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帶雙胞胎是什麼感受?


我家的雙胞胎女兒一歲半了,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

我是剖腹產,生之前在醫院躺了倆月,經歷過n次出血後終於在35周安全卸貨。老大5斤,老二5.7斤,因為各項指標正常,體重也夠,沒進保溫箱,這為我產後早吸吮提供了條件,也成就了我實現全母乳餵養的目標。從產房回到病房時寶寶們出生還不到一小時,儘管手術後非常虛弱,但我仍然記著出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家人幫忙擦拭乳房給寶寶們餵奶。第一天我全然不把剖腹產的疼痛放在心上,堅持每次餵奶粉前讓寶寶吃母乳十分鐘以上,晚上也堅持這樣做。到了第二天就能感覺到寶寶吃奶有吞咽的聲音,第三天早上開始漲奶,中午開始就完全擺脫奶粉開始全母乳餵養。

現在寶寶們一歲半多了,我還在堅持喂母乳,想給她們添加奶粉,但小傢伙們不喜歡,看見沖好的奶粉就跑,強喂就吐,我打算喂到兩歲左右引導離乳。

之所以這麼強調母乳餵養是因為~~雙胞胎如果能夠母乳餵養,尤其是全母乳餵養,其實是非常好帶的。從出生開始婆婆只是在醫院的那幾個晚上幫忙帶了,回到家後晚上一直是我和老公兩個人帶,從四個半月開始周末也是我們兩個人帶。月子里我老公休完陪產假就照常上班了,婆婆和媽媽在家照顧我們,公公每天早晨過來看看寶寶就回家休息了。婆婆每天晚上六七點就回自己家了。每天中午我和寶寶們睡覺的時候我媽和婆婆就在客廳看電視聊大天兒,有時候還到樓底下和外面的老太太們閑聊天。她們都很驚嘆我家的雙胞胎這麼好帶。

晚上也一直很省事,小時候醒了就喂,吃飽了放下就睡,從來沒有半夜哭鬧過。月子的最後幾天夜奶太頻繁,而且兩個寶寶吃奶時間不同步,大人有點睡眠不足,後來改變了策略,其中任何一個醒了另一個也一起喂,慢慢醒的時間也同步了,再用上我買的雙胞胎哺乳枕,兩個同時喂,就和一個寶寶沒太大區別了。

剛出月子的十幾天里寶寶到了猛長期,白天吃奶很頻繁,感覺一天到晚我都在餵奶,而且傍晚睡覺前的一頓寶寶吃好久,我的壓力有點大,但硬是堅持不餵奶粉,有一次實在撐不住了就沖了奶粉喂,但沒吃幾口就不吃了。42天體檢寶寶體重都長了三斤,大夫還誇我們喂的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隨著我身體慢慢恢復,母乳餵養越來越輕鬆,寶寶也長的很快,三個月體檢都長到了十三斤多,六個月體檢到了二十斤,被大夫說成營養過剩。

因為是母乳餵養,寶寶們很好帶,不容易生病,生了病也很容易恢復,而且有乳頭這個天然安慰劑,病的時候也不是特別鬧。而且沒有經歷過母嬰分離,寶寶們安全感好,一般不是餓了困了就能自己玩很久。

所以,如果你要生的是一對雙胞胎,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雙胞胎的爸爸要盡最大努力幫助老婆實現全母乳餵養。


我家的雙胞胎兄弟已經兩歲半了。他們每天都在吵嘴、打架和妥協、和好中了解彼此,融入彼此。

忘記是誰說的,手足最終會關係融洽的,因為在他們朝夕相處的日日夜夜裡,已經大戰了三千多個回合。

  當我家兩歲半的小兄弟慢慢發現了語言的妙用,就逐漸減少了拳打腳踢、抓撓撕咬等「幼獸」行為。取而代之的是不費力地打嘴仗。作為旁觀者,看著他們調用平生所學語言中最犀利的語句,氣勢洶洶地吵架,天真詼諧甚至還有些文采,頓覺成年人吵架時那些不入耳的京罵太單調貧乏了。

