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2C產品是什麼樣的

我們都知道,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紅利已經結束,這意味著2C領域的機會越來越少。從你我身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你說,你多久沒有載一個新APP了。不過,這也只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周期。技術的發展,總是沿著「技術—產品—商業」的路徑不斷迭代。所以,但凡人類還有問題,並且相信技術,我們就不擔心2C機會的消失。

而在技術里,我這有個樸素的認識,就是衡量一項技術有多偉大,不在於它真正有多高精尖,而在於它真正可以被多少人使用。放在商業上,我們看到,截至2016年9月7日,市值最高的公司是2C的,而且10個市值最高的公司里有8個是2C的。所以,於創業和投資,令人激動的東西都在2C領域。

那麼,一個好的2C產品一般都是什麼樣的,我自己認為,要滿足以下四個特點。

1、 讓自己成為一個工具

以前,我有個不成熟的觀點,就是好玩就是內容,有用就是工具。從用戶預期上來看,內容是拼體驗的,工具是拼效率的。這裡說的工具,不是指純工具型產品,而是指有工具屬性的產品,要是講究逼格,講究調性,工具屬性的產品肯定拼不過體驗屬性的產品。但是從用戶群體上來看,工具屬性的產品是大於體驗屬性的產品。

有兩個原因:第一、工具的出現,是為了滿足特定需求,而且這個需求往往是剛性的,明確的,這就避免了一些偽需求或者是模糊需求,而體驗屬性的產品在需求上,很難把握或者量化。當然,我也不是說,體驗屬性的產品就不如工具屬性的產品,而是說,在需求上,與工具相比,體驗屬性的產品很容易成為創始人的個人意淫;第二、工具沒有文化屬性,而體驗屬性的產品往往帶有文化屬性,比如生活方式、中產階級、二次元這些概念詞。

那什麼是文化屬性呢,我自己認為,文化屬性就是部分群體的共同記憶。這意味著,文化是多元的,只要有人喜歡你,就有人討厭你,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擁有共同記憶。因此,體驗型產品很難輻射到大多數群體,但工具可以。

說的比較抽象,舉幾個例子。比如Uber對標滴滴,提起Uber,我們總能跟逼格、調性、城市的生活方式這些詞聯繫起來,尤其在營銷上,Uber一上來就是「某個CEO開Uber去了」、「一鍵遇到佟大為」之類的,甚至有些人把Uber作為自己的生活標籤。而滴滴呢,除了名字low,營銷上也low,整體品牌調性不如Uber高大上,也沒有人拿滴滴當自己的標籤。但滴滴一直在強調自己的工具屬性,由「滴滴打車」改成「滴滴出行」,「滴滴一下,馬上就來」。最後,滴滴的工具屬性戰勝了Uber的體驗屬性。

其實,過去很多成功的互聯網產品或服務,首先都具備很強的工具屬性。比如淘寶,淘得寶貝,是個購物工具;百度,百度一下,是個搜索工具;微信,短消息溝通,是個通信工具。到了後來,在工具屬性充分被滿足的情況下,開始提升品牌調性,比如微信和淘寶,都說自己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毫無疑問,如果沒有早期工具的穿透力,後期所謂的調性,很容易成為小範圍的自嗨。

2、 觸達成本足夠低

這裡的觸達成本,主要有兩個概念。第一、是消費者直接為產品或服務付出的成本,比如可口可樂2.5塊一杯,星巴克30塊一杯,小米手機1500塊一部。在這裡,它的成本只有一個,就是價格,只要價格定在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到的範圍,而且還賺錢,那一定是一個大生意。最早把這套理念應用到商業的人是福特,1914年,他將流水線生產引進汽車製造,大幅度地降低了汽車的生產成本,使得汽車逐漸從一個奢侈品逐漸變成一個大眾消費品。同時,又把工人的工資由2-2.5美金/天提到最低5美金/天,培養出一大批可消費的中產階級。產品價格下降,消費能力上升,沒有比這更適合培養市場了。現在,VR終端之所以短期很難普及,原因就在於價格太貴。一個HTC Vive再加上一台高配的電腦得一萬多,這個價格遠超iPhone所定義的5000塊的大眾電子消費門檻。

第二、是觸達該項產品或服務的便利程度。這是隱性成本,主要是跟時間掛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類APP,只要有手機,有網路,我們可以載各種APP,在家就可以體驗到APP上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當然,現在單個APP用戶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但這也是針對APP開發者的,對用戶來說,只要他想載,成本仍然是極低的。再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最近比較火的單車共享。在摩拜單車之前,就有政府搞的公租自行車,雖然價格接近免費,但用戶要使用它太麻煩了。首先得拿著各類證件,去指點網點辦理卡,如果在北京,非京籍用戶還得提供居住證,到了網點後,還得交押金。騎了自行車之後,還得再還回固定車樁上。在整個觸達流程中,每個環節都會過濾掉很多用戶。但摩拜單車一出來之後,瞬間就不一樣了,載個APP,就可以體驗單車了。當然,摩拜也有自己的問題,但它的觸達路徑確實碾壓政府的公租自行車。

