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塊手工的黑檀茶盤都經歷了什麼?

該從何說起呢?有點小緊張。

要不我們先來看看茶盤做好的樣子吧,

好,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看完了成品,那我們就從頭講起。

故事還得從我開車幾十公里到成都郊外的木料廠說起。

我就是踩著木頭爬到這裡,從這麼一堆木頭裡選到一根適合做茶盤的料,然後一點一點把這根100多斤料慢慢挪到地面。老闆是個好人,還特許我挑料。

這裡有很多好東西。我這次還拖了兩張200多斤滿是瘤疤的刺蝟紫檀整料回來,搬運過程中為此還破了相。好像跑題了,我們還是說回黑檀的事兒。下次我們再來分享刺蝟紫檀和我破相的故事。

這塊茶盤最初是下面這樣的。是的,它開裂了!而且是兩面貫穿的裂口。在裂縫裡慢慢填滿木工膠,夾緊。放在通風乾燥地方,我就去乾電腦上的活兒了。作為一名木匠與射雞師的合體,得玩得好刨刀又能玩滑鼠。

好多天過去了。我擔心木工膠可能粘得不夠牢固,這過程中,我還做了蝴蝶榫,準備給這個命運多舛的黑檀加固。

可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切下端面的一塊邊角料,試圖掰斷檢測一下粘合的牢固程度。結果掰斷了,但不是從裂縫而是從旁邊斷的!

實踐驗證了前人的經驗:如果技術過關,木工膠的粘合牢固性甚至大於木纖維自身之間作用力。下圖是粘合後的裂縫端面,可以看出已經嚴絲合縫了。

這結果是讓人振奮的,除了證明我粘合技術進步了,最大的好處是省去了我做蝴蝶榫加固的時間。要知道,這個工序可是相當費時費力的。

接下來就是打磨表面。下圖裡的工具是歐刨,跟中式的刨子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區別就是使用起來更便捷一些。

然後是鑽孔,上銅製導水管。

接下來就是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打磨出下圖這樣一個上表面。

整個上表面大部分面積是個曲面,保證流下的茶水不會流到茶盤外面。曲面也有深有淺,能夠蓄水,並且排水流暢。另外還需要有平整的部分,能夠平穩的放壺和杯子。

原理就是這麼個原理,不複雜,具體怎麼處理彼此的關係就看每個人的理解了。

活兒干到這裡,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來,比上表面處理更難的是處理底面。

做了大大小小不同材料的上百個茶盤後,我的心得就是:如果要保證茶盤在使用過程中一直有個好心情,底面的處理真的比上表面還重要。

上表面只要保證不漏水、排水流暢基本就可以了,但是一個整木茶盤,特別是比較長、比較大的整木茶盤,要四平八穩,而且要保證使用幾年之後仍然能四平八穩,這真是考驗功力的。

很多木盤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總是會有一個或兩個角是些微翹起的,一按就像蹺蹺板一樣。這是因為底面不夠平整,也有可能木頭變形了。

我的解決辦法就是中間凹,兩頭翹,即使木頭變形對平整度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檢查平整度的一個直觀方法就是放在一張沒有變形的桌面(比如一張玻璃桌面)個上目測,或抹上水測。然後藉助尺子、靠山和刨子來修正。這個過程是反覆而且痛苦的,不斷測量不斷修正,直到四個角都完全貼合玻璃桌面。

處理好底面,接下來還是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刨啊。

然後(注意我沒用「最後」),六個面打磨得差不多了。當然肯定還沒完。

然後(我的天吶,還不是「最後」),上表面我做了風化處理,讓黑檀的木質紋理更清晰了,用手撫摸上去也更有層次感。你看得出區別嗎?

烙上我可愛的「方寸」小logo(我都不忍心用「然後」了)。

上木蠟油。木蠟油比漆貴,而且得用好的木蠟油。好木頭用漆就浪費了。油能滲進木頭,防水、防腐,且不阻礙木頭呼吸。有人擔心木蠟油經不起開水燙,這擔心其實是多餘的。

順著紋理擦油,耐住性子一遍一遍擦,幹了繼續擦,過程得持續一周左右。

最後(終於等到了「最後」),用棉布或羊絨輪略微拋光,或者也可以不拋光,就成了。

好,上茶席。

手工不易,

收到茶盤的同學,且用且珍惜。

(烏鴉同學暫不收徒,學藝未精是原因之一。)

————————————

烏鴉群飛個人微信:crowflying

微信公眾號:fangcunxiaoqi(方寸小器)

推薦閱讀:

關於木材物理性能的幾個關鍵(下)
推薦10本適合初學者的木工自學書單

TAG: | 木工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