  沒六兒的媽媽還饒有興緻地把他們的吵架用語總結了一番:

初級警告期:

  「弟弟,你不對啊!你下次注意。」(哈哈,好像領導)

  「你怎麼回事兒?!」

  「哥哥你是不是小淘氣兒?」(帶著兒化音)

  「弟弟你是不是又糊塗了?」(從大人的口頭禪「哦,我糊塗了」演化而來)

加強警告期:

  「你要是再搶玩具,哥哥就大哭大鬧,還打滾兒!」(自虐型兒)

威脅期:

  「你要是再鬧就迷路了啊!」

  「把你關到小黑屋,吃黑窩頭,哭去吧!」

耍賴期:

  「給你一個大臭腳不丫!」

  ……

「迷路」梗是因為曾經夜裡要跑出去玩我告訴他們會迷路,找不到家,看不到爸爸媽媽,他們就覺得「迷路」是頭等可怕的大事。而「小黑屋+窩頭」的梗是講警車故事時孩子問我壞人被抓了以後都去哪裡,我隨口說是關到小黑屋吃黑窩頭,於是他們覺得那簡直是最大的懲罰了。

  雖然常常打架拌嘴,但他們從來不在打架的時候跑去告狀,或求大人幫忙拉救兵。可能是因為在他們自己做錯事時,在場的家長會批評後就此打住,而不會當著他們的面告訴另外的家長,或沒完沒了反覆提及。

  有時候,孩子會在晚上睡覺前和我透露一點兒他們的打架歷程:

  「媽媽,別言聲兒哈,今天我跟弟弟吵架了。」

  (「別言聲兒」是爸爸偷偷給他們小零食而沒告訴我時的口頭禪。他們覺得「別言聲兒」有很神秘的色彩,只同你講哦,別告訴別人~)

  我此刻當然不能破壞氣氛呵斥:「神馬?怎麼又吵架?!傷沒傷著?」

  而是壓制心中擔心故作好奇地問:

  「為啥呢?」

  「因為今天弟弟吃飯時非要拿哥哥的勺,哥哥就哭了。」

  「哦,弟弟不該拿你的勺。但是偶爾交換一次也挺好玩的。」

  弟弟聽到趕緊把頭湊過來說:

  「哥哥還打弟弟了呢。」

  我心裡緊了一下,但哥哥馬上申辯:

  「打弟弟手來著,不能打頭。」

  弟弟補充:「也不能打臉。」

  哥哥搶白:「還不能打眼睛!」

  「還不能打肚子!」

  「還不能打屁股!」

  「可以打屁股!」

  「不能!」

  「可以!那我就打你屁股吧!」

  ……

  媽媽就在這爭吵中迷迷糊糊先睡著了(心是有多大,嘿嘿...)。

  有時候我會猜測他們的感受:在對著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樣的人吵得面紅耳赤,是不是就像和自己吵架一般?或者像我們對著鏡子自言自語?忽然覺得挺羨慕他們,可以對著手足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挑逗、爭搶、吵鬧、大哭、握手言和、慢慢學會妥協和接納。他們所有的情緒都是外露的,所有的表達都是有回應的。而非像我這樣,小時候習慣在心裡與自己鬧彆扭,在日記里哭訴,或默默地獨享自我的認可。

  我想為子女間吵架而煩惱的父母,推薦英國心理學家、兒童心理治療師坦雅·拜倫(Tanya Byron,1967—)的一篇文章。沒有說教,字裡行間全是愛。等到孩子長大點,可以把這些道理說給他們聽。

  為什麼我總是與兄弟姐妹爭吵?

