放在後面講。我先講與孔子有關聯的人物吧,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子貢。」

「好啊,聽說子貢很會理財,好多人把他當成財神爺呢。」

「子貢確實頭腦靈活,他也被孔子評價為言語出色的門徒,曾擔任魯國、衛國的國相,外交能力出色,同時結合其經商能力,攪得各諸侯國風雲突變。」

「你把子貢說的太神奇了吧,他也就擔任過兩小國的國相,哪能左右諸侯國局勢啊。」

「你聽我慢慢講。齊國大臣田常想作亂篡權,可國內有幾個強大的政敵掣肘,他便調動兵馬準備討伐魯國,藉此轉移國內的視線,在混亂中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實力。大軍壓境,魯國處於危險之中。孔子就派子貢去遊說各國。」

「光憑嘴皮子就能不打戰了?」

「子貢先去齊國拜見田常,對他說:魯國弱小,吳國強大,但是你伐魯難,伐吳容易,不如去攻打強大的吳國。」

「打戰哪有不打弱小的,還專挑強大的打的道理?」

「田常也想不明白啊。子貢就解釋給他聽:『你伐魯肯定取勝,但取勝以後,齊國國君會更加驕橫,齊國群臣則會變本加厲地和你爭權,你想成大事(篡權),難上加難了。而你伐吳,估計難以取勝,這恰恰能幫助你成就大事。』通過外戰的方式消滅國內政敵,這下你聽懂了吧?」

「哦,原來如此。但當時齊國已經出兵攻打魯國,貿然改變兵鋒好像不好辦吧?」

「這個子貢也想到了,就跟田常說,你先按兵不動,我去遊說吳國來救魯國,到時你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開戰了。之後子貢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吳國,面見吳王夫差。」

「夫差不會那麼蠢吧?就憑子貢一句話就去救魯國?」

「夫差不蠢,就是比較直且好大喜功而已。子貢跟夫差說:『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強晉,利莫大焉。』救魯國既有名聲,又有大利,何樂而不為呢?」

「夫差不會光憑子貢一句話就頭腦發熱出兵伐齊了吧?」

「能當上君主的都不是簡單的人。夫差也有顧慮啊,當時剛打敗越國,他也怕越國乘機造反,打算先伐越鞏固後方再說。」

「那子貢最後是如何說服夫差的呢?」

「子貢勸說夫差不要伐越,而是採取懷柔的策略,籠絡越國。『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

「但這樣還是沒能解決吳國的後顧之憂啊?」

「所以子貢還要說服越王勾踐隱忍,不能趁機造反。勾踐被說服了,還拿出一筆戰爭軍費給吳國,吳王夫差就率兵浩浩蕩蕩殺向齊國了。」

「那子貢是如何說服越王勾踐的呢?」

「子貢就跟越王勾踐說:吳國如果先伐越,『破越必矣。且夫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而先聞,危也。三者舉事之大患』。並告訴勾踐:『吳王為人猛暴,群臣不堪;國家敝以數戰,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內變;子胥以諫死,太宰嚭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吳王猛暴的統治必敗,所以勾踐不必著急。勾踐聽後肯定選擇繼續隱忍了。」

「子貢真是厲害,乘坐馬車周遊列國,一邊做著買賣,一邊耍著嘴皮子,就解除了魯國的危機,讓諸侯國陷入混戰,真乃神人也。」

「子貢是很厲害。但子貢的遊說,卻讓就魯國的吳國陷入滅亡之境,其實也是不仁義之舉。但當時魯國確實是危在旦夕,孔子確實是沒辦法才派子貢遊說列國的,孔子的內心肯定也很掙扎吧。之前我說過孔子有能力強行推行他的理念,現在你該相信了吧。孔子隨便派出一個弟子都能攪亂各國局勢,孔子有弟子三千,如果想干大事,還是能成功的。但這麼做就和孔子主張的仁義之道不和,所以孔子寧可選擇養勢。」

「子貢真是太傳奇了,那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哪些精彩人物呢?」

「剛說道吳王夫差,就不得不提伍子胥。」

「就是將楚平王掘墓鞭屍的那個殘忍的人?」

「他不殘忍,只是因為仇恨而已。你們西方在近代斯圖加特王朝復辟時還鞭克倫威爾的屍呢?他的父親和哥哥被楚平王殘忍殺害,楚平王還派人一路追殺他。他歷經千辛萬苦才逃到吳國。據說過一個關隘前,他一夜白頭。後來他輔佐吳王闔閭,跟孫武一起大敗楚國,幾乎打得楚國滅國,後來秦國出手相救才使楚國保留了一點血脈。」

「原來是報殺父兄之仇啊,難怪。伍子胥也太厲害了,為了報仇,竟然差不多以一己之力滅掉楚國。」

「是啊,那個年代的人才能力是很強大的,可與現在的核武器媲美。所以當時各國是很重視人才的,即使是諸侯也不敢輕易得罪人才。但同時他們也有時代局限性。伍子胥雖然有才,奈何吳王夫差不信忠言,伍子胥只好自刎。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就被越國攻破,夫差無臉面見伍子胥,死後讓人蒙住雙眼。據說,現在的端午節也可能是起源於紀念伍子胥的。」

「還有這種說法啊。那還有沒有其他精彩人物啊?」

「剛說到越國那自然要說越王勾踐了。」

「就是那個卧薪嘗膽的勾踐,我太佩服了。1965年還出土了勾踐之劍,青銅鑄造,歷經2000多年沒生鏽,真是太神奇了。」

「勾踐有什麼好佩服的,他不過是一個不守規則的小人。」

「怎麼可以這麼說人家呢,人家不過是能隱忍而已。」

「我不是說這個,我是說他和闔閭交戰時,派死刑犯去戰場自殺,吸引了吳軍注意力,最後才取得戰爭勝利。還有吳國借給越國種子,越國還的種子是加熱過的壞種子,導致吳國未能豐收。」

「戰場上未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是聰明。至於在種子中使壞也是勾踐為報仇而採用的一種手段而已。」

「但這種手段影響了多少吳國百姓。還有就是勾踐薄情寡義,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范蠡、文種為越國作出卓越貢獻,但等打敗夫差後,勾踐就對功臣下手,幸虧范蠡跑得快去經商了,文種就遭毒手了。『狡兔死,走狗烹』這種做法對中國歷史造成極壞的影響。」

「原來這樣啊,勾踐確實薄情。」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個典故出自勾踐,但我認為勾踐完全不是君子,大家可以隱忍到十年報仇,但千萬不要學勾踐。你看勾踐後代也什麼好下場。到戰國時,已經沒有越國了,說明勾踐不守規則,薄情寡義的做法是不能長久的。」

「那為什麼江浙一帶的人起源於越國,現在表現得還算誠信呢?」

「我覺得首先他們經歷了勾踐的統治,認識到不守規則危害。其次,他們經歷宋朝特別是南宋的統治,受儒家思想影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江浙地區商業比較發達,必然會促使他們重視誠信。」

