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 讀書筆記及實踐體會
編者語:本文是Marshall B.Rosenberg 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讀書筆記,不同於平常的讀書筆記,這裡記錄的更多是作者如何將這本書的道理用到日常生活中。不論對於有沒有讀過這本書的朋友,都希望這本書中道理能帶給你啟發。作者這篇讀書筆記受到《象與騎象人》(點擊查看鏈接)影響較深,同時推薦這本書,本文之後會附上該作者的其他小文。
1,在溝通交流中遇到衝突,或者比較敏感,容易引起自己或者對方負面情緒的事,一定要切換到「安全模式」,何謂安全模式,用過windows 中安全模式的同鞋會知道,安全模式是在操作系統出現問題時用來診斷問題的。這裡用其比喻人與人交往時的一種心智狀態。
「安全模式」的一大特點就是慢!這是在對抗我們的某些本能--遇到易激動的,易怒的,易傷感情的事情,我們本能會加快語速,甚至加快思考速度,但這是一個大坑!速度加快後我們會更加容易情緒化,更加想不清楚,然後速度越來越快,陷入惡性循環!
這是個自發的正反饋。這就是為什麼親近關係中的衝突很容易陷入情緒化的泥沼出不來!避免陷入這個泥沼或者從泥沼中走出來的一個好方法就是遇到衝突時,訓練自己刻意地減慢語速(可以想像自己是電腦切換到安全模式),一句一句說,不要連珠炮。
自己語速刻意減慢後,情緒會自然平復很多,然後語速進一步減慢,從而跳出情緒泥沼(心理學對這種刻意的行為會改變心態和情緒的技術是有研究支持的)。當然,這個過程中,也可以使用正念觀照,不帶評判地觀察自己情緒的升起,讓自己更明晰地覺察自己的情緒,這和降低語速法結合使用會大大提高非暴力溝通的成功率和質量。
2,知識分子和平時愛讀書思考的人,在遇到衝突時容易通過理性分析避開「我執」,也就是執著自我,然後試圖用客觀超然的立場分析衝突,把爭端給知識化客觀化。但這仍然不夠!未達到非暴力溝通的程度!用佛家的術語,雖然這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我執,但依舊是一種「法執」,對「法」(知識)的執著!這樣的溝通,即使贏了「理」(很多時候對方也不會接受你的理),也會輸掉「心」。追求非暴力溝通,我們要做到不為了爭論而爭論,爭論不是為了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先讓對方承認自己的假設有其合理性,讓對方對自己的觀點產生理解後的同情。這也是下一點要說的。
3,我們和親近的人遇到衝突時溝通交流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說服對方」,而是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內心軌跡,自己的想法,自己為什麼會有現在的看法,自己現在的情緒,情感,體會,和感受,同時也感受對方的這些東西!
至於結果能不能說服,或者是誰向誰妥協,真的都不重要了,那是自己無法直接把握的自然結果。最重要的,永遠都是人的感情和感受!!!而理,真的沒有情重要。理只是實現情的工具,工具不應該反客為主,我們不應該為了理而傷了情!
從客觀和長遠角度來看,如果大家都不帶負面情緒,共情同理地溝通,充分表達清楚自己的內心所想,如果你真的對一個問題翔實調研過,深入思考過,證據充足,並且說的很有道理,對方最終也會慢慢認可你的道理的!
老子說「聖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家講無為之為。非暴力溝通也是這個道理:在一些敏感話題上,你只有放下了說服對方的念頭和動機,轉而充分和安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內心軌跡和體會,這樣才會有最好的結果(無論是否最終說服了對方)。
這種無為,就像失眠的時候想要睡著一樣,你目的性越強,你的身體會越有壓力,你會越焦慮,越難入睡。要睡著的唯一辦法就是忘了要睡著這個目的,處於無為狀態。這時即使真睡不著也是自己最能做到的最好結果了,是身體的自然結果和客觀限制,自己也不會焦慮了。非暴力溝通在這點和睡覺一個道理,我們不能帶有過強的說服對方的目的性。
我們是要用同理心和情和對方溝通,而不是單單的「理」!認知心理學早已揭示,我們的理只是騎象人,情才是大象,騎象人基本是被大象拉著跑的,只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能協調兩者。非暴力溝通里的共情同理就是一種協調大象與騎象人的途徑。反之,在敏感問題上(比如涉及政治,宗教,社會爭議話題),妄圖單用說理,或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理各佔半,並且說服對方的目的性依然明顯)的傳統策略來說服對方都很多時候是徒勞的,只會自增挫敗感罷了。
在溝通中,情比理重要的多的多!對方認可你的理只是你的情傳達後一個自然附帶的結果!你的理是要自然與和諧地埋在傳達的情裡面。這時就能做到:「共之以情,理自然矣」。
4,對不是親近的人的交流溝通,也可以或多或少使用以上的方法和理念。特別是在公眾很敏感的一些社會議題上做科普的時候,如果要用科學界主流知識說服公眾,一定要照顧公眾的情感和感受,一定要參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順著人的心理定勢而為,這樣科學傳播效果才會更好,不會引起抵觸。
推薦閱讀:
※對嚴歌苓的《白蛇》有何見解?
※後續整理2—頁邊的塗鴉
※你要貌美如花,還得賺錢養家
※豆瓣說、讀書筆記和阿爾法城都是失敗的產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