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公布C輪融資的摩拜單車,到底能走多遠?

嘿,小飯桌開通知乎機構賬號啦@小飯桌 ,未來我們的內容將逐漸轉入此賬號,歡迎各位關注哦(^o^)/

———以下為正文——

把時間撥回2016年伊始,被幾家基金拒絕後的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肯定難以想像,她所發起的這個共享自行車項目,會紅成今天這個樣子。

今年三四月份,摩拜單車創始團隊開始密集見投資人,但許多基金一聽聞其模式——自己重金造單車,租金半小時一塊錢——頓時就沒了興趣,覺得這種玩法沒前途,甚至有機構已約好時間見面,後來卻放了摩拜的鴿子。

不過,在咱們中國,反轉向來神奇。僅僅不到半年時間,摩拜單車就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戰」,儼然已成國內最熱創業項目,被媒體議論、受資本熱捧,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了A輪、B輪以及B+輪融資。

據接近摩拜人士透露,摩拜科技A輪領投方為愉悅資本,B輪則由熊貓資本領投、愉悅資本跟投,融資數額為千萬美元級別;而在B輪之後,摩拜又迅速獲得了祥瑞資本領投、熊貓資本和創新工場跟投的B+輪投資。現在,摩拜的C輪融資亦已基本完成,消息將在近期公布。

相比之前的不看好,如今在許多投資人眼裡,這項目簡直太有意思了:剛性需求巨大的網路效應政府支持用戶開心,說不準就是下一個滴滴出行。這麼好的機會你不抓住,可能瞬間就會錯過幾個億。

至於摩拜為何以如此迅猛的速度融資,答案很簡單,其高成本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必須擁抱資本,想要成功,就得一輪又一輪地融資,然後,高速造車、大量鋪貨、佔領山頭,讓後來者無路可走。

那麼,問題來了,從門前冷落鞍馬稀,到如今踏破鐵鞋無覓處,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摩拜到底是怎麼打贏這場翻身戰的?

其實也不難,他們就講了3個故事。

故事壹:用商業的方式解決一個社會痼疾

2015年年底,Uber上海區總經理王曉峰離職以後,熊貓資本四位合伙人就一直在留意他的動靜。

「這樣的人,辭職之後創業的可能性很大,而他做出來的項目也不會差。」熊貓資本合伙人毛聖博對小飯桌記者說。

果然,到了今年4月份,王曉峰創業的消息傳來,毛聖博的搭檔李論與王是舊識,於是他立馬聯繫上王曉峰,約他出來喝個咖啡。

咖啡館就選在摩拜上海分部樓下,王曉峰現在的身份是:一名創業者、摩拜科技CEO、前媒體人胡瑋煒和前福特SYNC開發管理經理夏一平的合夥搭檔,抿下幾口咖啡後,話題直入山門,他告訴熊貓資本兩位,自己做了個有意思的項目,正在尋找融資,B輪。

於是,迅速結賬,王曉峰立馬帶著李論與毛聖博,去附近體驗一下這個上線不久、尚且鮮為人知的全新產品——毛聖博告訴記者,當時摩拜在整個上海就一個點,投放量大概只有300-400輛。

下載App、註冊、交付299元押金、掃碼解鎖,三人騎著摩拜單車在附近轉悠了一圈,李論與毛聖博的第一判斷是:這模式可行,這事兒是個剛需。

這當然也是摩拜給出的說法——俗話說衣食住行,出行領域的機會永遠巨大,滴滴解決了人們中長距離的出行難題,但有一個問題卻一直刺痛著人民大眾的心,最後3-5公里怎麼辦?

打車並不實惠,也並不實際,如果你恰好住在北京,那麼3-5公里的行車路程,很可能會變成30-50分鐘的「堵心」之旅。至於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打造的公共自行車,體驗和覆蓋率一直都不夠好。

那麼,摩拜是什麼?健康、綠色、環保、酷炫,一個App隨掃隨騎,還不依靠電子樁,這是一種全新的出行乃至生活方式。

藉助它,人們可以更便捷地到達地鐵站、到達教學樓、到達購物中心,又或者在景區瞎晃悠,晚飯後遛個彎,這些都並無不可。

所以,摩拜的意思是,他們用商業的方式解決了一個社會痼疾,這既幫助了人們,也收穫了市場,想像空間巨大。

毛聖博一行人認同這個說法,需求存在,市場就存在,於是,協議很快敲定,錢在6月份就打進了摩拜的賬戶。

熊貓資本毛聖博

故事貳:用耐得住風雨的單車和防得住人心的制度

當然,投資不能靠直覺,風險還是需要考慮的。

因此,第二次與王曉峰見面時,毛聖博等人拋出了兩個主要疑慮:

1.你們怎麼降低維護費用?

