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股票投資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

大道歸一,不同領域的人達到一定境界後,領悟都很相似。股票投資也不例外,達到一定程度後,就發現,它也只是普世智慧的一個分支而已。股票投資需要商業思考力,和各行各業做實業的人差不多;股票投資需要懂得人性和心理學,做實業也相同;股票投資還需要吸收不同學科的思想、各種各樣的智慧,還需要一些哲學式思考,其他職業也差不多。但是認識到普遍性之前,也需要看到,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看到並理解這種特殊性,才能達到普遍性。

這種特殊性表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不妨列舉一些:

1、可以走的路很多條,但能長期成功的路很少很少

人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武俠小說中,少林功夫、降龍十八掌這些正派功夫很厲害,但九陰白骨爪、葵花寶典這些邪派功夫也可以殺敵無數。但很多人將這種比喻用來說明股市,就失靈了。

有人說,股市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須知股市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並不是來適合誰的。李錄在北大的一次演講中說,價值投資是目前唯一長期成功的方法。也許這種看法有些極端,但要承認,能長期成功的路確實很少很少。

股票投資中,並非條條大路通羅馬,通羅馬的路也許就那麼兩三條羊腸小道,走錯了路,荒廢了財富,甚至荒廢了一生。

2、股票的報價是最精確及時的,卻又是經常錯的最離譜的

如果把股票看做一種商品,沒有任何商品報價有這麼及時、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而且在工作日幾乎每秒都在報價。

但頻繁的精確報價卻時常不反映背後商品的真正價值,也迷惑了大部分人的眼睛。

3、股價短期的波動是毫無規律的,但隨機性在長期卻又形成了規律

股票在一天、一周、一個月甚至一年、兩年,都沒有明顯的規律,遵循一種隨機遊走的模式。任何一件小事,甚至不發生任何事情,僅僅情緒的變化,就能引起股價的巨大波動。所以,絕大多數人總是去短期價格走勢中尋找規律,就成了賭博,或者叫「緣木求魚」。也有人短期內賺了大錢,認為自己本事不錯,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塔勒布說的「隨機致富的傻瓜」,這種錢遲早要加倍還回去的。

長期內,隨機遊走模式卻形成了規律,「投票器」變成了「稱重器」。所以,股市一邊被很多人成為「賭場」,或者連賭場都不如;另一邊,巴菲特這樣的人長期成了世界富豪前三名,而且巴菲特並非一個,我們身邊也有時發現有一小撮「小巴菲特」,他們在10年、20年以上的時間實現了巨大的投資收益。

4、表面上,股票投資門檻很低,實際上卻非常高

移動互聯網時代,參與股票投資是很方便的,足不出戶,一個app幾分鐘就開好戶。記得15年大牛市的時候,有媒體報道,很多農民白天交易時間都不去種地了,在家炒股看K線圖,等到天黑才去玉米地干農活。可見,做股票真不需要什麼門檻,不需要什麼文化。甚至連成立私募基金也成了隨隨便便的事情。

但是,去觀察長期業績優秀的人,他們大多都不簡單,一般有著很高的學歷(投資大師大多是高學歷,巴菲特是哥倫比亞、芒格時哈佛、鄧普頓是耶魯、彼得林奇是沃頓商學院),即使少數學歷稍差些的(如施洛斯),學習能力也是不亞於高學歷的人。不僅僅投資優秀,這些人對商業、對人,乃至對於生活各方面的理解也是很系統的。當然,很多高學歷的人,到股市一樣是追漲殺跌,因為他缺乏某種性格特質。

股票投資的門檻非常高,只有少數學習能力極強,性格特質最適合,而且個人格局較高的少數人才能長期獲勝。

5、成功的方法很少人用,成功的路少有人走

生活中,隨大流往往是一種穩妥的做法。股票投資卻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越是少有人走的路越有效,同時越有效的路走的人越少。因為,一旦走的人多了,投資的機會就少了。

但是,很多人會選擇去人多的地方。最危險的地方,總是人最多的地方;機會最多的地方,總是人很少。

超市的優質商品打折時,總會遭到瘋搶;優質的股權打折時,大多數人慌不折路地逃跑。

6、股票投資是最似是而非的地方

股票投資流派眾多,爭得不可開交,誰也說服不了誰。各種app、交流群、培訓班追漲殺跌、炒概念的廣告滿天飛,不知道該信哪個。同一隻股票,總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這個領域,貌似是共識最少的地方。

問題是,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可歸結於股票的隨機性,因為有了隨機性,因果關係並不如其他領域那麼明顯,所以很多人感到迷惑。

隨機性和概率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做了正確的決策,可能得到壞的結果,做了錯誤決策,可能賺的盆滿缽滿。走正路的人經常落後於走歪路的。股票投資,如果沒有深入的理解,是很難評判的。但這是在短期,長期的持續成功,依賴于堅持一種正確的投資過程,而不是在意短期內一城一地的得失。

總之,股票投資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認識到其種種特殊性以及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才會把握住投資的本質。


推薦閱讀:

TAG:价值投资 |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