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的獨立閱讀者(一):內心的小聲音

我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不管是進入什麼領域,精讀和細讀都是我會首先做的事情,從06年開始寫博客(劉未鵬 | Mind Hacks)直到現在,我把大部分業餘時間花在了泛心理學領域(認知科學、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親子關係、心理諮詢,等等),閱讀了巨量的文本。

但比閱讀更重要的,其實是閱讀中的思考,帶著腦和心去閱讀,我把這個稱為「獨立閱讀」。

在獨立閱讀中,我們對知識進行再次的深度加工,和自己既有的知識&經驗體系去對照、印證,去碰撞,去對比,去分辨,然後破立、融合、存疑、延展、細化。經過了這樣一個過程的閱讀,看起來我們是閱讀一篇文章,但其實我們代入了自己整個身心、思維、切身經驗中的第一手素材。

在這樣的閱讀中,一篇文本可能會幫助糾正我們知識體系中有問題的結論或預設,可能會為我們已經相對確立的結論提供更深刻的佐證,可能會幫助彌補我們知識體系中的短板,可能幫助我們去進一步反思我們的知識體系中那些含糊、泛而泛之的初步結論,可能打開了另外一條新的知識分支。

而另一方面,即便是文章本身看上去毫無邏輯,觀點極端,論證偏頗,結構鬆散,也未必就對我們的思維成長沒有益處,因為一篇文章並不是一個整體,如果打散了看,可能它在某一句話上提出了一個你從未去關注的視角,在某個極端上述說了一個你從未設想過的體驗,在某一個論證上掰開了你從來沒有思考過的隱含節點,甚至某個(你認為是)謬論激發了你去整理和疏離自己既有的知識體系去進行反駁,這些對我們的思維和心智的成長都是善莫大焉的。

因此,我喜歡看論證嚴謹,立論端正的科學類文章,但同樣也很喜歡看論證鬆散、經驗主義、論點奇峰的文章。因為對我來說,真正沒有太大意義的噪音不是這些,而是那些人云亦云,一知半解,淺嘗則止的文本。

在「獨立閱讀」中,我們的思維才得以真正的成長,而不是成為他人的聲音的跑馬場,東邊說打雷西邊說下雨,無所適從。

「獨立閱讀」剛開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會無意識的過濾掉不符合我們既有的知識和心智結構的知識,會無意識的以我們情感所鐘意的方向去對事實和觀點進行「再解釋」,對不合我們立場、預期和情感訴求的文本棄之如敝履,對合我們立場、預期和情感訴求的文本則不假細究其論證過程。

常常,我們看上去在閱讀思考,然而內心的情感探照燈其實只是在字裡行間尋找認同感,尋找評判中的自尊加持,尋找(只)吻合自己期許、令自己心安的斷言結論。當我們內在的視線因為這樣的心理訴求而聚焦在文章中的結論性語句上時,文中的邏輯、視角、材料便都成為了一片模糊的光點。

所以說,獨立思考也是獨立閱讀的前提。而獨立思考,更多是一種人格,不是一門技術,思考其實人人都會一些,但獨立,則需要敢於在洶湧的外部聲音中站定,並仍然聽得到內心的小聲音。敢於在邏輯、事實、觀點衝突的湍流中撫摸邏輯鏈中最微妙的環節,品咂思維和情感的紋路,逆流而上,在因果鏈的最深處尋找幽暗但無可置疑的光亮。並敢於對各種信息保持開放的心智,而不是急於尋找安全的高地。這樣的閱讀和學習,就超出了對錯和評價,也超出了文章本身的價值。

但獨立思考並不是充分條件,缺乏材料、知識、和經驗的思考常常會成為空泛的無源之水,在閱讀之外的調查、實踐、觀察功夫也是獨立閱讀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成分。

缺乏獨立精神的閱讀,其實很多時候,和看電視是沒有太大區別的,我們的指尖划過屏幕,文字一行行流淌過我們的大腦,正如一幀幀畫面,而內心的固著的東西仍然固著,無視的東西依然無視,模糊的東西依然模糊,經驗和知識之間的鴻溝仍然長存,於是再好的文章,也是道理穿腸過,執念心頭坐。稍微好一點的,則也常常是留腦不留心,因為缺乏深度介入的閱讀,只不過是符號記憶,並沒有和內心的深層結構整合,一到臨事,還是原來的一套自動模式。

那這麼痛苦和複雜的閱讀,有必要嗎?如果你的閱讀的目的只是消遣,而不是希望令自己的思維變得更豐富、清澈、靈活和成熟的話,那麼的確沒有必要。如果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成長,那麼,

沒有什麼路是躺著走出來的。

況且,在這個信息時代,也實在避無可避,如果不想腦袋成為跑馬場,還是需要自帶技能。

願我們成為信息時代的獨立閱讀者。

以下附獨立閱讀一則,因為最近閱讀的親子類文章比較多,所以就順手摘過來了,來自書華的公號,「書華工作室」。我大概在09年的時候就在李躍兒論壇上看過書華的帖子了,是很有想法,經驗和獨立思考精神的人,她的公號我也是常看的,常有啟發。也推薦你訂閱。

