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過去10年最大的貢獻是N多PPT
朱玉龍「校長」在總結車聯網行業過去技術層面的發展路線,在我們一個內部的小微信群里,這個話題炸了。幾位見證過車聯網發展的行業大牛給出了一個個血淋淋的案例。
我自己沒做過車聯網,但我過去開過900多款車,體驗過目前市場上所有的車聯網產品,從高大上的BBA到十萬級別自主車型的車聯網。
聲明下:以下論述是站在用戶角度的反饋,不捧不黑。就講講前裝幾萬元的車聯網系統哪些體驗不如你手機1000多塊錢的智能手機。
駕駛汽車是個特殊的環境,時速100kph行駛時候,沒秒鐘行駛大約30米,而很多司機對路況的反應時間是半秒以上,也就是說你一不留神、一猶豫就是幾十米出去了。
所以開車和玩手機是不一樣的。玩手機不會死人,而開車會。
下面來看看幾個比較糟糕的體驗。圖片來自於我在易車網工作時候的評測,部分車型可能已經更新了操作體驗,但以下均是真實的案例。
1. 輸入文字極端痛苦
用戶不用你是有充足理由的。
每個選項都得填好了才能操作下一步,沒有幾分鐘搞不定導航輸入。
大多數用戶是用「poi關鍵詞」來輸入的,如果候選結果太多,而且不在地圖上標出位置……你就猜哪個才是你想要的吧。
體驗:汽車天然是個不適合輸入法的環境。語音是最佳的輸入方式,這點智能手機做得更好。如果你用奧迪MMI來輸入一個文字POI信息,用多了你會罵娘的。
2. 導航目的地選擇和規劃路線莫名其妙
我開車到了門口,奧迪建議我在繞一圈去。
給出文字列表是沒有意義,甚至是反人類的。我在一個陌生城市能指導以上地名是什麼含義嗎?
屏幕下方的「菜單」、「查找」按鈕,請問多少個用戶用過?
體驗:如果導航過程中需要作出調整,用機械按鍵肯定不如觸摸屏更有效。縮放和移動地圖,用物理按鍵操作很傻。智能手機的導航APP要好一些,不過也不盡如人意,例如你在導航過程中用手指瀏覽前面的路線,百度地圖瞬間就飛出去了,顯示一個很陌生也沒有路線的界面。挺尷尬的。對了,導航規劃差也就算了,能先把路況做準確是用戶更強烈的需求。
3. 觸摸操作更適合車聯網
然而,還不如砍掉中控台這部分區域,做成儲物空間。
這個返回按鍵,是返回上一個操作,而不是返回上一級菜單。當點開一系列複雜操作之後,你會迷路的。
我真的好奇:多少個用戶用這裡的數字按鍵撥號?
沒人用,是有很多原因的。儘管你做了很多努力,可被罵也是正常的。
體驗:如果你車裡拉個妹子,突然想給她播放汪峰大哥的《北京北京》,即便是BBA的車聯網系統也需要複雜的操作,相信這個漫長痛苦的過程會讓你決定放棄聽這首歌。而在很多音頻類的APP里,說句話就可以解決了。
在車聯網時代之前,寶馬的iDrive旋鈕,奧迪的MMI系統有精緻到讓人著迷的質感和觸感。如果iDrive旋鈕轉到了一個菜單的末尾,甚至阻力反饋會告訴你菜單到頭了。這是極端牛逼的「工匠精神」,背後有大量工程師長時間的付出才能實現。
然而,現在到了觸控操作的時代。
4. 車載的語音控制很難用
這個案件可以做很多事,可用戶不知道它都能做什麼事,這確實尷尬。
語音識別不準確,那就不要做了,反正也沒人會用。
汽車本身的計算能力有限,如果不聯網,語音識別很難做到準確。
別摸我的車聯網目前來看還是行業很領先的,不過跟智能手機比也很尷尬。體驗:開發一款車需要5年以上,這意味著你現在用到的體驗很可能是五年前的技術。語音識別就是如此,從準確率上來看,豪華車的語音識別水平還不如那些創業的語音識別團隊的水平。
另外一個egg疼的問題是:可能汽車有很多可以車載控制的功能,比如收音機、空調,電話等。可用戶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被告知可以這麼做。
例如打個電話,人名識別不準確,給你一堆候選人,再一個一個選,真不如在智能手機上點幾下。
5.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
你會用電話號碼和郵政編碼來在國內搜索一個目的地嗎?
你會在這個小屏幕上挨個瀏覽2000多個聯繫人嗎?