「原來如此,那你再說說其他精彩認為吧。」

「剛說了偽君子勾踐,那麼我們就來說下真正的君子——孔子吧。」

「好啊好啊。」

「對了,說孔子之前還是提一下孔子多次評價的一個人——管仲。」

「管仲你之前提過了,治國之良才,輔佐齊桓公尊王,舉行諸侯會議保證天下太平。」

「是的,管仲確實是治國良才,但你知道他的治國措施嗎?」

「這個我倒是不清楚。」

「他是妓院的開山鼻祖,他治國的重要舉措就是開辦官妓,滿足部分人的需要的同時充實國庫。」

「妓院不是很骯髒的行業嗎?」

「你才骯髒呢,古龍都說過,妓女和殺手是歷史最悠久的兩個職業,他們的存在是有合理性的。現在一味道貌岸然地禁,又不能禁絕,還不如承認他們的存在,加強管理呢。算了,繼續說孔子吧。」

2、孔子其人

「孔子我還比較了解,我在2010年看過《孔子》電影,周潤發主演,影片中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施政,然後周遊列國,邂逅南子等故事,講述了孔子顛沛流離不得志的一生。難道落魄的人才算君子嗎?」

「客觀地說,《孔子》一片講述的基本真實,真實得記述了孔子一生的經歷。但可能是出於收視率考慮,影片著重講了孔子在魯國墮三都、周遊列國過程中拜見南子、周遊列國時經歷的苦難、最後回到魯國等故事,但影片中講述顏回死因的故事應該是虛構的。因為中國人就愛看曖昧、別人受苦,所以導演不得不做出選擇。但即使這樣,眾人還是覺得影片節奏慢,沒能獲得大眾的好評。我覺得講述孔子最重要的是講述孔子的主張,但影片所涉很少,甚至影片也沒能把孔子這麼一個有趣、可愛、有深度的人物給表現出來,實在令人遺憾。」

「那孔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孔子是個複雜的人。但我首先認為孔子是變色龍,褒義的變色龍。」

「怎麼說?」

「來看《論語》中怎麼記載他的行動時的風采。『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謹慎而恭敬的樣子,好像沒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門的中間;走,也不踩門坎。經過國君的座位時,他臉色立刻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起來,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一樣。提起衣服下擺向堂上走的時候,恭敬謹慎的樣子,憋住氣好像不呼吸一樣。退出來,走下台階,臉色便舒展開了,怡然自得的樣子。走完了台階,快快地向前走幾步,姿態像鳥兒展翅一樣。回到自己的位置,又變成恭敬而不安的樣子。』你看他進一次朝廷的大門,先恭敬,經過國君座位變莊重,然後又變回恭敬,接著就怡然自得和輕快,回到位置後有迅速變回恭敬,你說他是不是像變色龍?」

「簡直比變色龍還變得快,但這是面見國君的時候,孔子也只能謹慎點。」

「那我們再來看下他是怎麼和平常人見面的吧。『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意思就是說,看見穿喪服的人,即使是關係很親密的,也一定要把態度變得嚴肅起來。看見當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禮貌。在乘車時遇見穿喪服的人,背負國家圖籍的人,便俯伏在車前橫木上。作客時,如果有豐盛的筵席,就神色一變,並站起來致謝。」

「孔子的變色已經修行的本能的地步了,厲害。」

「孔子之所以變色,只是為了尊重別人,有禮節而已,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然後我們再來看《論語》中怎麼記載他和不同人談話時的樣子。『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意思是說孔子在本鄉的地方上顯得很溫和恭敬,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裡、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意思是說,孔子在上朝的時候,同下大夫說話,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公正的樣子;國君已經來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樣子,但又儀態適中。」

「這不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嗎?」

「兩者有很大區別,在於說的話是否誠心。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真誠的意思,這是我們需要向孔子學習的。我們再來看孔子即使面對同樣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表現也是不一樣的。之前我們說到孔子在朝堂上對國君是很莊重的。『私覿,愉愉如也』,意思就是說孔子私下和國君見面,是就表現地輕鬆愉快。」

「哦,我明白了,孔子的變色其實是遵守禮。」

「不錯。孔子還是一個演技很好的人。『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意思是說,孔子拿著圭,恭敬謹慎,像是舉不起來的樣子。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人遞東西。臉色莊重得像戰慄的樣子,步子很小,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你想像一下,孔子是山東大漢,手中拿著的圭對他來說就像鴻毛一樣輕,但他表現得卻像舉著一座山,顫顫巍巍地好像在走鋼繩,你說他的演技好不好?」

「哇,這麼厲害,他的演技比那些偶像派明星好了不知道多少。」

「人身如戲,需要演技。現在你腦海里大概有點孔子的印象了吧?」

「是啊,我之前一直以為孔子是個道貌岸然的人,想不到他演技這麼好,這麼會變色。」

「他雖然會變色,但他堅持的道是一以貫之的。為了讓你更了解孔子,那再說下他平時的生活吧。首先他不嚴肅,『居不客』指的就是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時那樣莊重嚴肅。」

「那孔子是個隨和的人了?」

「也不全是,但孔子確實愛開玩笑並且寬容開明。孔子到子路管轄的地帶,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笑著說:『殺雞焉用牛刀?』子路就反駁他,孔子馬上說我只是開個玩笑而已。孔子說過『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孔子的一生都在學習,擇其善而從之,這就是寬容開明的體現。孔子還是個自戀的人。」

「是嗎?這倒是新奇,你跟我說說。」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說的是孔子閑居在家裡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閑自在。」

「這很平常啊,誰在家都會顯得悠然自在一些的。」

「是的,孔子其實就和平常人一樣。但也有跟平常人不一樣的地方,一般人在家不會總衣冠楚楚吧?孔子申申、夭夭就說明他自戀。但他的自戀討人喜歡,至少比黃子韜討喜多了。」

「是啊,至少孔子是在家自戀,不會在電視上自戀。」

「孔子還是個愛唱歌的人。」

「這個我清楚,他彈琴比較厲害,喜歡音樂。」

「你其實也不太清楚。他如果生活在現在,肯定是個麥霸。他如果覺得別人唱歌好聽,會讓別人再唱一遍,然後他跟著一起唱。」

「孔子樂感這麼好啊。」

「我不清楚他樂感好不好,但愛唱歌這點是肯定的。孔子還是一個愛賭咒、愛撒嬌、愛發牢騷的人。」

「我從來沒聽過這個說法。」

「孔子見南子後,子路很不高興。孔子就對子路說,我如果做了不好的事情,『天厭之,天厭之』,就讓上天來懲罰我吧。」

「見南子後子路生氣的事我知道,電影里有敘述。」

「還有一次,孔子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你們以為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告訴你們。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這和雍正帝批奏章說『朕就是這樣漢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確實,孔子還是個調皮任性的人。有次有人求見他,他不想見就說自己生病了。下人剛通報完孔子不適,就聽到孔子在裡面彈琴,孔子就是要故意氣想求見他的人。孔子還是個愛自誇的人。」

「你的說法太新奇了,我聞所未聞。」

「孔子說:『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賤真是個君子啊,魯國如果沒有君子,那他又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孔子表面上稱讚子賤是君子,實際上是在誇自己是君子,子賤是從他那學去的。」

「自誇都說的這麼委婉,我真是服了。」

「他還是一個有自知之明,懂得自嘲的人。」

「從哪裡可以看出?」

「他知道自己的主張很難被當世人接受,他曾經想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別人嘲笑他樣樣都懂,但什麼都不精通,他就自嘲自己趕馬車還行。有個老農看他在彈琴,就嘲笑他談的琴沒人能懂,深了沒人能理解,淺了沒人願意聽。孔子說確實是這樣。孔子周遊列國落難時,別人說他是喪家之犬,他也欣然接受。今天我說他是變色龍,我想他也很理解,不會怪我的。」

