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亞丁灣護航現在怎麼樣了?

亞丁灣護航源於海盜的猖獗。 俗語有云:海盜是繼妓女,醫生之後,人類歷史上第三個最古老的行業。海盜時常活躍在當代人的「想像」之中,如美國電影工業中的「加勒比海盜」系列、日本動漫產業中的「海賊王」,都給現代人科普了海盜的基礎知識。不過,相對於虛擬世界中的海盜們所展現出的俠義精神,現實世界中的海盜們則真正是「地獄」般的存在,是「惡魔」的化身。千萬不要幻想他們會對你仁慈,他們只要錢。 當代最著名的海盜莫過於亞丁灣海域的索馬利亞海盜。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是其海盜事業規模龐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防範這群「黑惡勢力」,世界各大國派出了精銳海軍力量。為了一群匪類,調動了世界的海軍,索馬利亞海盜可謂「倍有面子」。

一、索馬利亞海盜的興起 提起索馬利亞,就不得不提到1993年索馬利亞民眾給參與維和的美軍帶來的「黑鷹墜落」,不僅使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功敗垂成,亦使自身的國家重建過程走了更多的彎路。 自1991年索馬利亞內戰以來,南北雙方圍繞了政權中樞展開了長達20年的內戰。曠日持久的戰爭使索馬利亞原本就不佳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更為關鍵的是,由於缺乏國家強制機關的存在,該國連基本的治安都難以保證,警察部隊名存實亡。索馬利亞已然成為了一個「叢林社會」,可謂「人與人之間的戰場」。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內戰的百姓不如狗。不同於中國人所熟知的海盜王直,也不像現代許多中國學者解讀倭寇是為了開禁通商而被迫干起的營生,索馬利亞的海盜們的起源完全是為了生計。

在許多索馬利亞漁民看來,歐洲人將有毒的廢料傾倒在他們的漁場之中,這些有毒的廢料有時還帶有放射性物質,污染了魚類,使漁民飽受健康的摧殘。哪怕是在僅存的清潔水域,漁民還要經常面臨外國人的「盜捕」。 斷人財路,如同奪人父母。許多索馬利亞漁民不得不挺而走險,靠加入海盜幫派來養家糊口。但是,違反常識的是,一直到2006年,索馬利亞海盜的劫持事件也未超過50起。真正引起國際注意是其2007年之後的大爆發。

數據來源:國際海事局IMB歷年的報告

2007年之所以成為一個關鍵節點,在於當時正值索馬利亞伊斯蘭法院聯盟奔潰之際。

伊斯蘭法院聯盟原是索馬利亞內戰中的贏家,但卻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特別是為美國所嫌棄。最終,在美國的支持下,一直與索馬利亞有領土爭端的「非洲雄獅」衣索比亞在2006年出兵,以支援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為名,擊潰了伊斯蘭法院聯盟的部隊,重新奪回了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控制權。

然而,一場局部戰爭的勝利並不等於全局的勝利,更不等於國家的穩定建設。在伊斯蘭法院聯盟退出之後,各地興起的軍閥仍舊困擾著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的統一國家的努力。

無政府狀態的持續加劇了索馬利亞漁民的不安全感,更剝奪了其合法獲取收入的能力。海盜行為亦成為索馬利亞民眾安身立命的手段之一。

二、海盜的收入來源 殺人越貨,值錢的是貨而不是人。但對今天的索馬利亞海盜來說,人比船上的貨物更值錢。 2013年,國際刑警組織和世界銀行聯合發布了《海盜蹤跡:非洲之角海盜活動中的非法資金流動》的報告。報告指出,在2005年至2012年間,索馬利亞海域共發生179起船隻被劫持事件,海盜們從中共獲取了約3.39億美元至4.13億美元,其中絕大多數為贖金,平均每艘船的收入為200美元。 每艘船的海盜大致能獲得200萬贖金中的3~7.5萬美元,然後船長與船員平分,最勇敢的第一個登船的海盜的獎金也不過1萬美元,剩下的船員可想而知。在200萬美元中除去支付給海盜的工資之外,剩下的大致還有190萬美元則需要交給當地的軍閥頭子及背後的金主。軍閥為海盜的家人及岸上的基地提供保護,而金主則為海盜提供船隻、武器與相應的後勤保障。

