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被掏空」的時代,誰去安撫飢餓的靈魂?
這是一篇標準的讀後感。如下所述,都是關於書的。恩,安靜讀書、不批不燥:)
《飢餓的靈魂》是號稱歐洲最偉大的管理哲學大師查爾斯·漢迪的作品。
查爾斯·漢迪是誰?
作家、教授、商人三位一體的管理學大師,被譽為僅次於德魯克的大師級人物。
但當你讀完他一本書後,就大概了解,查爾斯對管理的剖析起點,和德魯克完全是兩碼事。
查爾斯關注的是組織當中的個體發展,文字溫情脈脈、略帶糾結,充滿了對普世人類的憐憫心,卻不甚關心組織作為整體存在的背後邏輯與發展規律。
而德魯克則更像是公司老闆的代言人,關注的是整個組織如何整體性的往前發展,文字理性、乾脆利落、攻氣十足,即便是講個體發展,也是基於公司整體的角度出發。
言歸正傳,查爾斯的這本《飢餓的靈魂》在談什麼?
書中有一段他的自白:
我的前半生,一直努力在「出人頭地」。
中學時,我希望成為偉大的運動員。大學時,我希望成為受人仰慕的校園名人。畢業後,我又希望自己成為呼風喚雨的企業家。後來,我又有新的盼頭,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傑出組織的領袖。
很快,我就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在這些方面成功的命。
但這都不是問題,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嘗試,也沒有對自己感到失望,依然企圖「出人頭地」。
真正的問題是,我在如此拚命想要出人頭地的同時,卻一直忽略了一件事——我從不曾專註於「我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件事。
這個想法在當時實在太嚇人,讓人根本不敢去想。畢竟按照世俗的標準,用金錢與地位來衡量成功,順著別人放在我們面前的梯子往上爬——這才會讓我舒服得多。
但我卻發現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信念,與個性。
現在回想起來,我是在逃避自己,成了制度的奴隸,而非其主宰。
除此之外,查爾斯書中還給了一組數據:
42%的工作者覺得一天結束時已經被「掏空」;
69%的人希望每天更放鬆的生活;
今天的父母比30年前少花40%的時間陪伴子女;
過去20年來,每個人的消費增加了45%,但生活品質降低了51%;
現在只有21%的年輕人認為他們獲得美好生活的機會很大,而20年前卻高達41%;
更讓人們難以察覺的是,人們將失去對時間的客觀感知,因為越來越專註於眼前的工作,不再接觸外面的世界……
如上兩段描述,基本就是這本書的創作起因了。全書通過不同的角度,都在闡述一件事:
在如今互聯網便利、24小時都能被人找到、金錢與權位被高捧、每個人都拚命在加班與充電、晚上刷刷刷不睡覺、「感覺被掏空」的時代里,如何安撫飢餓空虛的靈魂?
查爾斯給了幾個辦法:
1. 了解真實的自己。至少,別偽裝
羅馬的鍊金術大師帕拉塞爾蘇斯曾說過「我們若不能做自己,至少也應該不要成為完全不是自己的人。」
了解自己畢竟是一場漫長的探究之旅,可能沒有人能一開始就了解完全的自己,但請不要停止探究真我的步伐,就如同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如此說:
我將它(人生)視為一場永無止境的奮鬥。我們即將到高原時,根本沒有時間將那裡所有的東西整理妥當。這是一場奮鬥,每棵植物都得想盡辦法保持挺立,但大多數時候卻都徒勞無功。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所以也不算是失敗。
人的情境不同,身份、角色與形象是不同的,而且很多時候會因為太過迥異,而讓人生變得混亂不堪。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自我?
