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思維,是一劑成功的毒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1——
經常在理財文章中看到,關於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的表達。
比如窮人花錢消費,富人花錢投資;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窮人關注當下,富人關注具有遠見力……
總之,一句話,富人與窮人完全處於不同的世界。所思所想,全然不在一個檔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的概念,開始流傳甚至火爆起來。
加之《富爸爸窮爸爸》等理財書籍的熱銷,各種理財文章的推波助瀾,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成為不少人談論的焦點,生活中也故意往富人思維靠攏。
比如,一大群人會拿著養老錢衝進股市,而不去學習證券知識,甚至借錢炒股;或者,有些人總是夢想著遠方,卻從不踏踏實實的工作……
他們確實在極力嚮往富人思維靠攏,但是依然未能明白富人思維的真實含義。
這裡,我並不是批判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而是覺得我們,不僅需要了解兩種思維,更需要明白兩種思維產生差異化的原因,從而更好地指導的我們去培養富人思維。
我一直承認思維的差異化對命運產生的影響,但這種對差異化思維的標籤化,甚至極端化,往往讓我們強化思維對命運的影響,而弱化了影響命運的其他因素,比如受教育程度、認知水平、視野、積累等。
說起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的時候,很多文章會經常提到潘石屹與李勇的例子。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文章提到潘石屹與李勇是一起打工認識的工友,詳細描述潘石屹與李勇在深圳打工、海南做業務員的經歷,潘石屹思維前衛,敢於冒險。
與潘石屹不同,李勇則畏畏縮縮,追求安逸享受。最後,以李勇的反思作為結尾,26年之後,他成了總裁,我還在挑磚,這種故事落差性極大,讓人印象深刻。
各種文章言之鑿鑿,試圖說明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對命運的影響。可事實是,這則廣為傳播的信息並不真實,而是一則假消息。
而且,即使這則消息是真實的,文中明確說明,潘石屹的身份是北京石油部管道局研究所人員,是主動下海;而他的工友李勇,則是一名地道的工地施工人員。
儘管二人曾經共處一個戰壕,但他們的心智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真正影響心智的模式的,包括受教育程度、認知層次、事業、遠見等各個方面。
—— 2 ——
古典在《拆掉思維的牆》中,分析了心智模式的種類與印象因素。
他認為心智模式的來源分為三種:自然世界、概念模式、推論與歸納。
(1)自然世界,我們對於外界的直接體驗。
(2)概念歸納,我們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對於世界的間接體驗。
(3)推論和歸納,我們依靠推理形成的結論。
簡單來說,就是受教育程度、認知層次、思考層次以及我們過往的經歷,都構成了我們的心智模式,也就是我們的思維結構,他們真正影響著我們的命運。
所謂的富人思維,我覺得更可能是在恰當的時間,根據自身的認知層次與遠見力,做了恰當的事情,並非富人思維直接決定的。
比如喬布斯與比爾蓋茨,他們有所謂的富人思維嗎?在他們那個年代,他們根據自己的認知與遠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然後借勢成就了自己的偉大事業。
比如潘石屹、馮侖,他們真有富人思維嗎?可能有,但是更多的是,基於這種思維的認知與遠見,他們投入到房地產行業,才有了後來的萬通六君子,有了今日的潘石屹、馮侖。
比如馬雲、李彥宏、張朝陽,在互聯網如火如荼之前,他們看到這種趨勢,把握住了這種未來的機遇,所以他們無一例外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在談論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把這種思維模式簡單化、標籤化,覺得富人肯定是有富人思維,窮人一定是窮人思維。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曾經山西煤老闆為什麼如此土豪,而後來基本銷聲匿跡,不是因為他們具有富人思維,而是特的定時代產物。
在談論富人思維的時候,我們不能將這種思維簡化,過於強調富人思維給命運帶來的影響,忽視影響命運的教育、認知、視野、遠見等。
而且,很多人把精力用來研究富人思維,從行事風格到為人處世,使勁向富人思維靠攏,最後反而越走越遠,得不償失。
強調思維的差異化沒有錯,但是應該正視富人思維與窮人思維,重視影響思維差異化的元素培養。
認識自己,認知自己,對自己的人生有好的規劃,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而不用刻意去培養富人思維。
推薦閱讀:
※深度好文:永遠不要與趨勢為敵(薦讀)
※投資股票是否真的有必要,及必要程度是高還是中還是低
※理財時很多人都有「蛇咬效應」,其實是自己無知卻在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