「孔子既然明知自己的主張在當時行不通,為什麼還要周遊列國,拚命宣傳自己的學說呢?從這可以看出,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吧?」

「與其說他是理想主義者,不如說他是個樂觀的現實主義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因為他懂人性,他知道自己的學說最適合,他的學說最終能發揚光大。」

「你從哪裡知道他懂人性的。」

「你看他評價《詩經》,『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有些人看到『關關雎鳩』篇,會認為是淫蕩的。但孔子認為男歡女愛是人的天性,是純潔的。孔子知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他不強求別人,但他自己能做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說的簡單,既然都愛富貴,哪有能把富貴當浮雲的?」

「那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富貴與貧賤呢?」

「當然是積極追求富貴,遠離貧賤了。」

「追求富貴沒錯,但貧賤不是說想脫離就脫離的,你脫離不了怎麼辦呢?」

「反正拚命脫離貧賤吧,不然能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子貢和孔子有過一場對話。子貢問『貧而無諂』怎麼樣?孔子回答這已經很好了,但還是不如『貧而樂』。」

「貧賤怎麼還可能快樂呢?這我完全無法理解。」

「那我就用現在的話來說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這句話你聽過嗎?」

「聽過啊,高曉松寫的,流傳很廣,很多人都有共鳴。意思就是說即使我們現在過得苦,但我們也可以從詩和遠方中得到慰藉。」

「對,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至少還有理想可以追求。但其實這句話的意境很低,遠遠沒達到子貢的程度,更不用說孔子了。」

「怎麼說?」

「『貧而無諂』的意思就是,我即使過得不怎麼樣,但我也不需要羨慕詩歌中和遠方的生活。『貧而樂』的意境更高,就是說每個人的生命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磨難可能就是我人生中與眾不同的精彩之處。我很享受我的生活,不管是否貧賤,是否遭受磨難,我都過得很快樂,我不需要去尋找遠方的幸福,因為我的幸福就在當下,等我趕到遠方時,遠方其實也是在當下。如果你執意尋找遠方的幸福,那麼你將永遠得不到。」

「那我怎麼才能做到『貧而樂』呢?」

「那我再舉個梁朝偉乘飛機到巴黎喂完鴿子馬上回香港的例子說吧。梁朝偉這種生活大家應該都羨慕吧?那麼大家為什麼不轉換下思想,坐公交車環城觀光,期間可以享受陽光美景,願意的話還可以找一個地方肆意的撒尿,這很容易就做到了,這樣與梁朝偉相比並不差。梁朝偉這麼大老遠去喂鴿子可能還是因為有心結呢。但你不一樣,你毫無負擔,可以享受自由。就好比酒足飯飽之後看同桌的另一人在那吹牛逼,『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有什麼好羨慕的呢。酒醒之後,吹牛之人沒錢吃下頓飯,可能還得靠你呢。」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貧窮的人怎麼找到自己的快樂呢?」

「就比如我,一個小律師,收入很低,但我的工作能得到當事人認可,我的意見能被法官採納,我就會很快樂。比如農民,他們播種以後看著植物茁壯成長,如果植物不聽話他還可以肆意修理,這也可以很快樂,雖然很辛苦,雖然收入不高,但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比如廚師,工作環境不可能好,要長時間呆在高溫處接受油煙的考驗,但他可以主宰食物,可以得到客人的稱讚,即使收入不高,只要自己能找到快樂就行。比如理髮師、化妝師,可以決定他人的形象,明星也離不開他們,這不能感到自豪嗎?比如IT工作者,可以把別人看不懂的字母變成一段程序,這是另一種意義的創造生命,這是奇蹟,這不值得開心嗎?我們平常人,每周可以陪家人四處走走,享受生命,這不值得快樂嗎?」

「你說的真好,生活的好壞取決於我們的心態。但我現在發現有些人的心態很不好,他們覺得自己過得苟且,還想打破別人詩和遠方的生活。」

「是的,生活中存在四種境界的人,第一種是要打破別人詩和遠方生活的人,這種人最要不得;第二種是高曉松境界的人,理想值得我們追求,這種人可以提倡;第三種是子貢境界的人,貧而無諂,過好自己的生活,不羨慕他人的生活;第四種是孔子境界的人,我就是獨一無二的,我就是最快樂的。」

「高曉松的話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共鳴,說明現在大部分人是第二種境界的人。」

「不錯,但高曉松的境界其實並不高,卻能得到如此多人的共鳴,說明我們現在的精神食糧到底有多缺乏。」

「是啊,我看到第一種境界的人也不少,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主要是歷史原因造成的,這其中你有很大的功勞。」

「是嗎?」牛魔王低頭輕聲問。

「不說這個了。孔子自知,懂人性,他認為自己的學說肯定會流行的,並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果然,400年後,儒學就成為中華民族的正統。所以我說他是樂觀的現實主義者。說了這麼多,你現在知道孔子是怎樣一個人了吧?」

「大概了解了,他是個複雜的人,既莊重又隨和愛開玩笑,既臭美又自知自誇自嘲,還是一個調皮任性的人。」

「說的不錯,但我要說的是,他是跟我們一樣的正常人,有血有肉,有情緒有愛好。他之所以被稱為聖人,是因為他智慧高人一等,學說能造福百姓而已。」

3、孔子的核心主張

「那孔子到底主張些什麼呢?」

「孔子的部分主張我在《國民性》和《顯性制度與隱性制度》中已經予以闡述,現在我就來說下孔子的核心主張。孔子的核心主張就是『仁』和『禮』。」

「『仁』和『禮』到底指什麼呢?」

「不要急,我們先來說仁。憲是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35歲,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對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小孩子總喜歡標新立異。」

「怎麼個標新立異法?」

「總想表現地自己很高明,認識很深。憲就問孔子,『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好勝、自誇、怨恨、貪慾都沒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他小小年紀,哪能知道克、伐、怨、欲都是人性的體現,根本沒有人能夠做到完全避免,但為了表現自己有思想,就問孔子這算不上仁。」

「那孔子是怎麼回答的?」

「孔子是個好老師啊,看憲這麼想表現,也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他就說:『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孔子沒有明確地告訴憲他所提的根本做不到,而是說做到這些是很難的,算不算仁我就不清楚了。要是我,早罵憲不知天高地厚了。不過從這也可以看出孔子仁的本性,還有他懂人性的特點。」

「那仁到底指什麼呢?」

「《論語》中對於仁有很多論述,『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仁者不憂』, 『仁者,其言也訒』等等。」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不知道仁的意思啊。」

「其實中國的字很好懂的,你看它怎麼寫大概就能推導出他的意思。仁是由人和二組成的,這怎麼理解呢。第一種理解方法:可以看出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就得出仁是指由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幼吾幼,愛人這些意思。舉個例子,鄧公主張的共同富裕其實就是仁的一種體現。第二種理解方法,仁是由人和二組成的,要達到仁的境界,人二點就行。仁其實很簡單,看起來二點,傻點,但是自己過得簡單,也讓別人簡單。」

「哦,原來傻點就是仁了。」

「不錯,現在的中國人就是太聰明,不願意吃一點虧,不清楚人生真諦是難得糊塗。說完仁我們接著說禮吧。」

「禮就是禮貌的意思吧?」

「禮包括禮貌,但禮的範圍可廣了,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那禮到底指什麼呢?」

「我們來看《禮記》。《禮記》開宗明義:『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庄。』可見禮的作用很大,達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涉及方方面面的制度規則。要說禮到底是什麼,我認為是『禮治』或者說是『仁政』。」

