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迷茫嗎?給一劑良藥可以治治

文章有點長,不看完不許走

如果說到現在為止,有什麼我真正認同的道理,就是「任何人生選擇都是基於對想做事情的期望和對自己的認識的程度綜合產生的

我們可以根據對自己認識和對想做事情的期望這兩個要素,把做選擇分為三種情況

情況一

當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對想做的事情有較清楚的了解的時候,這個時候做的選擇其實是最理想的選擇,比如說我知道自己對於視覺方面的東西特有感覺,美感也不錯,對於空間的構圖等方面都很擅長,同時呢,我想去做一份設計師的工作,我也比較清楚設計師的工作內容都是什麼樣子的,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所以,基於對兩個方面的了解,就知道我該做什麼樣子的選擇了。

情況二:

當我們對現階段的自己認識不是很清楚,但是對所做的事情認識較清楚的時候,我們更多的選擇是基於這個事情做的選擇,記得幾年之前,很多朋友都選擇去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當時問他們為什麼選擇這些呢,很多人的回答是行業工資高,福利好,對互聯網和金融的未來看好,兩三年過去了,跳槽的裡面,這些人佔了大部分,還是選擇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當我們僅僅是基於想做的事情,做選擇的時候,我們不了解自己的特性是否符合這個事情,可能誤打誤撞選擇對了,那是最好,但是又有多少的誤打誤撞呢?

情況三:

終於說到主題了,當一個人對自己認識不清楚,對想做的事情認識不清楚的時候,基本上這個人做的選擇都是隨大流,從眾的選擇,也很容易感覺到迷茫,這個特別好理解,我們回想一下在大學的時候,哪些看到別人考研也跟著考研的人,看到其他人出國也跟著出國的人,看到其他人考公務員也考公務員的人,都是對想做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對自己認識也不清楚,就會在做完選擇之後,面臨真實的事情的時候,糾結,迷茫,患得患失等

特別感謝你能讀到這裡

所以說,學習認識我們自己,是做一個理想選擇的必要條件。認識你自己(γν?θι σεαυτ?ν),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來,檢驗一下,嘗試著回答下面的幾個問題,看看你對自己的了解程度

我是誰

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

我的性格是什麼樣的

我有哪些天賦

我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我適合做什麼

我所熱愛的事情是什麼

我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我不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我的情緒是什麼樣的

我在情感里的需求和期望是什麼的

這些問題都非常複雜,並且是不斷動態的變化的,需要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問問自己,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問題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那麼如何認識我們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認識,了解自己的方式有很多,還記得前些自己朋友圈裡面,柏拉圖app非常火的那個事情嗎?

大家爭相恐後的在朋友圈發布自己的那個帶有各種標籤的圖片,這個其實就已經體現了,我們每個人都想通過某種形式了解自己,包括星座,屬相,九型人格,MBTI測試等等,這些也都可以算作認識自己的一種途徑,但是這些途徑有一個非常大的局限性,就是一系列的選擇題和判斷題,通過後台的排列組合,形成的某一種特定的類型。同時在做這些測試的時候,當下的狀態對與當事人選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可能這個狀態的時候,我們是偏向於一種性格,但是當我們的當時的狀態發生改變的時候,我們在做那些測試的時候又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那有沒有一種比較靠譜的方式真正能認識自己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去做事,去實踐,實踐之後反思自己。為什麼說這樣的一種方式是比較靠譜的方式呢?我們試著換個角度思考一下,我們每個個體都是由不同的性狀組成的,眼睛有單眼皮的,雙眼皮的,單眼皮和雙眼皮的,舌頭能向內卷的,不能向內卷的,同樣的信奉的價值觀也有各種各樣的,每個人的天賦也不盡相同,這些都是我們本身的特性。為什麼說在做事的時候就能發現自己的特性呢?因為各自的特性不同,對待相同事情的時候的處理方式也會不同,所以,導致的結果有可能就會不一樣。所以我們在做完事情之後,面對事情的反思的時候,就能發現自己為什麼在這個事情中做出了這樣那樣的選擇。

在反思的時候,我們嘗試著向內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覺上,自己的身上,感受一下,回想一下,自己在做這個事情時候的狀態,感覺是什麼樣子的,這個事情的結果和自己的那些特性有聯繫,自己的那些特性是什麼?

其實認識自己還不夠,還要有見識

這個標題特別好理解,假如我已經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我關注人,想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這個特性可能是符合一個NGO的職業特徵,但是我在一個異常偏僻的地方,從未聽說過有這樣的職業,更不用說有機會去做了,這個現象裡面展示的其實就是缺少見識,見識雖然不太能決定什麼,但是能影響一些東西。

尼採在《道德的系譜》(Zur Genealogie der Moral)的前言中,對「認識你自己」有很多的闡述,他說:「我們無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們不明白自己,我們搞不清楚自己,我們的永恆判詞是:『離每個人最遠的,就是他自己。』」

真人似乎比照片難看點


推薦閱讀:

當12歲的我遇到23歲的我
如何將200ml的水裝進100ml的杯子?讓人不再迷茫的結構化思維
提升自控力,先杜絕兩種錯誤做法
尋找自我越多就感覺那些答案越來越讓我迷茫?

TAG:认识自我 | 教育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