現實中,大多數人會隨著年齡增長,會發現,自己不同的形象,會逐步融合,直到我們變成一個人。
有一天,你會坦然接受你是誰、你是什麼樣的人,到那時候,你就不會覺得需要為任何事感到遺憾或抱歉,也不必去否認什麼。
坦然接受真正的自己,是力量的源泉。
2. 儘快轉換到「內在導向」
查爾斯基於斯坦福研究學院的研究,提出人的3種心態(類似馬斯洛需求的變體):
心態1:生存導向——受生存驅動的人,其首要目標是安全,包括財務安全與社會安全2方面。這類人即便富裕,也會緊緊抓住現有的一切。他們往往很堅決,設定目標後,就勇往直前,而且抗拒改變。
心態2:外嚮導向——這類人追求尊重與地位,以此作為成功人生的外在象徵。他們要的是,自己的人生最優秀或者至少最正確。他們通常很聰明,受過良好教育,且野心勃勃,他們才是這個世界經濟往前發展的那股驅動力。
心態3:內嚮導向——這類人的內心驅動力在於他們的天分和信念,並不是說他們容易退縮或是高高在上,甚至沒有雄心。不過和前面兩種人比起來,他們較不注重物質,卻更關心個人成長、自我實現、個人感受、以及眾人生活的品質。
馬斯洛認為這3類心態並非一定是3類人,其實是相互重疊,是可以在一個人身上依次演變的心態。比如查爾斯自己,創業時,他只關心自己能否生存;成就後,他在意如何證明自己,如何過上受人尊重的體面生活;如今年歲已高,他才從一系列的頭銜中釋放出來,才知道要追尋真正的自我,並希望為整個社會做出貢獻。
查爾斯的建議很簡單粗暴——如果我們希望掌控自己的命運,卻又盲目追逐風潮、人云亦云的話,那就太傻了,那些都是生存導向、外嚮導向者的心態。最好還是儘快轉換為以內嚮導向為主的人生觀。
3. 重新定義「成功」
金錢並非唯一的衡量標準。成功與理想,並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法則。我們各有各的想法,因此才會有渴望。
美國哲學家、散文家以及詩人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有一段非常優美的「成功箴言」:
要多笑且經常笑;贏得聰明人的尊重與孩子們的喜愛;
得到誠實評論家的欣賞,忍受酒肉朋友的背叛;
欣賞美麗的事物;找到他人最好的特質;
讓世界變得好一點點,不論是因為一個健康的孩子、一條花園小徑、還是得到改善的社會狀況;
或是由於你活著的關係,哪怕只是知道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比較輕鬆;
這些就是成功。
4.知足常樂,足夠原則
成長不一定要擁有更多同樣的東西,也可以是更好,而非更大。它可能是更精簡,卻更深入,兩者都可能是質的改進,而不是擴張既有的地位。
企業若是變得更好、更精簡、更深入或更集中,就不一定要變得更大,也一樣能獲得更多利潤 。
企業與生活變得越來越大,可能導致焦點喪失、國語反覆,最後蔓延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所以,我們必須知道,大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夠大。
從更廣泛的層面而言,一個社會如果分辨不出「足夠」的界限,那麼擁有優先權的人,倘若把社會的財富據為己有,也將產生令人厭惡到極點的過度行為。
埃蒙德·伯克說:人類能夠擁有多少言論和行動的自由,取決於他們能為自己的慾望設下多少道德限制。
5.公民企業,學會信任管理
如果前述都是針對個體,那麼這裡是針對企業在未來時代的建議——做公民企業,爭取讓員工成為企業的公民,而非僱傭兵。
企業無法制止任何人離開,也無法要求員工鞠躬盡瘁,至多只能期盼員工努力罷了。而如何把員工想要的自由,與企業想要的目標,結合在一起,才是公民企業真正的挑戰。
企業必須學會管理這些本來就無法控制的人,就要學會——信任、分享所有權。
一個互信的組織一旦建立,就會既有創意,又有效率。人們若是不必心猿意馬的尋找下一份工作的話,顯然工作會有效率。如果他們尊重周圍的人,並且專註於自己所做的事,工作起來也會更具有創造力。
只要他們信任所屬的組織,對組織的目標有向心力,而且能夠分享到成果,他們就比較容易接受組織的各種安排。
然而,信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查爾斯總結了7個原則:
1) 信任不是盲目的
2) 信任需要界限
3) 信任需要不斷學習
4) 信任是很艱難的
5) 信任需要密切的結合
6) 信任需要接觸
7) 信任必須努力贏得
好吧,如果想了解更多,請自行翻書吧。
讀完整本書,你就會打心底覺得——這真心是一本文學書/哲學書啊,而非純粹的管理書籍,哈哈!
連本書的最後一段,查爾斯都是在引用英國詩人路易斯·麥克尼斯的《秋日之旅》,來闡釋自己對未來新世界的暢想:
如果有什麼可行、可以實現的事,
就是現在讓我們夢想吧!
並且祈求一片樂土……
在那兒,純粹權力與純粹利益的祭壇
已經棄之不用
那兒不曾有人見過
什麼人以鮮血與金錢的代價
買下金錢與鮮血,
那兒的人不再虛擲時光于堅持己見,
人人樂於與他人合作……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號【麥青雜文鋪】(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實的職場管理、營銷經驗與美妝真相,偶爾心血來潮,也會碼點情感雜文。如要轉載,請聯繫mqzwp2015@126.com. 麥青Mandy, 北大才女,資深的品牌營銷專家,歷經世界500強外企與私企,現SEED UNIED互聯網營銷公司合伙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