「怎麼禮會跟治理國家扯在一起呢?」

「那我們再來看《禮記》中的內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哦,原來大同世界來源於《禮記》啊,孔子追求的是大同世界啊。」

「孔子崇尚大同世界,但提倡小康社會。《禮記》中記載,『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意思就是說既然做不到天下為公,那麼就以禮來規制大家的私心,推行禮治仁政,這樣就能成就小康社會。」

「哦,原來是這個樣子。但單憑禮來規制好像不行吧,至少要有法吧?」

「你錯了,禮本來就包含法。」

「那我記得孔子不重視法的啊?」

「你錯了,孔子做過魯國的大司寇,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院長,怎麼可能不重視法呢。孔子也說過『君子懷刑』,這也能說明他重視法。」

「但我記得他不提倡公布成文法,這對法律的發展不利吧?」

「孔子從來沒有反對過公布成文法啊。」

「那孔子在歷史上不是反對子產鑄刑書,晉國鑄刑書嗎?」

「那是你歷史學錯了。子產鑄刑書,孔子是支持的,孔子只是反對晉國鑄刑書,反對的理由是晉國本來就有先進的法律,但晉國把夷狄落後的法律引進施行,孔子反對的不是鑄刑書這個行為,反對的只是落後的法律。後來,晉國就因為這落後的法律而衰弱了,孔子多有先見之明。」

「即使孔子不反對用法,但他不提倡兵,沒有軍事力量,怎麼可能保家衛國,可見,孔子的禮行不通。」

「孔子也不反對兵啊,你從哪裡認為孔子不提倡兵的?」

「衛國公讓孔子教兵法,孔子說不會。」

「那是因為孔子不希望為衛國強兵而攻打他國。他曾說過:『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不教導民眾作戰應戰,你相對於拋棄他們,可見孔子是非常重視軍事的。」

「我還是有點搞不明白禮到底指什麼。」

「一下搞不懂不要緊,你可以慢慢體會。為了更簡單地理解,『禮樂』自古不分家,我就再說下跟禮相近的樂。」

「樂不就指音樂、歌曲等,跟治國有什麼關係?」

「樂還包括戰鼓等,曹劌論戰時提出一鼓作氣,是戰爭的利器,你說重不重要?古代中國祭祀,祈求上天保佑,喜事喪事都要用到樂,你說這重不重要?」

「那都是古代的事情了,現在『樂』最多就娛樂下,重要嗎?」

「最近鮑勃.迪倫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事你知不知道?」

「音樂怎麼跟文學扯上關係,我一直沒搞明白。」

「音樂是最高的文學,古時的詩詞其實也是音樂的一種表現形式。法國人說鮑勃·迪倫賦予音樂可以改變人類和世界的顛覆性力量。但其實音樂本身就具有這種力量,只是很少有人能將這種力量發揮出來而已。鮑勃作為搖滾、民謠藝術家,通過音樂對美國黑人解放運動做出重大貢獻。但鮑勃本人卻不卻不認可其是代表激進的黑人解放運動的旗手,後來鮑勃轉換自己的音樂風格,他想表現的符合全人類共同理念的音樂,這其實和孔子主張的音樂風格一致。」

「孔子主張什麼樣的音樂風格呢?」

「孔子主張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音樂風格,這其實也是其中庸之道的體現。」

「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無法表達我內心澎湃的感情,我不喜歡。」

「孔子只要求平時聽或唱些中庸的音樂,這樣對身體好,不會傷身。孔子也不會限制你在一直刻意限制自己的感情。當年顏回死了,孔子大慟,哭喊著『天喪予,天喪予』,老天真是要了我的命啊。門人勸他不要太傷心,他說:『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我有傷心過度嗎?我不為他傷心又為誰呢?可見孔子並不限制你的感情表達,只是希望平時的時候表達平和點。」

「我還是喜歡聽外國的音樂,他們的音樂真摯、熱烈、奔放、激情,不像中國的音樂,總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是的,我也喜歡音樂表達感情真摯些,這方面確實外國做的好些,而中國的音樂總感覺有點假意無力。其實孔子也主張表達真情的音樂,他說過『喪,與其易也,寧戚』,辦喪事,與其面面俱到,儀式完備,還不如真情流露,釋放悲哀。感情真摯是孔子所追求的。」

「是啊,中國的音樂不厲害,靠音樂能治理好國家嗎?」

「誰說中國的音樂不厲害的?中國音樂的力量也很強大。」

「那你說說力量強大在哪?」

「那我問你,鄧麗君的歌好聽嗎?」

「好聽啊,她的《甜蜜蜜》、《我只在乎你》這些歌曲每次都聽得我渾身柔軟、內心溫暖?」

「她的歌是很好。但你知道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時,她的歌曲是禁曲嗎?因為在戰爭時期,她的歌就相當於靡靡之音,戰士的鬥志會被瓦解,在軍隊中,最應該聽的是《無衣》這種宣揚袍澤之情,能讓人團結一致的歌曲。我認為將她的歌曲封殺是正確的,因為當年作戰的時候很多人是新兵。如果大家都是老兵的話,就不一樣了,可能鄧麗君的歌能讓老兵對生命更眷戀,更希望打贏,最後戰鬥更英勇。」

「哦,還有這麼一回事。」

「再說,中國也有一些傑出的音樂家的。比如黃家駒,他在《光輝歲月》中『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在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唱出了平等自由,對社會造成多大的積極影響。他的《大地》、《真的愛你》等歌曲也唱出了真情。這大概就是黃家駒的歌曲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黃家駒確實偉大。」

「中國也還有一些影響力巨大的音樂家。如張學友、周杰倫再到現在的TFBOY,他們的音樂影響整整一代人。你看他們演唱會火爆程度,歌迷的擁護程度,就能感受的音樂的巨大力量。這種巨大的力量是需要約束和引導的,我國廣電總局、文化部等部門設立的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起到約束有破壞性力量的音樂和引導提倡向善的音樂的作用,但我認為他們當前的工作並沒有做到位。」

「那你覺得怎樣才算做到位呢?」

「這還是得回到孔子的主張,中庸之道。」

「那什麼是中庸之道呢?」

「相對於音樂來說,中庸之道是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情感要麼不發,發必須真情並且合理。中庸之道,我是按字面意思來理解的,中指不偏不倚,庸指平常,不快不慢,中庸之道就是我們做人做事要不偏不倚,不快不慢,不激進不保守。歷史已經證明了,激進比保守的破壞大得多,在摸不準前路的時候,寧可保守,也不可激進。據說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這方面我沒研究,但國學大師錢穆是此中高手,到時我們一起去學習。」

「我算有點明白了,中庸之道就是你們現在提的和諧吧?但你們現在不顧原則的追求和諧,最終達到的只能是一團和氣,可見中庸之道效果並不好。」

「中庸之道有和諧的意思,但現在推行的『和諧』並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禮之用,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如果一味沒有原則地講究和諧也是不行的,要用『禮』來節制。剛才我們講到『樂』,現在我們重新回到『禮』這個話題吧。」

