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剛入學,第一次見面就向師兄師姐詢問許多尖銳問題,合適嗎?
02-02
例如,
你的學習計劃你的研究方向你的就業方向
XXX項目有幾個名額你的idea是什麼一稿多投有多嚴重用語極簡,方式直接本人喜歡繞圈子,覺得給對方留點緩衝區間比較好。約等於本人比較反感這樣的行為,認為非常harsh和不禮貌。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沒誰必須要為別人回答那麼多問題,如果回答了,要麼心甘情願,要麼責任所在。如果都不是,還是不要熟悉太快,說得太多( ⊙ o ⊙ )啊!
來自@陳安民此答案各種好,在此謝謝陳先森的智慧和勞動。「初次見面聊天盡量不要使用提問的方式」,怎樣才算提問的方式?能舉例嗎?初次見面怎樣才讓對方產生好感?
第一個原因是被視為價值索取者。人際交往的目的是獲取價值(當然不僅僅是經濟價值,還有情感價值等等等。討厭每次都要解釋這個。)在剛剛認識還陌生沒有建立信任和聯繫感的時候,就大量提問,會被對方認為你是價值索取者(而非價值提供者或價值交換者),從而被對方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討厭和抵制。這麼說或許不太清楚,做個類比吧:在你沒在銀行存錢也沒信任額度的時候就去銀行取錢,這會是什麼結果?第二個原因是對個人領域感的侵犯。人和所有動物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域感(人際距離)。人作為一種有意識的動物,這種領域感更多是一種心理上的。領域是一個人安全感的需要,只有自己信任感覺不會傷害的生物,我們才會讓他們自由地在自己的領域裡活動。當你剛剛認識,就問了太多問題,對方就會有領域被侵犯的感覺,從而激起防禦。第三個原因是你的提問並不真誠。很多時候明顯可以看出你對你所提的問題的答案並不關心,你只是在沒話找話。暴露了你的非真心興趣,體現了你的需求感,也表明你是個低價值的人——為了能夠跟對方說上話,你居然找借口聊一些你並不關心的東西。第四個原因是你在脅迫對方和你互動。每個人都討厭失去自由意志,被別人脅迫著做一些事情。如你不斷用提問的方式來和對方對話,實際上你是在脅迫和控制對方和你繼續交流。這種方式會讓對方無法對你產生好感。當然如果你表現夠好,或者因為某些外界的條件讓自己被信任被欽慕,那其實你問很多問題也沒什麼關係。提問有封閉性問題(close-ended question):通常使用「是不是」、「對不對」、「要不 要」、「有沒有」等詞,而回答也是「是」、 「否」式的簡單答案。 和開放式問題(open-ended question):使用 why 和 how 開始的可以讓對方有很大發揮空間的問題。在不得不提問的時候多問開放式問題,讓對方有機會去展現對方。 產生好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太大了,不回答了。
社會這麼浮躁,大家都這麼忙,還是節省點大家的時間比較好,我不反對別人問這些問題,當然,我通常不會回答這類問題
即便你繞圈子,師兄師姐也能看出你要幹嘛,關鍵在於你的問題不要尖銳。你總是要問師兄師姐的計劃目標,第一次見面,你這是要審查?先聊的別的行不行?想要建議就謙虛的,千萬別搞的象,我看看你是怎麼做的,行我就照著做,你不行就拉到的樣子。
推薦閱讀: