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當值醫生要值 36 小時的班,不能輪班嗎?

當值醫生要值24個小時或更長的班,爲什麽?

不能用輪班制嗎?

醫生如果值那麼長的班,沒有足夠休息,如何確保能在工作中不出錯?


培訓人才的角度來說,住院醫師培訓制度是培養年輕醫生的最佳途徑

理論上講,每個醫生在離開大學之後,應該有3年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所謂住院醫師,應該是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住在醫院,不論任何時間,只要患者病情需要,護士能夠即時通知該醫生,該醫生能夠在數分鐘之內趕到病人床旁。長時間的值班制度可以讓你全天候的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獲得一個疾病從診斷到治療到預後的所有信息,而不僅僅是一部分。做為一門經驗科學,觀察事物發展的完整過程,可以獲得更快的成長速度。

工作性質角度來說,長時間的值班制度,讓一名醫生可以更好了解他病人的各方面情況:

因為每個病人的實際情況均不相同,病人的疾病情況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變化,每位醫生在處理同一個病人的時候,具體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均會有所不同。因此,如果頻繁更換主管醫生的話,一方面交接班會耗費大量時間,另一方面對病人病情的判斷和治療方法的延續性均會產生一定影響,不利於治療的開展。

人性的角度來說,長時間的值班制度非常的不人道

醫院跟其它單位的工作性質不同,它沒有所謂的假期,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都有病人需要處理,病情的發展不可能因為下班、周末、放假而停止,因此醫院必須每時每刻都有醫生在值班。現在一個科室值一線的醫生多在4-7個之間,也就是說每4-7天就要值一個24小時班。理論上講值班值的應該是夜班,白天是可以休息的,但實際上,由於病房的病人是分配給各個醫生管理的,因此每一個值夜班的大夫都會管著數名病人,而每個病人每天都有各種診斷需要分析,都有各種藥物需要調整,都有各種病歷需要書寫。因此,一般來說,夜班前後的兩個白天都無法休息,造成值班從第一天的早上8點開始,一直到第二天晚上6點才能下班,也就是所謂的36小時值班。

管理的角度來說,醫生應該採取分級和輪休制度

參考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個人認為,醫生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住院醫師,另一種是主治醫師及以上。住院醫師培訓階段,嚴格來講並非工作性質,而是學習性質,在此期間內應該重視知識培養而非工作強度。並且,住院醫師是直接管理病人的醫生,需要全面了解病人情況,因此我認為該階段應採取24小時值班制度。而對於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者,應保證每日查房一次,指導診斷和治療後不需留在科里內觀察病人情況。實際上,以上任務分配模式在各級醫院中已經是既成事實。

但這裡面存在著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現在許多人已經是主治醫師,仍然干著住院醫師的活!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中國這種醫療體制下,重病房而輕門診,重醫院而輕社區,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大量高年資醫生堆積在三甲醫院中,新生住院醫師人群又很小,而醫院為了賺錢拚命擴大醫院規模,導致許多30多歲甚至40多歲的人還在干著一線住院醫師的活。

解決方式

鼓勵建立私人醫院、獨立診所,並大規模培養社區醫生,讓高年資醫生不再完全依託醫院和病房存在,讓大量不需住院的病人在門診解決問題,減少床位數量,增加每個床位醫生配比。至於輪班制度,個人認為,醫生的工作時間不應該是上一天、休一天,而應是每年數個月的年假。

PS:作為一名研究生,我本人並不介意在住院醫師培訓階段的幾年中住在醫院裡,每天接觸的病人越多,成長速度就會越快,美國的住院醫師階段比我現在要苦得多。但前提是,我要看到這之後的光明:大量的年假,不菲的收入,崇高的社會地位。(如果可能的話)


以下引自 @小兒外科裴醫生 的微博

對於連續手術30多小時這樣的事,讚美或者批評醫生都沒有太多意義,作為醫生沒幾個人願意選擇這樣的工作方式,但醫生,尤其是一線醫生並沒有太多選擇,臨床科室人員都很精簡,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干不動了也沒人幫你干,哪個醫生願意熬個通宵第二天再做一天的手術,但病人等上級排你還能怎麼樣。


作為基層醫生,我們都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作為領導,作為病人,都認為醫生就應該這樣,更有甚者,病人和領導的潛意識中,都認為醫生是天使,是無償奉獻,不用休息的非人生物,一旦做不到,就是沒有醫德。

世情如此,可以接受,也可以脫離,並無對錯。既往的努力,只是經歷,繼續也好,放棄也罷,總歸是人生的一段。


因為進人需要編製,沒人退休就沒有編製,所以不進人。因為進的新大夫是按照自然數,而增加的病人確是幾何級的。因為病人無法理解,我病情有變化,我的主治大夫怎麼可以不在?!更因為,醫院雇不起更多的大夫。

科里有人要進修學習,有人要參加考試,有人突然有事,好吧,值夜班的就成了唯一的人選。

我們通常拿女人當牲口使喚,拿男人當機器人使喚。

至於差錯,如果發生了,大不了賠錢。並且是當事醫生算大頭。對醫院來說,這比多僱傭幾個人要合算。


推薦閱讀:

TAG:醫療 | 醫生 | 工作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