「好啊,你說樂很重要,我現在也贊成,到還是沒弄明白什麼是禮治啊?」

「剛才我說最好的樂是遵循中庸之道的樂,同理,用什麼方式治理國家最好呢?就是按照中庸之道的方式來治理國家最好。」

「孔子真厲害,在2600年前就提出『仁』、『禮』、『中庸之道』。」

「是啊,孔子真是太有智慧了。宋初的宰相趙普就曾提出『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孔子有多厲害了吧。」

「只用半部論語就能把宋朝治理的那麼好,真了不起。」

「但我覺得『半部論語治天下』還有另外一種解釋,並不是說只用一半的《論語》的治國理念,而是說在古代只能做到推行一半的《論語》。」

「為什麼這麼說呢?」

「《論語》中講的治國,要求為政者先之勞之,無倦,以身作則從上而下來教化百姓,但同時也要求百姓自身提高修養,從下而上來配合施政。而古代,只有少數當政者,知識分子能識字,能懂得孔子的治國理念,那麼《論語》就只能做到一半,只是從上而下由施政者教化百姓。我覺得這才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真意。不然怎麼解釋趙普已經知道《論語》是治國良方,又能完全掌握《論語》的所有知識,卻只用半部論語來治天下呢?」

「有道理。但孔子的學說既然這麼好,為什麼中國從近代開始就衰弱了呢?」

「首先,我之前在《顯性制度與隱性制度》中已經提到,儒學傳承有誤。其次,中國古代統治者基本沒有完全遵照儒學的主張來治理國家,只有宋朝算基本遵守,中國的衰弱不能怪儒學。第三,中國古代民眾的知識水平不高,教化不足,儒學最多只能推行一半。但現在,資訊如此發達,民眾的教育水平也提高了,而中國統治者竟然棄用如此之好的儒學來治理國家,真是可怨可悲可罵可嘆啊。」

「哦,那我只能說遺憾了,誰叫我的理論那麼吸引人呢?」牛魔王癟嘴不屑地一笑。

4、戰國的風雲人物

「既然你還不服,那我再接著說戰國的風雲人物吧。」

「好啊,我就喜歡聽故事。」

(1)一代英豪吳起

「先來說吳起傳奇的一生吧。」

「吳起我知道一點,他是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那你知道他是怎麼獲得這些稱號的嗎?」

「不清楚啊,正等你說呢。」

「吳起出生於衛國,但他的主要經歷就先從魯國說起吧。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的莒縣和安陽。當時齊國已多次戰勝魯國,在危難之際,魯穆公任用吳起為將,率軍大敗齊軍。你看吳起厲害不?」

「厲害。」

「厲害的還在後頭呢。吳起打了勝戰後,受到魯國群臣的排擠,魯穆公也開始猜疑吳起。恰逢吳起的主公季孫氏也因懈怠賓客被殺,經人勸說,吳起離開魯國投奔魏國。」

「未遇明君,吳起也是可惜。」

「有才能的人到哪都是人才。經魏國大臣李悝舉薦,吳起當上了魏國的將軍。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攻克洛陰、郃陽並築城。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

「秦國的虎狼之師也只能退守,吳起當真厲害,稱得上是兵法大家。」

「吳起著有《吳子兵法》,和孫武並稱為『孫吳』,確實是兵法大家。他打戰的風格是與士兵同甘共苦,體恤下等士兵。」

「是嗎,怎麼個同甘共苦和體恤法?」

「吳起擔任將領期間,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故事很能說明吳起體恤士兵。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後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親自替他吸吮膿液,你怎麼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的,當年吳將軍替我丈夫吸吮毒瘡,他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死在敵人手裡。如今吳將軍又替我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會死在什麼地方,因此我才哭啊。』」

「這麼母親真是明白人,知道吳其體恤士兵的深意。」

「確實是,但試問又有多少將軍能做到呢?我覺得吳起體恤士兵的做法,我們現在也應該借鑒。接著說吳起為什麼會被稱為政治家、改革家吧。」

「嗯。」

「魏國攻佔秦國河西之地後,就讓吳起擔任河西的首任郡守。吳起打戰很不錯,但處理政事自覺沒多大把握。但他始終是個聰明人,他就向子夏學習。」

「子夏不就是孔門十賢之一,和曾子理念不同的那位?」

「你記性不錯,正是這位。吳起向子夏學習儒家思想,改革魏國兵制,創立武卒制,同時還推行其他制度改革,增強了魏國的國力。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魏國的士卒得知這一消息,不等待官吏的命令自動穿戴盔甲準備抗敵的達數以萬計。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

「吳起真乃軍神也。」

「是的,據《吳子兵法》記載,吳起南征北戰,為魏國奪取土地千里。期間共與諸侯軍隊大戰76次,大勝64次,其餘不分勝負。但吳起知道光靠軍隊強大是不可能永遠打勝戰的,只有軍民一心才能真正強大,這就是他進行政治改革的原因。但好景不長,吳起在魏國20多年,為魏國作出卓越貢獻,同時也引起了魏武候的猜忌。後來吳起流淚離開了魏國,投奔楚國。」

「吳起真乃忠義之士啊。」

「忠義之士倒算不上,應該是個真性情之人吧,畢竟在魏國呆了大半輩子。後來他率領楚軍大敗魏國也毫不留情。」

「哦,還有這回事?」

「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先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擔任令尹後,吳起在楚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具體措施有:制定法律並將其公佈於眾;淘汰並裁減無關緊要的官員,削減官吏俸祿;糾正楚國官場損公肥私、讒害忠良的不良風氣,禁止私人請託等等措施。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向南攻佔百越,向北打敗魏國,各諸侯國都畏懼楚國的強大。」

「吳起真厲害,到哪國哪國就強大。」

「是啊,我們再來看下吳起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公布成文法。吳起是師從子夏學習儒家思想,這也可以佐證孔子並不反對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吳起淘汰裁減冗員、禁止私人請託的改革措施到現在也值得我們借鑒。」

「不錯。」

「既然是傳奇的一生,我們還是最後來說下他悲壯的結局吧。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吳起知道自己在楚國的變法,觸動了上層貴族的利益,會遭到貴族的報復,但當時他已年近60,他老了,他不想再跑了,最後他守在楚悼王的屍體前被射殺。」

「連吳起都最終難逃悲慘結局,那個時代也真是悲哀。」

「但吳起一人就能改變諸多諸侯過的命運,這也是那個時代的魅力所在。誰都逃脫不了死亡。我們還是來看後世對他的評價吧。吳起是一名文武全才的將領,在政治上的貢獻也得到廣泛讚譽。唐肅宗時將吳起奉於武成王廟內, 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是啊,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2)所謂「法家」

「我們接著來說下教科書中所稱的法家人物吧。」

「好啊,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李斯、韓非等人。」

「商鞅之前我們在商鞅變法中已經提到,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把他的師承信息再交代下。商鞅年輕時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受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

「李悝是誰?」

「李悝也是子夏的學生,可以說是儒家傳人,但現在教科書卻把他說成是法家的,你說搞笑不搞笑?商鞅當時就是帶著李悝的《法經》投奔秦國的。」

「投奔秦國後面的事我都知道了,就是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吧。」

「商鞅並不是一下子就得到秦孝公重用的。其中還有曲折呢?」

「什麼曲折?」

「商鞅第一次用帝道遊說秦孝公,孝公聽後直打瞌睡。五日後,商鞅再次會見秦孝公,用王道之術遊說,孝公還是不能接受。商鞅第三次會見秦孝公時用霸道之術遊說,才獲得孝公的肯定。」