你會體會到這麼良苦的設計意圖嗎?
你會在車上查詢天氣嗎?
「我們成功整合了大眾點評!」可是,你會在車上用這個APP嗎?體驗:回應主題。車聯網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歷史,比智能手機還要歷史久遠,可迄今為止的用戶體驗總是比不過智能手機(wince時代的手機不能算智能手機)。
對汽車OEM來說,我們做了XX和XX,領先同級別對手XX%。可是,用戶是用智能手機來直接對比的,哪個操作方便、功能實用就用哪個,跟你們花幾千萬研發個車聯網產品是不同的思路。
小結一下
1. 過去十幾年的車聯網,在實用性上還落後智能手機好幾年。所以麻煩給大家一個用你的理由。過去逼迫用戶買頂配或者次頂配車型才能使用車聯網,現在人家都用手機了。你再貴的汽車,用戶照樣的車裡安個手機支架,挺諷刺的。
2. 過去車聯網存在很多問題,最大的原因是產品設計階段,汽車OEM缺乏對其他行業先進技術的整合能力。「你們車聯網那麼貴,能幫我多賣多少車?」,「對手XX有XX功能了,我們要比他好,錢不是問題!」,「我們很多用戶喜歡看小黃碟,我們車機最大的需求是超強的DVD糾錯能力。」,「你們的晶元不是車規級別的,我們不考慮。」以上,都是真實案例。
另一個問題是尾大不掉。我們花了幾十億搞MMI和iDrive,你要完全捨棄掉?那些團隊的人一定撕了你這個新來的。從這點上推測,BBA這類高大上的汽車企業也是搞不好車聯網的。
3. 那幫搞移動互聯網的也搞不好車聯網。開發APP的很多產品經理本身就是「新手司機」吧,對汽車這個壁壘極高的行業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尊重。最新版的百度地圖裡,語音提示基本上幾秒鐘就一條,「前方請直行」,「前方有隧道」,「前方有公交車道監控」,「前方100米請駛出主路,請注意右側匯合車輛,然後三岔路口請靠右行駛,然後下一個路口靠左行駛」,等你聽完所有語音,基本上也錯過路口了。
而且,你TM導航又不是和我領結婚證只能跟你走的,我還要聽廣播和逗逼的考拉小黃段子呢,我還要打電話呢。你這麼話癆,新手司機內心是很奔潰的好不好。
4. 傳統汽車廠家搞不好移動互聯網,也把車聯網當做捆綁在高配車上的配置,順便捆綁的還有座椅加熱、自動空調、自動大燈、電動座椅、倒車影像等一堆吸血的配置!可幾乎所有熱賣車型都是丐版和次丐版賣的最多,用戶已經用腳投票了:管你技術多先進,我還是用我的手機好了,反正比你好用太多了。
車聯網本身對用戶很有幫助,可在一個壁壘森嚴外人進不去、利益分配優於用戶體驗的汽車行業,沒人對用戶體驗負責。有能力的沒權力,有權力的只看眼前利益,有能力又有權力的基本上都被內部人搞死了,例如寶馬i團隊,技術那麼吊,最後死在內部競爭上然後去各個互聯網汽車公司了。
車聯網過去幾十年創造了大量PPT,那些PPT都是真知良言,可汽車企業就是沒採納。老子是甲方,讓你幹嘛就幹嘛,廢話多了就滾出去。要買6萬價格的車聯網,我再搭售20萬的其他配置,愛買不買。
以上,就是目前行業的現狀。
最後,附上以前對車聯網產品的評測,涵蓋了賓士、寶馬、奧迪、凱迪拉克、克萊斯勒、觀致和上汽等行業領先者。
其他車聯網的體驗沒有整理成文章,可在評論區交流。
【圖文】極客評車 更智能的賓士還是年輕人的菜嗎
【圖文】一起評車 極客評價寶馬互聯駕駛系統
【圖文】凱迪拉克CUE對決奧迪MMI系統 總結篇
【圖文】一起評車 美女評測寶馬1系和奧迪A3_新聞中心
【圖文】賓士寶馬奧迪凱迪拉克 車聯網智能度橫評
【圖文】觀致逸雲趕上移動互聯網浪潮的節奏了嗎
【圖文】Inkanet 4給了傳統汽車廠商一個新思路嗎
【圖文】極客評車 UConnect才代表了未來的方向?
看完以上內容挺累的,最後附贈福利,記得點開福利裡面的更多福利。
【圖文】實踐出真知 關於車震那些事兒總結篇
1024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