2.你們如何防止不規範用車行為?

這正是傳統公共自行車系統所面臨的兩大挑戰,也是阻礙公共自行車推廣普及的兩大元兇。

面對質疑,摩拜團隊首先把熊貓資本等人帶到了江蘇,他們在這裡擁有一家工廠,他們引以為豪的自行車從這裡生產。

在工廠裡頭,毛聖博看到一輛摩拜單車的誕生過程,從輪轂、車體到智能U型鎖,摩拜提供一整套獨有的研發和設計方案,以求做到除了好看之餘,還得「四年免維護」。他們向資本買方展示了這些細節:

? 用軸承結構去替代自行車鏈條,讓車子不再「掉鏈子」

? 借鑒汽車工藝,用5條幅輪轂去替代傳統32條幅結構,增強抗擊性

? 用鋁材替代鋼鐵,讓車身防水防鏽

? 裝配防爆輪胎,抗磨損,無需充氣

? 智能鎖內置物聯網和GPS晶元,並通過騎行產生的動能充電

? 為避免損壞,車座設置為無法調高,且不加裝籃筐

? 橙色輪轂與銀色全鋁車身配搭,增強辨識度與設計感

簡而言之,擺在毛聖博等人面前的這輛造型奇特的小輪自行車,它可以在日晒雨淋、騎行磨蹭中,堅持1460個日夜,維護費用自然大大降低。

因此他們判斷,摩拜單車的投放無需太多人力成本,如果能把維護費用降到最低,這事情就具備了可行性。

至於不規範用車行為,摩拜說,類比我們的社會運作,人心並不可靠,所以要用法律來規範,而摩拜也是一樣,建立一套信用制度,就可以防範人心的叵測

具體規則如下:每位摩拜用戶註冊之初,均擁有100信用分,每騎一次增加1分,舉報1次增加1分,違規就扣分,7月之後,若有違停將一次性扣除20分,而當信用分低於80時,用車單價將提高到100元/半小時,如果忘記上鎖導致單車遺失,按照協議,需賠償2000元。

毛聖博等人篤信制度的力量,心中疑慮大消,很快與摩拜成了合作夥伴,現在,偶有夜深人靜加班時,他們仍會上門陪摩拜眾人吃吃夜宵。

需要補充的是:法律雖然存在,但總有犯法之人,摩拜也逃不過此等命運,違規停放導致用戶找不到車,更可怕的是非用戶群體的惡意破壞行為——前不久一篇名為《摩拜單車在上海運營3個月後,創始人哭了》的文章在朋友圈裡傳播量達到10W+,談論的就是這個問題,對此,目前的信用制度仍然無解。

北京街頭,二維碼遭到破壞的摩拜

按照毛聖博的說法,目前自行車的損毀率仍在可控範圍之內,他相信未來該比例也不會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9月19日,摩拜宣布與前海徵信達成合作,用戶的信用分值將被納入前海徵信的個人徵信系統;此外,摩拜或將基於對違規行為的統計,推出摩拜城市文明指數排行榜,對當地監管部門和違規群體進行施壓。

上海的摩拜被破壞

故事叄:現在不掙錢,是為了未來掙大錢

有關摩拜,一個被大家反覆談論的問題是:為民服務誠然好,可是怎麼掙錢呢?

而就算是摩拜自己,對外也一直習慣標榜自身的社會價值,卻幾乎不談論盈利模式,發展到今天,「不知道怎麼掙錢」彷彿成了摩拜的企業特色。

摩拜科技CEO王曉峰曾在接受《財經天下》採訪時表示,一開始一輛摩拜單車的造價需要6000元,後來隨著原料採購量的增加,才逐漸降低至3000元。

那麼,我們可以給它算一筆賬,就按照單價3000元的成本,一輛車子日均使用5次,每次1塊錢,每年有效騎行時間300天,那麼,一年下來,一輛摩拜單車的收入是1500元,需要2年才能回收成本,似乎並不划算。

顯然,對於投資人而言,一家不能掙錢的公司,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接受的。

而實際的情況是,與摩拜溝通完之後,毛聖博給出了樂觀的看法:前期硬體成本投入雖然大,但人工運營成本比較低,以目前的速度擴張,待用戶量上來之後,收入渠道就不僅僅是租金那麼簡單,可以做廣告、也可以切電商,想像空間十分大,「我們並不擔心。」