但不管閱讀什麼文章,包括我的,請都不要照方抓藥,帶著獨立閱讀精神去閱讀。

以下是書華的文章:

媽媽陪姑娘,逛街買衣服。挑到兩件裙子,小姑娘都很喜歡,拿不定主意,需要媽媽給建議。媽媽領著孩子在鏡子前面仔細端詳,「寶貝兒,媽媽覺得你選的這兩條裙子,都非常好看。」

「這一條藍色的,你穿在身上,它的顏色襯著你的臉和皮膚特別美。」

「那一條,它的花樣非常美,它自己很好看。」

媽媽摟著孩子的肩膀,看著孩子的眼睛,「寶貝兒,我們討論過,衣服、飾品,最重要的是要讓穿衣服的人變得更好看,而不只是為了衣服本身好看,對吧?」小朋友點頭。「媽媽的建議是第一條裙子。不過,你自己來做決定。」

「嗯,我也這麼想,那就選這一條。」小朋友高高興興地選定了。

這個故事裡,有很多教育的細節可以討論。比如說,尊重,比如說,審美,比如說,一點一滴的滲透。但是對我來說,觸動最大的,是那個場景,那種空氣中間可以嗅得到的親密與溫馨。母女兩人,全然屬於她們兩個人的時間。媽媽的心思都在孩子這裡,專註在孩子的需要,一點點把自己的智慧揉在建議里,說給孩子聽。這一刻,不被外界打擾,也不被敷衍,專心致志地在一起。

陪伴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為了一條裙子,而是為了這一刻讓孩子高興。不管這一刻是在做什麼,挑選衣服,練習鋼琴,看一本書,討論一隻小貓,媽媽慢慢聽孩子說,慢慢對孩子講,一點都不著急。時間慢慢地流過去。這種陪伴的質量,該有多高。孩子該有多滿足。

我們的生活里一定要有一些時光,是對孩子專心致志地陪伴,純粹地站在他/她的角度,認真地對待他/她的事務。不算時間,不算回報,不算結果。只問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扎紮實實,妥妥貼貼,這樣的關注,會讓人心裡特別滿。

而且,我們的生活絕大多數都是小事構成的。父母幾乎等不到那樣的金牌時刻,使勁一下子,就能在孩子心中光芒耀眼,形象高大。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模樣,都是一件件小事一片片時光織成的。專心地對待,把一片片時光攢在手裡,累加起來就是了不起的寶藏。

以下是我的思考,以觀點和視角為主,並沒有太多的論證材料,也請帶著獨立閱讀精神閱讀,用自己的知識、和切身經驗,去印證或反駁我的觀點和視角,不管是贊同的,還是反對的,還是有意思的生活案例,都歡迎發給我,雖然目前沒有文章下評論功能,但公號本身可接受留言,我會整理出來後續分享給大家,就像上一篇文章中的留言一樣,有印證的,有反對的,有質疑的。

歡迎在後台留言給我,也歡迎來「孩子和我們自己」微信群叨叨,咱們微信群的價值觀是「撕考」,聚集了一大群平等獨立,不怕對人摔碗也不怕被摔碗的朋友,部分名單列表見文末,更詳細的歷史和介紹和如何申請,參見我的微博:劉未鵬pongba的微博,想必能夠滿足你的「撕欲」。

註:以下的思考,固然是對書華的文章的反思,但同時也是引申意義上的,例如當我說「過早引入的外部聲音干涉和替代」,我並不是在暗示書華是這樣的,從書華的文章並不能得出任何的結論,因為生活不是由一個點構成的。另外,更重要的是,對文章的作者本人去下判斷甚至評判,從來都不是我閱讀的目的,也不是閱讀的核心價值所在,文章只是入口,思考過程本身才是價值。而因為單篇文章去固化對作者的認識(正面或負面)進而屏蔽或接受作者其他文章的所有觀點,這也是我不會去做的。所以雖然我不贊同書華這篇特定文章中的做法,我仍然是推薦關注書華的。就像多年前我在微博上對李躍兒的一個「溫柔和堅定」的做法大表不滿,但仍然一直訂閱、推薦並關注著李躍兒作為一個一線踐行者和獨立思考者的書和文章並一再從中得到啟發和思考,我想如果不是離開了北京,我的孩子也許現在正在李躍兒的幼兒園呢。