資金分配簡介

三、國際社會的應對 索馬利亞海盜所佔據的亞丁灣海域位於歐亞大陸與非洲之角的交界處,扼守著歐洲通往東亞的重要航路之上。這條航線主要通過蘇伊士運河,穿越紅海後,必然途徑亞丁灣海域。就是在此,索馬利亞海盜威脅著過往船隻的安全。 索馬利亞海盜真正引起國際關注的主要有兩件事: 一件是發生於2007年2月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下屬的羅森號運輸船(MV Rozen)在亞丁灣海域遭到索馬利亞海盜襲擊,12名船員遭到綁架,引起輿論嘩然。 另一件是2008年9月下旬發生的烏克蘭軍火船「法伊尼」號的劫持事件。當時,船上共裝有T-72坦克33輛,另有數量不等的裝甲運兵車及大量的輕型武器。大約50名海盜乘坐3艘摩托艇,從不同方向包圍「法伊尼」號,強行登船成功,挾持了船上有21名船員索要贖金,其中有17名烏克蘭人、3名俄羅斯人和1名拉脫維亞人。此事引起美國軍方高度關注,並派遣美國第五艦隊堅實「法伊尼」號的動向,以免船上的武器泄漏給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手中。其後,在知曉海盜收取了320萬美元的贖金後,美國登船檢查,在確認船上武器並未流出之後,用護衛艦將「法伊尼」號護送之肯亞港口蒙巴薩停靠。 受「法伊尼」事件的影響,以及愈演愈烈的海盜劫持事件,2008年10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呼籲各國派遣軍艦和戰機,「採取必要措施遏制海盜活動」。為此,聯合國安理會在通過第1816號決議後,又陸續通過了第1838號、第1846號和第1851號決議,授權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在12個月內可以在索馬利亞境內「採取一切必要的適當措施,制止海盜行為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同時,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也在聯合國的斡旋之下同意各國進入其領海打擊海盜。 於是乎,2008年底,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印度、日本,甚至是伊朗都派出本國的海軍艦隻參與亞丁灣的護航行動,為過往商船保障護航,並持續至今。

四、亞丁灣護航的成效亞丁灣護航是國際社會應對「公地危機」的典範,亦是難得的大國團結一致提供「公共產品」的絕佳範例。 在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下,亞丁灣護航成果顯著,有效遏制了索馬利亞海盜的囂張氣焰。截止2015年,據IMB的統計,索馬利亞海盜的襲擊此數已經顯著下降。從2011年的巔峰,全年237起,到2015年的0起,索馬利亞海盜所帶來的恐懼似乎已經漸行漸遠。 索馬利亞海盜的起源本質就是國家建設的問題。國家的長期內亂所導致的民生凋零,以致百姓鋌而走險。而亞丁灣護航本身的側重點亦在護航,即為在海上保護過往商船,而非登陸圍剿海盜。所以,從國家海事局(IMB)的統計報告來看,索馬利亞海盜的問題似乎已經得到解決,但是仍需要關注索馬利亞國家建設的本身,就像北約司令John Craddock所言,「你不能指望在海上消滅海盜,而是要消滅在陸地上。」 在不派兵圍剿的前提下,唯有實現索馬利亞的國家重建,使其能夠擁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政府,強有力的警察部隊,以及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索馬利亞海盜問題。

五、仍待解答的疑問 還是回到國際海事局(IMB)的統計數據,在2011年之後,索馬利亞海盜襲擊的數量急劇下降,到2015年全年為0。為此,本文肯定了國際社會在亞丁灣護航的成效。這種成效的本質是海上護航使海盜發起襲擊的機會成本大幅提高,最終成本超過了收益,使海盜行為不再有利可圖,以致偃旗息鼓。 這就留下一個問題,如果護航不再繼續,索馬利亞海盜是否會重振旗鼓? 第二個問題是,護航行動的全面展開是在2009年,但是索馬利亞的海盜劫持事件卻在護航行動的三年之後的2011年達到了高峰(237起),然後逐年下降。這與同期的另一場震撼全球的事件——阿拉伯之春——在時間上重合。特別是敘利亞內戰在2012年爆發之後,索馬利亞海盜的威脅就下降了。這到底是巧合?亦或是黑市資金的流向從索馬利亞海盜轉移到了在敘利亞的武裝組織,由此導致索馬利亞海盜們的資金鏈斷裂,海盜們得不到後勤補充,船隻無法保養,無法出海? 關於以上問題,目前難以妄下推論,仍需要發掘更多的證據來證明,這也是未來仍要持續關注的課題。

今日主筆 / 蔣旭棟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