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秦和隋都一統先前中國四分五裂戰亂的格局但二者持續時間都不長,求解謝謝。?
1、大規模推行超越政府組織架構所能承受限度的基礎建設
大家所熟知的秦始皇時期修馳道和直道,整合長城防禦體系;楊廣整合運河體系,鞏固帝國北方防線。這些措施對於一個經歷了長期紛爭而大一統的國家來說,是必須的。一台機器超負荷運轉就會出故障,對於一個國家機器來說,同樣如此。為了完成這些工程,勢必要採取非常措施,所以大規模的徵發徭役的情形不斷增加,基層民眾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當這些措施超出了整個政府體系所能承受的壓力之後,崩潰也就是一種必然。大規模遷徙人口進行工程建設又為基層民眾造反提供了一個組織動員的環境,當人到陌生的環境中,更會理解到「抱團」的作用,在一些天生的「革命運動家」組織之下,揭竿而起就順理成章了。陳勝吳廣、瓦崗寨、紅巾軍這些標誌性符號就在登上了歷史的舞台,揭開亂世的篇章。
2.損害到地方統治階級的利益。任何一個時代的造反從來不是因為不是出於普通民眾的革命自覺性引發的,而是由統治階級的煽動引發。大一統局面導致他們失去了威信和原有的權力,他們勢必會採取反抗措施。
秦的統一對於幾百年來六國的貴族們來說是深仇大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張良刺殺秦始皇「,因為秦始皇統一之後,要把天下人都變成」黔首「,抹消原有的身份差異,這些人都要為嬴政一人打工,這種衝擊怎能讓六國的貴族們甘心接受這種命運。強人嬴政的去世,讓他們躁動不安的心重新看到希望。隋朝統一之後,推行大索貌閱,造成政府在籍人口急速增長,609年(隋煬帝大業五年)政府在籍戶八百九十萬戶,到唐高祖武德年間 618-626年劇減至 200餘萬戶。這種大幅度人口數據變化除了戰亂造成人口消耗,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政府戶籍統計工作的鬆緊程度。 在中國古代不受政府控制的人口是大量存在的,自魏晉後,由於戰亂原因,部曲制的發展造成的地方豪強勢力強大,中央政府時時刻刻都要同地方豪族爭奪人口控制,因為人口就意味著稅收啊!隋文帝的大索貌閱短時間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數量,增強了中央政府的經濟實力,但是這種嚴苛措施卻大大地損害了地方實力派的利益,他們就成為這個大一統帝國的反對者,而非維護者。之後的唐朝之所以在很長時間內在戶籍數量上落後於隋朝,更多是出於吸收前朝的教訓。
3.摒棄」傳統「,」失道寡助「
秦朝統一之後,大力推行」以吏為教,以法為師「,之後的」焚書坑儒「,讓那些讀書人失去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前途,和空間;忽視六國原有的傳統。在立國制度上,推行全面推行郡縣制,而否認分封制。在漢高祖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中就能看出當時人對於分封制的美好嚮往吧。 關於楊廣我想說他的一點是,他的人生有一段經歷我們容易忽視,在589年,20歲的他成為滅陳的統帥。 591年到600年,他在江都呆了九年時間,直到600年11月,他被立為太子,才重新回到帝都。這九年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來說太重要了,是20歲到30歲之間的年紀。江南文化對他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他在江都所做整合南北文化上的舉措明顯是成功而有效的。並且吸收了一部分南方士人的加入的智囊團。楊廣喜歡講吳語,而且他皇后蕭氏就是南梁的王族,他當上皇帝之後,他的核心官員中,有不少就是南方人,虞世基、裴蘊等等。這對於這對於關隴集團集團來說,可並不是什麼好消息,承接自北齊一系的豪強並未能夠在中央出任重要職務,這也是竇建德能夠在河北地區得勢的原因之一吧。關於秦始皇和隋煬帝的殘暴和剝削問題:
