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圍棋史上的今天:10月17日 紀念桐山靖雄先生 回顧首屆阿含杯

10月17日

今天的素材分布星散流離,真叫人好生為難,如果說世上有比拖延症更痛苦的事,那莫過於拖延症和選擇困難症一起發作了。糾結之際傳來一則悲傷的消息,竟意外地幫我們敲定了選題——10月16日桐山靖雄先生在日本入土為安。我們這級別出席現場顯然是不可能,想隨份子日本也沒這風俗,將來找機會去日本弔唁:護照、簽證、跑使館,在職、存款證明,收入證明……算了還是借著今天的機會回顧一番首屆阿含杯,以示對桐山先生的緬懷和敬意吧。

1999年,第1屆阿含桐山杯決賽,馬曉春執黑2又3/4子勝周鶴洋。

首屆阿含杯的比賽流程與如今幾無二致,一輪預選,然後128人,人人有份拿對局費的龐大本選,決出8人與免選的8位再組成16人本賽陣容。前幾屆阿含杯的冠軍獎金為15萬元,後來追加到了20萬,在當時的中國可排在棋戰獎金榜第三,並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前三的位置。只需想想過去的十餘年裡那飛漲的物價,你必然已嗅探到這個故事的悲傷氣息。雖說前些年其他賽事的奮起直追讓阿含在獎金榜上一度跌至並列第五,可隨著棋聖戰和理光杯的相繼停辦……好吧這真的是個悲傷的故事。

然而阿含杯冠軍的實際收益,極可能是國內杯賽中最高的。因為冠軍們有資格去下優勝獎500萬日元的中日對抗賽。所以阿含杯事實上是一個視當時日元匯率,冠軍獎金在55萬上下波動的奢華比賽。當然這個演算法等於提前把中日對抗獲勝計入自己名下,不過貌似也沒什麼不妥。順便提一句阿含杯在日本那邊的冠軍獎金是1000萬日元,這麼一想日方那一串不堪回首的12連敗,實力不濟當然是主因,除此之外,日本棋手或許也有一點幫中國同行們分擔悲傷的成分在裡面吧。

允許業餘棋手參賽的傳統亦是從首屆開始,那一年的晚報杯冠軍孫宜國、季軍唐曉宏(頂替因故缺席的亞軍蔡建鵬)成為首批嘗鮮者。孫唐二人同進同退,運氣與實力均可圈可點。預賽孫宜國擊敗女棋手王蕊,唐曉宏執白1/4子擊敗還在國少隊的李康,本選首輪兩人又雙雙以半目優勢淘汰廖桂永和黃良玉,直到第2輪遇到彭荃和邵煒剛,才結束業餘棋手在本項賽事的首演。

本選出線名單里的最大冷門,當屬久疏戰陣,在天津隊擔任教練多年,決勝輪淘汰羅洗河的李亞春七段,本賽首輪他被段嶸擊敗。而同樣從本選連闖四關出線的聶衛平,本賽又連勝胡耀宇、俞斌,打進半決賽。四強名單極具時代感,聶衛平、馬曉春、周鶴洋、古力。差一點就促成了四代領軍聚首。雖然快棋的獨特魅力讓兩盤半決賽都下得跌宕起伏,可勝負在搖擺不定中還是倒向了正當盛年的兩名棋手那裡。馬曉春、周鶴洋分別淘汰聶衛平、古力進軍決賽。

兩名爭冠棋手當時均表現出良好的競技狀態,馬曉春已漸漸從上半年連拿三個世界亞軍、棋聖戰決賽被常昊擊敗的陰影中走出。名人戰挑戰賽前2局2:0常昊,年末的等級分重回第一,周鶴洋則在9月份第2次加冕個人賽冠軍。決賽這盤棋馬曉春幾乎未遇到太多阻礙,周鶴洋雖在布局階段略有優勢,但中盤不斷地緩手讓馬曉春將各處大場搶到,最終輕鬆勝出。一周前小林光一已在日本的阿含杯決賽擊敗高尾紳路奪冠,於是首屆阿含杯的中日對抗,就由這一對曾在中國棋迷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記的老冤家開啟。


推薦閱讀:

圍棋定式有何意義?
是否真能擺出天龍八部中自填一眼便豁然開朗的珍瓏棋局?
歷史上的今天:12月18日 終結八連敗 小林壁壘 一場抗爭與追趕的故事
跟人工智慧談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围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