總結這兩點因素,所謂觸達成本足夠低,就是從理論上它有觸達大多數用戶的可能性。如果最後用戶沒有使用,只能說是其他因素出了問題,比如說融資、團隊、執行力、渠道。但有些產品或服務,天然就沒有這種可能性。比如說,汽車後市場,我不是說它市場不夠大,而是它所對應的天然就是垂直人群。要使用汽車後服務,首先得有輛車吧,就這一點,就能過濾掉70-80%的用戶。

3、 體驗超出預期

在使用一項新的產品或服務時,消費者一般都有一個心理預期。在價格合理的條件下,如果你的體驗能成倍地超出他的預期,消費者會尖叫的。

今天,很多的互聯網的產品或服務都是免費的。在大家都免費的情況下,只能拼體驗。典型例子就是微信。雖然與簡訊相比,微信是免費的,但運營商便宜的簡訊套餐,已經讓大多數用戶對簡訊的價格並不是特別敏感了,真正讓用戶喜歡微信的還是它的體驗。單就IM,微信可以圖文、語音、短視頻甚至是視頻通話,這些富媒體是簡訊比擬不了的,更不要說朋友圈、公眾號、搖一搖這些體驗了。記得有一次,張小龍分享微信早期發展的一個例子。他說他去調研女性用戶時,說微信可以免費發簡訊唉,這些用戶並不感冒,但跟她們說,微信可以搖一搖,可以跟附近的人打招呼啊,她們立馬就嗨了。

過去,互聯網之所以可以對傳統形成碾壓,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體驗碾壓。比如iPhone對標諾基亞,airbnb對標連鎖酒店,滴滴對標計程車,58同城對標電線杆廣告,大眾點評對標口耳相傳的餐廳推薦,京東對標線下3C賣場。沒有體驗碾壓,互聯網憑什麼彎道超車。

4、改變人的行為

以前改變人的行為,主要是靠政治手段和軍事手段,可以在短期內大面積地改變大部分人的行為,比如戰爭,比如上山下鄉,比如孔雀東南飛。雖然有效,可是它畢竟是依靠強權,而強權又是建立在違背人性的基礎之上。或者換句話說,它是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強權人物催生出來的。而在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以和平為導向的商業環境。不同於政治環境,商業環境有一個重要的普世原則,就是尊重人性。

一個好產品在改變人的行為時,往往是不動聲色的。沒有強拉硬拽,沒有刻意補貼,用著用著,時間一長,就改變了你的習慣,進而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比如keep,以前的你,要麼不健身,要麼就去健身房健身,但有了keep,你可以在家裡健身。即使最後你沒堅持下來,並不是說keep這個產品是反人性的,而是健身這個行為是反人性的。再比如大眾點評,以前我們吃餐廳吃飯,要麼靠人腦記憶,去曾經去過的餐廳,要麼靠朋友推薦。但有個大眾點評,你可以隨時在APP上查看新的餐廳。還有移動支付的應用,就連路邊的煎餅果子都開始使用微信支付了。

一旦一個產品跟人的特定行為掛上鉤之後,它就建立起了強大的壁壘,這個壁壘就是用戶的心智。說白了,在那個場景里,用戶能想起你。你在用戶心裡有位置,要知道,人的心裡空間並不寬敞。能在一個特定場景,讓千百萬人都想起你,這得多牛逼。

總結一下,以上這四點,基本上涵蓋了一個好的2C產品的崛起路徑。首先,有個明確的需求,你想到了用工具化的方式去解決它;其次,這個工具化的方式有觸達大多數人的可能性;再者,這種解決方式的體驗還能超出用戶預期;最後,它漸漸改變大多數人的行為,成為用戶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我們不能指望所有的產品,都能滿足以上四個特點。有些產品,即使滿足2-3點,也能成為10億美金的公司。但百億美金的公司,如果沒有以上四點,我很難相信它會出現。

喜歡內容驅動的產品和公司,微信公眾號ID:garage1984,歡迎關注。個人微信號ID:lin_garage,添加請註明「公司/行業+姓名」,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構建你的學習體系-(一)
醫生通常用什麼工具繪製 3D 解剖圖?
求推薦最好的最專業的水彩工具和水彩書?
一定要手寫爬蟲嗎?談一談學習爬蟲的感受
Burpsuite的介紹與安裝

TAG:互联网产品 | 工具 | 用户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