在傳統儒家學者的重複敘述之下,兩個人的殘暴貪婪已經深入我們的腦海里。但是我覺得當時如果有其他人或者國家擁有這樣的實力,那麼他們的所作所為也許與兩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那些批判秦隋苛政的人與其說是反對苛政本身,倒不如說是反對兩個王朝更有效的推行了苛政,以及這種苛政包括的這種範圍太廣,讓受害者包括了那些曾經享受特權的人。秦和隋雖然都是統一中國於戰亂之後,存在時間不長,但是兩者並不能混為一壇,兩者差距很大。
秦朝之前,中國沒有才出現過大一統國家;商鞅變法之後,使用耕戰以及因功封爵削弱了世家貴族,加強了中央集權,增加國力,而同時六國內部鬥爭加劇,消耗嚴重;秦國在戰國末期,國力最強,但是社會力量對比卻比不上東方六國(人口,土地);秦國統一依靠優秀策略擊敗六國國王(統治階層),但是統一之後,由於游牧民族的傳統,將東方六國全部視為戰利品,實行的高壓政策對待被征服者,使得六國遺民(無論地主貴族或者民眾)極為不滿,空有苛法、嚴重勞役,而六國國民卻享受不到秦國爵位帶來的利益(財富以及社會地位),國家疆域變大而實際統治階層變小;統一之後,秦國內部鬥爭空前加劇,秦王室七零八落;再加上外部強力反彈,導致秦國短命的統治。
隋朝的滅亡更多是不惜國力。隋煬帝把太多的國力消耗到遼東戰爭以及大運河建造,而吏政腐敗導致這些工程帶給國民巨大的壓力,社會中部分豪強的擴張也加劇了這種苦難;同時,政權繼承中的鬥爭也使得統治階層的認同感、緊密性減少,腐敗導致地方豪強勢力擴張而國力減少;最終隋朝在外部起義以及內部門閥鬥爭中消亡。
兩者共同點是首先不愛惜國力,國策取向好大喜功而不罔顧社會承受能力,導致反彈;其次,在取得勝利之後,內部鬥爭加劇,內耗嚴重,使得政治結構鬆散,統治階層離心而承受不住外部壓力最終導致崩潰。
不同點在於首先秦國的苛政是他們的傳統,而隋朝苛政更多是隋煬帝本人的性格導致。最後總結就是,在歷史不同階段,每個國家依據能力可以掌控的範圍是有限的,超過生產力水平的帝國造成的更多是壓迫以及反抗;這也是中國為什麼在古代不會出現長盛不衰的帝國的原因;因為生產力水平以及科技的落後,人們產生聯繫以及認同的距離是有限的,而帝國更多是征服而獲得更大的收益,帝國壓迫與臣民反抗的反饋效應使得帝國最終走向滅亡(帝國統治者只是國民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一部分,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數更可能決定力量)夫論成敗,固當以人事為主,必推命而言,則其理悖焉。 夫秦函谷可依,黃河為據,陳涉首義,天下靡從,楚人一炬,二世而亡。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易也。 煬帝始有遠略,興科舉,開運河,虎視天下。及至三征高麗,始失其鹿。何也?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固太宗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也!
以秦為例,正是因為先前長期分裂,地方上離心因素很大。我們做個假設,如果秦統一後,採取疏緩的刑法那麼六國舊族很有可能將反秦起義提前。所以依舊用秦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能做點微小的改進工作就是對大型工程的建造進行放緩。
請看一下《史記》中漢初謀士們對劉邦如何分析英布等人的叛亂一定失敗的吧——因為大家已經厭惡了流血,不再希望動蕩。反之,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秦和隋那麼短命了——因為統一的過於快速,血還沒有流夠。
巧合吧。。大亂之後能打仗那一代還都在,恰好都碰到了能鬧騰的二世
都玩大規模基礎建設和拆遷,但武力不穩定
我覺得有各自的原因吧,這種只是歷史的巧合;
也許只有推背圖、燒餅歌之類的可以解釋;
如果真有啥天機的話,是不是也要加上民國?
坐等大牛詳解
想想民國為什麼敗的這麼徹底?
你如果把國際因素(抗日 聯美諸此)當成主因,那我也沒辦法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