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之下,外匯儲備再創新低

央行在國慶假期最後一天的早晨公布了9月外匯儲備數據:9月外匯儲備餘額31663.8億美元,為2011年6月以來最低值,較8月下滑188億美元。7、8兩月外匯儲備的下滑幅度分別為41和159億美元。

雖然188億美元的下滑幅度已經不小,但實際上並未充分揭示9月的資本外流壓力。

9月主要儲備貨幣中的歐元、日元和澳元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分別為0.7%、1.7%和1.8%,大國貨幣中只有英鎊對美元貶值了1.3%。

在全球外匯儲備構成中,歐元、日元、英鎊和澳元的佔比分別約為20.4%、4.1%、4.8%和1.9%,假設我國外匯儲備的幣種構成與全球外匯儲備類似,那麼9月由於匯率波動因素我國外匯儲備應增值大約60億美元。

此外,9月全球債券市場表現較好,美國、歐洲和日本的中長期國債收益率均有所下降,即價格有所上升,這意味著外匯儲備所投資產的市值重估也會給儲備帶來增值效應。

綜合考慮以上兩點之後,即使忽略存量儲備的投資收益問題,9月結售匯市場給外匯儲備實際施加的下滑壓力也應該不小於250億美元,甚至可能超越300億美元。

這是否意味著我國資本外流壓力正在快速增加呢?還不能倉促下此結論。因為今年9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點,外匯儲備在本月的加速下滑可能是特殊情況,未必具有可持續性。這要從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說起。

9月外匯市場廣為流傳一個猜測:即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後,央行將停止對人民幣匯率的管理。鑒於當前結售匯仍然保持逆差格局,一旦央行停止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和引導,那麼人民幣必然爆發難以想像的大幅貶值。

甚至有網路輿論造謠說,加入SDR意味著中國必須放棄匯率調控,否則就是違反IMF的規則。

儘管上述謠言嚴重缺乏常識,專業人士大多嗤之以鼻,但並不妨礙其在網路上和微信朋友圈四處傳播,直到國慶假期開始,仍有不少朋友詢問筆者十一假期之後是否人民幣馬上就有一波10-15%的貶值,可見謠言影響之廣。

除了謠言,9月份人民幣對美元持續窄幅橫盤震蕩的格局也令不少專業人士惴惴不安。因為在圖形上9月人民幣的行情與2015年8月11日之前簡直太像了。

他們擔憂人民幣的持續橫盤是否又是一波暴跌的前奏,而10月1日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後,的確存在「重大事件結束後監管當局放鬆管制」的可能,因此不少人在9月消極結匯、積極購匯也就不足為怪了。

所以,9月外匯儲備較大幅度的下滑與10月1日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這一特殊事件關係密切,是特殊事件強化了貶值預期,再加上網路謠言的推波助瀾,因此外匯儲備壓力較大並不奇怪。

此外,由於國慶長假臨近,居民個人集中在9月購匯也是外匯儲備下滑速度較快的原因之一。

但9月的外儲加速下滑能否成為趨勢現在還很難說,筆者認為這主要取決於10月人民幣的走勢。

如果10月人民幣對美元果然大幅度貶值,特別是在節後第一周就快速跌穿6.70,那麼節前關於人民幣將在加入SDR後暴跌的謠言將被更多人所接受,此時謠言也就不再是謠言,雖然其內在的邏輯漏洞百出,但民眾只會注意到其結論的正確。此時可能激發市場更為旺盛的購匯意願,同時抑制結匯需求,外匯儲備也必將繼續面臨較大壓力。

反之,如果10月人民幣未能如市場預期大幅下挫,甚至整月都未能跌穿6.70,那麼關於SDR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市場有可能重拾「6.70是央行短期底線」這一在7月份中下旬首次出現的預期。

在人民幣暴跌預期淡化之後,結匯意願有望獲得鼓勵,而購匯意願很可能暫時受到抑制,這有助於結售匯逆差的再次萎縮,而9月外匯儲備的大幅下滑也隨之可能成為短期現象。

9月外匯儲備下滑速度加快也給監管當局提了一個醒,保持與市場的密切溝通十分重要,否則在互聯網時代,看上去荒誕不羈的謠言也可能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

畢竟絕大部分民眾對市場、政策、國際經濟這些問題是不可能有深入了解的。一旦負面影響產生,謠言就可以自我實現,那時再出手穩定市場的成本會大幅上升。

更多股票信息請下載阿爾法工場APP

推薦閱讀:

TAG:外汇 | 金融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