「帝道之術和王道之術具體指什麼?」

「我認為帝道之術和王道之術就是完整的儒學,踐行中庸之道的儒學。但秦孝公意在爭霸天下,所以對耗時太長才能取得成效的完整儒學不感興趣。商鞅只能用霸道之術來說服孝公。」

「那麼什麼是霸道之術呢?」

「我認為是剛性比較強的儒學,比較激進的儒術。」

「商鞅明明是法家,怎麼能說他用的是儒術呢?」

「那我們就從頭來捋一遍。子夏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可以說他得到孔子的真傳。那麼他的思想跟孔子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以從《論語》中看出。」

「是嗎,我怎麼看不出。」

「《論語》中記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段話什麼意思?」

「這段話是孔子與子夏討論《詩經》里的話語,最後得出『禮』也是人類發展後產生的,並非自古就有的。得出這個結論後,子夏自然就會認為『禮』既然是人類制定的,那為什麼不能改變『禮』,使得制度更適合人類發展呢。可以說子夏的思路是對的。但他的學說後世發展卻不盡如人意。」

「怎麼說?」

「子夏後來又把儒學傳給了吳起、李悝等人。李悝等人又影響了商鞅、荀子等人。發展到荀子階段時,荀子就認為人性本貪的,既然制度可以改變,那麼就應該制定完善的制度來限制人性的『惡』。荀子又把儒學傳給了韓非、李斯等人。」

「這麼說,所謂法家其實就是儒家的一個分支。」

「不錯,所謂法家只是剛性比較大的『儒術』而已。韓非被稱為所謂『法家』的集大成者,就是因為其創建了完善的制度來試圖制約人性的『惡』,要求民眾必須嚴格按法規行事,給予民眾的自由度小。去你的教科書,去你的法家,去你的外儒內法。」

「你怎麼罵人?」

「我就是想罵,他們誤導了多少人啊,其無後乎?還有人說吳起屬於法家,吳起明明是儒家。要不然唐朝、宋朝時,儒家思想是正統,他能被列為武廟十哲之一,他能被列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所謂法家明明是儒學的一個分支,非得創設出法家,你說是不是缺德?」

「但法家確實是和傳統的儒家思想不一致啊?」

「那是他們沒完全理解儒家思想而已,儒家的傳統思想其實也僅是孔子主張的分支而已,之前就論述過曾子等人導致儒家思想被錯誤傳承。孔子有不重視法嗎?孔子很重視法,只是他主張有禮的法,而不是赤裸裸剛性的法。剛性的法即使再完善,也不能長久,秦國即使有完善的法律,也逃不過二世而亡的命運。即使是曾子等人錯誤傳承的儒學也是注重法的,說中國自漢以來統治是『外儒內法』,大錯特錯,自漢以來中國統治內外都是儒術,只是剛性柔性有別而已。『外聖內王』倒還貼切。」

「你這說法倒是新奇。」

「不新奇,只是我把歷史脈絡梳理清楚了而已,我不希望再有人被矇騙而已。我們接著來說下韓非吧。」

「好啊,我聽說韓非是韓國君主的兒子,千辛萬苦去向荀子求學,真了不起。」

「是啊。動漫《秦時明月之天行九歌》中對韓非、李斯向荀子求學的經歷作了詩意的描繪。該動漫確實還可以,用到了囚徒困境、貨幣戰爭等新奇的概念,但這些概念至多只算權謀之術。日本動漫為什麼能做的那麼好,正是因為他們在在愛這個主題上進行廣泛深入挖掘,我也希望《天行九歌》能朝這個方向發展,這是我的建議,希望製作方能看到。」

「別說動漫了,接著說韓非吧。」

「韓非是韓國王子,但在韓國卻不得重用。他就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言的著作,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思想,抒發了憂憤孤直而不容於時的憤懣,著作中還借鑒了老子的思想。後來秦王嬴政秦王嬴政讀了《孤憤》、《五蠹》之後,大加讚賞。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基本上採用了韓非的主張來治理國家。傳世有《韓非子》二十卷。歷朝歷代都比較重視他的著作,宋代、明代、清代都有人專門整理過該書。而該書能在儒家為正統的年代被如此重視,足以證明其切合儒家要義。」

「這些著作具體有哪些內容呢?」

「具體是什麼內容我不清楚,但根據他的核心主張,我能大致推導出他的思想?」

「你不會是騙人的吧?」

「這我可不敢。因為韓非書中的『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三人成虎』、『智子疑鄰』、『老馬識途』等典故可流傳甚廣,如果我亂說,肯定會被別人知道的。」

「原來這些典故都是韓非說的啊。」

「是啊,他文章中出現了很多寓言故事,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現在還是來說下他的核心主張吧。」

「他的核心主張是什麼?」

「他的核心主張是『法』、『術』、『勢』相結合來治理國家。」

「『法』、『術』、『勢』相結合來治理國家具體怎麼理解呢?」

「我覺得這是法治的概念。之前在《顯性制度與隱性制度》中提到,亞里斯多德的法治思想是:『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服從,而得到普遍服從的法律又必須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但亞里斯多德沒有說明怎麼才能讓民眾普遍服從法律?為什麼普遍服從的法律必須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而韓非就解決了這一切,韓非比亞里斯多德高明多了。」

「怎麼說?我還是沒明白。」

「大家為什麼能普遍服從法律,就是因為『勢』,由權威主導,你不得不服從。那為什麼普遍服從的法律必須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呢?因為如果你制定的法律不完善,會導致有些人抗拒,所謂惡法非法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民眾抗拒的話,就會影響『勢』。如何培養『勢』呢?之前提到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就要求制定的法律必須是優良的,才能保證權威一直在。只有『法』與『勢』相結合才能保證法律的完善運行。你看,是不是比亞里斯多德高明多了。」

「那還有『術』呢?」

「『術』就是指策略,方法。就比如商鞅變法,他變法前為取信於民,就用了個搬木頭的方法,這就是『術』。再舉個現在的例子,《刑法修正案(八)》將醉駕入刑,很多人都不適應,也沒當回事啊。那怎麼來推行這條法律呢?首先,國家在各大媒體進行宣傳,利用權威告知法律必然會執行。然後,突然有一天,高曉松醉駕被查了。國家就把他立為典型,告訴大家即使名人也照樣抓,並大肆宣傳。大家一看,國家來真格的了,就開始認真執行該條法律了。你看幾年過後,現在醉駕的人明顯少了,這就是『術』的功勞。」

「我現在基本懂了,『法』、『術』、『勢』確實是完美的法治。」

「只是看起來完美而已,即使再完善的法治都不能治理好國家。你看秦朝法治完善也僅統治了二十幾年。現在的法律比較健全了,也在推行法治,但每年法院的案子暴增,根本沒能完全解決社會問題。所以我說靠法治是不能治理好國家的。」

「那西方的法治不是運行地很好嗎?」

「西方的法治是和自由、平等等理念相配合的,所以運行地還好。但西方國家的法治也有很多問題。因為運行到最後,人們不可能有絕對的自由和平等。這時他們就會產生困惑,既然只有相對的自由和平等,那麼自由和平等是不是虛幻的,他們也會產生動搖,也會出現無法解決的理念問題。」

