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們的後奧運時代,是什麼樣子?| 鏑作品
冠軍們的後奧運時代,是什麼樣子?
褪去奧運的光環後,不少奧運冠軍的轉型的第一站選擇進入高校。
在鏑次元統計的共152位退役奧運冠軍里,超過四分之一(39位)進入了大學深造,近一半(18位)選擇了北京的高校。
清華、北大、人大是出現次數最多高校;而履歷中最華麗的,當屬鄧亞萍——這位世界乒壇的小巨人,先後在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深造。
留在體育界,是大部分奧運冠軍的首選,不過近年來比例有所下降。孔令輝、劉國梁執掌中國乒乓球隊,在本屆奧運會裡斬獲所有乒乓球獎牌;而「鐵榔頭」郎平,從「金牌選手」到「金牌教練」,「女排精神」一直伴她左右。而像「揚眉劍出鞘」的欒菊傑,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得中國首枚擊劍金牌,隨後赴加拿大致力於擊劍教育,2008年北京奧運會,她代表加拿大,重回賽場。
離體育界不遠,不少奧運冠軍在各級體育機關從事管理工作。跳水冠軍熊倪歷任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湖南省足協主席。
運動員自身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商海中同樣適用。體操王子李寧創立了同名體育品牌,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擔任最後的火炬手,他的轉型,頗為成功;而這樣的商業故事還有不少:跳水冠軍勞麗詩辭去公職開了淘寶店,並參與了阿里巴巴上市敲鐘。
近年來,那些曾經的奧運冠軍又重新進入人們視野,他們參加各大綜藝節目,展現著他們的另一面。他們自帶的冠軍光環加上運動員特有的堅持、拼搏精神,亦或是賽場內外不同表現的反差萌,是真人秀節目里相當不錯的一類角色。
運動生涯畢竟只是漫長人生的其中一個階段,冠軍們的後奧運時代,精彩程度不亞於當年競技場上的表現。
鏑次元邀你一同探索,中國奧運冠軍的後奧運時代。
點擊鏈接:冠軍們的後奧運時代
版權聲明
本文根據鏑次元數據傳媒實驗室線上沙龍內容編輯而成,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公眾號或機構轉發引用請聯繫聯繫郵箱hy@dyclub.org或加鏑次元君Dyclub2015
推薦閱讀:
※讓老兵放下刺刀扛起鋤頭有多難?
※科比有哪些里程碑是通過罰分得到的?
※足球運動員退役了之後都去幹什麼了?
※部隊在軍演或日常訓練中會遇到什麼的傷害和犧牲?
※當年離開體制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