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的發達國家是怎麼處理化工類的高能耗產業的?
01-31
北京首家外遷央企落戶邯鄲,像這種能源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的企業在歐美應該也有吧,他們又是如何對待這個問題的呢?什麼時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呢?
謝邀。應該說,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曾經也存在於歐美國家,所以歷史上才會發生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和日本的水俁病、哮喘病事件。說白了這是工業化、城市化推進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即利用粗放的資源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和為技術升級奠定基礎。西方國家歷時300年完成了工業化,而後逐漸轉入電子信息、互聯網、金融等新興市場,他們不再需要這些價值鏈底端的重工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創造產值,於是像鍊鋼、鑄造、水泥這些重污染工廠,褲衩背心打火機山寨鞋這些底端製造工廠在初級階段的中國遍地開花,沒辦法,我們13億人要吃飯,既不能像華爾街那樣空手套白狼,又不能像日本德國北歐那樣提供技術,又不能像新加坡那樣利用天然的區位優勢,你不做,越南印度非洲哥們搶著做。中國廣大的產業工人是靠著自己的勤勞、堅韌和血汗撐起30年經濟高速增長實現今天製造業規模初見端倪的局面。
中國是如此之大,大到像一個小型的世界市場。一線城市率先進入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依託金融、服務業等),而降淘汰產能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比如題主提到的這家煤化工企業。直到有一天(不知有沒有這天),中國人口減少到世界正常水平——參考美國加拿大澳洲這些面積和中國差不多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內陸地區退耕還林恢復自然生態面貌,那時中國可以像今天的西方國家一樣站在世界資本市場的上游,以金融服務業為主,對外輸出資本和技術——事實上中國這些年已經在中東、非洲、東南亞、巴基斯坦等地承建礦產、鐵路、水利、通信等大型工程了。
PS.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從技術升級的角度來回答,比如採用新技術節能減排,但比起宏觀上的產業結構布局和調整短期內效果實在有限,就不羅嗦了。忍不住說兩句前一陣的茂名PX事件,我是真忍受不了一幫瞎嚷嚷的腦殘,PX是啥知道嗎!有沒有毒性知道嗎!中國自己不生產從日本新加坡進口得花多少外匯知道嗎!到時候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CPI上漲你買單啊!中國的製造業水平不高,哈葯那種大國企也就生產個中間體,冒黃煙排污水的,最後原料葯賣給japan讓人家生產成品葯利潤拿大頭兒,沒辦法,咱沒技術啊,所以什麼減少污染綜合治理不是喊口號就能實現的,一刀切把工廠都關了然後你喝西北風去啊!踏踏實實做實業搞技術產業升級才是解決之道。人家只是遷出國了而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