「那怎麼解決這個理念問題呢?」

「只能用『禮』來解決。『禮』就是有序,就是相對的平等和自由。現在西方文明也在吸取孔子的思想精華,試圖解決他們的困境。孔子早就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歷史已經證明孔子是對的。中國和世界最好的出路是高舉禮治,中國人不要一味媚外,非得追求所謂的民主、自由、平等等理念了,把老祖宗的東西先用好吧。」

「是啊,先把仁政禮治學好用好吧。」

(3)縱橫家

「戰國時代還出現過縱橫家?」

「什麼是縱橫家?」

「簡單來說,縱橫家就是動動嘴皮子就能把各個諸侯國局勢搞亂的人,放在今天來說,可以稱為外交家。戰國時期最出名的縱橫家就是蘇秦和張儀,他們提出合縱連橫,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進程。」

「動動嘴皮子就這麼厲害,佩服。」

「接下來我們主要說下蘇秦,合縱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所以我今天主要講蘇秦的軼事。」

「好啊,軼事我也喜歡聽。」

「蘇秦遊說秦王未果,資用匱乏,潦倒而歸。回到家中,蘇秦的處境甚為凄慘。『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差不多就相對於賭徒賭輸回到家的待遇。於是蘇秦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太公《陰符》,發憤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後學成,遂遊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這就是『懸樑刺股』中刺股的典故吧。蘇秦發憤讀書,充分說明了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大家應該多看書,知識就是力量。」

「多看書是對的,但知識就是力量倒未必。蘇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他有顆進取的心,他想要掌握知識來獲取權勢地位。有很多人掌握的知識可能比蘇秦還多,但如果沒有動力去把知識轉化為說服力,沒有進取的意志,那麼也不可能取得成就。這就是尼採的權力意志論,知識本身並沒有理論,知識是依靠意志才能發揮作用。」

「有道理,這個你好像之前已經提到過。」

「是啊,沒辦法,我就是推崇尼采,我就再說重複一遍尼採的理論。我接著說蘇秦衣錦還鄉時的場景吧。」蘇秦成功遊說六國合縱,身佩六國相印,途經家鄉洛陽。蘇秦的家人皆匍匐在地,不敢仰視。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其嫂子趴在地上說:因您『位高而多金』。」

「他嫂子真搞笑。」

「哪搞笑了,相對於蘇秦,我更推崇他嫂子。」

「他嫂子有什麼值得推崇的。」

「因為他嫂子不羞恥。」

「難道你就喜歡無恥之人。」

「你完全沒理解我的意思。我還是用尼採的話來跟你解釋吧。尼採回答『什麼人最讓人討厭?』時說:『使別人感到羞恥的人』。回答『什麼是自由的保證』時說:『不再對自己感到羞恥。』」

「怎麼理解尼采這些話呢?」

「蘇秦問嫂子為什麼前倨後恭,本意是想羞辱嫂子,因為嫂子在蘇秦落難時沒給好臉色。蘇秦就是尼采所說的讓人討厭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嫌貧愛富是人的天性,你要求嫂子在你落難的時候必須高看你,這就是道德綁架。而嫂子對此並不感到羞恥,這是我自由的保證,你位高多金我可以高看你,你到時落魄了,我還是照樣鄙視你,她並不會被道德綁架。這正是我欣賞她的地方,即使現在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她那樣,可以不掩飾自己的慾望,也已不掩飾自己的本性,這就是她的可愛之處。相反,蘇秦就差勁得多?」

「怎麼個差勁法?」

「表面上他身佩六國相印,風光無限,但他實際上卻沒有根基。他在一個國家混不下去,就跑到另外一個國家,最後在齊國被刺客刺殺。」

「那真可惜了。」

「沒有根基卻掌握大權是最大的忌諱,蘇秦死於非命是早晚的事。蘇秦死後,齊國按照蘇秦的計策,對外發布信息說殺死蘇秦者有功,賞銀1000兩。後來聽說有4個人前往領取賞銀,每人可分250兩,但他們錢沒到手,就被拉去砍頭了。這就是二百五的由來。但蘇秦被二百五殺死,說明蘇秦比二百五也強不了多少。」

「說的是,光耍嘴皮子而沒有根基,到最後只是無根之萍,幹不了大事。」

(4)墨子和楊朱

「我們接著來說墨子和楊朱,在戰國時期,有『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現象,可見其兩者學說影響之大。」

「是嗎?我之前從沒聽說過。」

「你沒聽說過的還多著呢。我們先說墨子墨翟。墨子是滕國人,農民出身,創立了墨家學說,其核心觀點是『兼愛』、『非攻』。前幾年劉德華曾主演過《墨攻》,講的就是墨子的故事,賈剛也執導過《墨子》,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觀看電影。」

「那墨子提出的『兼愛』、『非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兼愛』就是平等與博愛的意思,『愛人若愛其身』,『非攻』就是不攻擊他人的意思。」

「這很好啊,頗有西方自由平等的意思。」

「這個提議是很好,但幾乎沒有人能做到『愛人若愛其身』,所以他的學說未能發揚光大。接著我們來說楊朱。」

「楊朱我好像有點印象,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鐵公雞嗎?」

「那是後人對他學說的曲解。他的主張並不是淺薄簡單的『自私自利』,他的核心主張是『貴己』、『重生』、『人人不損一毫』,意思是人人都做好自己,按規則辦事,先保護好自己的利益,不要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損害自己的利益。」

「那他的主張剛好和墨子的主張相反。」

「確實,一個主張博愛,一個主張完全不管別人。但人性就是這麼複雜,你讓他完全不敢別人的時候,人就有憐憫之心;如果你讓他博愛到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別人,也完全做不到,所以上述兩種主張都很美好,但人們不可能完全做到,所以都未能發揚光大。」

「是啊,還是孔子懂人性,主張仁,由己及人,這樣就不會太自私也不會太無私。」

「說得好!墨子和楊朱的學說雖未能發揚光大,但其實現在社會中還能看出他們學說的影子。你說以宏觀調控為主的市場經濟是不是很符合墨子提出的『兼愛』,而自由市場經濟是不是很符合楊朱的『貴己』主張呢?」

「這麼說來確實有點像。」

「我想說的是,今人和古人相比並不會聰明多少,今人之所以顯得厲害些只不過是科技發展的原因而已。而古人有大把的時間,躺在藍天白雲下,躺在星空下思考到底是怎樣的制度才最符合人類發展的。今天大家想到的制度,其實古人早已想到了,經過百家爭鳴,最終確定儒家學說是最符合人類發展的。如果我們對制度還存在疑惑,我們可以回到兩千多年前去尋找答案,去研習各家主張,去吸收各種主張的精華。」

「你說完了沒有?」

「沒說完,我還想說的是,墨子出身農民,楊朱出身地位高些,但他們提出的主張都是希望全社會能更好地發展,並不是僅為某部分人服務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提出的主張不好,並不是因為他們所提倡的制度不好,只是人們沒有完全按照他們的主張執行而已,當然這也與他們主張與人性的契合度有關。」

「說完了沒有?」

「沒有,我還想說,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統治階級,統治階級是騙人的。你們看春秋戰國,諸侯國可以因為某一兩個人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永遠的統治階級。再說從秦到清,皇帝應該算所謂的統治階級吧,秦始皇想傳萬世,但秦朝二世而亡,各個朝代都只有幾百年的壽命,少則幾十年,沒有永遠的皇帝。再說所謂統治階級內部也有矛盾,今天是將相,明天就有可能成為階下囚。難道真的有統治階級這麼一個固定的階級嗎?」

