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orithm to live by讀書筆記 我們該不該自動化我們的決策
作者郭瑞東
Algorithm to live by是一本涉獵很廣的書,其中涉及的計算機領域的諸多經典演算法,從其目錄中就可以看出,第一章optimal stopping講該何時停止搜索,無論你找的是車位還是夢中情人,而這個問題的本質,即探索和利用之間的權衡,是第二章的主題,我們該花多少資源去注視星空,還是該花精力去產業化已有的技術,是個動態的取捨。接下來作者談論了排序演算法,著重與不同的排序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降低爭端,促進人類的協作的。之後的兩章,談論了緩存和資源調度這兩種操作系統中會用到的演算法,以上的幾章,談論的是如何將計算機演算法中的思想應用到日常的目標管理和資源調度。
從第6章開始,作者談論了貝葉斯法則,過擬合,relaxation(放鬆條件),隨機化,講述這四種來自與機器學習的思路,如何指導讀者更好的將新信息融合到之前的框架中,如何簡化問題,如果說之前講的是未來的自己和現在自己的權衡,那麼這四章講述的是未知的自己和已知的自己的講和。
之後的兩章都很長,講述網路演算法和博弈演算法(例如囚徒悖論的演算法實現),這兩章講的是如何自己眼中的自己和社會中呈現的自己的關係和互動。之後的conclusion,提到了computional kindness,即通過自動化的決策和權衡,讓演算法把我們生活的世界變成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舉個例子吧。比如前幾天新聞報道的大學新生被騙8000元錢後,悲傷過度猝死的事情。這固然可以說是階級固化造成了惡果,但更有建設性的方案是想辦法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可行的方法是選出那些容易上當受騙的人,給他們發簡訊提醒,能精準的預測出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騙子最容易得手的人,就能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這就是所謂的computional kindness。
類似的例子還出現在醫療中,如果能通過曾經患有,或者更容易患精神疾病的人的電話語音記錄,那麼醫生可以及時在出病人發病的早期給出干預,那麼這些人的生活質量也會相應提高。無論是數字化醫療還是數字化教育,其產品都需要做到computional kindly,即讓你的產品通過收集數據來幫助用戶做決策,就像一個好的管家那樣,不侵入用戶的日常生活,卻能夠以最少的認知成本讓用戶做出權衡,或者將各種選項的成本和收益給用戶列出來,幫助用戶做選擇,而不是越俎代庖,專制的替用戶選擇。這也就是所謂的好的產品要回到初心。
讀完這本書,熟悉斯坦諾維奇的《超越智商》這本書的讀者會想起演算法心智這個概念,對於不熟悉的讀者,自主心智,演算法心智,反省心智類似《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中講到的系統一和系統二,見下圖
而這本書所講的,正是如何將一些本來所需要用到反省心智的流程過度到使用演算法心智上,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變得更加像機器,而是將解放出的認知資源用在更加體現人類創造力的領域,我們將用在迷茫該怎麼做最好的時間,通過跨界借用已經在計算機上被證實有用的方法來解決,從而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詩歌,藝術等需要理性與感性交融的地方。
閱讀這本書,和看任何演算法一樣,都體現出現代社會的複雜性下所必須的權衡與彈性,最初的問題太難,放鬆問題的約束條件,或者去找近似解,無法證明一個問題的解一定正確,可以通過隨機的驗證保證其在可接受的置信度上是正確的,這些都體現了變通。問題的解決不意味著問題的終結,而是意味著暫時這個問題在可接受的時間範圍內有了一個還可以接受的解。如同我們在黑暗中探索,演算法帶給我們生活的啟發永遠是gentle的,是不那麼極端的。
然而,正如星際迷航中的那首詩中說的,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人最重要的是有反省心智,是有感情,是不服輸的那口氣,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講演算法帶來的啟發,就一定要提到演算法不能夠,也不應該覺得我們人生的那部分。那是一片寂寥,也是一雙腳鏈;有時是夏日聒噪的蟬,有時秋日衝天的鶴,所以這裡最好的結尾是一句詩,選擇詩,是因為《Algorithm to live by》的作者既是一個程序員,也曾受過正規的古典詩歌的訓練,正是這樣的背景,他才能寫出這樣具有人文關懷的跨界神作。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