書華的做法固然是溫和和尊重的,但是我仍然認為,不管我們的價值觀多正,我們的態度多溫柔尊重,我們的道理多麼無可辯駁,對於孩子而言這仍然都是來自外部的權威的判斷和邏輯,越有道理和說服力,越來自孩子所信任、覺得有能力的人,那麼越是容易蓋住孩子自己內心的微妙的小聲音。「我會建議選第一條,但決定仍然在你」,「我們討論過,最重要的是要讓穿衣服的人變得更好看,而不只是為了衣服本身好看」,「這一條藍色的,你穿在身上,它的顏色襯著你的臉和皮膚特別美」。「那一條,它的花樣非常美,它自己很好看」,如果我是孩子,也許我會覺得「媽媽說得好有道理,媽媽總是對的。恩… 我剛才內心糾結什麼來著?」孩子內心似乎是不糾結了,情緒被緩解了,但我認為,長遠來看這其實並不是好事。

當然,人的心智不是一件兩件事情造就的,也不是十件八件事造就的,但如果,假設,倘若這個過程成了慣例,成了模式,被重複許多許多次,尤其是,當孩子一遇到內心的糾結困難的時候立即去提供緩解,那麼孩子就會慢慢的形成遇到困難糾結第一反應向外部尋找真理和價值觀參照系的條件反射,而不再去在兩難的困境中細辨內心感受,整合內外信息,慢慢去發展和形成自己的思維判斷力。

另外,我覺得每個孩子,最初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是果斷而發自本心的,這樣的果斷,就是孩子的「獨立精神」。被過早引入的外部聲音干涉和替代的孩子,則慢慢就不對自己內心的聲音那麼信任了,也缺失了一些分辨自己內心聲音的機會去成長,所以結果慢慢就從「求助」變成了「只能求助」。

我們現在的確有很多人知道需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但是獨立思考除了思維技術之外,還要有人格中的「膽量」,即當自己的直覺、感受,思考和外部參照不一致的時候,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內心,尤其是內心的自尊、焦慮、恐懼,遲疑等我們下意識希望迴避的痛苦,在內外不一中持續深入去尋找真相。再多的思考技術,如果膽量不夠,不敢把目光投向一些困難的角落,那麼只是避重就輕的耍了一個花架子。

而對自己內心小聲音的信任和膽量,就是從小在絕對私域中的思考、感受、決策、體驗不被過多的干涉而建立起來的。無數次的獨立體驗,如同海浪衝擊沙灘,堅硬的礁石會慢慢顯露,孩子的自我意識、價值和效能感也會漸漸清晰。

從一個極端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向孩子提供一個觀念、邏輯、判斷、價值,也就同時剝奪了孩子從自己的經驗、閱歷、思考中去產生這個觀念、邏輯、判斷、價值的機會(當然,機會還會再有,生活中機會很多)。雖然生活沒有這麼極端,我也並不會什麼話都不對孩子說,但是我會對孩子的私域保持默認的不干涉態度,並著眼於提供她能夠自己習得這個世界的規則和邏輯的「土壤」(例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孩子絕大多數時候可以通過和同儕和混齡玩伴的千萬次交互中自然領悟和內化,並不需要父母的教育)。

讓他們能夠生長出自己的思考、調研和判斷力,自己對抗或吸收外部的信息或噪音,才是長遠的。我認為孩子在各個階段都有能力去建立自己的心智體系。我們只需要提供一個豐富的大環境,和一些非常重要的「核心信念和方法」(漁,而不是魚)即可。例如我自己,從小到大,我爸基本上只向我傳輸過兩個核心信念,就是「多想想為什麼」和「遇到問題弄不明白,就去找書」。

寫完才發現,這篇例文閱讀,恰恰跟(孩子的)獨立精神相關 :)

「孩子和我們自己」1號行星群的部分成員:

@陳忻-兒童心理(康涅狄格),@劉建鴻-積極教養(廈門),@萌祺駿媽媽(倫敦),@全家都是廚子(巴黎),@和孩子一起玩吧(上海),@自如Sensei(上海),@動機在杭州,@遊戲力,@小土大橙子(休斯頓),@惠施_在路上,@覃山學校(張家界),@薛家事兒媽(上海),@彭頊昕(長沙),@出版人周筠(武漢),@小捷小婕(聖何塞),@elvita,@翅膀媽(廈門),@萌芽研究所BUD(香港),@劉昭Shinebulan_關懷與實現(北京),@EC育兒日記(上海),@0597笛桃(加州),@*溫暖記錄者(樹媽馬瑞),@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Zack西西爸(#Zack西西爸),@gxfreya(北京),@解慧超(俄勒岡),@崇巍(公號:科學談判|香港),@AB摩羯Tony,@錕兒他娘_熊究究(*奇異國|紐西蘭),@小花花99(瑞士),@壞脾氣的嬋嬋(*後喻時代),@北岸荒原困獸(*心遠居|台州),@Ruby靜語 (新加坡),@#豬豬-路易媽媽,@陳明(心理空間網),@yuaner微博(*加州娃行天下) @*青禾旅讀,@郝景芳(*晴媽說)

註:以上星號(*)為公號,井號(#)為知乎ID。

推薦閱讀:

看書的時候,你的手在幹嗎?
怎樣去培養一個初一孩子的閱讀習慣?
如何培養兒童閱讀習慣?

TAG:育儿 | 阅读习惯 | 批判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