「那些權勢滔天、地位顯赫的人算什麼?」

「我覺得稱為上位者比較合適。人無常勢,社會階層永遠是流動的。」

「那我永遠是下位者怎麼辦?」

「康德說過:『人不能被判為奴,他只能自認為奴』。社會階層失去流動之時,就是制度正常無法運行之時,人人都可以成為上位者,但即使你是下位者,也千萬不要主動去當奴隸。」

「你這太理想化了。」

(六)繁榮昌盛的宋朝

「人就應該活在理想里。我們接著來說宋朝,我最喜歡的朝代。」

「好啊,終於輪到宋朝了。」

1、趙匡胤

「要說宋朝,首先當然得說北宋的創建者趙匡胤。他是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上皇帝的。」

「這個我知道,趙匡胤原是後周大將,周世宗柴榮死後,留下幼兒當皇帝。有一天,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嘩變,將士將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國號『宋』。現在史學家都說『陳橋兵變』是趙匡胤自導自演的一場好戲。」

「有這個可能,但我還是認為趙匡胤確實是被下屬逼迫才當皇帝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我問你,當皇帝誰的好處最大?」

「當然是趙匡胤了。」

「表面上是的,但首先趙匡胤是個重情重義之人,這從他當上皇帝厚待後周皇室就可以看出。《水滸傳》中柴進就是後周皇室後人,即使幾百年後,其還被厚待。其次,趙匡胤並不是愛慕權勢之人,這從他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就可以看出。雖然趙匡胤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從這兩點來分析,他不會主動篡奪皇位。」

「黃袍加身的都是趙匡胤的親信,趙匡胤肯定知道,故意做戲而已。」

「這正是我要說的,黃袍加身獲益很大的就是趙匡胤的親信,因為他們可以成為乘龍之臣。史書上記載是將士把黃袍加到趙匡胤身上,趙匡胤推辭不掉才當皇帝的,我覺得這是真實的。因為古代黃袍加身是死罪,連帶他的下屬也會被處罰,趙匡胤只能硬著頭皮兵變。」

「有關心理的事情誰搞得清呢?」

「是啊,我們也不用太糾結了,就當成是懸案吧,不用說服誰。那麼接著說趙匡胤的治國舉措吧。最有名的舉措就是『杯酒釋兵權』,通過酒席的方式說法地方大將放棄兵權,並許以富貴,完美地解決了自唐以來節度使用兵自重導致藩鎮割據的問題。」

「趙匡胤的方法真好,酒席上就把事情解決了。」

「是啊,之後他又用文官節制武將的方式,避免藩鎮割據的情況再發生。我覺得在限制權力這方面,即使在今天,在處理中央和地方關係,各民族關係,上級和下屬關係時,我們也可以向趙匡胤學習。」

「是啊,就像你在論述用人唯親時說的,終宋一代,未發生內亂,實乃趙匡胤之功。」

「趙匡胤還是仁厚之人。有一次,他設宴招待群臣,其中有一個翰林學士王著,原先是後周世宗柴榮信任的臣子,由於喝醉了酒,思念故主,當眾喧嘩起來。群臣大驚,都為他捏一把汗。趙匡胤卻毫不怪罪,命人將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風後面大聲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攙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說王著當眾大哭,思念周世宗,應當嚴懲。趙匡胤說:『他喝醉了。世宗在時,我和他同朝為臣,熟悉他的脾氣。他一個書生,哭哭故主,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讓他去吧。』」

「其他皇帝都很忌諱這種事的,特別是明朝的皇帝,看來趙匡胤是不錯。」

「他仁厚的事還多著呢。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回師進入開封皇宮時,見宮妃抱著一個嬰兒,就問是誰的兒子。回答說是周世宗子。當時,范質、趙普、潘美都在一旁,趙匡胤問他們怎麼處理。趙普等回答說:『應該除去,以免後患。』趙匡胤說:『我接人之位,再要殺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這嬰兒送給潘美撫養,以後也沒再問起過此事,潘美也一直沒有向趙匡胤提起這嬰兒。這嬰兒成人後,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你們不是很講究斬草除根的嗎?」

「我還是覺得趙匡胤做得對,只有仁厚待人,才不用始終提防他人。如果只想著斬草除根,那麼不免有漏網之魚,你自己也提心弔膽,何必呢。」

「有道理,但有多少人能問心無愧,能做到像趙匡胤這麼坦誠呢?」

「趙匡胤最好的地方是把仁厚制度化,他製作了誓碑遺訓:『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這保證了宋朝皇帝對待大臣寬厚,不像明朝皇帝肆意廷杖大臣。」

「不錯,一個好的王朝開創者對王朝的影響很大。」

「還值得一提的是,趙匡胤採用文人治國,保證儒學得以施行。宋初趙普就是憑藉《論語》治天下的,而《論語》可以說是最正宗的儒學,宋朝之所以能繁榮,與趙匡胤和儒學分不開。」

「是的,之前就聽你說過宋朝是儒學施行最好的朝代。」

「你有沒有發現宋朝與春秋時的宋國很相似?

「有么?」

「第一,宋朝的皇帝和宋襄公都講究仁義治國,第二,他們的繼承製度跟商朝相似,可以父傳子,也可以兄傳弟。第三,他們對君主之位都不是太計較,宋朝很多皇帝當太上皇,北宋除了趙匡胤,其他的皇帝都是趙光義的子孫,而南宋除了宋高宗趙構,其他的反而都是趙匡胤的子孫;而宋國當時宋襄公和哥哥都相互推辭王位。第四,他們重視商業發展。宋國是商朝的後裔,重視商業是必然;而宋朝也重視商業發展,經濟很繁榮。」

「這麼說來確實是挺像的。」

「你有沒有想過,不論是宋朝、春秋時的宋國、南北朝時期的宋,這幾個時代只要帶『宋』這個字型大小,都挺好的。」

「好像是。」

「你有沒發現『宋』和『共』兩者的讀音很像?」

「確實是。『song』就是『gong』,『共』就是『宋』。」牛魔王嚷嚷地唱了起來。

「我多麼希望『共』能一直持續下去,讓這盛世永續啊。」

2、蘇東坡與王安石

3、宋朝的繼承製度和太上皇

4、宋高宗與岳飛

這些話題我就不講了,你們仔細去研究下,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有空我還會講下袁世凱和孫中山的事,但看情況吧。

(七)制度的剛性和柔性比較

「之前說過制度過剛則不持久,那麼是不是說制度越柔越好呢?」牛魔王問。

「通過歷史分析,制度當然是剛柔並濟最好了。但在特殊時期,比如西漢初期,戰亂剛結束,那麼確實是制度越柔越好,無為而治最好。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等復甦,就可能需要稍微加點剛性。總而言之,能採用中庸之道剛柔並濟最好,如果做不到,制度的柔性比剛性好。」


推薦閱讀:

美國存在貪污嗎?當人掌握權力的時候,是怎麼通過制度控制其以權謀私的?
沒有推翻地主壓迫農民的封建土地制度,其後統一的中國陷入40年的內戰和分裂。為什麼說辛亥革命是進步呢?
資本主義都有哪些好?
為什麼說「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中有何與史實不符之處?

TAG:儒学 | 制度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