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考古日報Vol.19] 遼寧大連鞍子山積石冢的發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二)

大連鞍子山積石冢是2014年10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遼寧師範大學四家單位聯合正式挖掘。n鞍子山積石冢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街道後牧村鞍子山東山山脊上。山脊呈南北走向,積石冢所在山脊海拔落差165米至190米,積石冢沿山脊分布,長達n150米左右。在鞍子山主峰上,還分布有一處遺址,地表分布有大量紅燒土,推測與積石冢存在一定關聯。另外鞍子山積石冢西北方向幾公里處就是雙坨子青銅時n代遺址。

圖一 遺址位置圖

圖二 遺址航拍圖

圖三 積石冢

ntn  大連鞍子山積石冢時代屬於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距今4000年。2014年大連鞍子山積石冢發掘面積900平方米,發掘有43座墓室,出土22件陶n件、43件玉器、36件石器。出土陶器以小珠山五期文化為主,有大連本土的陶器,也有出土磨光黑陶、蛋殼陶、觚形杯、單把杯等具有濃厚的山東龍山文化因n素,一些陶器使用了快輪拉坯技術,器底留有明顯的切坯痕迹,這些技術在遼東地區一般性居住遺址中很少見到,說明當時該地區與山東半島有密切交流。在大連鞍n子山積石冢出土的玉器中,以牙璧和方璧最具特點,出土牙璧3件,方璧1件,這些精美玉器也表明了大連鞍子山積石冢具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今年,即2015年n發掘面積800平方米,主要是繼續發掘2014年發掘區南部墓室,即海拔更高處分布的墓室,其建造時間應比2014年建造時間早一些,目前2015發掘區n已發掘有30座墓室,與2014年發掘墓室相連,即2014年與2015年發掘墓室為同一冢體,只是各個墓室建造時間有差異。考古人員已完全找到積石冢的n界限,確定此積石冢墓室為73個墓室。雖然在海拔更高處的南山脊上仍有積石冢,但與目前發掘的積石冢是分離的。

從石頭壘砌結構來看,考古人員分析大連鞍子n山積石冢可能為多點建造墓室,最後相連。值得一提的是,僅在2015年發掘區中的M59墓室出土玉珠與玉環達50件,十分罕見。2015年發掘的墓室的出n土人骨頭向與位置比2014年更加複雜,墓葬有分區域建設現象,二次葬現象也相對複雜,有待進一步研究。

圖四 積石冢三維正射影像

圖五 出土遺物

圖六 出土遺物

ntn  2014年與2015年的2年積石冢發掘與室內整理中,遼寧師範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均有密切參與。同學們不僅掌握了田野考古的發掘的技術,n還學習和了解了全站儀策劃、航拍、圖形製作、陶器修復等考古領先技術。最重要的是有了這次野外田野考古的鍛煉,同學們更加具體的對考古有了認識,同時同學n們增強自身的素質和團隊配合能力,也對積石冢有了更深的了解。

ntn  積石冢是東北亞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盛行的埋葬形式之一,在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日本西部地區均有發現。大連地區分布有多處積石冢,有較強的地方特n色,大連鞍子山積石冢的考古挖掘,豐富了大連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石墓文化的考古資料,為研究遼東半島先秦時期積石冢墓葬形制和結構提供了珍n貴材料。

nt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東北工作隊、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旅遊文化學院

n  參加人員:賈笑冰、金英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n       吳炎亮、李新全、熊增瓏(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n       劉金友、李勐、于海明、陳磊(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n       田廣林、徐昭峰、畢德廣(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旅遊文化學院)

n       李光、尹大衛(技師)

n  領隊:賈笑冰

n  執筆:賈笑冰

nt考古所科研處與中國考古網聯合策劃
推薦閱讀:

[考古日報Vol.25]甘肅寧縣西頭村石家墓群發現春秋秦墓
[考古日報Vol.77]吉林撫松縣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

TAG:考古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