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引導孩子行為
文|耐閱
是的,上一篇我們講了如何根據孩子行為來理解孩子,於是很多人看完之後卻在心理想,「所以,我要如何去做呢?」對,在實際的工作中,家長最迫切的也往往是孩子行為的變化和效果,他們迫切希望自己能夠做點什麼,去影響和幫助孩子(或者他們以為的幫助)。於是又一篇純純的乾貨來了。
這裡介紹一些影響行為的因素和一些切實有效的干預手段,當然這些方法也不是當然這些方法並不是控制孩子的工具,而是家長理解孩子的技巧。是的,這些只是技巧,真正的有效的方法永遠是尊重和愛。
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素:
影響行為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內動力因素:我們所有的人都有9種自然內動力因素,其中包括飢餓、口渴、疲勞、不適、等等。這些天然的內動力因素不需要經過任何訓練或學習,而且會自然地得到強化,當然這些內在動力也是大人小孩都適用的。在於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利用內在動力與小孩子進行工作,也往往會特別直接有效。
比如,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吃他們不太喜歡的食物,最好是同時準備好孩子愛吃的食物,在目的達到後,孩子很快會享受喜歡的。舉例子說明,如果一個孩子特別喜歡吃土豆泥但不喜歡吃豌豆,你可以說:「如果你吃一口豌豆,你就可以吃土豆泥。」同時要把土豆泥放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孩子吃一口豌豆後就能夠享受喜歡的食物。這個方法特別對於在教他們說「請」和「謝謝你」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先學會說「請」而不是「謝謝你」。因為,他們一旦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動力就少了很多!
很多時候孩子沉浸在玩耍中不願意回家,我們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式,利用自然的口渴、飢餓或天氣變化等內動力因素來達到目的。故意不帶水和食物去公園。要上車走的時候,只是說:「上車去喝點水吧。」然後,回到家時(事先要在家裡準備好孩子喜歡的食物),說:「進屋去吃些點心吧。」往往要比直接與孩子發生爭執,省很多力氣。
如何有效進行獎勵
了解孩子的學習歷程(前置因素和後果)和對其行為的影響非常有用。前置因素是在行為發生前的環境因素,包括很多種類的刺激信號。後果是行為發生後的結果:孩子是否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比如,如果哭鬧會使孩子達到不做或延遲做作業的目的,那麼,哭的行為會因「不做或延遲做作業」的結果因素而加強——也就是,從此以後,每一次要做作業的時候,孩子都會哭鬧。
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很多物質獎勵或活動獎勵,原本對激發孩子的行為很有效,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漸漸失去了效果。這是因為,當家長看見獎勵的效果後高興過頭,使孩子們隨時都能得到這些獎勵,沒有空檔期,從而失去了新鮮感和行為強化功效。為了保證激勵效果,家長和其他成人要限制孩子得到獎勵的條件。如果讓孩子做一件非常不喜歡做的事,就必須提供孩子非常喜歡的獎品作為鼓勵。
如何有效影響孩子行為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步驟來影響行為:強化和懲罰。
強化是通過正相強化或負相強化來增加一個行為發生的頻率。懲罰是通過正相懲罰或負相懲罰來減低一個行為的發生頻率。這些術語會非常容易誤導和難理解,而其中所指的「正相」不代表「高興」,「負相」也不代表「不高興」,它們與我們常用的意思不同。
正相強化是指通過增加外界因素而提高未來行為發生的可能性。當行為或物品,比如:互相擊掌、拍後背、讚美、食物、糖等,能夠幫助孩子多做需要做的事時,我們就稱之為「正相強化物」。在運用正強化的過程中很重要的而一個原則就是即時性,當行為和強化發生的間隔越短,孩子越容易形成對他們的鏈接。
但是請切忌,金錢、物質和食物都是不能頻繁使用的正強化物,需要慎重對待。金錢和物質容易誘發孩子的功利心,對於事後的獎勵斤斤計較。而食物則容易使孩子養成安慰性進食的習慣,讓他們將食物與愛、關心、鼓勵聯繫起來。
負相強化是一個最難理解和應用的概念,甚至對於專業人士也是如此。但是,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已經不自覺在生活中運用這種技術了。負相強化是指通過移除某個環境因素而導致某個行為頻率的增加。
正相懲罰是指通過刺激物的加入來減少行為。打罵孩子是很常見的正相懲罰的例子。我們必須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懲罰措施,因為它們往往會產生難以預料的負面後果。
負相懲罰是指通過刺激物的移除而減少行為。Timeout(關黑屋子)是最常見的負相懲罰的列子。
如果我們想要減少攻擊行為,我們能通過懲罰孩子來減少攻擊行為嗎?絕對不行!
懲罰的負作用包括:
為什麼不行呢?因為很多家長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確實,很多時候我需要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哪些行為是危險的」。但是,比起讓孩子知道錯在什麼地方,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即使他犯了錯誤,他仍然是被愛著的,也仍然是有變好的可能的。
下面列舉了一些懲罰的負作用,當然對於現實的感受和個案,這些還顯得單薄而不全面,但我相信它依然可以給家長以啟發:
1.t打罵和長時間的關黑屋子會導致怨恨情緒。
2.t家長對於孩子做了錯誤的榜樣示範。爸爸/媽媽在我做錯事,或者他們不開心時這樣懲罰我,那麼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3. 被打了之後,孩子可能因疼痛和負面情緒而嚎啕大哭。
4. 孩子可能會把懲罰人(大多是父母)與被懲罰的事件對應地聯繫起來。當懲罰人不在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變本加厲地做不該做的事。因此,最終,懲罰不能教會孩子我們想要他們做的事。與之相反,正相強化和負相強化策略能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要他們做什麼和怎麼做。 正相懲罰和負相懲罰必須慎重執行。因為它所產生的後果往往遠遠大於它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
以上只是技巧,真正的有效的方法永遠是尊重和愛。
推薦閱讀:
※每個人都有青春期:與父母鬥智斗勇是青春期回憶里最英雄的章節
※如何避免在人多的場合說話臉紅?
※青少年抑鬱症六大癥狀表現
※為什麼青少年會有許多的觸目驚心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