  選自《孩子提問題,大師來回答》

  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吵並不少見,我小時候也同我姐姐爭吵。我們很容易同最親近的人鬧彆扭,或許是因為知道無論如何惡語相向,我們也不會停止彼此相愛。

  在同一個屋檐下一起生活,每日廝守在一塊兒,也會導致我們對彼此待人接物的方式有意見,這在朋友間是不易發生的。可是,爭吵並不是解決煩悶或發泄不滿的好方法,往往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由於雙方惡語相向使情況變得更糟。

  同樣,兄弟姐妹間的爭吵會導致關係緊張,給其他的家庭成員帶來痛苦,並可能引起父母的激烈爭吵,從而越發使得家裡每個人都不高興。成為家庭的一員有助於我們學會如何處理與所愛之人的關係,還能學會許多重要的生活技巧,其中便包括如何處理憤怒和爭論。

  你可能會發現父母對你們的爭吵很惱火,他們似乎根本不理解為什麼你們會如此不滿,這真讓人搓火。其實,父母可能是對你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失望,而並不是針對憤怒本身。他們也許會因爭吵而懲罰你們,因為他們不想讓你們以為吵架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用罵人和動手來表達憤怒情緒的破壞性極大,小孩經常用尖叫或摔打東西來表示自己的憤怒或挫折感,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用合適的詞語來說出自己的感受。不過,隨著孩子不斷長大,我們希望他能用交談的方式處理自己的不滿,這樣便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如果你對兄弟姐妹感到氣憤,試一下在你爆發之前率先離開現場,給自己時間冷靜下來,然後想清楚到底是什麼困擾著你。你可能會發現,一旦你冷靜下來,問題似乎就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你們便可以不再理會它,繼續成為好朋友。要知道,一些爭吵的理由根本不值得一提。

  可是,如果你確實感到非常苦惱或傷心的話,那就試著告訴他們;如果你做不到或者他們根本不聽,就要去找父母或你所信任的大人幫助。隨著我逐漸長大,我明白了姐姐是我最重要的朋友,因為我們一起長大,彼此最了解對方。

  記住,朋友有聚有散,而家人卻會一世相守。

--

那美好的仗你打完了嗎?那當跑的路你跑盡了嗎?那所信的道你守住了嗎?

個人原創公號:it_wins (雙胞胎協奏曲)


寶寶出生第七天了。

累。

很多人都很羨慕,但是背後的辛苦他們並不知道。

在醫院這幾天,兩個護工負責餵奶,也幫忙換尿布,還有我和我母親和一位女性親戚在照顧,還是很累,忙不過來。

兩個寶寶哭的時候,要麼你方唱罷我登場,要麼一起搞大合唱,非常讓人吃不消。

不過幸福也是顯而易見的。看看左邊再看看右邊,那種感覺真好。


二大於一加一


想當年托尼老師養豬的時候,好幾百頭,全都一個鬼樣子,托尼老師從大胖二胖三胖四胖一直到三百胖全能分清。毫無壓力。。


好想回答這個問題啊

在下還是個學生,走錯道路的迷茫單身狗,興趣使然的預備役廚子。

我有對雙胞胎妹妹,比我小三歲。

我主要是寒暑假的時候回家照顧她倆,從輔導功課到做飯我都干啊,為此我專門看了好多美食節目,學習做菜方法,甚至自創黑暗料理,但是妹妹們還是嫌棄我做的菜……

至於輔導功課,那就有太多的辛酸淚了。雖然我想低調,但是我還是要說我曾經是學霸 。本以為教兩個小丫頭綽綽有餘的,結果……我成功地為我以後打工輔導學生積累下無數的經驗。

現在妹妹們上大學了,怪想她們的。


最大的難題就是:雙胞胎如何成才,教養方式是關鍵!雙胞胎是求同還是求異?怎樣做到不偏心


孩子快三歲了,感覺他們出生的時間還是在昨天一樣,呵呵,現在非常幸福。前期是照顧是比較辛苦,但是當他們會走路的時候就已經感覺挺輕鬆的了。


不太好的感受、孩子目前一歲三個月,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好


推薦閱讀:

雙胎寶媽成長Q&A(一)
雙胞胎在日常生活中會有哪些特別的經歷?
史上有沒有雙胞胎皇帝?

TAG:雙胞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