意思是說,一切在於未來,或許摩拜在前兩三年並不掙錢,但如果它熬過去了,就可以長成大樹。

不過,摩拜迅速躥紅,很可能會引出後來的競爭者,對此,毛聖博表示,摩拜的模式其實不易模仿,它需要足夠的技術積累和較長的運營準備期,跟風者跟不上腳步。

一位不願具名的創業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和團隊也曾考慮開發一個共享自行車項目,但分析完商業模型後,他們發現時間已不足夠,摩拜花了一年多時間去準備,並在短期內迅速擴張,後發的初創公司很難有機會去搶佔市場,摩拜已呈現出「壟斷」的勢頭。

而另一種值得思考的可能性則是:滴滴或許將會出手,實際上,對於最後3-5公里出行,滴滴已經開始布局——日前在北京回龍觀附近上線的地鐵接駁小巴,其使用場景就與摩拜極其相似。

對於巨頭入局的可能性,摩拜與投資人都不是沒有思考過。在毛聖博看來,滴滴作為一家體量龐大的公司,業務分散,要專心做好自行車,實際很難,而初創公司摩拜則可以一門心思地投入所有精力,去把這件事情干好,這其實是一種經典類比:大公司里的小部門與All in的創業公司。

事實上,在資本層面,還有一個不太方便提及但卻令人浮想聯翩的故事線索,就是滴滴有可能入股摩拜,乃至發起收購。

故事的結局:風光的摩拜能走多遠?

作為一種B2C的租賃式共享經濟,摩拜快速融資的邏輯很簡單:拿到足夠的錢,造出足夠的車,在短時間內把車輛鋪展開來,從一個城市擴張到另一個城市,實現壟斷。

根據酷傳App監控平台顯示,9月19日摩拜單車App安卓九大市場總下載量為889073次,而在8月15日,摩拜剛進駐北京時,總下載量才173535次,不足一個月時間,摩拜App下載量增長了715538次,同時,在蘋果的App store上,摩拜亦已衝進旅遊排行榜前10。

另據拉勾網顯示,摩拜單車在9月11日發布了針對深圳當地的車輛運營專員招聘需求,這就是說,摩拜很可能近期就會南下,擴張到深圳,速度之快,野心盡顯。

快速擴張與大量鋪車是分不開的,而大量鋪車的背後,則是巨量資本的支撐。可以說,摩拜單車已經走上了一條離不開融資的道路,是否能融到下一輪,直接決定了其生死去向。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這種燒錢的玩法,可能一時風光,但潛伏在背後的隱患卻十分巨大。

而潛伏的隱患,很可能就在身邊:9月19日晚上,摩拜App宕機6個小時,北京、上海用戶皆無法正常用車,恰恰在這一天,摩拜安卓市場下載量暴增了91359次——加速鋪貨,讓用戶量激增,致使伺服器無法承載,或許就是本次宕機的罪魁禍首。

摩拜宕機簡訊通知

另一方面,產品最終面向的是用戶,用戶關心的是車好不好騎、難不難找,而不是他們居然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卻造出了一輛誠然足夠堅實,但也並不舒適的自行車。

小飯桌記者在北京多個地點進行了隨機採訪,大多數用戶對摩拜單車的便捷性表示滿意,但對騎行體驗均有不同程度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幾個地方:太重、坐墊太硬且無法調高、沒有籃筐。

而在摩拜的宣傳片《讓自行車回歸城市》里,氧氣App執行主編劉麗娟卻如是說:「如果不能夠做到簡潔和舒適,那麼美還有什麼意義呢?」

作為用戶,我們都不希望這段話最終淪為反諷,所以,摩拜在迅猛擴張的路上,也應回過頭來,把產品再好好打磨一下,畢竟我們篤信,舒適的體驗,才配得上「美好的出行」。

總的來說,按照摩拜目前的規模和發展路徑,它已呈現出成為一方巨頭的態勢,有機會壯大、然後叱吒風雲,不過,創投圈永遠充滿意外,神奇的反轉無處不在,所以,如果未來的它被一家BAT級別的巨頭收購,我們也不必太過驚訝。

無論如何,放眼更廣闊的未來,摩拜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共享自行車,連同其他的共享出行方式,或許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的城市肌理,從而讓我們這些亂糟糟的所謂大城市,變得更友好一些。

文/小飯桌新媒體記者 呂若鄰

編輯/襲祥德


推薦閱讀:

參加一場公路車賽必須知道這些
XC山地車,預算4-5K,是組裝還是整車好?
作為一名自行車專業運動員是什麼體驗?
公路自行車如何騎得更快?

TAG:自行车 | 出行 | 优步U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