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銀行業擺脫消亡的出路在於擁抱科技金融

中國銀行業在遭受互聯網金融顛覆餘波未平之時,近期全球範圍內對銀行業更猛烈衝擊的聲音又此起彼伏。

9月下旬,世界領先的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對全球各大銀行經過分析得出報告,被形象譽為「銀行業死亡筆記」:未來能活下來的銀行只有五分之三。接著,前日在朋友圈瘋傳的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發布的一份報告更是「危言聳聽」:到2030年即15年內銀行將消失,全球百萬銀行員工面臨失業。而就在昨日(10月24日),據美國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消息,銀行業的Uber時刻悄悄拉開大幕,美國大銀行大幅關閉網點,美國銀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已經關閉了389個網點。隨著移動活躍用戶的增多,更多交易通過數字渠道完成,磚瓦砌成的網點已不再那麼必要。而通過數字渠道辦理業務的成本,也遠遠小於網點渠道。網點關閉的衍生品就是銀行裁員,銀行員工失業。

其實,早在去年12月初,巴克萊前CEO詹金斯就表示,全球銀行業未來10年將裁減半數員工和分支機構。

何止國際機構呢?中國銀行業協會前常務副會長楊再平先生很早就預言:未來若干年中國20多萬個銀行物理性網點或不復存在。網點沒了,人員何處去?裁員肯定是不二選擇。

要說麥肯錫、畢馬威會計事務所只是研究諮詢機構的預測猜測而已,那麼美國銀行業大量關閉物理性網點,歐美銀行開始較大幅度裁員,則是已經進入「實戰」階段了,預示著研究機構的報告已經開始變為現實。

對全球銀行業最大的衝擊是互聯網金融或被歐美稱為科技金融的衝擊。這種衝擊從業務種類看,幾乎涵蓋了銀行所有主體業務。支付結算業務,信貸資產業務,存款等資金來源業務,理財等中間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等。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使得銀行業束手無策,直面衝擊,歐美日本銀行業尤甚。

中國銀行業由於中國互聯網金融興起早,衝擊來得早、來得快,其準備的也早,並且目前都在斥巨資涉足移動互聯網金融業務。受互聯網金融或科技金融衝擊相對較小。不過,在科技金融領域,中國銀行業還在睡大覺。

金融科技在兩大領域正在大力。一是智能金融科技。包括類似於Siri的人工助手EVA,智能投資顧問等AI人工智慧。目前,摩根大通、花期、德銀以及日本銀行等都在斥巨資投資智能投顧。試想,金融業高端服務的智能投資顧問都可以被人工智慧替代,那麼還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呢?二是數字貨幣領域。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數字貨幣,大有替代主權貨幣的趨勢。各國央行都或被衝擊。

從互聯網金融或稱科技金融對傳統銀行衝擊的具體表現看,互聯網金融或稱科技金融藉助移動互聯網的便利性、高效性,自主自由、無時無刻、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約束就可以完成一切金融交易的特性,傳統銀行根本無法與其競爭。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整個社會融資的多元化,搶走了銀行業不少地盤。同時,互聯網金融直接促進了全社會直接融資的大發展,而直接融資又是傳統銀行間接融資的墳墓。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生態構建或讓傳統銀行邊緣化趨勢已經凸顯出來。我們拿最熟悉的支付寶例子來「說事」。 支付寶已經於10月12日開始提現收費(支付寶轉到銀行卡),其狐狸尾巴已經露出來了。以後提現收費了,放在支付寶里的錢怎麼辦?支付寶回答,支付寶覆蓋了國內幾乎所有的在線購物網站,支持幾百個城市的公共服務繳費,包括酒店、便利店、餐飲、醫院、出行等眾多行業。還有餘額寶、定期理財、買基金買保險等投資領域。意思是通過提現收費的價格手段將客戶留在、鎖定在支付寶營造的網路消費投資的閉環里,讓其賺得的盆滿缽滿,並通過螞蟻積分激勵機制鎖定粘住客戶。

試想,當支付寶的生態圈越來越大時,即:只要把錢轉入支付寶就可以在其生態圈子裡開展生產、消費、娛樂、休閑、投資等等人們需要的一切支付結算金融消費與需求活動時,支付寶將會成為網路王國的央行,無形中擁有電子貨幣的發行權、掌控權。同時,將一大部分金融交易、金融活動都鎖定在了支付寶的生態閉環里,無形中使得傳統銀行被邊緣化。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未來。

在全球性金融科技大潮猛烈衝擊下,傳統銀行物理性網點大幅度減少是沒有懸念的,裁員也是不可抗拒的。但銀行業消亡似乎還論證的還不那麼嚴謹。

在科技金融多重衝擊下,傳統銀行怎麼辦?出路何在?

目前,歐洲銀行業、日本銀行業以及亞洲一些銀行普遍採取裁員的做法作為應對困境的措施之一。這種做法不是治本之策,完全是捨本逐末之舉。銀行業走出泥潭的出路在於擁抱科技金融,者是唯一希望。銀行業務數據化、移動互聯網化、智能化是方向與出路。未來銀行業一定是一個科技金融公司。就像原阿里巴巴,現在的螞蟻金服旗下的互聯網金融銀行—浙江網商銀行,成立之初300人左右,而250人都是科技人員。

麥肯錫報告顯示,金融領域數字化驅動的裁員有望在三年內將利潤/損失水平提高20%-30%,而股本回報率ROE也有望上升2%-3%。數字化可以擴大4%-12%的銷售空間,增加交叉銷售的潛力。傳統銀行一定要抓住金融數字化提高效率效益的殺手鐧。

傳統銀行具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財富實力、管理經驗等的積累,完全有實力把握住金融科技的大趨勢,迅速向其轉型。就拿移動支付來說,中國銀行業目前已經後來居上,例如農業銀行的手機移動銀行客戶體驗越來越好,只要推介力度跟上,佔領一定市場份額沒有懸念。

作為銀行崗位來說,科技崗、管理崗、業務營銷客戶崗、對於中國來說一些非業務部門的特色崗,都不會受到衝擊。

總之,一定要認識到,新一輪科技革命潮流已經滾滾而來,以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智能化、感測技術、機器人、VR、AI、AR等為特徵的新科技勢不可擋。銀行業支付結算業務移動互聯網化,信貸資金業務大數據化,投資理財顧問業務AI化,理財等中間業務網路化等大力擁抱科技金融是傳統銀行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就看誰能緊緊抓住。誰能抓住,誰就可能從「銀行死亡筆記」名單中被剔除。


推薦閱讀:

互金巨頭聯誼大銀行背後的邏輯
當人工智慧遇上互聯網金融

TAG: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